学术投稿

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在骨科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李芹

关键词:骨科, 脊柱, 规范化疼痛护理, 疼痛
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在骨科脊柱手术患者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骨科脊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加规范疼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3.37分(s=0.69)]低于对照组患者[4.63(s=0.81)],护理满意度(92.5%)高于对照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脊柱患者住院期间给予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有利于减少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产前超声对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73例来我院接受检查的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其展开检查.对比超声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的结果.结果:相比于病理学检查结果,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0% (166/173),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在产前展开超声检查,可对其胎儿肾脏发育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做出诊断,且诊断正确率高,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李晚晴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血清降钙素原、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在小儿早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究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小儿早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I)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确诊为CNSI感染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感染类型进行分组,病毒感染组36例,细菌感染组44例,同期选择40例无发生感染的儿童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LDH、CRP、PCT水平,分析其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CRP、PCT、LDH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病毒组患者的LDH、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CT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DH、CRP、PCT可作为小儿早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重要指标,可指导临床治疗,对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启慧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分析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时腹腔镜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集我院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诊断为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5.13%,低于对照组的17.95%;在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均较高,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时有明显优势,安全有效.

    作者:上官士斌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

    目的:应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观察和分析该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型颅脑外伤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结果:使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的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使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7.50%,两组患者相比较,研究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比较可靠,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鄂彤光;熊丽娜;徐浩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肺结核筛查中痰涂片和结核杆菌培养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肺结核筛查中进行痰涂片和结核杆菌培养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中心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20例,且均在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筛查方法分别为痰涂片和结核杆菌培养筛查.联合组患者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从肺结核阳性检出率和分枝杆菌检出率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肺结核阳性检出率(25%)显著低于观察组(47.5%)(P<0.05);痰涂片和结核杆菌培养联合应用时,其分枝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测方法(P<0.05).结论:肺结核筛查中,结核杆菌培养法与痰涂片检测方法相比,阳性检出率较高,且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时,其分枝杆菌检出率明显高于运用单一方法时的检出率.

    作者:雷坤;刘远翔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血浆游离3-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和3-甲氧基肾上腺素在嗜铬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血浆游离3-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和3-甲氧基肾上腺素(MN)在嗜铬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41例有嗜铬细胞瘤筛查指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收治的75例非嗜铬细胞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NMN和MN水平,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浆游离NMN和MN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治疗前,嗜铬细胞瘤组患者的血浆游离NMN和MN水平明显高于非嗜铬细胞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嗜铬细胞瘤组患者的血浆游离NMN和M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MN和MN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0(s =0.003)和0.786(s =0.021),血浆NMN在225 μg/L时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7%和99.5%,血浆MN在89.6μg/L时诊断嗜铬细胞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2.8%和100.0%.结论: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游离NMN和MN简单有效,且血浆NMN和MN诊断嗜铬细胞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可作为临床筛查嗜铬细胞瘤的理想方法.

    作者:吴俊锋;李小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对于本病治疗一直未有突破,常用抗风湿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存在副作用大等问题.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用艾绒熏灼、温熨体表一定部位,并借助其热力及药物作用来平衡人体阴阳、扶正祛邪、调节经络脏腑功能以防治疾病,具备应用便捷、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等特点.本文根据所查文献仅对艾灸治疗RA及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开慧;杨吉恒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不同药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纠正酸碱、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静脉补液等治疗,并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消旋卡多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总有效率;大便频率、性状复常时间、止泻时间、72h大便量;治疗前和治疗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大便频率、性状复常时间、止泻时间、72h大便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试验组炎症因子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采用常规抗病毒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效果确切,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炎症状况,值得推广.

    作者:李海英;石梅兰;周润芯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颈椎小关节错缝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颈椎牵引治疗,试验组患者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并且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唐润科;江崛;邱芬芬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孕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60例妊娠高血压孕妇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妊娠高血压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梅忠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上环手术操作过程中心理护理的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上环手术操作过程中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上环手术妇女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术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术中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焦虑、抑郁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明显低于时照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环手术操作过程中对受术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受术者的心理状态,缓解不适感,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云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分析

    医疗临床护理中,静脉穿刺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医学治疗技术,正在被不断改进.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如为患者的行动提供便利、通过减少穿刺的次数达到保护静脉的目的、在临床抢救方面应用广泛等.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在临床医疗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作者:刘娜;王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的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予以治疗.对照两组患者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8.2%,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而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要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相对比,联合使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同时还能够改善血脂指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德权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意义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时使用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共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将两组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复发率更低(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全切除术能够显著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且并发症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超宇;宋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百艾洗液治疗阴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百艾洗液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选用国家中药新药百艾洗液作为治疗组,洁尔阴洗液作对照组,共观察临床病例960例,其中治疗组700例,对照组260例.结果:百艾洗液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的平均总显效率为84.17%,总有效率为94.48%;对照组的总显效率为60.5%,总有效率为79.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显著.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观察中,收集了73例妊娠期阴道炎患者病例,临床疗效满意,未发现生殖毒性及不良反应,由此证明,百艾洗液可用于孕妇.结论:观察中治疗组起效迅速,尤其在快速止痒、止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良好,使用简便易行.

    作者:王肖凤;殷海波;伍招娣;赵玉秋;李克湘;朱克俭;郑纯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对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进行探究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至2016年期间在本院接受血液检验的贫血患者(90例)与健康人员(40例),贫血患者当中45例缺铁性贫血(A组),45例缺叶酸性贫血(B组),40例健康人员作为研究的对照组,对比以上3组观察对象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红细胞计数(RBC)、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血红蛋白(Hb)、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以及血红细胞计数与平均红细胞体积之比.结果:A组患者RBC较B组低,Hb明显低于B组与对照组,其RDW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与B组,P<0.05;B组患者的RBC/MCV与RBC均明显较A组与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MCH、MCV均明显较A组与B组高,P<0.05.结论:血液检验可对贫血的不同类型进行有效的区分,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吴以刚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对照组单用泮托拉唑治疗,探究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治疗总有效率、48h再次出血例数、止血时间、输血量、出血次数以及住院时间)、血压、心率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治疗结果比较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疾病具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王清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老年人牙周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罹患牙周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河北大学医院口腔科门诊的老年患者528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牙周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528例调查对象中共322例(60.98%)罹患牙周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每日刷牙次数、吸烟、每年口腔检查次数、是否知晓口腔保健知识是老年人罹患牙周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牙周病患病率高,应重视老年人口腔保健,普及牙周病的防治知识,降低牙周病的发病率.

    作者:林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安全用药分析

    目的:针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安全用药进行探究,促进规范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患者病例272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患者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1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2%.结论:医务工作人员应该把药物代谢动力学作为出发点,给予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患者合理的用药指导,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阿斯古丽·哈力;马春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超短波综合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超短波合并药物综合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48病例患者中,观察组80例采用药物治疗和超短波物理治疗,对照组68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的痊愈率为7.4%,总有效率为85.3%.结论:超短波合并药物综合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耿杰;苏冰;张金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