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陈飞;孙鹤庆;路选
目的:研究分析运用肢体语言和患儿进行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共收治的120例患儿选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肢体语言沟通,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并得出结论.结果:通过对比分析,试验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儿进行临床护理时增加肢体语言沟通,有效地利用肢体语言及面部表情向患儿传递相关信息可显著提高其对治疗及护理操作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杰;邵茂蕾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讨论神经内科疾病采用温胆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88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进行试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温胆汤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8.52%和85.37%.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疾病患者使用温胆汤治疗方法,可取得明显的健脾通气、清热化痰效果,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熊熙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分析烧伤后瘢痕的预防处理和整形效果.方法:总结60例烧烫伤患者的治疗经验及效果.结果:对多个功能部位的深度烧伤患者在早期采取多种治疗方法有效预防瘢痕;针对后期不同部位瘢痕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开展治疗.结论:在应对患者功能部位的深度烧伤时,早期要进行彻底清除痂皮并有效预防后期的瘢痕挛缩和功能影响;烧伤的创面在愈合之后的3~6个月要立刻实行瘢痕的整形治疗,以达到满意效果.
作者:田永松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厚朴排气合剂作为一种常用的促胃肠功能障碍恢复药而广泛应用于临床,2015年2月,我院有1例患者出现服用此药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于2015年2月10日入院,主要症状:右上腹部呈持续性胀疼痛,无恶心、呕吐,无肩背部放射痛,无畏寒、发热,无腹泻、便秘,无尿频、尿急、尿痛.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76/min,呼吸20/min,血压140/74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上腹部肌稍紧张,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腹部未扪及明显异常肿块.入院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淀粉酶、肿瘤标志物、病毒全套、大便常规、胸片、心电图均大致正常.
作者:廖丹;刘莉萍;倪渊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等效生物剂量.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甲组患者的等效生物计量为65~ 75 Gy,平均等效生物剂量为72Gy.乙组患者的等效生物剂量为76~ 85Gy,平均等效生物剂量为80Gy.丙组患者的等效生物剂量为86~ 100Gy,平均等效生物剂量为90Gy.1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放疗结束后应用NP方案进行化疗4个周期.比较三组患者的相关治疗有效率.结果: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之后,三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有效率并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治疗后9个月之后,丙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治疗12个月后,丙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和乙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对机体内其他正常细胞和组织产生的伤害较轻.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等效生物剂量90Gy左右时,治疗有效率较高,复发率相对较低.
作者:陈庆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应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观察和分析该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型颅脑外伤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改良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结果:使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的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使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7.50%,两组患者相比较,研究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比较可靠,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鄂彤光;熊丽娜;徐浩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颈椎小关节错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颈椎牵引治疗,试验组患者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并且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颈椎小关节错缝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唐润科;江崛;邱芬芬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补充铁剂治疗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补充铁剂治疗,n=50例)和对照组(予以食疗法治疗,n=50例).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各项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充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张婧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强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5%,远远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李生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干预用于早期急性乳腺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急性乳腺炎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3.81%,明显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2.86%,差异显著(P<0.05);在炎症消退时间和红肿热痛消失时间方面,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不仅能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同时还能缩短疼痛消失时间.
作者:宁生瑜;李立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以12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对患者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治疗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受试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及高压氧辅助治疗;试验组(60例)患者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神经功能评分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3周后,试验组患者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患者(5.00%),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给予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薛军;牟科杰;蒋勇;崔荣周;邓雷;邹福建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不同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纠正酸碱、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静脉补液等治疗,并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消旋卡多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总有效率;大便频率、性状复常时间、止泻时间、72h大便量;治疗前和治疗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大便频率、性状复常时间、止泻时间、72h大便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试验组炎症因子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采用常规抗病毒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效果确切,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炎症状况,值得推广.
作者:李海英;石梅兰;周润芯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超短波合并药物综合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48病例患者中,观察组80例采用药物治疗和超短波物理治疗,对照组68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的痊愈率为7.4%,总有效率为85.3%.结论:超短波合并药物综合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作者:耿杰;苏冰;张金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急慢性肾衰竭并发症无主机血透临床的效果.方法:以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急慢性肾衰并发症3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的方式,分析并总结33例急慢性肾衰竭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基本信息.结果:通过对资料信息整合,本次研究所纳入的33例急慢性肾衰竭并发症患者,接受无主机血透治疗之后,心悸、呕吐、恶心、胸痛等临床表现均得到显著的改善,各项有关指标均得到一定的缓解.结论:急慢性肾衰竭并发症患者应用无主机血透方案进行治疗,有效、安全、操作简便,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可将其作为临床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并发症患者的佳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实践应用.
作者:阿丽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对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通过观察分析可以了解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概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朱宇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时使用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共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将两组的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复发率更低(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良性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全切除术能够显著降低疾病的复发率,且并发症少,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超宇;宋璇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1 1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切口大小[2.39cm(s=0.31) vs4.22cm(s=0.51)]、术中出血量[14.15ml(s=4.08)vs30.26ml(s=6.85)]、术后排气时间[15.38h(s=2.74) vs 36.19h(s=4.28)]、住院时间[36.19d(s=4.28)vs9.14d(s=0.9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2%vs10.34%)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其安全性高,术后恢复效果好,能够帮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作者:贾华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在内镜下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先后通过随机入组的方式,将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内镜下指导医生给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在内镜下治疗,其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时,采用内镜查看患者内部具体情况,临床医生在综合内镜反应结果及自身经验后,可以更加快速的制订治疗方案,减少治疗时间.因内镜创面较小,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伟东;杨晓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诊治的75例肺癌患者纳入研究组,以同期6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组,60例健康自愿者为健康组,均采取化学发光免疫法行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卵巢癌抗原(CA125)检测,对比三组相关指标的阳性率及特异性.结果:研究组的CEA、CYFRA21-1及CA125水平高于良性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腺癌的CEA、CA125水平高(P<0.05),鳞癌CYFRA21-1水平高(P<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及病理分型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焦双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在分娩过程中,使用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分娩模式,对于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针对40例产妇进行常规模式分娩,为对照组,另外40例产妇则采用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分娩模式,为试验组,两组产妇均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结果:试验组产妇的各项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平均满意度为5.23分(s=0.21),高于对照组的3.92分(s=0.3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分娩模式对分娩镇痛效果存在一定影响,能够缩短产程,减少分娩出血,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星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