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干
目的:分析微波热凝在治疗口腔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研究中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34例口腔良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治疗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基础方式和微波热凝方式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分析,实践证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良性肿瘤患者应用微波热凝方式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安全性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青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超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BPH)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超高龄BPH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行TURP,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生活质量评分、前列腺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大尿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TURP治疗超高龄BPH患者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克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冠状动脉斑块病变程度与青年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选取在上级医院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30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均为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根据Gemini积分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A组(n=103)、B组(n=101)、C组(n=100),对冠状动脉斑块病变程度同青年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等均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吸烟、LDL-C、TC以及高血压等均为青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临床对冠心痛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应当对危险因素进行积极的控制,进而对改善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及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浦琼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手术治疗的7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围术期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比较上,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同时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及护理效果.
作者:谢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中药擦浴对产妇产后康复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自然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擦浴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康复效果.结果:试验组的阴道出血量、乳汁分泌、疲乏状况及子宫下降高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擦浴用于产妇的产后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减少产后出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江洁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数字化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手机APP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门诊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接收的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1例,试验组患者护理中应用手机APP,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就诊等待时间,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就诊等待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手机APP后,可缩短患者就诊等待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方志平;徐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结肠癌SW480细胞系侵袭性与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与正常组织C/EBPα表达情况.构建pCDGFP-C/EBPα真核表达质粒,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观察转染对结肠癌SW480细胞系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检测与肿瘤侵袭相关蛋白KLF5、MMP-2、MMP-9、ECD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织C/EBPα的低表达率为6.25%,而结肠癌组织C/EBPα的低表达率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表达C/EBPα的患者肿瘤直径越大、TMN分期越晚、淋巴结转移概率越大.而过表达C/EBPα的SW480细胞的迁移率分别为23.57%、31.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BPα在结肠癌组织低表达,且与结肠癌的TMN分期和转移有密切关系,C/EBPα过表达能够显著降低结肠癌细胞的侵袭性,对今后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和基因靶向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李卫;王松;周筱筠;卢先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被诊断为真菌性阴道炎的患者2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n=114)及对照组(n=114),试验组患者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治疗中运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率,评价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6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5.09%);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6.1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14.04%),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通过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饮食、卫生、心理等多方面的护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复发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桑碧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运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运动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运动损伤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评分进行了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3.64分(s=0.5),对照组的静态疼痛评分为4.98分(s=0.78),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9%,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运动损伤的治疗效果,缓解运动员的治疗压力.
作者:卢宏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中医六经厥阴辨证治疗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36例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美多芭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六经厥阴辨证联合美多芭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Fugl-Meyer、Barthel的评分和UPDRS评分.结果:均经3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Barthe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六经厥阴辨证治疗早中期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刚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二次定位法与传统定位法在脑出血微创治疗中的效果比较.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微创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红蓝球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微创治疗中采用传统定位法,试验纽在微创治疗中采用二次定位法,于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病死率和有效率.结果:试验组的病死率3.33%(1/30)和对照组的病死率率20.00%(6/30)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有效率90.00%(27/30)和对照组的有效率60.00% (18/30)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定位法相较,二次定位法在脑出血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陈本阳;贝玉章;李宇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在预防老年手术患者中压疮疾病发生的影响作用,阐明两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主要就预防效果、手术不同时期的不同类型压疮的发病情况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预防效果看,观察组有效率(80.56%)显著优于对照组(65.31%);从两个不同时段压疮患病的类型看,观察组患者患病率小于对照组,病情症状显著轻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优质护理方案效果明显,及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压疮疾病的发生率,延缓病情的发展进程,对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临床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作者:官维仙;赵娟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临床麻醉中呼末二氧化碳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手术并行全身麻醉的11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观察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变化情况,分析患者麻醉前、麻醉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变化情况.结果:本组平均麻醉时间为170.9min(s =43.9),监测结果显示,其中13例患者出现异常,7例低氧血症,3例机械通气不足,2例机械通气过度,1例恶性高热.经指标纠正后稳定,在全身麻醉后,PaCO2指标稳定,PETCO2指标则趋于正常,在麻醉120min时,PaCO2指标变化显著,麻醉120min与180min与麻醉前相比,PaCO2与PETCO2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ETCO2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在全身麻醉期间的各类异常,灵敏度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行.
作者:陈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性肿瘤的临床效果,为脑转移性肿瘤的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治疗的脑转移性肿瘤的患者11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纽,每组52人,其中试验组的患者应用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应用全脑放射治疗.记录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治疗的不良反应和生存时间以及近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近期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近期有效率70.9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不良反应率为47.27%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56.36%,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全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的治疗方式,治疗的效果良好,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患者的依从性也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丹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利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探讨出符合泰州市实际的高危儿管理模式,能够对高危儿实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进行全面、规范、系统的分级管理,使高危儿筛查率、管理率达到100%,并大程度上得到合理的诊疗措施,能在行为发育上得到改善并赶上正常儿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育,降低致残率.方法:在“儿童保健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开发出“高危儿专案管理”模块,实现全市高危儿保健信息化管理.结果:确立了“高危儿专案管理模式”“高危儿管理范围”及“干预措施”,建立了泰州市市高危儿的管理诊疗常规.结论:使高危儿得到了规范化管理,管理率得到了提高.
作者:朱晓梅;戴晓月;王孝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孕期膳食营养状况对新生儿体重及母婴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380例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膳食营养状况进行分析调查,分析对新生儿结局与母婴血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新生儿的体重和孕期摄入的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摄入营养物质的增加,新生儿体重也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脂蛋白a水平较高的孕妇脂肪摄入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胰岛素、C肽较高的孕妇碳水化合物、总能量摄入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膳食营养状况对于脐血生化指标具有一定的影响,加强孕妇营养指导可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
作者:朱顺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低、高频彩超联合运用在儿童急腹症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儿童急腹症患者超声资料.结果:168例病例中,急性阑尾炎61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48例,嵌顿性腹股沟疝10例,肠套叠26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4例,腔内异物6例,膀胱肿瘤1例,漏诊12例急腹症患儿,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9%.结论:低、高频彩超联合运用是儿童急腹症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雒大健;巨学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头孢呋辛、喜炎平注射液对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急性细菌性肠炎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头孢呋辛进行治疗,试验组喜炎平进行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5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45%,两组比较,试验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的疗效优于头孢呋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伍菊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并比较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到我院就诊的7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对观察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而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11%,观察组为91.67%,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上腹痛、反酸症状缓解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概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P<0.05).结论: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疗效相当,但泮托拉唑起效更快,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吴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慢性咳嗽进行研究并分析出临床诊治的方案.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五十例患有慢性咳嗽的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所有被选择的病例都要遵照一个定义标准,即治疗指南对慢性咳嗽的定义标准,使用治疗指南推荐的程序来对五十例患者实行诊断,对患者采取体检,查看X线片,查看病历等方法猜测发病时可能的状况,随后对具体诱因做出分析,由此判断选择根据经验直接得出结论还是继续深入检查,根据患者获得治疗的疗效来具体地分析和记录.结果:50例患者慢性咳嗽的症状都有明显的减轻.结论:慢性咳嗽在临床治疗时,应该由患者的临床表现绝断出患者的真实病因,然后再针对病因做出有效的治疗,并且针对患者的真实情况配合着使用抗敏类药物.
作者:万礼;桂天绪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