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研究

曾德妙;蒋俊;刘炜;龚伟;董明林

关键词:Pilon骨折, 解剖型锁定钢板, 内固定
摘要:目的:探讨Ⅲ型Pilon骨折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Ⅲ型Pilon骨折采用急诊或延期胫骨远端内侧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9~2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7.3个月),按Mazur评分法:优5例,良2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77.8%,切口表浅皮肤坏死1例.结论:根据骨折类型和软组织条件,采用急诊或延期胫骨远端内侧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能有效地减少局部并发症,并获得较好的踝关节功能.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运动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运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运动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运动损伤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评分进行了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3.64分(s=0.5),对照组的静态疼痛评分为4.98分(s=0.78),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9%,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提高运动损伤的治疗效果,缓解运动员的治疗压力.

    作者:卢宏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冠状动脉斑块病变程度与青年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冠状动脉斑块病变程度与青年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选取在上级医院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30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均为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根据Gemini积分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A组(n=103)、B组(n=101)、C组(n=100),对冠状动脉斑块病变程度同青年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吸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等均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吸烟、LDL-C、TC以及高血压等均为青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临床对冠心痛进行防治的过程中,应当对危险因素进行积极的控制,进而对改善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及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浦琼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的抢救与治疗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行及时抢救及对症治疗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2015年7月到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重症肺炎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试验缀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措施,对试验组患者则联用及时抢救以及对症治疗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做以总结.结果:经过给予不同的治疗措施,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在空腹血糖值上,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针对患有重症肺炎且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如果能接受及时有效的抢救以及对症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避免出现死亡病例,改善患者的预后,获得较好的治疗满意度.

    作者:秦恒波;李春霞;玄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内皮细胞和角膜厚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配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内皮细胞及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120例,比较患者配戴前、配戴3个月、6个月、1年、2年后的角膜内皮细胞相关参数及角膜厚度.结果:配戴3个月、6个月后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细胞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率及配戴1年后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细胞变异系数与配戴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配戴前后患者角膜厚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配戴1年后患者的六角形细胞比率较配戴前明显降低,配戴2年后患者的细胞变异系数较配戴前明显升高,六角形细胞比率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角膜塑形镜对角膜内皮细胞和角膜厚度的影响较小,长期配戴的安全性仍需继续观察.

    作者:孟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ET-1、NO及FIB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究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内皮素1 (ET-1)、一氧化氮(NO)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49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进行治疗,并对患者血浆ET、NO及FIB水平进行分析,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维脑他通加入500ml葡萄糖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盏细辛注射液加入50ml葡萄糖治疗.两组患者注射量均为每日1次,14d为一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疗效(91.0%)明显优于对照组(61.3%)(P<0.05);观察组ET-1、FIB显著高于对照纽,N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两组数据显示,灯盏细辛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的ET-1和NO水平,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锦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盐酸依匹斯汀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着重于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运用盐酸依匹斯汀与复方甘草酸苷合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44例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单用盐酸依匹斯汀,试验组采用盐酸依匹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依匹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不会增加慢性荨麻疹患者用药的毒副反应,能够显著增强疗效,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随永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结肠癌SW480细胞系侵袭性与C/EBPα表达的关系

    目的:研究结肠癌SW480细胞系侵袭性与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8例结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与正常组织C/EBPα表达情况.构建pCDGFP-C/EBPα真核表达质粒,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观察转染对结肠癌SW480细胞系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检测与肿瘤侵袭相关蛋白KLF5、MMP-2、MMP-9、ECD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织C/EBPα的低表达率为6.25%,而结肠癌组织C/EBPα的低表达率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表达C/EBPα的患者肿瘤直径越大、TMN分期越晚、淋巴结转移概率越大.而过表达C/EBPα的SW480细胞的迁移率分别为23.57%、31.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BPα在结肠癌组织低表达,且与结肠癌的TMN分期和转移有密切关系,C/EBPα过表达能够显著降低结肠癌细胞的侵袭性,对今后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和基因靶向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李卫;王松;周筱筠;卢先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18F-FDG PET/CT显像SUVmax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SUVmax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经18F-FDG PET/CT检查且手术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52例,其中腺癌18例,鳞癌17例,腺鳞癌11例,其他类型6例;临床Ⅰ期12例,Ⅱ期25例,Ⅲa期15例,利用SPSS17.0软件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病灶大小及所测的SUVmax值与临床分期间的相关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52例非小细胞肺癌病灶的大小为0.5~12.5cm,平均大小2.5cm(s=1.9);SUVmax为0.5~18.3,平均9.2(s=4.6).在肿瘤分期及病理类型相同的情况下,原发病灶越大,SUVmax越高,二者显著相关(r=0.721,P=0.000).且病灶的SUVmax越大,肿瘤的分期就越高(r=0.452,P为0.000).结论:18F-FDG PET/CT显像SUVmax值能够反映非小细胞肺癌的增殖活性,SUVmax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及愈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作者:邓燕云;滕才钧;韦建林;蒋艳萍;王国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尿路结石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尿路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16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纽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排石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消失时间及尿路感染控制时间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尿路结石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疗效佳,值得借鉴.

    作者:宋玲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肌肌钙蛋白Ⅰ升高在呼吸系统疾病的中的意义

    目的:通过搜集呼吸科住院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I)升高病例,分析cTnI升高的临床意义及影响cTnI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及临床记录本查询我科近年来cTnI升高病例.共纳入84例,男性63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77.95岁.结果:cTnI升高的临床意义:①急性冠脉综合征;②呼吸系统患者因低氧血症、酸中毒、心律失常等引起的心肌损害.③心脏占位:1例肺癌患者,侵犯心脏,cTnI5.35ug/L,心电图正常.结论:cTnI升高在呼吸科不少见,对于高龄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应提高警惕,尽早完善钠尿肽(BNP)和心肌梗死三项检查.对于呼吸科住院患者,若有严重低氧血症、酸中毒、心律失常,警惕心肌损害可能,积极改善缺氧,维持内环境稳定.

    作者:袁佩红;邓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胎儿监护用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儿监护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2例ICP患者作为试验组,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36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等一般资料,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对象无负荷试验(NST)、脐血流S/D比值等资料,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生儿预后存在重要影响,因此必须重视对患者的监护,才能进一步改善围生儿预后.

    作者:卢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支气管哮喘治疗的83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采用抗感染平喘及吸氧的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的4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孟鲁斯特纳药物治疗,治疗一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体疗效率和肺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孟鲁斯特纳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更显著,能够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董欣欣;冯晓轩;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甲硝唑、甲羟孕酮、妇科千金片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甲硝唑、甲羟孕酮和妇科千金片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炎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硝唑和甲羟孕酮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妇科千金片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观察患者的炎症和子宫内膜厚度等,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分泌物明显减少,下腹坠痛感明显减轻,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B超检查后试验纽炎症现象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硝唑、甲羟孕酮和妇科千金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利于子宫内膜的恢复,临床疗效好,值得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晓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临床麻醉中呼末二氧化碳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临床麻醉中呼末二氧化碳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手术并行全身麻醉的11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观察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变化情况,分析患者麻醉前、麻醉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变化情况.结果:本组平均麻醉时间为170.9min(s =43.9),监测结果显示,其中13例患者出现异常,7例低氧血症,3例机械通气不足,2例机械通气过度,1例恶性高热.经指标纠正后稳定,在全身麻醉后,PaCO2指标稳定,PETCO2指标则趋于正常,在麻醉120min时,PaCO2指标变化显著,麻醉120min与180min与麻醉前相比,PaCO2与PETCO2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ETCO2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在全身麻醉期间的各类异常,灵敏度高,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行.

    作者:陈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预防效果

    目的: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在预防老年手术患者中压疮疾病发生的影响作用,阐明两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主要就预防效果、手术不同时期的不同类型压疮的发病情况等方面,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预防效果看,观察组有效率(80.56%)显著优于对照组(65.31%);从两个不同时段压疮患病的类型看,观察组患者患病率小于对照组,病情症状显著轻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优质护理方案效果明显,及时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压疮疾病的发生率,延缓病情的发展进程,对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临床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作者:官维仙;赵娟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接受血液透析者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应用PDCA循环管理6个月.护理结束后,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加以调查.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3.33%,观察组为9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并发症认知,透析知识,药物知识,饮食管理以及内瘘自我维护的人数显著增多,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在其健康宣教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可全面提升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生活品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唐叶英;张敏;潘淑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一次性根管治疗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上述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行传统多次根管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试验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疼痛感进行评分,结果显示试验组上述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可以明显改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疼痛感,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汪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180例,分为A、B两组,每组各90例,观察比较A、B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压、心率、步行距离及超声心电图等指标都高于B组;A、B组在治疗以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与瑞舒伐他汀联合用药具有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心脏功能、平衡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等特点,安全高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赵复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优势与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冷刀锥切治疗,试验组给予LEEP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干预效果;操作时间、平均失血量、创口痊愈时间;术前和术后半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干预效果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操作时间、平均失血量、创口痊愈时间优于对照纽,差异显著(P<0.05);术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半年试验组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加速创口愈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谢藏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年女性胸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中年女性胸痛的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特点,并探讨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至2016年收治的40例女性胸痛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胸痛症状、绝经年龄、出现胸痛距离绝经时间、ST-T缺血性改变、有无配偶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查找中年女性胸痛患者的发病相关因素.结果:冠脉造影正常者为14例,占35%;冠脉造影结果异常者26例,占65%,女性胸痛患者临床症状不具有典型性;且女性患者的胸痛发病与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缺血性ST-T改变、高血脂存在密切相关性.结论:中年女性胸痛临床和冠脉病变复杂,其冠状动脉的特点为严重、多支、多处,通过分析中年女性胸痛的发病相关因素,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减少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