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学文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10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0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LAVH,试验组),40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LIH,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LAVH具有操作简单、应用广泛等优点,LIH效果确切,但术后创伤大、恢复慢,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
作者:李怡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3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采用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的试验组及采用常规基础治疗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心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吴斌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患者髋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老年髋部骨科手术患者,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甲组(n=40)、乙组(n=40)、丙组(n=40),甲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乙组采用腰一硬联合麻醉,丙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三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后5 min,甲组心率、血压高于乙、丙组,术后丙组血压高于甲、乙组,术后30min丙组血压、心率高于甲乙组(P<0.05);术后1h、4h、8h甲乙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低于丙组(P<0.05),术后12h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髋部骨科手术中,连续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均能满足手术需求,临床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法,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陈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基层医院开展的现状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优质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护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后,护理差错出现率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未实施前,同时,护理满意度总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何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的评估应用,研究两者的相关性,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00例缺血性小卒中患者作为小卒中组,10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均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记录各项得分.结果:小卒中组的MMSE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计算力和延迟回忆认知功能水平下降(P<0.05);MoCA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执行、注意和延迟回忆认知功能水平下降(P<0.05).小卒中组和对照组的MoCA与MMSE总得分成正相关(P<0.05),MoCA对MMSE达到正常值范围内的小卒中组的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是49.3%.结论:小卒中患者的MMSE和MoCA评分均有降低,但MoCA相对MMSE敏感性较高,对评价其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相对更为全面和客观.
作者:卢宏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健康管理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两个社区的130例老年人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对比两组老年人群的生活方式、慢性疾病控制率等.结果:试验组老年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改变率、慢性疾病控制状况、卫生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人实施健康教育管理,能改善老年人不良生活习惯,且能控制慢性疾病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晓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创伤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骨创伤后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d、3d、7d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创伤后疼痛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借鉴及推广.
作者:周尚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甲亢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为A组,采用丙硫氧嘧啶联合普萘洛尔治疗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等甲状腺血清学检测指标显著低于B组(P<0.05),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巯咪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伍文斌;李平;刘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单双号编号分组,对照组患者为40例,观察组患者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管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管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方案,仔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与事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事故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风险管理方案后,可以对患者起到显著的护理效果,安全系数高,事故发生率低,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护理中运用.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在肾病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5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本院同期体检的健康者5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IgE,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IgA、IgM、IgG、补体C3,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gE、Ig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gG、C3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检测在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应用.
作者:张健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讨论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周围软组织注射镇痛药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不实施关节腔内注射镇痛药物,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关节周围软组织注射镇痛药物.结果:在术后镇痛效果、术后1d、5d的活动情况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等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术的过程中,实施关节腔周围注射镇痛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加速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张建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产科接收的8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试产组产妇产后平均出血量为152.84ml(s=11.36),平均住院时间为2.76d(s=1.28),平均医疗费用为2534.71元(s=639.58),均明显少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产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显著低于剖宫产组的28.27% (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阴道试产成功率高,经评估具备阴道试产条件的产妇,可以谨慎选择阴道试产,能够改善产妇分娩结局,提高分娩质量.
作者:皮俏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来我院就诊的6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3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6%,与对照组的19.76%相比,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明显要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术后呕吐、术后进全奶时间等明显比对照组显著,数据对比差异(P<0.05);而研究组的住院总费用要比对照组高,数据对比差异(P<0.05).结论: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作者:韦成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解郁颗粒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加服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丹麦灵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早1片,治疗组加服解郁颗粒(潍坊市中医院自制剂)口服,每次4g,每日3次口服.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后在心衰症状、BNP前体(NT-proBNP)、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等方面的差异.并经相应统计方法对结果进一步分析判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BNP前体(NT-proBNP)、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D)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P<0.01);两组在抑郁自评量表积分改善方面均有显著效果(P<0.01),治疗组及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解郁颗粒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伴抑郁状态患者疗效确切,与对照组相比在抑郁量表自测积分改善方面两者相似,在改善患者心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长时间服用与对照组相比无副作用.
作者:王公利;吕倩;唐可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接受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以舒适护理,可使患者住院时间有效缩短,可较快恢复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菊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采用喹硫平与氯氮平分别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临床有效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躁狂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A组采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B组采用氯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1周、4周、8周后两组BRM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治疗1周、4周、8周后不反应量表(TESS)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B组,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A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8.24%与B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5.29%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喹硫平与氯氮平合并碳酸锂治疗躁狂症的疗效相当,但喹硫平合并碳酸锂治疗的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
作者:阿拉木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收取的51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以上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治疗,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51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显效35例,显效率为68.63%,有效13例,有效为25.49%,无效3例,无效率为5.88%,治疗总有效率高达48例(94.12%);经过治疗后,TNF-αt、IL-12水平明显上升,而IL-4、IL-5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匹多莫德通过纠正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浓度来提高治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故该种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马少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可调式聚髌器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资料,随访6~15个月.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4 ~ 61岁,平均年龄43岁;左侧髌骨骨折29例,右侧髌骨骨折31例.结果:60例患者切开均正常愈合,无感染.髌骨骨性愈合时间为:术后10~16周,平均14.5周.所有患者的膝关节屈伸功能良好.无患者出现内固定物滑脱、断裂、骨折再位移及关节僵硬、皮肤坏死等现象.随访结果显示优良率为95%.结论:可调式聚髌器对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良好,具有固定牢靠、可以早期活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青柏;杨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的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妇科收治的60例需要在术前进行肠道清洁的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在术前使用开塞露,研究组患者在术前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同时两组患者均饮水2000ml,对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肠道清洁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术后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前给予其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可以取得理想的肠道清洁效果,提高了肠道清洁的满意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加以推广.
作者:刘平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静脉输液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本院化疗患者56例纳入研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对照组有28例,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研究组有28例,组建静脉输液小组,并应用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管理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中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7.14%)低于对照组(21.43%);研究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CVC)留置时间长,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组建静脉输液小组,可有效减少输液不良反应,延长PICC/CVC留置时间,减少非计划拔管,作用显著,建议推广.
作者:邓美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