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学文
目的:功能性胃肠病伴焦虑、抑郁状态及其与胃肠道症状积分的相关性研究分析.方法:本文分别选取100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分组对照研究,两组全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相关指标评分测定,对其不良情绪状态和胃肠道症状积分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伴发焦虑抑郁状态患者、肠易激综合征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功能性便秘伴发焦虑、抑郁状态患者三种不同类型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不低于50分)检出率大小分别是37.50%、40.00%、40.00%,同时患者的抑郁量表评分(不低于53分)检出率大小分别是42.50%、37.50%、45.00%,和对照组对应的焦虑量表评分(不低于50分)、抑郁量表评分(不低于53分)的检出率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和功能性胃肠疾病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能够通过心理干预等多方面工作开展,有效预测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及时开展护理干预工作.
作者:樊荣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9例妊娠的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护理差异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甲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0.5%,乙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1.4%,乙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甲组,甲组和乙组的依从率分别为67.6%和88.6%,乙组的依从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能提升患者接受护理的依从性,患者对该护理模式满意率比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临床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主动采取健康的行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晖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术后康复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1月5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导尿管拔除时间,记录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导尿管拔除时间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效促进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的术后康复,改善心理健康.
作者:叶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在临床中对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半年期间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患者58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实施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的患者组命名为研究组,实施来氟米特,甲胺蝶蛉治疗的患者组命名为参照组,治疗时间共持续8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达89.65%,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5.52%,经过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患者实施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较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范学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本次主要对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的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0例,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采取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产妇为参照组(40例),而实施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产妇则为研究组(60例),对两组患者麻醉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研究组患者麻醉的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胎儿娩出后的各时间段Apgar评分均处于正常水平(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右美托咪啶复合罗哌卡因的效果可观,对新生儿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及推广.
作者:陈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胎儿纤维连接蛋白联合宫颈长度测定预测早产的价值.方法:选取有早产史的单胎妊娠孕妇110例,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宫颈分泌物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采用超声检查测量腹部宫颈长度(CL).观察fFN阳性与CL<30mm对孕妇在妊娠35周前发生自发性早产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选患者中CL<30mm患者41例,早产率为41.5%(17/41),明显高于69例CL≥30mm者的早产率21.7% (15/69),差异显著(P<0.01).在CL<30mn患者中有30例fFN+患者早产率为83.3%(25/30),11例fFN-患者早产率为36.4% (4/11).CL≥30mm中15例fFN+患者早产率为46.7% (7/15),有54例fFN-患者早产率为5.6%(3/54).fFN+患者早产率显著高于fFN-患者.CL+fFN组预测早产的灵敏度为82.1%(32/39),显著高于CL组的53.1% (17/32).结论:CL预测早产有一定价值,而联合检测CL+ fFN可提高预测早产的价值.
作者:赵立红;杨淑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康复护理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6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和康复组,康复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经护理后,常规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达到77.14%;而康复组患儿加强康复护理后,护理效果达到9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达到80%,远远低于康复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1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小儿脑瘫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康复护理,患儿的护理效果显著,利于患儿病情的康复,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年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深入分析血管外科杂交手术对肢体烧伤后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月收治的50例烧伤后四肢动脉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单一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血管杂交手术.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皮肤温度、脉搏波幅以及保肢率上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肢体烧伤后缺血患者采用血管杂交手术予以治疗,整体效果显著,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王晓威;周海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蓝氧液(三氧液,臭氧液)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感染性足溃疡愈合的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感染性足溃疡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蓝氧液疗法)30例,对照组(常规疗法)28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氧液作为治疗糖尿病感染性足溃疡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翠连;申汉舟;吴腾;阿拉腾;史建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发病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观察和分析27例SSSS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积极使用抗生素治疗疗效确切,部分抗病毒治疗有效,严重者可加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结论:SSSS选用抗炎、抗过敏及抗病毒等支持对症处理治疗是有效的,严重时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
作者:郑雪莲;唐勇;姚学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匹多莫德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收取的51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以上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治疗,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51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显效35例,显效率为68.63%,有效13例,有效为25.49%,无效3例,无效率为5.88%,治疗总有效率高达48例(94.12%);经过治疗后,TNF-αt、IL-12水平明显上升,而IL-4、IL-5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匹多莫德通过纠正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浓度来提高治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故该种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马少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药理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7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自35例,对照组采取辛伐他汀治疗,研究组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轻微不良反应发生,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但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脂血症采取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但阿托伐他汀疗效更好,安全性高,能更好地改善血脂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易长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剖析宫角妊娠应用宫腔镜的疗效.方法: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56例宫角妊娠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试验组接受宫腔镜治疗,对照组接受B超常规吸宫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比较手术成功率等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8.2ml(s=4.6),对照组为57.5ml(s=9.7),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手术成功率为100.0%(28/28),对照组为71.43%(20/28),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恢复月经的平均时间为44.9d(s=10.1),对照组为58.6d(s=12.7),试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宫腔镜对宫角妊娠者进行治疗,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病情痊愈.
作者:张生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的安全性、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0例患者术后应用ATS自体血回输装置(意大利REDAX公司),在回输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结果:30例患者术后平均回输血液300ml,回输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回收式自体血回输可有效减少髋关节术后血液丢失,减少异体血输注,是一种安全、经济、实用的血液保护技术.
作者:李文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价值及临床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以及34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超声诊断.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探讨超声声像图特点 结果:甲状腺腺瘤超声表现为圆形或者椭圆形肿块、边界清晰、内部低回声;甲状腺癌表现为肿瘤周围边界模糊、形状不规则,存在沙砾样的钙化灶.甲状腺腺瘤患者的收缩期血流大流速(Vmax)以及阻力指数(RI)均具有较大的差异,差异显著(P<0.05);甲状腺腺瘤患者的血流分级大多为1级和2级,甲状腺癌则主要为2级和3级,差异显著(P<0.05) 结论:通过超声能够较好的诊断甲状腺腺瘤,并与甲状腺癌区分开来,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淑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对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后者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根据治疗效果数据分析发现,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而言,优先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升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东宝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本医院检出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采用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及配套试剂对临床分离到的非发酵革兰氏阴性菌进行鉴定与药敏试验,WHONET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从我院分离到的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共计1329株,前4位依次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洛菲不动杆菌.非发酵菌检出率高的标本类型是痰液,主要来自于危急重症科的送检.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低于20%;对头孢他啶、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均太于20%.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大于5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已经超过10%.结论:临床非发酵菌分布较广,且呈多药耐药趋势,加强抗生素的临床应用非常重要.
作者:史文元;吴意;吴志坚;李胜涛;徐桂珍;徐玉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T管拔除后并发胆漏的主要原因,把握预防胆漏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需拔除T管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别设置为腹部中药热湿敷组50例,神阙穴艾灸组50例,热湿敷加艾灸组50例,空白组50例.对各组患者拔除T管后的胆漏发生率进行对比,并统计胆漏发生的主要原因.结果:热湿敷联合艾灸组患者拔除T管后胆漏发生率为4.00% (2/50),显著低于单纯热湿敷组、艾灸组、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患者中共33例患者出现胆漏,发生率16.50%.结论:热湿敷联合艾灸神阙穴对降低患者拔除T管后胆漏发生率有重要意义,需加强心理、病情以及饮食护理干预,以降低胆漏发生率.
作者:李治兰;陈建勤;唐芝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讨论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周围软组织注射镇痛药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不实施关节腔内注射镇痛药物,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关节周围软组织注射镇痛药物.结果:在术后镇痛效果、术后1d、5d的活动情况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等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术的过程中,实施关节腔周围注射镇痛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加速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张建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