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范学文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 当归拈痛汤加减, 疗效, 安全性
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中对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半年期间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患者58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实施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的患者组命名为研究组,实施来氟米特,甲胺蝶蛉治疗的患者组命名为参照组,治疗时间共持续8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达89.65%,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5.52%,经过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患者实施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较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诊断对肾结核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超声诊断对肾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7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92例肾结核患者,均给予超声诊断,分析患者超声诊断结果.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超声诊断符合率达64.1%,基于不同病理阶段,超声图像有所差异.92例肾结核患者中,包括29例积水型、7例结节型、16例钙化型、18例囊肿型、22例混合型.结论:超声诊断具有无创、费用低、可重复等特点,用于诊断肾结核,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谭勇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改良输尿管膀胱吻合术的临床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改良的输尿管膀胱吻合术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方法:选择30例行输尿管吻合术的患者,术中将引入膀胱内的输尿管管口行乳头状吻合,膀胱外行输尿管膀胱浆肌层包埋.结果:对上述30例患者术后随访2~3年均无膀胱输尿管反流、肾积水、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尿瘘等手术并发症.结论:改良输尿管膀胱吻合术——输尿管膀胱浆肌层包埋+输尿管翻转乳头样吻合有效避免了传统输尿管膀胱吻合术的手术并发症,疗效肯定.

    作者:李焕荣;付玉国;车成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价值及临床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价值及临床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以及34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超声诊断.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探讨超声声像图特点 结果:甲状腺腺瘤超声表现为圆形或者椭圆形肿块、边界清晰、内部低回声;甲状腺癌表现为肿瘤周围边界模糊、形状不规则,存在沙砾样的钙化灶.甲状腺腺瘤患者的收缩期血流大流速(Vmax)以及阻力指数(RI)均具有较大的差异,差异显著(P<0.05);甲状腺腺瘤患者的血流分级大多为1级和2级,甲状腺癌则主要为2级和3级,差异显著(P<0.05) 结论:通过超声能够较好的诊断甲状腺腺瘤,并与甲状腺癌区分开来,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淑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预见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的实施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因高血压脑出血收治入院并接受小骨瓣微创穿刺清除血肿手术治疗的2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患者焦虑程度、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健康知识达标率、护理满意率的差异综合评价预见性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仅为2.22%,相较于对照组11.44%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1.02(s=4.58),对照组57.13 (s=6.21),对比差异显著(P<0.001).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100%、66.92%,健康知识达标率分别为90.77%、3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预见性护理有效避免潜在危险因素对患者的威胁,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达标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邱爱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分析在临床中对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半年期间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患者58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实施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的患者组命名为研究组,实施来氟米特,甲胺蝶蛉治疗的患者组命名为参照组,治疗时间共持续8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达89.65%,参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5.52%,经过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患者实施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较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范学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的护理效果

    目的:本文主要是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的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妇科收治的60例需要在术前进行肠道清洁的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在术前使用开塞露,研究组患者在术前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同时两组患者均饮水2000ml,对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肠道清洁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术后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前给予其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可以取得理想的肠道清洁效果,提高了肠道清洁的满意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加以推广.

    作者:刘平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刺络放血疗法联合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刺络放血疗法联合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2015年我院收取的36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按照来院治疗的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应用组,每组1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单纯消风散加减治疗,应用组所有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组治疗的效果高达88.89%,复发率低于11.11%.结论:应用刺络放血疗法联合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理想、复发率低等特点,故该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牛维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干预,40例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应用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脑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卿冬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索高龄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在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随机抽取6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方式将患者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中.观察组患者给予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2.5%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中效果显著,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曾叶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病因及治疗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发病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观察和分析27例SSSS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积极使用抗生素治疗疗效确切,部分抗病毒治疗有效,严重者可加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结论:SSSS选用抗炎、抗过敏及抗病毒等支持对症处理治疗是有效的,严重时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

    作者:郑雪莲;唐勇;姚学群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切除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及预后效果影响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于腹腔镜切除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激反应和预后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分析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确诊的108例子宫肌瘤患者资料,均行腹腔镜切除术治疗,且针对围术期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将应用常规护理5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5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应激反应和预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于气腹后10min和手术结束即刻心率、呼吸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3.70%)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于腹腔镜切除围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缓解应激反应,且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龚美蓉;傅力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保乳手术与早期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保乳手术与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女性患者5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均分为根治组与保乳组各26例.观察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乳腺美观度及近期局部复发情况.结果:保乳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低于根治组(P<0.05).保乳组术后乳腺的美观度84.62%高于根治组的53.85% (P<0.05).两组近期局部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与早期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但前者创伤更小、美观度更佳,具有可行性.

    作者:符安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2015年临床分离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临床送检标本,采取法国制造的VITET2-compact对分离株进行鉴定与药敏检测.结果:分离出73株屎肠球菌,117株粪肠球菌;科室分布以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肾内科居多;药敏检测结果显示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对两类菌株效果好,克林霉素、红霉素效果差,但是两类菌株对肠球菌的常用药物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当出现肠球菌感染情况时,应严格分析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菌株耐药特点等,便于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治疗.

    作者:段培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超敏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研究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体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50例呼吸道感染的息儿及同期来院检查的75例正常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小儿为对照组,将患儿按照感染种类不同分为观察A组(细菌感染)和观察B组(病毒感染),每组75例.分别检测并比较3组小儿的hs-CRP和PCT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的hs-CRP和PCT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A组患儿的hs-CRP和PCT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hs-CRP和PCT的表达水平可用来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及鉴别感染原因,前者灵敏度高,后者特异性大,只有综合两种指标才能更好地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江玉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周围软组织注射镇痛药物的应用效果

    目的:讨论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周围软组织注射镇痛药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1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不实施关节腔内注射镇痛药物,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关节周围软组织注射镇痛药物.结果:在术后镇痛效果、术后1d、5d的活动情况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等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术的过程中,实施关节腔周围注射镇痛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加速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张建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行为神经测定对新生儿早期脑损伤的评估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对新生儿早期脑损伤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50例足月脑损伤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出生的50例健康足月儿作为对照组,每周对两组足月儿进行NBNA评分,对比两组的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足月儿在3d、7d、14d及28d NBN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6月龄时智力发育指数(MDL) <69分、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 69分发育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脑损伤足月儿采取新生儿NBNA能够及早判定足月儿脑损伤的程度,准确评估足月儿的预后效果,以便给予早期的治疗降低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梁高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性激素检验对不孕症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不孕症诊断中应用性激素检验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妇科2015年9月至2016年1 1月收治的57例不孕症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在我院妇科室内进行性激素检验的58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性激素检验,观察两组患者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黄体酮(P)、雌二醇(E2)这6项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性激素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LH、PRL、FSH、T等指标数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P、旺指标上,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孕症诊断中,性激素检验价值显著,能够为不孕症的诊断提供相关数据支撑,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发病原因,开展治疗.

    作者:邓翔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CT在腹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与临床意义评析

    目的:分析CT诊断在腹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与临床意义,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64例经手术证实的腹部创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目标对象,对64例腹部创伤患者实施CT诊断,并将诊断结果和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分析CT诊断的符合率.结果:64例腹部创伤患者经CT诊断显示,11例患者为脾损伤,6例患者为胰腺损伤,17例患者为膀胱损伤,19例患者为肠胃损伤,10例患者为肝脏损伤,经比较可知,有63例患者被确诊,CT诊断符合率98.44%,组间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诊断在腹部创伤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确诊率较高.

    作者:金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必净治疗毒蛇咬伤的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对毒蛇咬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并评价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毒蛇咬伤的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入院均进行常规抗蛇毒治疗,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周.结果:两组治疗结束后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均显著缩短,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上升,试验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结合常规治疗可有效治疗毒蛇咬伤,对凝血功能障碍调节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章志祥;陆娟;李祥;张世华;钱本俄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初产妇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在调节初产妇负性情绪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待产的初产妇200例,根据产妇及家属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及出院当天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助于产妇产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月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世界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