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少欣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8例,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4.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接受治疗时,给予其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满意度,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灿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多发性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特点和救护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多发性创伤院前急救患者200例,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后对处理对策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200例患者均及时做院前急救,5例患者因现场抢救无效死亡,5例患者在转运途中死亡,其引发因素与呼吸循环衰竭和失血性休克存在相关性.其余190例患者经现场抢救后成功送至医院治疗,抢救成功率为95.0%.结论:多发性创伤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提升抢救成功率,因此该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爱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T管拔除后并发胆漏的主要原因,把握预防胆漏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需拔除T管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别设置为腹部中药热湿敷组50例,神阙穴艾灸组50例,热湿敷加艾灸组50例,空白组50例.对各组患者拔除T管后的胆漏发生率进行对比,并统计胆漏发生的主要原因.结果:热湿敷联合艾灸组患者拔除T管后胆漏发生率为4.00% (2/50),显著低于单纯热湿敷组、艾灸组、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患者中共33例患者出现胆漏,发生率16.50%.结论:热湿敷联合艾灸神阙穴对降低患者拔除T管后胆漏发生率有重要意义,需加强心理、病情以及饮食护理干预,以降低胆漏发生率.
作者:李治兰;陈建勤;唐芝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X线碘油与B超下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在诊断输卵管通畅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拟诊为输卵管性不孕的84例患者,进行B超和HSG,其中51例患者为原发性不孕.结果:X线碘油与B超下的HSG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在原发性不孕症的检查中,HSG的通而不畅检出率显著高于B超检查(P<0.05).结论:B超造影技术操作方便,无射线辐射,可以对输卵管通畅性进行初筛,通而不畅的患者更适合通过X线碘油造影来进行确诊.
作者:唐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随机化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单一使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联合治疗肾结石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阮殿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提供相对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案.方法:从我院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6),其中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如并发症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明显降低、住院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此外,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较高,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所掌握的健康知识程度也较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方式,对于头颈部肿瘤患者帮助更为明显,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影响,同时能够改善医患关系,帮助患者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维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新鲜羊膜在真菌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的治疗及恢复过程中的效果,减少角膜溃疡穿孔导致眼球摘除的风险方法:选择201 2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26例真菌性角膜炎角膜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26例患者于我院就诊后表现出的临床特征,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统计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21(80.78%)例患者的角膜炎症得到控制,溃疡愈合,角膜恢复一定透明度,视力提高;3例炎症加重、羊膜移植片溶解,再次行结膜瓣角膜覆盖术后角膜结膜化愈合,视力下降为光感;2例角膜溃疡穿孔行眼球摘除术.结论:羊膜覆盖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何春燕;曾琳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手术联合光动力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诊治的37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抛硬币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正面观察组(20例)与反面对照组(17例).对照组仅给予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术联合光动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期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切除联合光动力治疗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疗效良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文丽;刘国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10例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0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LAVH,试验组),40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LIH,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LAVH具有操作简单、应用广泛等优点,LIH效果确切,但术后创伤大、恢复慢,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
作者:李怡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原则与可行性.方法:择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0例瘢痕子宫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248例)和剖宫产组(352例).比较两组产妇和新生儿情况.结果:阴道试产成功率为84.93%.阴道分娩组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术后出血量等优于剖宫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新生儿感染例数、体重及Apgar评分方面,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瘢痕子宫女性在选择二次分娩方式时,应结合自身情况,多方面进行评估.
作者:郭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在调节初产妇负性情绪及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待产的初产妇200例,根据产妇及家属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及出院当天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助于产妇产后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周月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蓝氧液(三氧液,臭氧液)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感染性足溃疡愈合的疗效.方法:将2型糖尿病感染性足溃疡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蓝氧液疗法)30例,对照组(常规疗法)28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氧液作为治疗糖尿病感染性足溃疡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翠连;申汉舟;吴腾;阿拉腾;史建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并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PPH)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纳入我科2年内收入的50例PPH患者作为受试者,平均分配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胎盘部位缝合止血,试验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B-Lynch缝合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试验组平均出血量、平均输血量更少,手术用时与月经恢复正常的时间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子宫全切率、术后感染率分别为0、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16.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PPH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阴道出血,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郭燕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科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血液科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Ⅱ级、Ⅲ级、Ⅳ级恶心呕吐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科化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唐付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进行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 14例患儿成立对照组,选择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14例患儿成立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惠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促进儿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降低,并使得患儿和家属不良情绪得到改善,促进患儿治疗期间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李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CSSD)工作人员在集中供应模式下锐器伤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20所三级甲等医院CSSD工作人员306名,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锐器伤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结果:306名工作人员在1年内发生锐器伤259例(84.6%).单因素分析得出锐器伤的发生与物品处置合理性、医院防护措施、锐器接触频率、环境嘈杂程度、认为锐器伤可避免、员工定期体检、是否上报、职业安全知识渠道数量有关,差异显著(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嘈杂的工作环境、经常接触锐器为锐器伤的危险性因素(OR>1).结论:CSSD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率高,与环境因素、个人因素有关,应积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锐器伤发生.
作者:朱小莉;蒋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方法:本文选取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联合安慰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小.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0%)(P<0.05);两组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对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治疗后,整个治疗过程更加安全、高效,对于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其他不适感有着积极作用,同时可以对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起到很好的调节改善效果.
作者:贾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单双号编号分组,对照组患者为40例,观察组患者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管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管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方案,仔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与事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事故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风险管理方案后,可以对患者起到显著的护理效果,安全系数高,事故发生率低,值得在以后的临床护理中运用.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创伤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骨创伤后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d、3d、7d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骨创伤后疼痛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借鉴及推广.
作者:周尚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临床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过程中,应用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与串联皮瓣的修复效果,为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缺损的临床修复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8例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患者应用不同修复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予以不同修复方案后,采用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的试验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采用串联皮瓣的对照组,如手术、拔除胃管、经口进食、吻合时间等,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的各项疗效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如外形、咀嚼、吞咽及口腔闭合功能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根治术后缺损的过程中,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不仅缩短手术时间,加快了患者的修复进程,同时有助于各项疗效指标的提升,临床可以广泛推广.
作者:龙富强;刘斌;张燕;谭小珍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