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薛蕊;宋德刚;卢化东

关键词:抗生素, 致病菌, 感染, 联合用药
摘要:抗生素是临床使用多的药物,它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滥用也比较普遍.滥用抗生素不仅给病人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而且其不良反应会对病人的身心造成损害,更为重要的是细菌的耐药菌株增多,而导致治疗失败.选药不当、疗程、剂量、用药方式不当,是导致抗生素治疗失败的原因.因此,必须重视合理应用抗生素.
中华名医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酚胺拉明加阿拉明佐治婴幼儿喘憋性肺炎疗效观察

    我院儿科于2001年-2003年采用酚妥拉明加阿拉明佐治婴儿喘憋性肺炎.结果显示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淑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冠心病与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血脂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67例,稳定型心绞痛)(SA)33例及非冠心病患者100例的血清甘油三酯(TG)、血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A1(apoA1)、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UA、SA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UA组的CRP水平明显高于SA组(p<0.01);UA组apoA1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SA组的apoA1浓度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结论:血清CRP水平与冠心病密切相关.

    作者:张颖;汪美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丹龙化瘀汤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丹龙化瘀汤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疗效.方法:用丹龙化瘀汤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5.2%,对照组50.6%,有显著差异(P<0.01〉无不良反应.结论:丹龙化瘀汤能有效地治疗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作者:赵峰;高杰;徐向孜;沈红;代淑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不典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绝大多数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冠状动脉分支急性机械性阻塞,引起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和坏死所致.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在我国有所增高,并且预后较严重,急性期漏诊易招致死亡.典型的心肌梗死一般诊断无困难,对临床表现不典型者需特别注意,以免引起漏诊.

    作者:孟广轩;周传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思密达与654-2针剂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秋季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发生在每年的秋末冬初,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常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我们于2002年9月-11月对57例秋季腹泻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思密达与654-2针剂保留灌肠,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如何提高粪便检验质量

    目前,粪便检验普遍存在着标本留取难以标准化,检验方法不统一,检验者责任心不强等情况,严重影响了粪便检验的质量,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下面笔者就粪便检验谈几点看法.

    作者:郝青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新闻集锦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火针刺血拔罐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00例临床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亦称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或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为中老年常见病之一,发病率占全身各部骨性关节炎的首位.笔者自1993年以来,应用火针、刺血、拔罐三种疗法联合治疗本病2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祥跃;李万勇;汤占庆;苑子乐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马莱酸桂哌齐特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克林澳联合低分子肝素在治疗急性脑梗塞中的疗效.方法:把入选92例病例随机分为3组,克林澳加低分子肝素组、低分子肝素组加复方丹参组、复方丹参组,并进行比较.结果:克林澳加低分子肝素组比低分子肝素组加复方丹参组疗效显著(P<0.05),比复方丹参组疗效更加显著(P<0.01).结论:克林澳联合低分子肝素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

    作者:傅立倩;郭东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运用调理气血法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对冠心病的治疗,不少地区和学者主张从血瘀论治,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气血改变及运用调理气血的方法治疗本病,谈谈我们的看法及体会.

    作者:刘真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常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抗生素是临床使用多的药物,它在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滥用也比较普遍.滥用抗生素不仅给病人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而且其不良反应会对病人的身心造成损害,更为重要的是细菌的耐药菌株增多,而导致治疗失败.选药不当、疗程、剂量、用药方式不当,是导致抗生素治疗失败的原因.因此,必须重视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薛蕊;宋德刚;卢化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一例心脏移植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总结心脏移植感染的预防及护理的有效方法. 方法:结合有关文献对1例原位心脏移植病人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进行总结.结果:病人被隔离一个月,平安转出隔离室,病情稳定,无感染发生.结论:早期预防及护理十分重要,是移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庄芳;刘风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大总量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研究报告

    目的:观察大总量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腰穿缓慢放出血性脑脊液5~10 ml,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置换5~10轮,每次置换出脑脊液总量为40~100 ml,总疗程为3~7次.结果:104例经脑脊液置换后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迅速缓解,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明显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应用大总量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迅速缓解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及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龙健中;吴锦英;杨培全;吴清伦;冯兵;黎文欢;胡春明;陈春晓;蔡文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C反应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对住院的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9例、4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的血清CRP水平(10.35±15.56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CRP(2.56±1.87 mg/L),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CRP水平与梗塞灶体积、病情轻重程度呈正相关,尤以梗塞灶体积更为明显;且三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结论:CRP是临床了解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血清CRP水平和梗塞灶体积及病情轻重程度三者互为因果.

    作者:高幼奇;曹东红;刘燕鸣;龚凌云;熊英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名医推荐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肠康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

    目的:研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药,并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按照中医理论,从虚、湿、毒、瘀四个方面确立治法,组成肠康液方,采用现代大肠水疗系统给药方法,从临床症状、体征、大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肠镜检查等多方面观察对照研究,并设立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大便常规、及肠粘膜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康液大肠水疗系统给药具有高效、安全、疗效确切的优点,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作者:沈红;庞庆平;沈峰;孙馥馨;邵飚;于静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穿山甲、羌活的伪混鉴别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药材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药材市场趋于规范,假冒现象受到一定遏制,但伪混现象趋于隐蔽,由原来的造假为主,到现在的以掺假为主.掺假品种由贵重中药向普通大宗中药发展,掺杂物多以粉末、颗粒的形式为主,特别是可溶性化学品如硫酸镁等,更具蒙骗性,增加了鉴别难度.部分价格高,药源较为紧张的品种,掺入一定量价格低廉、药源易得,且外形相似的药材,如:

    作者:王献勇;李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老年眼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

    随着人类寿命的增加,老年人眼病患者也逐年增加,特别是白内障、青光眼患者更为显著,要求手术的年龄也逐渐增大.进入老年期,老人们多种器官逐渐衰老和退化,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意外,甚至死亡,近年来由于监测、急救设备的完善和手术技术的提高,接受手术治疗的年龄逐渐增大,但如何使老年眼病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围手术期是指以确定手术治疗进行必要的准备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本文就我院自1998年1月-2002年1月间467例老年人白内障、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的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军;由新英;魏淑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化学与临床

    本文综合了近几年来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的文献,综述了动脉粥样硬化时脂类代谢、炎症免役、基因调控等三方面改变及相关干预措施.对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代英杰;孟昭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常规药物与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117例早期疗效对比观察

    我科自2000年3月到2004年3月,四年间对带状疱疹患者分别采用单纯刺络拔罐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进行早期(5天)疗效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炜;孙敏娜;张秀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华名医论坛杂志

中华名医论坛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新闻出版总会 天正国际发展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