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核性胸膜炎在内科胸腔镜下分型的研究

梅早仙;吴琦;叶静;杜仲珍;梁春宝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 内科胸腔镜, 病理, 分型
摘要:目的 研究结核性胸膜炎在可弯曲电子胸腔镜下表现与病理表现,进一步评价可弯曲电子胸腔镜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分型诊断价值,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2007年8月-2013年8月天津市海河医院结核科98例通过可弯曲电子胸腔镜检查结合临床及病理确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挫研究,综合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胸腔镜下特征、病理学表现,对其进行分型.结果 可分为胸膜充血型、结节型(弥漫小结节型、大小结节混合型、大结节型)、干酪坏死型(包括脓胸1例)、纤维素粘连型与混合型.结论 可弯曲电子胸腔镜可协助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分型,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Joimax椎间孔镜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入路选择

    目的 探讨joimax椎间孔镜经侧路椎间孔及后路椎板间隙两种入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L5/S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采用joimax椎间孔镜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侧或后路进行治疗,观察评测术后即刻、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JOA及Oswestry评分.结果 5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0 min,出血15ml,术中无神经根损伤,无中途转换开放式手术,除1例外,余均诉症状完全缓解,MR示减压充分,中央椎管扩大,神经根无受压,椎板关节突、椎旁肌无损伤.随访评测比较手术前后及各期VAS、JOA及Oswestry评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Joimax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有安全、微创、视野明晰、出血少及恢复快等优点,侧路与后路两种入路相互补充,近、远期疗效好.

    作者:廖忠;陈伟;王朝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纤维支气管镜刷片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hinPrep技术细胞学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刷片(BWC)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膜式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同时进行纤支镜刷片和BALF TCT检查的肺癌病例325例,分析纤维支气管镜(BFS)和BALF TCT对肺癌诊断的敏感度和分型的准确性.结果 在中央型肺癌的诊断中,BFS的敏感度87.2%,BALF的敏感度81.8%.在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中,BALF的敏感度54.8%,BFS的敏感度33.3%.细胞学分型诊断与组织学的符合率,在BFS中,鳞癌为93.5%,腺癌93.8%,小细胞癌96.2%.在BALF中,鳞癌为95.4%,腺癌95.2%,小细胞癌96.2%.结论 由于肺癌的解剖部位的不同,在肺癌诊断中BALF和BFS的敏感度不同.如果两者结合,则可能提高肺癌的诊断率.

    作者:李瑞光;杨波;白合尼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呼吸功能、血气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气道峰压(PIP)值和气道阻力(RAW)值低于对照组患者,肺动态顺应性(CD)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PaO2和PaO2/FiO2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血清1L-8、CRP和PCT等指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可以有效改善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重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血气水平,降低全身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唐文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胸腔镜下手术对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胸腔镜下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对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影响的差异.方法 选择在该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0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开放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以及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等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后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 05).单肺通气结束时及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后的CD4+、CD8+、CD4-/ CD8+及NK细胞比例等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胸手术具有明显优势,在保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水平稳定的同时,还可以避免患者的免疫功能被过度抑制.

    作者:周松林;徐文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吲哚美辛栓剂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取石术后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明确经内镜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术后吲哚美辛对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78例因胆总管结石行ERCP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是否术后应用吲哚美辛,分为吲哚美辛组(96例)及对照组(82例).吲哚美辛组患者术后0.5 h使用吲哚美辛100 mg塞肛.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h、12h和24 h血淀粉酶监测值及胰腺炎发生情况.结果 吲哚美辛组96例,术后发生PEP 1例(1.0%).对照组82例,术后胰腺炎(PEP)8例(9.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 05).吲哚美辛组高胰淀粉酶血症明显低于对照组(5.21%比18.29%,P<0.05).结论 内镜下取石术后使用吲哚美辛栓能够降低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

    作者:苏秀丽;高强;张英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7月-2013年3月23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采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年龄34 ~ 54岁,平均42.1岁;采用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评入院时和椎间孔镜术后(术后即刻、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23例患者手术后随访9~18个月,平均12.6个月.所有患者腰痛、腿痛的VAS评分由术前的(6.87±1.38)和(8.58±1.42)分下降到术后末次随访时的(2.45±0.52)和(1.55±0.45)分,术后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术后优良率均为91.3%,1例患者于术后出现腰背部疼痛,于卧床休息服用非甾体消炎药3d后症状消失.结论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明显.

    作者:谭健;李平元;欧军;苏小桃;卢政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盏憩室结石及经皮肾镜治疗憩室结石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治疗肾憩室结石和经皮肾镜治疗憩室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5月41例肾憩室结石患者,输尿管软镜治疗的患者19例,经皮肾镜治疗患者22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用输尿管软镜治疗肾憩室结石中,有1例患者改为经皮肾镜治疗,其余均成功;经皮肾镜下治疗方法均取得成功.术中的手术时间两组相似,而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分数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输尿管软镜治疗明显优于经皮肾镜,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第3个月复查KUB,未见结石复发.结论 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技术治疗肾憩室结石具有近期微创、安全、有效、无痛苦、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旦恢复快的疗效,但憩室的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但对于较大的憩室结石或者下盏的憩室结石,还是优先考虑经皮肾镜的方法.

    作者:罗启占;夏金玉;刘正;张晓波;陈涛;陈雄;赵中伟;白耀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胆道镜引导下钬激光治疗Vater壶腹结石嵌顿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胆道镜引导下钦激光治疗Vater壶腹结石嵌顿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采取传统手术治疗方法(31例)和胆道镜引导下钬激光治疗方法(25例)治疗Vater壶腹结石嵌顿患者的取石时间和感染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取石,钬激光治疗组的取石时间和感染并发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结论 胆道镜引导下钬激光治疗能有效治疗Vater壶腹结石嵌顿.

    作者:刘光宇;华东;刘三虎;徐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B超引导内镜下治疗在妊娠期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早期B超引导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鼻胆管引流(ENBD)术在妊娠期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将38例妊娠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法分为内镜治疗组13例及对照组25例.内镜治疗纽在入院后72 h内行B超引导内镜下EST和ENBD术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对照组仅行多学科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d后APACHEⅡ(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指标Ⅱ)评分、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和C反应蛋白差异,以及腹痛缓解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30 d内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以及全身并发症发生率和终止妊娠率、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前APACHEⅡ评分、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和C反应蛋白差异无显著性(P>0.05),内镜治疗组7d后APACHEⅡ评分(6.68±1.38)分,谷草转氨酶(128.38±60.93)u/L,总胆红素(44.62±15.59)mmol/L,C反应蛋白(84.08±26.06)mmol/L;腹痛缓解时间(9.57±2.09)d,肠功能恢复时间(12.74±2.52)d.30 d内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和全身并发症发生率分别30.8%、7.7%和21.1%;终止妊娠率69.2%和住院天数(38.32±8.56)d,比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妊娠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给予早期72 h以内B超引导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鼻胆管引流(ENBD)术安全、可行,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董双勇;王弋;金杭斌;袁庆丰;汪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子宫大肌瘤剔除术方法改进

    目的 该研究通过对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剔除术方法的改进,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肌瘤直径≥5 cm为研究对象,其中改进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改进组)50例与以往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组(对照组)58例进行比较,观察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对改进后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组(改进组)与常规腹腔镜下肌瘤剔除组(对照组)进行比较:其中,手术时间:改进组(101.90±30.84)min,对照组(136.90±49.87)min;P <0.001,术中出血:改进组(145.40±92.19)ml,对照组(207.41±158.74)ml;P <0.05,手术并发症:改进组术中无输血,对照组术中输血3例;改进组术后无肠粘连发生,对照组肠粘连2例.结论 腹腔镜下较大子宫肌瘤剔除方法安全且可行,改进后手术时间短且出血少,减少了输血事件发生,降低了手术并发症.

    作者:谢秀英;张欣;薛翔;王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复发乳糜尿患者再手术的临床体会

    目的 分析乳糜尿术后复发原因,再手术前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明确患侧动脉血管分支情况,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方法 2002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共收治11例乳糜尿术后复发患者,其中开放手术4例,腹腔镜手术7例.术前行肾动脉CTA检查,发现副肾动脉2支5例,3支1例.结果 5例肾动脉无分支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其中2例腹腔镜手术中转开放.6例肾动脉2支及以上患者选择开放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 复发乳糜尿患者术前行CTA检查明确动脉分支情况,可以根据分支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减少肾动、静脉间的淋巴组织漏扎,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曹敬毅;吴刚;王乾;戚景光;梁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经皮肾镜碎石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盏憩室结石(附11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2月-2014年5月采用经皮肾镜碎石联合钬激光治疗的11例肾盏憩室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21~67岁,平均53.6岁,结石位于肾下级9例,肾上级2例,术前均行肾盂逆行造影检查.采用B超引导,经皮穿刺肾盏憩室建立皮肾通道,应用四代EMS碎石系统粉碎并吸出结石,同时应用钬激光切开狭窄盏颈.结果 所有手术均一期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25~95 min,平均36 min,术中失血量少,无输血病例,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及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6.5 d.结论 经皮肾镜碎石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盏憩室结石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于江;张建军;陈修德;金讯波;刘娓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钬激光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复发性尿道内尖锐湿疣16例报告

    目的 探讨钬激光切除联合艾拉光动力治疗复发性尿道内尖锐湿疣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经输尿管镜用钬激光汽化切除尿道内的尖锐湿疣,1周后行光动力治疗,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术后第4、8、12和24周复查尿道镜,随访6个月.结果 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0 min,术后1周均行光动力治疗3次,每周1次,随访半年均无复发,无严重并发症产生.结论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有效并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作者:胡恩平;胡雅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刀治疗气道平滑肌瘤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电子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刀在治疗气道平滑肌瘤的可行性及其安全性,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对6例确诊为支气管良性肿瘤所致的气道阻塞患者,在支气管镜下进行高频电刀电凝及电切术,观察气道打通程度、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6例平滑肌瘤共行10次高频电刀电凝及电切术治疗后均完全打通气道,临床症状完全缓解,彻底治愈.电烧灼切割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纵隔气肿、呼吸道穿孔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刀电凝及电切术在治疗气道平滑肌瘤引起的气道阻塞疗效显著,可达到临床根治,又避免了开胸手术及减轻医疗费用,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国峰;黄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对直肠及膀胱功能保护效果的研究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对腹腔冲洗液中MMP含量以及术后直肠和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该院接受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的10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观察组以及切除盆腔自主神经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腹腔冲洗液MMP含量以及直肠和膀胱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腹腔冲洗液MMP-2及MMP-9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直肠功能障碍及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MMP产生,同时避免患者术后出现直肠及膀胱功能障碍.

    作者:肖岚;邬东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人工利尿法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工利尿法在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1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人工利尿法即通过插入至结石上方的输尿管导管内持续泵入生理盐水,使结石近端肾盂或输尿管上段相对密闭的空间内压力增高,从而使空间内液体(尿液与生理盐水)持续流向远端,类似利尿作用.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术,防止结石上移.结果 109例一次性碎石成功,3例结石移位,进入肾脏.成功率为97.32%(109/112).无输尿管穿孔、撕裂、撕脱及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术中采用人工利尿法有效防止结石上移、碎石成功率高、手术视野清晰、医疗成本低且安全性好等特点.

    作者:李国栋;周文定;李万锋;张二峰;黄枫;陈光哲;车广亮;赵学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对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术式对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140例成人和8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传统手术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两种术式术前及术后8、24及48 h外周静脉血C-反应蛋白(CRP)值.结果 成人和小儿资料组术后8h血清CRP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腹腔镜组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术后24 h,小儿资料组中腹腔镜组血清CRP已达术前水平,而传统手术组仍高于术前;术后48h,小儿资料组和成人资料组中腹腔镜组血清CRP均已达术前水平,而传统手术组仍高于术前.结论 腹腔镜腹股沟斜疝术式较传统术式对机体创伤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殷良春;于晓园;刘立新;韩鲁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入路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

    目的 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入路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V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TEP入路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患者45例.结果 45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中腹膜穿孔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及改经腹腔入路;手术时间平均38(28~5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4(2.0~10.0)ml,术后并发附睾炎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1/45).结论 TEP入路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损伤较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赵振伟;易石坚;王兴群;涂文斌;王庐荆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恶性梗阻性黄疸不同姑息治疗方法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的胆汁引流对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消化内科及肝胆外科2008年-2013年9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7例患者中57例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引流术(ERCP)术(A组),成功率94.7%(54/57),40例行经皮肝穿刺胆管/胆囊引流术(PTCD/PT-GD)术(B组),成功率95.0%(38/40).术后患者腹痛、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明显缓解.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术后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人均手术次数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A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ERCP术和PTCD/PTGD术均为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但ERCP术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考虑内镜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故ERCP术是失去手术机会或不愿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首选治疗.

    作者:朱晓丹;陈卫刚;韩岩智;尚国臣;郑勇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在该院接受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食管癌前病变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将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食管癌前病变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切除情况、应激反应程度以及血清遗传学分子含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术后流质饮食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使用钛夹止血例数、并发食管黏膜小穿孔的例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和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血清中TGF-α、Cyclin E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有助于缩短操作时间、减小局部组织损伤、缓解应激反应,是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理想方法.

    作者:郏建臣;段秀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