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例无黄疸型胰头壶腹癌的探讨

徐兆忠

关键词:胰腺肿瘤, 胆总管肿瘤, 壶腹癌
摘要:目的探讨无黄疸型胰头壶腹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80-01/2000-09经剖腹探查和病理证实无黄疸型胰头、壶腹癌20例进行分析.结果凡上腹部胀痛不适、烧灼、纳差、消瘦、恶心、呕吐等症状,经治疗不见好转或加重应进行B超筛选,如发现胆、胰管扩张,胰头增大或肿块阴影者,进一步行ERCP,CT或B超引导下穿刺细胞学检查.结论无黄疸型患者可提高切除率并延长生存期.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

    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的分子调控机制是目前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众多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与其产生或诱导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能力密切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个由多个成员组成的蛋白水解酶家族,是丝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天门冬氨酸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4类蛋白水解酶中较为重要的一类,它们几乎能降解细胞外基质的所有成分.

    作者:程朋;叶鑫;张涛;张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反比通气治疗呼吸衰竭36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提高动脉血氧分压的有效措施.近3年来我科收治36例急性呼吸衰竭病人,采用反比通气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徐进;王兴珍;季淑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六连发套扎器治疗活动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2岁.有6例曾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肝功能分级按child分级:A级2例,B级16例,C级2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12例,酒精性肝硬化5例,肝癌2例,骨髓纤维化并肝硬化巨脾病1例,食管曲张静脉根据轻、中、重三级分类法分类均为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本组病例此次出血均表现为呕吐鲜血伴黑色甚至暗红色大便,总出血量1 000~6 000ml不等,首次血红蛋白26~86g/L不等.全部病例均经急诊电子胃镜确诊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全部经洛塞克等抗酸剂、施他宁、垂体后叶素等降门脉压药及其他止血药、输血、输液等内科治疗措施而未能控制活动性出血,予行胃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

    作者:陈浩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45例报告

    1996-09/200-12我们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中用F8硅胶管做为支架管治疗病人45例,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郑立泉;郭会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胃苏冲剂治疗慢性胃炎140例分析

    胃苏冲剂是我国著名中医董建华教授的验方研制成功的纯中药制剂,由扬子江制药厂生产.自20世纪90年代应用于临床治疗慢性胃炎取得满意疗效.本人从1998-01/2001-12四年间用该药治疗慢性胃炎14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惠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肝硬化腹水治疗现状

    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年腹水发生累积率约30%p[1],一旦出现腹水,则标志着肝硬化已经发展到晚期,腹水的存在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据报道,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年幸存者超过90%,而出现腹水后,仅为50%左右[2].现认为肝肾综合征(hepatoreal syndrom,HRS)是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系列的一部分.大多数患者都经历了对利尿剂有效的腹水阶段,接着是顽固性腹水,之后是HRS.本文就肝硬化腹水这一发展过程的目前治疗状况做一介绍.

    作者:贾淑云;贾红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TTV DNA在肝组织中表达研究

    目的探索TTV DNA在肝组织表达特点.方法选择TTV DNA高保守区设计一对引物,采用PCR扩增法,以地高辛标记TTV ORF1部分基因序列,合成Gla,G2b两种亚型的双链TTV DNA探针.应用巢氏PCR法筛选出TTV DNA阳性的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肝组织标本共60份,同时用两种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结果TTV DNA主要见于肝细胞、肝癌细胞的细胞核内,极少数肝细胞胞浆内TTVDNA呈弱阳性.TTVDNA阳性细胞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组织中均呈散在分布.肝癌组织与癌周组织中TTVDNA阳性细胞密集程度差别不明显.结论TTV是一种嗜肝病毒,TTVDNA在被感染肝组织及肝癌的细胞核内表达及复制.

    作者:朱惠明;姜岭梅;黄勋;周伯平;乐晓华;徐六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PTEN基因及其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正常细胞的恶性转化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多个阶段的复杂过程.肿瘤的形成、演变及结局也是由多种因素来决定的.肿瘤相关基因的研究,从一个侧面,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肿瘤形成与演变过程,在肿瘤形成机制和探讨-肿瘤新的治疗方法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勤;许东坡;叶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胆囊结石致胆囊大出血的诊断(附1例报告)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致胆囊出血及各种原因致胆道出血的临床诊断.方法分析1例胆道出血患者的症状、体征、术前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此例胆道出血为胆囊结石导致胆囊壁出血,影像学检查可确定诊断.结论胆囊结石致胆囊大出血临床上极为罕见,需结合影像学以明确诊断.

    作者:王良宸;叶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创伤性失血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这类病人伤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在救治中及时有效的进行抢救,是挽救病人生命和后继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和保证.现将其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代振霞;王怀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经内镜钛夹治疗贲门粘膜撕裂症5例分析

    目的验证金属钛夹治疗贲门粘膜撕裂症伴出血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奥林巴斯HX-5LR-1型钛夹置放操作器及HX-600-135型金属钛夹,在内镜直视下对准条状撕裂带两端置放钛夹,确认完全止血后结束治疗.结果5例贲门粘膜撕裂症经金属钛夹钳夹止血治疗后均成功止血.结论金属钛夹治疗贲门粘膜撕裂症是一种简单有效、止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并能使一部分病人免除手术治疗.

    作者:刘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内镜直视下带膜支架治疗食管瘘

    目的探讨食管带膜支架治疗食管瘘的近中期效果,分析其并发症及对策.方法对65例食管瘘患者,予胃镜直视下置入国产带膜支架,随访35~545天,观察患者术后近中期疗效及其并发症.结果65例病人均首次置入成功,成功率100%.术后2h病人可进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吞咽困难迅速缓解,呛咳症状立即消失,肺部、胸腔及纵隔感染得到控制.术后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常见胸骨后疼痛45例,发生率69.20%;再发瘘5例,发生率7.69%,其中3例支架下移,1例支架覆膜破裂,1例支架及覆膜过短;25例出现吞困难,发生率38.46%.结论带膜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瘘是疗效肯定、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易接受的姑息性疗法.

    作者:陈相波;庄垂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356例肾移植病人的饮食治疗及护理

    器官移植是现代外科水平发展的标志之一,肾移植作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给许多生命垂危肾病患者带来了第二次生命.器官移植中肾移植发展快,成功率高,其中营养人员配合临床做好饮食治疗和护理,对保障肾移植手术成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是很重要的.现就我院1998-01/2001-12泌尿外科施行的356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病人的饮食治疗与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护理程序在护理操作中应用的体会

    护理程序是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核心[1],是临床护理中一个程序化的完整工作过程,是一种具有逻辑性和科学性的新的护理工作方法[2].近1年来,我科将护理程序应用于病人的护理操作并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余文琴;华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妇血康在预防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药物性流产--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我国广泛用于终止早孕的方法,具有效果好与方法简便等优点,但药物流产后流血时间过长、出血量过多是其主要缺点.本研究应用中药妇血康试图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时间,临床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祝晓红;邱慧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首次胃镜检查漏误诊42例

    我院胃镜室1985~1996年共检出胃癌1 027例,其中首次胃镜检查漏误诊胃癌42例,后经胃镜复查或手术标本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误诊率为4.1%.为进一步提高胃镜检查诊断符合率,认真总结经验,现将此42例漏误诊病例作一分析.

    作者:雷波;陶文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肝癌的超声介入治疗进展

    肝癌是恶性程度非常高的常见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快,预后差,自症状出现至死亡平均生存期一般不超过半年,全世界每年新发病的肝癌约45%在我国大陆,尤其东南沿海高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肝癌的年病死率已上升为城市和农村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二位和第一位[1].尽管目前肝癌的早期检出率已有明显提高,但总的手术切除率仍仅有20%~30%,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因肿瘤大小、部位、肝功能水平、全身状况等原因而失去手术时机.近年来随着B超的普及及介入技术的日臻成熟,使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得到了更多的治疗机会,原发性肝癌的超声介入治疗也有了较大的进展.现简述如下.

    作者:蓝琳;张亚历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胃镜检查致颞下颌关节脱位18例分析

    我院自1988-07/2002-07共作胃镜检查34 382例,检查后发生颞下颌关节脱位18例,占0.05%,均经手法复位成功.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学国;王合富;李德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静脉曲张近期破裂再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静脉曲张近期破裂再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对145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1周内作内镜检查,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肝功能状态与再发出血的关系.结果145例中4周内发生再出血76例(52.4%),再出血与食管静脉Dogradi分级Ⅰ~Ⅱ级无1例再出血,Ⅲ级再出血率达28.97%(11/38),Ⅳ级达95.18%(29/49),Ⅴ级76.6%(36/47),同时食管静脉曲张伴近期出血征者再出血达71.11%(32/45),较无近期出血征44%(44/100)为高(P<0.005).肝功能分级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A级再发出血40%(18/45),B级53.06%(26/49),C级62.75%(32/51)(P>0.05).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重,曲张静脉近期破裂再出血率越高,肝功能储备力与近期再发出血无正比关系.同时合并有近期出血征者再出血的危险性大.

    作者:何善寿;钟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慢性肝病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分析

    我院1996-07/2000-06共收治慢性肝病并上消化道出血158例,经过内镜检查,明确了出血原因及部位,抢救成功率达94.94%,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林;徐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主办: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