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TEN基因及其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林勤;许东坡;叶建新

关键词:
摘要:正常细胞的恶性转化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多个阶段的复杂过程.肿瘤的形成、演变及结局也是由多种因素来决定的.肿瘤相关基因的研究,从一个侧面,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肿瘤形成与演变过程,在肿瘤形成机制和探讨-肿瘤新的治疗方法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护理体会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急重症,多因交通事故、轧伤、摔伤等原因致病,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迅速危及生命,因此要积极抢救,减少病死率.

    作者:王怀丽;代振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急性重症胰腺炎抢救与护理1例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病情重、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的急危重症.我科采取内科保守疗法成功救治了1例妊娠合并SAP33周的患者,病人住院期间出现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休克、上消化道出血、心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以及巨大胰腺假性囊肿(11cm×17cm).急性胰腺炎并MOF者病死率几乎达100%[1].本例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52天后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高小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1例榄香烯腹腔注射致剧烈腹痛的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患者王某,女,54岁,农民.因右乳腺癌术后2年,腹胀半年余,加重1个月诊为乳腺癌肝转移,收入院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查体:神志清楚,T36.8℃,P 80次/min,R20次/min,BP16/12kPa,腹膨隆,肝右肋下2cm,剑下3cm,质韧,轻度叩痛,腹水征(+),双下肢轻度浮肿,人院后行B超示大量腹水,病人腹胀明显,多次行腹腔穿刺放液加注药术,首次注入力尔凡25mg+生理盐水10ml+地塞米松5mg,无不良反应.

    作者:肖海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

    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的分子调控机制是目前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众多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与其产生或诱导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能力密切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个由多个成员组成的蛋白水解酶家族,是丝氨酸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天门冬氨酸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4类蛋白水解酶中较为重要的一类,它们几乎能降解细胞外基质的所有成分.

    作者:程朋;叶鑫;张涛;张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胆囊结石致胆囊大出血的诊断(附1例报告)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致胆囊出血及各种原因致胆道出血的临床诊断.方法分析1例胆道出血患者的症状、体征、术前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此例胆道出血为胆囊结石导致胆囊壁出血,影像学检查可确定诊断.结论胆囊结石致胆囊大出血临床上极为罕见,需结合影像学以明确诊断.

    作者:王良宸;叶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经皮内镜胃造瘘和小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G)和经皮内镜小肠造瘘术(PEJ)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996-06/2002-08 PEG和PEJ共治疗24例病人,其中13例行PEG胃肠营养;11例行PEG胃肠减压加PEJ小肠内营养.结果21例共行PEG、PEG加PEJ28例次,其中PEG17例次(4例行造瘘管置换)、PEG加PEJ11例次,手术成功率100%.2/28例次出现造瘘管周围皮下感染.所有患者造瘘管置入后营养迅速恢复,停止静脉补液.24例病人随访1~48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EG和PEJ是作为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替代鼻饲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张轶群;姚礼庆;钟芸诗;高卫东;周平红;何国杰;徐美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细胞凋亡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细胞调亡(apoptosis)是1972年英国生物学家Kerr等首次提出概念[1].它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我消亡过程,其发生对机体维持稳态和组织器官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引起许多生物学家、免疫学以及临床学家的浓厚兴趣,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几年来已发现细胞调亡在造血、免疫和肿瘤发生机制上的重要作用.认为以细胞凋亡为研究手段,可望进一步探讨和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探讨药物或其手段的作用机理和耐药性;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深入研究细胞调亡的发生机制及其基因控制并进行基因分离,可望人为地调控细胞调亡,提高治疗效果、预防疾病的发生[2].

    作者:盛爱华;吴培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药物、扩张及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药物、扩张及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价值.方法总结和分析药物、扩张、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45例.结果近期疗效:药物、扩张、手术三组有效率均为100%(P>0.05),经随访远期复发率分别为药物组100%、扩张组13.0%、手术组0(P<0.01).结论扩张及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均能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而扩张治疗更为方便、安全.

    作者:江梅;张沥;楚有良;白西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心律平静脉注射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护理

    我科自1996年始静脉注射心律平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共40例.现将其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时月霞;刘淑莲;李月芝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胸壁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2例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临床效果.方法1998~2000年收治2例胸壁挫伤引起ARDS,积极采取以氧疗、呼气末正压通气、控制呼吸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Sp02达90%以上,PaO2>60mmHg,使ARDS的预后获得一定改善,终治愈.结果呼气末正压通气用于ARDS病人,可使萎陷的肺泡张开,改善肺泡弹性,提高肺的顺应性,减轻或消除肺泡渗出,改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降低肺内静脉--动脉分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机械控制呼吸可避免呼吸作功而增加耗氧,有利于体力的恢复,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及各项指标正常,使病人脱离呼吸机.结论病人应采取以机械呼吸为主纠正缺氧,有效控制基础疾病,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保证其它脏器功能正常,病情多能迅速缓解而恢复正常.

    作者:刘清娟;王永侠;孙艳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病的危害性及其整体护理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高血压病及与其相关的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并以其高病死率、高致残率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与健康.现将其常见并发症及其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整体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淑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经内镜钛夹治疗贲门粘膜撕裂症5例分析

    目的验证金属钛夹治疗贲门粘膜撕裂症伴出血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奥林巴斯HX-5LR-1型钛夹置放操作器及HX-600-135型金属钛夹,在内镜直视下对准条状撕裂带两端置放钛夹,确认完全止血后结束治疗.结果5例贲门粘膜撕裂症经金属钛夹钳夹止血治疗后均成功止血.结论金属钛夹治疗贲门粘膜撕裂症是一种简单有效、止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并能使一部分病人免除手术治疗.

    作者:刘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反比通气治疗呼吸衰竭36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提高动脉血氧分压的有效措施.近3年来我科收治36例急性呼吸衰竭病人,采用反比通气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徐进;王兴珍;季淑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细菌培养同步检测幽门螺杆菌

    目的探讨快速尿素酶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简称Hp)的准确性.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细菌培养同步检测Hp,共123例.结果两种方法的Hp检出率分别为65.1%、61.8%,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快速尿素酶试验强阳性且细菌培养阳性者达97.1%.结论快速尿素酶试验可作为初步筛选Hp的方法,若快速尿素酶试验强阳性则诊断Hp是可靠的.

    作者:沈耀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食管多原发癌的内镜诊断分析(附20例报告)

    目的讨论本地区食管多原发性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例食管多原发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的高峰年龄为52~77岁,男性多于女性,体力劳动者多于脑力劳动者.均为双癌灶.两癌灶发生间隔时间在2~6个月,均属同时多原发癌.好发部位主要在食管中段,其次是下段,两癌灶相距短2cm,长12cm.40个癌灶内镜下形态表现为蕈伞型和溃疡型多见,其组织病理学类型为鳞状细胞癌多见.结论内镜检查时,应仔细观察全食管,结合每处癌灶的活体组织病理切片及食管癌根治术后定期内镜随访观察.以提高食管多原发癌的诊断水平.

    作者:李宝玉;陈进忠;苏虹;将丽娟;张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002年年度索引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大肠息肉的护理

    大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病,易引起出血甚至癌变.我院自1999年引进日本产富士能电子结肠镜为56例101颗大肠息肉患者摘除息肉,临床证实疗效确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胡秋香;孟召华;赖山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儿消化道出血116例病因分析

    小儿消化道出血病因较多,不易定位,而明确病因对治疗有重要意义.我科自1995~2001年共收治小儿消化道出血11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兵;林东如;程敏芳;林福患;高永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创伤性失血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这类病人伤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在救治中及时有效的进行抢救,是挽救病人生命和后继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和保证.现将其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代振霞;王怀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静脉曲张近期破裂再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静脉曲张近期破裂再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对145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1周内作内镜检查,观察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肝功能状态与再发出血的关系.结果145例中4周内发生再出血76例(52.4%),再出血与食管静脉Dogradi分级Ⅰ~Ⅱ级无1例再出血,Ⅲ级再出血率达28.97%(11/38),Ⅳ级达95.18%(29/49),Ⅴ级76.6%(36/47),同时食管静脉曲张伴近期出血征者再出血达71.11%(32/45),较无近期出血征44%(44/100)为高(P<0.005).肝功能分级与食管静脉曲张的关系,A级再发出血40%(18/45),B级53.06%(26/49),C级62.75%(32/51)(P>0.05).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重,曲张静脉近期破裂再出血率越高,肝功能储备力与近期再发出血无正比关系.同时合并有近期出血征者再出血的危险性大.

    作者:何善寿;钟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主办: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