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爱华;吴培俊
目的探讨胃粘膜脱垂的治疗方法,寻找其病因.方法本文通过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粘膜脱垂22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用雷尼替丁、黄连素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过敏药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8%,对照组总有效率24.78%.结论胃粘膜脱垂可能是一种过敏性病.
作者:郭锦洪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临床上对大剂量肾上腺素静注抢救心搏骤停复苏无效的病人常放弃进一步复苏,我们采用氨茶碱静注抢救治疗11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继学;武新宽;孔繁亭;刘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正常细胞的恶性转化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多个阶段的复杂过程.肿瘤的形成、演变及结局也是由多种因素来决定的.肿瘤相关基因的研究,从一个侧面,从分子水平上,阐明肿瘤形成与演变过程,在肿瘤形成机制和探讨-肿瘤新的治疗方法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勤;许东坡;叶建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胃苏冲剂是我国著名中医董建华教授的验方研制成功的纯中药制剂,由扬子江制药厂生产.自20世纪90年代应用于临床治疗慢性胃炎取得满意疗效.本人从1998-01/2001-12四年间用该药治疗慢性胃炎14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吴惠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病例介绍女,4个月.因发热、咳嗽1天余,昏迷、抽搐2h入院.患儿因发热、咳嗽1天,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上感,给予静脉补液400ml内加10%氯化钠4ml、青霉素钠、头孢曲松等药物,输液近结束时(静滴持续约5h,患儿出现阵发性颜面青紫,口吐白沫,呼吸急促,两肺有湿罗音,四肢频频抽动,即给予强心利尿、呼吸兴奋剂、纠酸、激素等治疗,症状未改善,故由120急转我院.既往体健,无类似病史.
作者:鲁素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陈某,女,43岁.因突发性腹部剧烈疼痛1h后入当地医院,给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心肌梗塞,予以溶栓、镇痛、镇静、吸氧治疗,抢救24h后病情不见好转,急转我院.查体:T37.8℃,P110次/min,R25次/min,BP85/60mmHg.中年女性,神志恍惚,重病容.心率11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稍胀,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肌紧、压痛、反跳痛,以脐周为著,未及包块,肝脾不大,叩鼓,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
作者:高振祥;陈民;刘付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细胞调亡(apoptosis)是1972年英国生物学家Kerr等首次提出概念[1].它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我消亡过程,其发生对机体维持稳态和组织器官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引起许多生物学家、免疫学以及临床学家的浓厚兴趣,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几年来已发现细胞调亡在造血、免疫和肿瘤发生机制上的重要作用.认为以细胞凋亡为研究手段,可望进一步探讨和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探讨药物或其手段的作用机理和耐药性;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深入研究细胞调亡的发生机制及其基因控制并进行基因分离,可望人为地调控细胞调亡,提高治疗效果、预防疾病的发生[2].
作者:盛爱华;吴培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自1988-07/2002-07共作胃镜检查34 382例,检查后发生颞下颌关节脱位18例,占0.05%,均经手法复位成功.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学国;王合富;李德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血栓形成、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而脑出血又是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疾病.据我国六城市调查,脑梗死的发病率为93/10万,患病率为459/10万;脑出血发病率为81/10万,患病率为112/10万[1].由于它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对该病的诱因和预防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随机选择了1996~1999年我所收治并确诊的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各50例,对其发病诱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荣琴;陈淑珍;胡玉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无黄疸型胰头壶腹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80-01/2000-09经剖腹探查和病理证实无黄疸型胰头、壶腹癌20例进行分析.结果凡上腹部胀痛不适、烧灼、纳差、消瘦、恶心、呕吐等症状,经治疗不见好转或加重应进行B超筛选,如发现胆、胰管扩张,胰头增大或肿块阴影者,进一步行ERCP,CT或B超引导下穿刺细胞学检查.结论无黄疸型患者可提高切除率并延长生存期.
作者:徐兆忠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996-09/200-12我们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中用F8硅胶管做为支架管治疗病人45例,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郑立泉;郭会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网塞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8-02/2002-02间收治的22例使用网塞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均治愈出院,无伤口感染,住院1~10天,平均为3.6天,随访6~54个月无复发,无明显异物感.结论网塞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复发性腹股沟疝治疗的理想手术方式.
作者:申英末;陈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急重症,多因交通事故、轧伤、摔伤等原因致病,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迅速危及生命,因此要积极抢救,减少病死率.
作者:王怀丽;代振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年来国内外部分医院开展了用丙泊酚(即异丙酚)静脉麻醉无痛苦胃肠镜检查,据报告效果令人满意.因此,我科与麻醉科合作从2001年5月起开展了此项工作,目前共做35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凤兰;赵秀华;朱建新;瞿蕴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脑血管病急性期后往往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病程长,恢复慢,出院后功能锻炼不当,可使治疗功亏一篑,而正确得力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因此,出院后的家庭护理显得非常重要,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按照整体护理的原则,通过责任护士对出院病人加强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卢公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胃镜室1985~1996年共检出胃癌1 027例,其中首次胃镜检查漏误诊胃癌42例,后经胃镜复查或手术标本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误诊率为4.1%.为进一步提高胃镜检查诊断符合率,认真总结经验,现将此42例漏误诊病例作一分析.
作者:雷波;陶文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大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病,易引起出血甚至癌变.我院自1999年引进日本产富士能电子结肠镜为56例101颗大肠息肉患者摘除息肉,临床证实疗效确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胡秋香;孟召华;赖山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索TTV DNA在肝组织表达特点.方法选择TTV DNA高保守区设计一对引物,采用PCR扩增法,以地高辛标记TTV ORF1部分基因序列,合成Gla,G2b两种亚型的双链TTV DNA探针.应用巢氏PCR法筛选出TTV DNA阳性的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肝组织标本共60份,同时用两种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结果TTV DNA主要见于肝细胞、肝癌细胞的细胞核内,极少数肝细胞胞浆内TTVDNA呈弱阳性.TTVDNA阳性细胞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组织中均呈散在分布.肝癌组织与癌周组织中TTVDNA阳性细胞密集程度差别不明显.结论TTV是一种嗜肝病毒,TTVDNA在被感染肝组织及肝癌的细胞核内表达及复制.
作者:朱惠明;姜岭梅;黄勋;周伯平;乐晓华;徐六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慢性胃扭转既往认为是少见病,随着胃镜的普及和诊断水平的提高已不再少见.我院自1997-06/2000-10注重对门诊行胃镜检查病人进行慢性胃扭转的诊断、复位,3年间诊治14例病人,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郝敬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这类病人伤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在救治中及时有效的进行抢救,是挽救病人生命和后继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和保证.现将其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代振霞;王怀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