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公荣
目的对不同方式消化道大出血内镜下如何合理选用高频电、微波或热电极局部凝固止血治疗进行探讨.方法51例病人,小静脉出血和广泛点状渗血用微波(80~100mA×8s)或热电极(180~200℃×4s)凝固治疗,5例较大静脉出血予以热电极(230℃×6s)凝固止血.11例小动脉出血,4例结肠患肉予以高频电(电凝指数4.0,电切指数3.5)圈套摘除;5例溃疡出血予以热电极(250℃×6s)凝固止血,2例效果不佳再予高频电凝止血(电凝指数4.5);2例恒径动脉出血高频电凝止血(电凝指数4.5).结果50例病人经热凝固治疗后即刻止血,72h内无再度出血,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1例Dieulafoy病止血无效转手术治疗.结论根据高频电、微波、热电极的凝固特性、热效应差异和对胃肠粘膜损伤程度不同,针对不同方式消化道大出血内镜下合理选用不同热凝方法,可提高凝固止血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文剑波;王东;苏小青;文平;易春兰;李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药物、扩张及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价值.方法总结和分析药物、扩张、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45例.结果近期疗效:药物、扩张、手术三组有效率均为100%(P>0.05),经随访远期复发率分别为药物组100%、扩张组13.0%、手术组0(P<0.01).结论扩张及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均能取得较好的远期疗效,而扩张治疗更为方便、安全.
作者:江梅;张沥;楚有良;白西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快速尿素酶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简称Hp)的准确性.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细菌培养同步检测Hp,共123例.结果两种方法的Hp检出率分别为65.1%、61.8%,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快速尿素酶试验强阳性且细菌培养阳性者达97.1%.结论快速尿素酶试验可作为初步筛选Hp的方法,若快速尿素酶试验强阳性则诊断Hp是可靠的.
作者:沈耀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病例介绍例1,女,24岁,孕2产1,因宫内妊娠40天要求药物流产.尿HCG(+),B超检查胚囊1.8cm×1.5cm,无食物及接触性过敏史,无药物过敏史.一般检查正常.于2000-10-020开始常规服米非司酮25mg,2次/d,连服3天.
作者:聂明;闫庆霜;张玉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小儿消化道出血病因较多,不易定位,而明确病因对治疗有重要意义.我科自1995~2001年共收治小儿消化道出血11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兵;林东如;程敏芳;林福患;高永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致胆囊出血及各种原因致胆道出血的临床诊断.方法分析1例胆道出血患者的症状、体征、术前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此例胆道出血为胆囊结石导致胆囊壁出血,影像学检查可确定诊断.结论胆囊结石致胆囊大出血临床上极为罕见,需结合影像学以明确诊断.
作者:王良宸;叶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高血压病及与其相关的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并以其高病死率、高致残率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与健康.现将其常见并发症及其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整体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淑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诱因.方法总结我院1990-01/2002-06收治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80例,对其诱因进行分析.结果呼吸道感染、药物、劳累、饮食不慎及酒精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常见诱因,约占80%,其他如情绪波动、呃逆、停药过早、过量输注胶体液及检查损伤等占诱因的20%.结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诱因是多方面的,应熟悉其诱因并及时有效加以防治.
作者:李学国;王合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血栓形成、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出血性脑卒中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出血,而脑出血又是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疾病.据我国六城市调查,脑梗死的发病率为93/10万,患病率为459/10万;脑出血发病率为81/10万,患病率为112/10万[1].由于它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对该病的诱因和预防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随机选择了1996~1999年我所收治并确诊的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各50例,对其发病诱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荣琴;陈淑珍;胡玉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病例介绍孕妇30岁,孕2产1,住院号27047.因停经39周,腹痛5h于2001-01-15 8:50入院.既往体健,孕期定期门诊检查,孕7月诊为臀位,经胸膝卧位后,胎位无改变.查体T36.6℃,P80次/min,R20次/min,BP17/13kPa,心肺听诊正常.腹围102cm,宫底94cm,胎心140次/min,肛诊示宫口开大2cm,胎膜未破,先露单臀.血WBC11.6×109/L,RBC3.82×1012/L,HGB125g/L,L0.319,L0.681.尿常规正常,心电正常,B超示单胎臀位妊娠,脐绕颈.
作者:张萍;孙琪;周梅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自1988-07/2002-07共作胃镜检查34 382例,检查后发生颞下颌关节脱位18例,占0.05%,均经手法复位成功.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学国;王合富;李德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患者王某,女,54岁,农民.因右乳腺癌术后2年,腹胀半年余,加重1个月诊为乳腺癌肝转移,收入院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查体:神志清楚,T36.8℃,P 80次/min,R20次/min,BP16/12kPa,腹膨隆,肝右肋下2cm,剑下3cm,质韧,轻度叩痛,腹水征(+),双下肢轻度浮肿,人院后行B超示大量腹水,病人腹胀明显,多次行腹腔穿刺放液加注药术,首次注入力尔凡25mg+生理盐水10ml+地塞米松5mg,无不良反应.
作者:肖海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我院胃镜室1985~1996年共检出胃癌1 027例,其中首次胃镜检查漏误诊胃癌42例,后经胃镜复查或手术标本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误诊率为4.1%.为进一步提高胃镜检查诊断符合率,认真总结经验,现将此42例漏误诊病例作一分析.
作者:雷波;陶文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1病例介绍穆某,女,6.5岁,因发现右下腹包块20天于2000-10-03日入院.自述20天前在洗澡时发现患儿右下腹包块,而无发热及局部疼痛,几经周围医生检查治疗,包块未消失而住院诊治.查体:T37.5℃,R20次/min.
作者:字映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索TTV DNA在肝组织表达特点.方法选择TTV DNA高保守区设计一对引物,采用PCR扩增法,以地高辛标记TTV ORF1部分基因序列,合成Gla,G2b两种亚型的双链TTV DNA探针.应用巢氏PCR法筛选出TTV DNA阳性的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病人的肝组织标本共60份,同时用两种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结果TTV DNA主要见于肝细胞、肝癌细胞的细胞核内,极少数肝细胞胞浆内TTVDNA呈弱阳性.TTVDNA阳性细胞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组织中均呈散在分布.肝癌组织与癌周组织中TTVDNA阳性细胞密集程度差别不明显.结论TTV是一种嗜肝病毒,TTVDNA在被感染肝组织及肝癌的细胞核内表达及复制.
作者:朱惠明;姜岭梅;黄勋;周伯平;乐晓华;徐六妹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统计分析本地区消化性溃疡的某些流行性病学特点.方法对我院15年间胃镜检查的19 528例,逐年按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消化性溃疡(PU)2 577例,检出率为13.20%,其中胃溃疡(GU)457例(17.73%);十二指肠溃疡(DU)2044例(79.32%);复合性溃疡(CU)76例(2.95%).男:女为2.72:1.DU发病率明显高于GU和CU,PU发病高峰为20~50岁,但各类溃疡的年龄分布差异显著,DU发病年龄较GU和CU约低10岁左右.并对PU的发病季节分布、病变部位、并发症及动态检出率作了分析.结论PU的发病并未因现代众多抗溃疡新药的应用而减少.
作者:王胜军;张丽萍;冯培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溃疡病的诊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老年人胃癌发病率高,胃溃疡又具有一定的癌变率,因而目前老年人胃溃疡病手术治疗较为盛行.老年人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手术经济负担重,而溃疡病内科治疗愈合率几近100%.2年来我们对确诊为胃溃疡的14例老年病人内科治疗并随访,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黄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善宁治疗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疗效,再出血发生率和副作用,并与垂体后叶素作对比.方法共48例,男性37例,女性11例,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善宁组0.1mg加入生理盐水20ml缓慢静脉注射,然后以0.3μg加入5%GNS 500ml,以25μg/h维持;垂体后叶素60u加入5%GS 500ml静滴,3u/h,持续滴24h.结果善宁有效率92%,垂体后叶素有效率68%,显示善宁组止血效果优于垂体后叶素组(P>0.05),再出血善宁组2例(7.6%),垂体后叶素组7例(31.8%),显示善宁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垂体后叶素组(P<0.01).副作用:善宁组为3.8%,垂体后叶素组为36.3%,两者明显差异(P<0.01).结论善宁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优于垂体后叶素.且再出血发生率、副作用明显低于垂体后叶素,在抢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中安全有效,宜提倡应用.
作者:王永前;吴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验证金属钛夹治疗贲门粘膜撕裂症伴出血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奥林巴斯HX-5LR-1型钛夹置放操作器及HX-600-135型金属钛夹,在内镜直视下对准条状撕裂带两端置放钛夹,确认完全止血后结束治疗.结果5例贲门粘膜撕裂症经金属钛夹钳夹止血治疗后均成功止血.结论金属钛夹治疗贲门粘膜撕裂症是一种简单有效、止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并能使一部分病人免除手术治疗.
作者:刘恩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