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肝病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分析

王建林;徐萍

关键词:
摘要:我院1996-07/2000-06共收治慢性肝病并上消化道出血158例,经过内镜检查,明确了出血原因及部位,抢救成功率达94.94%,现报告如下.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妇血康在预防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药物性流产--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我国广泛用于终止早孕的方法,具有效果好与方法简便等优点,但药物流产后流血时间过长、出血量过多是其主要缺点.本研究应用中药妇血康试图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时间,临床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祝晓红;邱慧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内镜下合理选用高频电、微波或热电极凝固治疗消化道大出血探讨

    目的对不同方式消化道大出血内镜下如何合理选用高频电、微波或热电极局部凝固止血治疗进行探讨.方法51例病人,小静脉出血和广泛点状渗血用微波(80~100mA×8s)或热电极(180~200℃×4s)凝固治疗,5例较大静脉出血予以热电极(230℃×6s)凝固止血.11例小动脉出血,4例结肠患肉予以高频电(电凝指数4.0,电切指数3.5)圈套摘除;5例溃疡出血予以热电极(250℃×6s)凝固止血,2例效果不佳再予高频电凝止血(电凝指数4.5);2例恒径动脉出血高频电凝止血(电凝指数4.5).结果50例病人经热凝固治疗后即刻止血,72h内无再度出血,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1例Dieulafoy病止血无效转手术治疗.结论根据高频电、微波、热电极的凝固特性、热效应差异和对胃肠粘膜损伤程度不同,针对不同方式消化道大出血内镜下合理选用不同热凝方法,可提高凝固止血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文剑波;王东;苏小青;文平;易春兰;李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善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善宁治疗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疗效,再出血发生率和副作用,并与垂体后叶素作对比.方法共48例,男性37例,女性11例,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善宁组0.1mg加入生理盐水20ml缓慢静脉注射,然后以0.3μg加入5%GNS 500ml,以25μg/h维持;垂体后叶素60u加入5%GS 500ml静滴,3u/h,持续滴24h.结果善宁有效率92%,垂体后叶素有效率68%,显示善宁组止血效果优于垂体后叶素组(P>0.05),再出血善宁组2例(7.6%),垂体后叶素组7例(31.8%),显示善宁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垂体后叶素组(P<0.01).副作用:善宁组为3.8%,垂体后叶素组为36.3%,两者明显差异(P<0.01).结论善宁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优于垂体后叶素.且再出血发生率、副作用明显低于垂体后叶素,在抢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中安全有效,宜提倡应用.

    作者:王永前;吴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结肠镜在转移性肝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结肠镜在转移性肝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对152例转移性肝肿瘤的结肠镜检查结果分析.结果发现有48例结肠癌,其中12/48(25%)在直肠,8/48(16.67%)在乙状结肠,7/48(14.6%)在横结肠,21/48(43.75%)在升结肠.结论转移性肝肿瘤中结肠癌的比例呈上升之势,尤其右半结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强调转移性肝肿瘤患者,常规行结肠镜检查,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发挥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晖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肝硬化腹水治疗现状

    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年腹水发生累积率约30%p[1],一旦出现腹水,则标志着肝硬化已经发展到晚期,腹水的存在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据报道,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年幸存者超过90%,而出现腹水后,仅为50%左右[2].现认为肝肾综合征(hepatoreal syndrom,HRS)是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系列的一部分.大多数患者都经历了对利尿剂有效的腹水阶段,接着是顽固性腹水,之后是HRS.本文就肝硬化腹水这一发展过程的目前治疗状况做一介绍.

    作者:贾淑云;贾红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胆囊结石致胆囊大出血的诊断(附1例报告)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致胆囊出血及各种原因致胆道出血的临床诊断.方法分析1例胆道出血患者的症状、体征、术前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此例胆道出血为胆囊结石导致胆囊壁出血,影像学检查可确定诊断.结论胆囊结石致胆囊大出血临床上极为罕见,需结合影像学以明确诊断.

    作者:王良宸;叶萍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急症内镜下注射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

    目的观察内镜下注射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98例经内科常规治疗难以控制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行急诊内镜下局部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加无水酒精止血.结果98例48h止血率为93.8%,1周内再出血率为6.2%,急诊手术率为6.2%.结论急诊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加无水酒精止血,可以尽早明确出血部位,迅速止血,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再出血率、手术率和病死率.

    作者:姜岩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8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诱因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诱因.方法总结我院1990-01/2002-06收治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80例,对其诱因进行分析.结果呼吸道感染、药物、劳累、饮食不慎及酒精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常见诱因,约占80%,其他如情绪波动、呃逆、停药过早、过量输注胶体液及检查损伤等占诱因的20%.结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诱因是多方面的,应熟悉其诱因并及时有效加以防治.

    作者:李学国;王合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肝硬化与胆结石关系探讨

    肝硬化合并胆结石在临床较为常见.本文对我院1992~1999年收住142例肝硬化患者长期随访并进行分析讨论,探讨肝硬化易患胆结石原因.

    作者:王山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食管多原发癌的内镜诊断分析(附20例报告)

    目的讨论本地区食管多原发性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例食管多原发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的高峰年龄为52~77岁,男性多于女性,体力劳动者多于脑力劳动者.均为双癌灶.两癌灶发生间隔时间在2~6个月,均属同时多原发癌.好发部位主要在食管中段,其次是下段,两癌灶相距短2cm,长12cm.40个癌灶内镜下形态表现为蕈伞型和溃疡型多见,其组织病理学类型为鳞状细胞癌多见.结论内镜检查时,应仔细观察全食管,结合每处癌灶的活体组织病理切片及食管癌根治术后定期内镜随访观察.以提高食管多原发癌的诊断水平.

    作者:李宝玉;陈进忠;苏虹;将丽娟;张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2002年年度索引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病的危害性及其整体护理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高血压病及与其相关的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并以其高病死率、高致残率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命与健康.现将其常见并发症及其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整体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淑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MRCP和ERCP联合应用诊治胰胆疾病价值探讨

    目的MRCP和ERCP在诊治胰胆疾病时都有局限性,前者对十二指肠及总胆管下端、乳头的病变的诊断不如ERCP,尤其是不能进行治疗干预,而ERCP则受到病人、设备及技术水平的限制,将两者联合应用可起到互补作用,通过48例的实践探讨其提高诊疗水平的价值.方法将病例分为危重病例及非危重病例两组,并制订诊疗程序,危重组先行急诊ENBD,再行ER-CP和(或)介入治疗,病程中行MRCP,以明确诊断.而非危重组先行MRCP,根据病情行ERCP和(或)介入治疗.结果MRCP成功率100%,ERCP为93.8%,不成功的3例改行MRCP均成功,两者诊断符合率83.8%.根据制定的程序诊治胆胰疾病住院时间缩短,费用节省.两者联合应用明显地提高胆胰疾病的诊治水平,尤其对乳头癌、下段胆管癌、十二指肠乳头部憩室的诊断更为准确.MRCP明确了诊断后,可以使十二指肠镜的介入治疗一步到位.结论ERCP在病人、设备、技术等方面的局限性可由MRCP来替代,而MRCP已达到ERCP的单纯诊断水平,MRCP对十二指肠、乳头部病变及不能干预治疗的局限性可由ERCP所互补,两者联合应用诊治胆胰疾病是目前有效、先进的手段,如按诊治程序执行可减少漏诊及误诊.

    作者:李玉明;陆华生;钱俊波;王亚民;葛振明;陈天敏;黄胜;巴奇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养胃肃肺法治疗胃癌术后返流性胃炎的探讨

    返流性胃炎在胃癌术后病人中时有发生.主要是由于胃切除及胃、空肠吻合术后原先的幽门括约肌功能受到影响,以致十二指肠内容物(包括胆汁、肠液和胰液)大量返流入胃,使胃粘膜遭到消化液的作用从而产生糜烂、炎症、出血等病变.

    作者:李宝勤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并发围产期心肌病1例

    1病例介绍孕妇30岁,孕2产1,住院号27047.因停经39周,腹痛5h于2001-01-15 8:50入院.既往体健,孕期定期门诊检查,孕7月诊为臀位,经胸膝卧位后,胎位无改变.查体T36.6℃,P80次/min,R20次/min,BP17/13kPa,心肺听诊正常.腹围102cm,宫底94cm,胎心140次/min,肛诊示宫口开大2cm,胎膜未破,先露单臀.血WBC11.6×109/L,RBC3.82×1012/L,HGB125g/L,L0.319,L0.681.尿常规正常,心电正常,B超示单胎臀位妊娠,脐绕颈.

    作者:张萍;孙琪;周梅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小儿消化道出血116例病因分析

    小儿消化道出血病因较多,不易定位,而明确病因对治疗有重要意义.我科自1995~2001年共收治小儿消化道出血11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陈兵;林东如;程敏芳;林福患;高永康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细胞凋亡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细胞调亡(apoptosis)是1972年英国生物学家Kerr等首次提出概念[1].它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我消亡过程,其发生对机体维持稳态和组织器官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引起许多生物学家、免疫学以及临床学家的浓厚兴趣,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几年来已发现细胞调亡在造血、免疫和肿瘤发生机制上的重要作用.认为以细胞凋亡为研究手段,可望进一步探讨和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探讨药物或其手段的作用机理和耐药性;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深入研究细胞调亡的发生机制及其基因控制并进行基因分离,可望人为地调控细胞调亡,提高治疗效果、预防疾病的发生[2].

    作者:盛爱华;吴培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无痛苦胃肠镜检查156例报告

    近年来国内外部分医院开展了用丙泊酚(即异丙酚)静脉麻醉无痛苦胃肠镜检查,据报告效果令人满意.因此,我科与麻醉科合作从2001年5月起开展了此项工作,目前共做35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凤兰;赵秀华;朱建新;瞿蕴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上消化道异物的危害与对策

    1991-01/2001-12我院消化科门诊收治上消化道异物患者128例,经内镜成功取出异物121例,成功率94%,与文献报道相符[1],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强;唐小兰;俞生富;何维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 结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成功抢救极毒蕈中毒3例报告

    我院于2002-08-02收治毒蕈中毒3例,经病人辩认及实物观查确认毒蕈为白毒伞.我科在洗胃、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成刚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主办: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