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芝;李运泽;韦天灵;彭继承;梁昌宇;李莉
目的评价腹腔镜Lich-Gregoir输尿管再植术治疗小儿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5例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年龄6个月~9岁,反流Ⅲ°~Ⅳ°,其中双侧4例.穿刺腹腔内建立二氧化碳(CO2),气腹,于脐下置入5mm目镜鞘管(Trocar)并固定,两侧放置5 mm操作鞘管.切开膀胱浆肌层约3cm,包埋输尿管形成膀胱逼尿肌隧道,术后留置导尿3~5 d.结果15例均经腹腔镜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所有病例手术时间45~160 min.术后2例出现血尿,2日后消失.术后随访6~24个月,1例双侧输尿管包埋术后患儿出现右侧输尿管膀胱吻合口梗阻,术后6个月再次行腹腔镜输尿管再植术(乳头吻合)后梗阻缓解.1例仍存在膀胱输尿管反流Ⅰ°,因无泌尿系感染、定期随访.结论腹腔镜Lich-Gregoir输尿管移植手术治疗膀胱输尿管反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术后恢复快,具有微创优势.
作者:韦华玉;周辉霞;申州;马立飞;梁建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收集该科2010年7月~2012年12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住院的592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2009年1月~2010年6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该科住院的265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平均天数,并发症发生率、费用、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平均天数、并发症发生率、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而依从性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改善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刘梨花;马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高位隐睾探查术的手术方法及诊断治疗价值.方法2011年5月~2013年5月,采用腹腔镜下睾丸探查术对20例(23侧)高位隐睾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其中术前3例影像学检查在腹腔及腹膜后均未发现睾丸样物.术中尽可能保留睾丸引带和精索血管.对于睾丸位置过高,精索过短的高位隐睾,在夹闭精索血管睾丸血运良好的前提下,可以将精索血管结扎离断,在无张力的情况下将睾丸固定在阴囊底部.结果20例手术中均成功寻及睾丸,18例(21侧)行一期睾丸下降固定术,其中3例(3侧)行长袢输精管睾丸固定术(Fowler-stephens术),15例(18侧)保留睾丸引带,其中2例(2侧)因睾丸萎缩且位置过高,行睾丸切除术.术后随访6~18个月睾丸发育良好,无萎缩及回缩.结论腹腔镜下睾丸探查术对高位隐睾确诊率高、疗效好、切口小、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清;李解方;黎有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不同微创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该院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1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组60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L)组60例以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组60例,比较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手术成功率、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ESWL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8.9±6.5)min和(3.0±0.2)d,均短于URL组和mPCNL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URL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0.9±3.1)mL,明显少于mPCNL组(P<0.05);URL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为3.33%,低于ESWL组和MPCNL组(P<0.05);mPCNL组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1.67%,均高于URL组和ESWL组(均P<0.05).结论对于输尿管上段较小结石,症状较轻患者可选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而对于合并输尿管畸形或结石较大的患者应选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作者:吴应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专用取物钳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该院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于宫腔镜或宫腹腔镜联合监视下,以宫腔镜专用取物钳行病灶清除术的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28例,观察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均接受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次日均采用宫腔镜专用取物钳行病灶清除术,其中17例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监视下手术,11例患者行宫腔镜监视下手术.所有患者平均年龄(30.90±3.28)岁,停经时间(51.47±6.42)d,剖宫产次数(1.20±0.41)次,距离前次剖宫产的时间(4.27±2.84)年,术前子宫前峡部肌层的厚度(3.75±1.70)mm,B超提示前峡部包块大小(28.71±13.25)mm,术前HCG值(22 822.66±19 664.71)mIU/mL,手术时间(41.85±9.91)min,术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13.12±5.15)g/L、总住院时间(8.32±4.79)d,术后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25.81±8.15)d.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术获得成功,术后1周复查B超均未提示妊娠物残留,术中、术后无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专用取物钳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安全有效.
作者:方向明;杜炜杰;金碧辉;陈莉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增强超声内镜(CE-EUS)和增强CT(CE-CT)对胰腺肿块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0年5月 ~2013年6月42例胰腺肿块患者进行常规术前CE-EUS与CE-CT检查,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再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2例胰腺肿块患者中,24例确诊为胰腺腺癌,术前普通超声内镜诊断的30例,CE-EUS诊断的23例,CE-CT术前诊断21例,CE-EUS和CT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6%与87.5%.结论CE-EUS在胰腺肿块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与CE-CT联合应用有助于胰腺疾病的诊断.
作者:胡萍萍;许丰;孙柯科;陆德文;史久煜;李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影响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3年1月收治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该组发生并发症38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年龄、BMI、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手术时间及是否预防性结肠造口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手术时间及是否预防性结肠造口是影响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前,临床应完善手术前的评估,对可能影响手术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有良好的判断,必要时进行临床干预,使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性降到小.
作者:韩擎明;兰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老年早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2月该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早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75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腹腔镜组(40例)和开腹组(35例).应用GLQI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了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生存质量的评估.结果QLQ-C30调查表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前整体健康领域、功能领域(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主要症状领域(疲乏、恶心呕吐、疼痛)和6个单项条目(气促、食欲减退、睡眠障碍、便秘、腹泻和经济状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QLQ-C30评价的总体健康情况、功能领域各项目得分均较术前有所下降,但腹腔镜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开腹组与术前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组患者主要症状领域和6个单项条目各项目得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QLQ-C30评价的整体健康领域、功能领域各项目得分均逐渐上升,主要症状领域和6个单项条目各项目得分均逐渐下降,腹腔镜组术后3个月时与术前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开腹组术后3个月时基本恢复术前水平.组间比较,腹腔镜组患者QLQ-C30评价的整体健康领域、功能领域各项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开腹组患者,主要症状领域和6个单项条目各项目得分明显低于开腹组.结论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能更显著地改善老年早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富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微创外科治疗原发性脾淋巴瘤的意义、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3年1月~2012年3月因脾占位而行腹腔镜手术,术后经病理证实确诊为原发性脾淋巴瘤5例临床资料. 结果5例均行手术治疗(腹腔镜脾切除术4例,腹腔镜胰体尾加脾切除术1例),无中转开腹.术后病理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4例为Ⅰ期,1例Ⅱ期.结论腹腔镜脾脏切除(或联合胰体尾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脾淋巴瘤在完整去除病灶、明确病理指导后期综合治疗、提高患者后期治疗耐受力中具有重要意义;微创外科治疗原发性脾淋巴瘤是可行且安全的.
作者:魏云海;方萃福;张鸣杰;张国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内镜扩张术联合曲安奈德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消化内科食管良性狭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48例患者给予单纯内镜扩张术治疗,观察组的48例患者在内镜扩张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频次曲安奈德注射治疗.1年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Stooler评分结果、持续症状缓解时间、再次进行内镜下扩张治疗的间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持续症状缓解时间为(145.35±9.52)d和再次进行内镜下扩张治疗的间隔时间为(186.33±14.25)d,大于对照组的(100.68±12.34)和(105.01±10.98)d,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tooler评分均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tooler分级中各组人数所占比例结果显示,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人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内镜扩张术联合曲安奈德治疗食管狭窄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石淑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从2008年5月至2013年7月该院做为卫计委西部地区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培训基地总共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40例,从2009年1 1月开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至今完成260例手术.笔者与路径前160例手术对比分析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结果 平均住院天数路径组较路径前组明显缩短(1.9±0.4) vs (2.5±0.9)d,P<0.01,平均手术时间也缩短(22±4)vs (35±6)min,P<0.01,手术并发症相应减少(6.2% vs 10.6%,P<0.01).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是一种有效的医院医疗管理标准化模式,能提高效率,降低费用优化资源,同时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史勇;杨森;顾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GAEA与单纯全身麻醉SA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该院治疗的TLH患者86例,以数字法随机分成GAEA组(43例)和SA组(43例).分别对GAEA组实施GAEA方案,SA组实施SA方案麻醉.对比两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变化水平,术中子宫牵拉反应抑制情况,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情况,两组麻醉药物使用情况.结果GAEA组对子宫牵拉反应抑制有效率为90.7%;SA组抑制有效率为86.0%,两组对子宫牵拉反应抑制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T0和T1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GAEA组在T2和T3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为均显著低于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GAEA组的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长、拔管时长以及完全清醒的时长均显著少于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GAEA组的芬太尼、七氟烷以及丙泊酚的用药量均显著少于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GAEA方案在高血压患者TLH中的麻醉效果相对更佳,应将其作为首选麻醉方案.
作者:高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与阴道镜检查联合应用在诊断早期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根据病史、症状、妇科检查并经组织学活检病理确诊为早期宫颈癌的64例和正常宫颈113例,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与阴道镜联合应用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以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TVCDS与阴道镜联合应用检查对诊断早期宫颈癌的灵敏度为98.4%、特异度为97.3%、误诊率为2.7%、漏诊率为1.6%、正确率为97.7%.结论TVCDS联合阴道镜检查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诊断结果与现今公认的宫颈组织活检无显著差异,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相关尿脓毒症发病特点及防治经验.方法 分析1077例PCNL患者中7例发生尿脓毒症的临床资料.术前均经CT检查明确诊断为多发性肾结石,左侧3例,右侧4例;结石大直径2.5~4.1 cm,平均3.2 cm,其中5例肾结石伴有不同程度肾盂、肾盏积水.手术时间75~160min,平均138min,其中5例手术时间>120min.术中并发集合系统穿孔42.9%(3/7)例.7例患者术后0.5~2h内均出现寒战、高热(体温>39℃)、心率112~140次/min,血压80~145/50~78mmHg,呼吸18~28次/min.1例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神智模糊.结果 7例患者均符合经皮肾镜取石术相关尿脓毒症诊断,并于脓毒症临床表现1h内作出早期诊断,予吸氧并保持通畅气道必要时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提高灌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在补足血容量的前提下,必要时静脉应用血管活性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抗生素立即改用亚胺培南0.5g每8h一次静脉滴注.早期应用氢化可的松200~300mg静脉推注.及时去除病因解除尿路梗阻,保持双J管及肾造瘘管通畅.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1例患者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及死亡.结论 皮肾镜取石术相关尿脓毒症防治的关键是减少含有细菌以及毒素的灌注液大量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及时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早期维持重要脏器的灌注及血氧的正常.
作者:汤春波;温海涛;齐勇;周永;陈伟;周克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行输卵管通液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08年4月~2011年6月因不孕症就诊的75例患者行宫腔镜联合B超输卵管通液术.结果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为70.7%,半年后的妊娠率为53.33%.结论宫腔镜联合B超行输卵管通液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能,因其具有价格低廉等特点,易于被患者接受,是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初步筛查及初步治疗的首选方式.
作者:武鹤立;钱红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单孔全胸腔镜(cVATS)肺段切除术的临床结果,并初步分析手术要点、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4月,该科完成10例单孔cVATS肺段切除术.男8例,女2例;中位年龄57岁(39~ 71岁).其中1例同期行右上肺癌根治术,右下肺背段切除术.观察其临床结果,并总结手术技术要点.结果 9例手术过程顺利,1例右上肺尖后段切除,中转肺叶切除(1/10,10%).全组无中转双孔、多孔腔镜或开胸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6.1±51)(90~240)min;术中平均出血(49.5±57)(5 ~200)mL;术后平均引流时间(2.5±1.4)(1 ~6)d;术后平均住院(5.4±2.3)(3~10)d;肺癌患者清扫平均淋巴结数(14.8±4.1)(10~ 19)枚,淋巴结站数(5.6±0.89)(5~7)站.1例术后肺复张欠佳,负压吸引好转.全组无术后持续漏气、无肺不张、肺部感染、出血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肺癌患者随访1~5个月,未发现复发、转移病例.结论单孔cVATS肺段切除术技术可行、安全、可重复,术后胸痛更轻.
作者:王光锁;王正;王健;饶展鹏;黄同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鼻窦内镜下手术治疗爆裂性眶壁骨折的效果. 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20例外伤性爆裂性眶壁骨折患者行鼻窦内镜下手术复位. 结果术后18例复视消失;2例复视改善,19例眼球内陷术后完全矫正,1例术后轻度内陷. 结论 经鼻窦内镜治疗爆裂性眶壁骨折,切口隐蔽、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罗曼;刘平;王炜;戴国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开腹和腹腔镜两种方法保胆取石的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了解手术方式对结果是否存在影响.方法 通过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近4年来采用随机分组设计的开腹和腹腔镜保胆取石文献,根据其结果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结石复发或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献6篇,共计651例保胆取石患者.其中,男257,女394例;随机分到两组,其性别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年龄25 ~ 68岁.开腹组(330例),共计54例并发症;腹腔镜组(321例)共计39例并发症;开腹手术与腹腔镜下手术的总体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但开腹组胆瘘20例/330例,明显高于腹腔镜组的3例/321例;开腹组结石残留1例/330例,明显低于腹腔镜组的8例/321例.有随访资料的患者452例,平均随访时间11.75个月.腹腔镜组190例复发6例,开腹组262例复发24例,开腹组复发率高于腹腔镜组(x2 =6.40,P=0.011).结论短期内腹腔镜组结石复发率可能低于开腹组,但由于影响结石复发的因素较多,尚不能确定何种手术方式复发率低.两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的高低也不能确定.
作者:王荣兵;张阳德;何剪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估子宫内膜热球去除术治疗存在复发及恶变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息肉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3月接受该治疗的49例合并息肉复发及恶变高危因素有症状的患者进行5~8年随访观察.结果40例非绝经期患者39例治疗有效,1例复发;9例绝经期患者均无复发.总有效率97.9%,复发率2.1%.术后均无子宫内膜癌发生.结论对无生育要求且存在息肉复发及恶变高危因素的女性,息肉切除同时行子宫内膜热球去除术,复发率低,远期疗效稳定,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预防息肉复发及恶变提供了很好的术式选择.
作者:侯晓慧;王明;张天宇;于文;冯力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胆道镜取石术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手术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结石取净的比率有所提高,高达93.88%,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对于提高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毛伟坤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