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肾镜取石术相关尿脓毒症预防及治疗

汤春波;温海涛;齐勇;周永;陈伟;周克文

关键词:肾结石, 经皮肾镜, 尿脓毒血症
摘要:目的 总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相关尿脓毒症发病特点及防治经验.方法 分析1077例PCNL患者中7例发生尿脓毒症的临床资料.术前均经CT检查明确诊断为多发性肾结石,左侧3例,右侧4例;结石大直径2.5~4.1 cm,平均3.2 cm,其中5例肾结石伴有不同程度肾盂、肾盏积水.手术时间75~160min,平均138min,其中5例手术时间>120min.术中并发集合系统穿孔42.9%(3/7)例.7例患者术后0.5~2h内均出现寒战、高热(体温>39℃)、心率112~140次/min,血压80~145/50~78mmHg,呼吸18~28次/min.1例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神智模糊.结果 7例患者均符合经皮肾镜取石术相关尿脓毒症诊断,并于脓毒症临床表现1h内作出早期诊断,予吸氧并保持通畅气道必要时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提高灌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在补足血容量的前提下,必要时静脉应用血管活性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抗生素立即改用亚胺培南0.5g每8h一次静脉滴注.早期应用氢化可的松200~300mg静脉推注.及时去除病因解除尿路梗阻,保持双J管及肾造瘘管通畅.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1例患者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及死亡.结论 皮肾镜取石术相关尿脓毒症防治的关键是减少含有细菌以及毒素的灌注液大量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及时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早期维持重要脏器的灌注及血氧的正常.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全身麻醉或复合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GAEA与单纯全身麻醉SA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该院治疗的TLH患者86例,以数字法随机分成GAEA组(43例)和SA组(43例).分别对GAEA组实施GAEA方案,SA组实施SA方案麻醉.对比两组心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变化水平,术中子宫牵拉反应抑制情况,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情况,两组麻醉药物使用情况.结果GAEA组对子宫牵拉反应抑制有效率为90.7%;SA组抑制有效率为86.0%,两组对子宫牵拉反应抑制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T0和T1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GAEA组在T2和T3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为均显著低于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GAEA组的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长、拔管时长以及完全清醒的时长均显著少于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GAEA组的芬太尼、七氟烷以及丙泊酚的用药量均显著少于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GAEA方案在高血压患者TLH中的麻醉效果相对更佳,应将其作为首选麻醉方案.

    作者:高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路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从2008年5月至2013年7月该院做为卫计委西部地区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培训基地总共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40例,从2009年1 1月开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至今完成260例手术.笔者与路径前160例手术对比分析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结果 平均住院天数路径组较路径前组明显缩短(1.9±0.4) vs (2.5±0.9)d,P<0.01,平均手术时间也缩短(22±4)vs (35±6)min,P<0.01,手术并发症相应减少(6.2% vs 10.6%,P<0.01).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是一种有效的医院医疗管理标准化模式,能提高效率,降低费用优化资源,同时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史勇;杨森;顾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内镜下微波阻断蝶腭动脉对顽固性鼻出血的治疗效果

    目的总结顽固性鼻出血采用内镜下微波阻断蝶腭动脉的治疗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6月~2013年6月64例采用内镜下微波结合蝶腭动脉阻断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患者的资料.结果64例患者中43例单纯行微波治疗成功,21例因再次出血,加做蝶腭动脉的阻断,均止血成功.21例患者随访1~3个月,未见明显鼻部或面部感觉障碍.结论鼻内镜下微波联合蝶腭动脉阻断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手术操作简单微创,损伤小,无明显并发症,且有疗效可靠.

    作者:章国友;杨晓燕;张钦武;马银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微创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不同微创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该院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1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组60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L)组60例以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组60例,比较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次手术成功率、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ESWL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8.9±6.5)min和(3.0±0.2)d,均短于URL组和mPCNL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URL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0.9±3.1)mL,明显少于mPCNL组(P<0.05);URL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为3.33%,低于ESWL组和MPCNL组(P<0.05);mPCNL组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1.67%,均高于URL组和ESWL组(均P<0.05).结论对于输尿管上段较小结石,症状较轻患者可选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而对于合并输尿管畸形或结石较大的患者应选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作者:吴应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鼻窦内镜下治疗爆裂性眶壁骨折

    目的探讨鼻窦内镜下手术治疗爆裂性眶壁骨折的效果. 方法对2009年3月~2012年1月该院收治的20例外伤性爆裂性眶壁骨折患者行鼻窦内镜下手术复位. 结果术后18例复视消失;2例复视改善,19例眼球内陷术后完全矫正,1例术后轻度内陷. 结论 经鼻窦内镜治疗爆裂性眶壁骨折,切口隐蔽、并发症少、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罗曼;刘平;王炜;戴国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胃B超快速显影剂在胶囊内镜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胃B超快速显影剂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行胶囊内镜检查的受检者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n=30)和研究组(B组,n=30),两组均服用硫酸镁、复方导泻液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肠,其中A组服用西甲硅油祛泡,B组服用胃B超快速显影剂祛泡.比较两组病变检出情况,对两组胶囊内镜检查图像的气泡量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并统计两组胶囊内镜的胃和小肠通过时间,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小肠的病变检出率、胶囊内镜图像的气泡量、胃和小肠通过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胃B超快速显影剂费用明显低于西甲硅油.结论胃B超快速显影剂与西甲硅油对比具有同样良好的祛泡效果,价格经济实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敏芝;李运泽;韦天灵;彭继承;梁昌宇;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丙泊酚复合地佐辛与或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ERCP术麻醉中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并比较丙泊酚复合地佐辛及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ERCP术麻醉中的疗效.方法将42例接受择期ERCP术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及B组,A组接受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B组则接受丙泊酚复合地佐辛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诱导前、诱导后、进镜时、术中以及麻醉苏醒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以及呼吸频率(RR);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分别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对两组患者血清中皮质醇浓度进行检测.结果与诱导前相比,A组患者在诱导后MAP及RR显著降低(P<0.05);B组患者在诱导后MAP及RR显著高于A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血清皮质醇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B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血清皮质醇浓度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地佐辛适用于老年患者ERCP术的麻醉.

    作者:王振;黄丽霞;汪国香;罗宏;陶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热球去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远期临床观察

    目的评估子宫内膜热球去除术治疗存在复发及恶变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息肉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3月接受该治疗的49例合并息肉复发及恶变高危因素有症状的患者进行5~8年随访观察.结果40例非绝经期患者39例治疗有效,1例复发;9例绝经期患者均无复发.总有效率97.9%,复发率2.1%.术后均无子宫内膜癌发生.结论对无生育要求且存在息肉复发及恶变高危因素的女性,息肉切除同时行子宫内膜热球去除术,复发率低,远期疗效稳定,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预防息肉复发及恶变提供了很好的术式选择.

    作者:侯晓慧;王明;张天宇;于文;冯力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阴道超声联合阴道镜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与阴道镜检查联合应用在诊断早期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根据病史、症状、妇科检查并经组织学活检病理确诊为早期宫颈癌的64例和正常宫颈113例,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与阴道镜联合应用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以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TVCDS与阴道镜联合应用检查对诊断早期宫颈癌的灵敏度为98.4%、特异度为97.3%、误诊率为2.7%、漏诊率为1.6%、正确率为97.7%.结论TVCDS联合阴道镜检查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诊断结果与现今公认的宫颈组织活检无显著差异,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3月~2012年9月该院施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中、术后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同期55例开腹手术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30.5±45.6)和(175.3±38.7)min,术中失血量分别为(90.3±41.5)和(168.3±43.6)mL,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时间、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7例(13.46%),开腹组9例(16.36%),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效果可与开放手术媲美.

    作者:邓祖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技术细节和初步结果

    目的总结单孔全胸腔镜(cVATS)肺段切除术的临床结果,并初步分析手术要点、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13年12月~2014年4月,该科完成10例单孔cVATS肺段切除术.男8例,女2例;中位年龄57岁(39~ 71岁).其中1例同期行右上肺癌根治术,右下肺背段切除术.观察其临床结果,并总结手术技术要点.结果 9例手术过程顺利,1例右上肺尖后段切除,中转肺叶切除(1/10,10%).全组无中转双孔、多孔腔镜或开胸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56.1±51)(90~240)min;术中平均出血(49.5±57)(5 ~200)mL;术后平均引流时间(2.5±1.4)(1 ~6)d;术后平均住院(5.4±2.3)(3~10)d;肺癌患者清扫平均淋巴结数(14.8±4.1)(10~ 19)枚,淋巴结站数(5.6±0.89)(5~7)站.1例术后肺复张欠佳,负压吸引好转.全组无术后持续漏气、无肺不张、肺部感染、出血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肺癌患者随访1~5个月,未发现复发、转移病例.结论单孔cVATS肺段切除术技术可行、安全、可重复,术后胸痛更轻.

    作者:王光锁;王正;王健;饶展鹏;黄同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开腹保胆取石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相关文献分析

    目的比较开腹和腹腔镜两种方法保胆取石的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了解手术方式对结果是否存在影响.方法 通过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近4年来采用随机分组设计的开腹和腹腔镜保胆取石文献,根据其结果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对结石复发或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献6篇,共计651例保胆取石患者.其中,男257,女394例;随机分到两组,其性别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年龄25 ~ 68岁.开腹组(330例),共计54例并发症;腹腔镜组(321例)共计39例并发症;开腹手术与腹腔镜下手术的总体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但开腹组胆瘘20例/330例,明显高于腹腔镜组的3例/321例;开腹组结石残留1例/330例,明显低于腹腔镜组的8例/321例.有随访资料的患者452例,平均随访时间11.75个月.腹腔镜组190例复发6例,开腹组262例复发24例,开腹组复发率高于腹腔镜组(x2 =6.40,P=0.011).结论短期内腹腔镜组结石复发率可能低于开腹组,但由于影响结石复发的因素较多,尚不能确定何种手术方式复发率低.两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的高低也不能确定.

    作者:王荣兵;张阳德;何剪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数字视频采集压缩技术在消化内镜诊疗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研究数字视频采集及压缩技术在消化内镜日常诊疗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了自己构建的数字视频采集储存系统,以实现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的动态视频进行实时数字视频采集、备份.选用具有Motion-JPEG格式及H.264格式压缩功能的视频采集卡构建数字视频采集储存系统,并对两种不同压缩功能的视频采集卡采集不同分辨率的数字视频之间进行对比.结果数字视频采集及压缩技术对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的动态视频进行实时数字视频采集方便易行.H.264格式压缩视频图像质量比Motion-JPEG格式稍差,但所需存储容量低的多,两者图像均能满足诊断需要.通过视频回放对病变的发现率及诊断符合率与实时检查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数字视频采集及压缩技术对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的动态视频进行实时数字视频采集切实可行,投入资金很少,能为大部分医院接受.在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可运用视频采集卡进行数字视频采集压缩并进行储存备份技术,使数字视频采集储存系统成为消化内镜中心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徐建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原发性脾淋巴瘤微创外科治疗的临床体会(附5例)

    目的探讨微创外科治疗原发性脾淋巴瘤的意义、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3年1月~2012年3月因脾占位而行腹腔镜手术,术后经病理证实确诊为原发性脾淋巴瘤5例临床资料. 结果5例均行手术治疗(腹腔镜脾切除术4例,腹腔镜胰体尾加脾切除术1例),无中转开腹.术后病理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4例为Ⅰ期,1例Ⅱ期.结论腹腔镜脾脏切除(或联合胰体尾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脾淋巴瘤在完整去除病灶、明确病理指导后期综合治疗、提高患者后期治疗耐受力中具有重要意义;微创外科治疗原发性脾淋巴瘤是可行且安全的.

    作者:魏云海;方萃福;张鸣杰;张国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与常规治疗对重症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局部注入抗生素治疗重症肺部感染合并肺不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117例重症肺部感染并肺不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全身应用抗生素对症治疗,观察组59例在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咳嗽时间、发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WBC恢复正常时间、X线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PO2、PCO2和SaO2分别为(91.4±4.2)mmHg、(37.4±2.9)mmHg和(93.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7±3.5)mmHg、(45.7±2.8)mmHg和(89.6±3.8)%,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为86.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7.24%(P <0.05).结论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并肺不张能够有效解除支气管阻塞,更快地改善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管彩虹;楼雅芳;陈旭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37例鼻内镜下改良鼻泪管逆行插管与鼻腔泪囊造孔术临床应用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分别在鼻内镜下采用改良鼻泪管逆行插管术与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3年8月于该科治疗的慢性泪囊炎患者,其中采用鼻内镜下改良鼻泪管逆行插管术的患者共37例(A组),采用鼻腔泪囊造孔术的患者共37例(B组).A组在门诊完成治疗,B组患者收住院完成治疗.随访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采用改良鼻泪管逆行插管的治疗痊愈率为53.66%,治疗有效率为90.24%,而采用鼻腔泪囊造孔术的治疗痊愈率为62.50%,治疗有效率为95.00%,经统计检验,两组间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x2=1.097,0.0735,均P>0.05).术后半年,A组复发3例,复发率7.32%,B组复发2例,复发率5.00%,x2=0.618,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年,A组复发7例,复发率17.07%,B组复发4例,复发率10.00%,x 2=5.718,P<0.05,A组复发率高于B组.结论在鼻内镜下无论采用改良鼻泪管逆行插管抑或是鼻腔泪囊造孔术,两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对基层医院而言,鼻内镜下改良鼻泪管逆行插管术对术者的操作技术以及解剖知识要求相对较低,且该术式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相对较小,所需费用较低,更易于临床推广.

    作者:周玲芬;程凯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B超监测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时B超监测结石漂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URSL治疗,采用床边B超实时监测术中结石漂移情况.结果原位碎石成功32例(80%),结石1次清除23例(57.5%),碎石失败8例(20%).进镜时B超发现结石整枚漂移9例(9/40),其中1例移入肾内;碎石时B超早于输尿管镜发现结石整枚漂移12例(12/36),其中2例移入肾内;结石粉碎后B超发现有结石碎片逆向漂移16例(16/32),其中5例共7枚碎片漂移入肾内,余发现的漂移碎片后均被输尿管镜证实并在B超引导下成功清除.结论URS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时,B超监测能早于输尿管镜发现结石漂移,有助减少结石漂移入肾内的风险.

    作者:曹刚;郑如华;金永有;陈尧康;虞利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输尿管松解及大网膜包裹治疗腹膜后纤维化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膜后纤维化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22例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的患者,行腹腔镜输尿管松懈+大网膜包裹术.单侧15例,双侧7例.所有患者均出现腰腹部疼痛且为首要的临床表现,少尿或者无尿8例,对侧肾积水曾行对侧肾切除3例,糖尿病病史2例,同侧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史2例,腰部外伤史1例.所有患者术前膀胱镜下置双J管内引流,置管失败8例,置管后引流不佳4例,此12例患者均行肾穿刺造瘘成功引流改善肾功能后手术.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2例输尿管损伤,均术中修补成功.无严重的术中并发症.术后无尿漏.7例双侧患者均一期完成手术.单侧患者手术时间为63~115min,平均85 min.双侧患者手术时间180~300min,平均233min.单侧失血量50~150mL,平均失血量90mL.双侧患者失血量250~500 mL,平均380mL.住院时间7~13d,平均10d.术后1周拔除肾造瘘管,术后1~3个月拔除双J管,肾积水减轻,肾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腹腔镜输尿管松解及大网膜包裹是治疗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有效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中出血少和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可以作为治疗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的一线治疗方法.

    作者:刘锋;张琦;祁小龙;周密;张大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增强超声内镜与增强CT诊断胰腺肿块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增强超声内镜(CE-EUS)和增强CT(CE-CT)对胰腺肿块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0年5月 ~2013年6月42例胰腺肿块患者进行常规术前CE-EUS与CE-CT检查,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再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42例胰腺肿块患者中,24例确诊为胰腺腺癌,术前普通超声内镜诊断的30例,CE-EUS诊断的23例,CE-CT术前诊断21例,CE-EUS和CT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6%与87.5%.结论CE-EUS在胰腺肿块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与CE-CT联合应用有助于胰腺疾病的诊断.

    作者:胡萍萍;许丰;孙柯科;陆德文;史久煜;李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胆道镜取石术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手术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结石取净的比率有所提高,高达93.88%,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对于提高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毛伟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