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治疗肝外伤的临床体会

马永;卞建民;曹红勇

关键词:腹腔镜, 肝脏外伤, 治疗
摘要:目的 研究腹腔镜在肝外伤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院于2010年01月~2010年12月应用腹腔镜治疗肝外伤11例,腹部闭合伤9例,其中交通事故5例,挤压伤3例,坠落伤1例;刀刺伤2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4例,合并小肠破裂2例,脾破裂1例,横结肠挫伤1例.参照Moore分级标准:Ⅰ级2例,Ⅱ级7例,Ⅲ级1例,Ⅳ级1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者,同时在腹腔镜下予以处理.结果 用腹腔镜完成治疗10例(其中1例用手助器完成),1例中转开腹,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手术时间为50~180 min,平均手术时间70min.1例患者出现胆漏,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技术对肝脏外伤的诊治具有独到的价值,适时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肝外伤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胶囊内镜定位诊断小肠恶性淋巴瘤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0岁.因“乏力、气短7个月,腹痛、黑便6个月,加重3d”于2010年9月2日就诊.患者7个月前上楼后出现乏力,伴大汗,就诊于当地医院测血红蛋白为54 g/L,给予输血治疗,好转后未进一步诊治.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阵痛,伴黑便,行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口服奥美拉唑治疗后好转.此后间断出现腹部不适.3d前再次出现乏力,伴黑便,遂人我院急诊,测血红蛋白45 g/L,给予输洗涤红细胞2u治疗.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消化病房.

    作者:周环;王轶淳;汪旭;孙明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治疗肝外伤的临床体会

    目的 研究腹腔镜在肝外伤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院于2010年01月~2010年12月应用腹腔镜治疗肝外伤11例,腹部闭合伤9例,其中交通事故5例,挤压伤3例,坠落伤1例;刀刺伤2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4例,合并小肠破裂2例,脾破裂1例,横结肠挫伤1例.参照Moore分级标准:Ⅰ级2例,Ⅱ级7例,Ⅲ级1例,Ⅳ级1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者,同时在腹腔镜下予以处理.结果 用腹腔镜完成治疗10例(其中1例用手助器完成),1例中转开腹,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手术时间为50~180 min,平均手术时间70min.1例患者出现胆漏,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技术对肝脏外伤的诊治具有独到的价值,适时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肝外伤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马永;卞建民;曹红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口服滔罗特预防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选择性保胆取石术后口服牛磺熊去氧胆酸(滔罗特)预防胆囊结石复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统计2004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保胆取石治疗胆结石患者共198例,均经微创保胆取石后保留功能良好的胆囊,其中40例术后间歇口服滔罗特;其余158例术后未服用药物.术后随访2年并统计分析以上胆结石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和结石复发率.结果 198例保胆取石术均获成功,口服滔罗特患者2年后胆绞痛、右下腹不适和腹胀症状相比未服药者明显改善(P<0.05),术后2年服药组结石复发明显减少(P<0.05).结论 保胆取石术后患者口服滔罗特对胆囊结石的复发有预防作用.

    作者:骆助林;陈理国;苗建国;闫洪涛;任建东;肖乐;田伏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宫腔镜电切术在特殊类型稽留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在特殊类型稽留流产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结合病史、B超及宫腔镜检查确诊的特殊类型稽留流产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行宫腔镜下稽留流产组织电切术;对照组28例,行清官术,清官后立即宫腔镜检查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30例患者宫腔镜电切术后完全切净者29例,完全清除率为96.67%;对照组28例,清宫后完全清除稽留流产组织仅13例,15例未清净者宫腔镜复查宫腔内仍有大量稽留流产组织,完全清除率为46.43%,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完全清除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分泌中期子宫内膜厚度研究组明显大于对照组;月经恢复时间研究组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官腔镜电切术可能是治疗特殊类型稽留流产的佳方法,在特殊类型稽留流产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郭伟平;朱前勇;马保平;李夏;李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电视胸腔镜在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胸腔镜在肺段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 31例肺部周围型小结节接受了肺段切除术,其中21例恶性病变同时接受了系统性淋巴结采样,段间肺组织的分离采用电烙法(10例)或者器械订合法(21例).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接受常规手术的19例患者和接受胸腔镜手术的12例患者术中情况和术后恢复相似.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处理肺断面对残肺肺功能影响较小,但能简化手术步骤并减轻肺漏气.结论 电视 胸腔镜辅助下肺段切除术具有可行性,可以用于肺周边部小结节的治疗.

    作者:郭海周;江科;范凯;乔新伟;王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对早期宫颈癌Survivin、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对癌细胞Survivin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宫颈癌患者各20例分别行开腹及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全切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并与开腹及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Ⅲ(CIN Ⅲ)级患者各30例相对比,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患者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术前、后癌组织Survivin和Bax的表达并比较其变化.结果 宫颈癌术后癌细胞Survivin表达阳性率开腹、腹腔镜组分别为45.0%及25.0%,较术前降低,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ax阳性表达率开腹、腹腔镜组术后分别为30.0%、70.0%,较术前上升,两组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CIN Ⅲ患者中术后Survivin和Bax阳性表达率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颈癌,可能不会促进或抑制肿瘤凋亡基因Survivin和Bax的表达而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力.

    作者:魏向群;胡早秀;祝英杰;陈艳;何建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U-100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途径治疗胆总管下段较大结石的手段.方法 18例术前诊断为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下端较大结石(≥1.5 cm)的患者,不切开胆总管,采取腹腔镜下经胆囊管途径,行U-100碎石后,再将胆总管结石取出的方法.结果 手术均获得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术中出血30~80 mL,住院天数4~6d.结论 结合采用U-100碎石技术,可提高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的取石成功率.

    作者:方路;邹书兵;刘流;娄思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内镜下切除联合皮圈结扎闭合术在胃固有肌层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指导内镜下切除联合皮圈结扎闭合术治疗源于固有肌层的胃黏膜下肿瘤(SM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内镜发现的胃SMT行内镜超声检查,对其中来源于固有肌层的SMT行皮圈套扎联合高频电切除术,完整切除病变,创面采用皮圈结扎结合钛夹闭合术缝合.结果 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胃SMT 32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胃间质瘤23例,胃平滑肌瘤7例,胃神经纤维瘤1例,胃血管球瘤1例.病变直径4~12 mm(平均9.6 mm).32例痛变均一次性完整切除,31例术后出现消化道穿孔,应用尼龙圈结合钛夹闭合术成功封闭,未转外科手术.结论 内镜超声指导内镜下切除联合皮圈结扎闭合术治疗源于固有肌层直径的胃SMT是安全、有效的,可完整切除病变,创面完全闭合,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达到与外科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作者:余福兵;熊鸿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创伤后积留血胸未引流与胸腔引流后经胸腔镜手术比较

    目的 比较创伤后积留血胸直接经胸腔镜手术与经胸腔闭式引流术后胸腔镜手术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5年来直接经VATS治疗外伤后积留血胸(胸腔镜组58例)与放置胸管后再行胸腔镜手术患者(胸管组71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肺不张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胸腔镜组手术时间较胸管组短(P<0.01)、辅助切口例数较胸管组少(P<0.05),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较胸管组少(P<0.01),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时间较胸管组短(P<0.01),胸腔镜组术后肺不张发生率较胸管组少(P<0.05),平均住院时间较胸管组短(P<0.01).结论 积留血胸直接经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叙;魏小东;栗兰凯;昌其;谢骏;潘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完全腹腔镜下成人Ⅰ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根治术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成人Ⅰ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根治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0年3月~2011年2月收治的12例成人Ⅰ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手术因囊肿分离困难而中转开腹,其余1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41.3±52.1)min,术中出血量为(215.7±57.4)mL,术后1例患者发生腹腔出血,再次开腹手术止血,其余10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胆漏等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7.4±1.8)d.结论 完全腹腔镜下成人Ⅰ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根治术是一种复杂的手术,对有经验的术者来说是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腹壁美观等优点.

    作者:阳书华;黄明文;罗志强;殷香保;周凡;王恺;邹书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148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中的应用体会和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48例腹腔镜下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临床资料.140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93例放置T管,47例一期胆总管缝合;8例中转开腹.结果 术后胆漏3例,经引流痊愈;2例胆总管残余结石,术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平均住院时间(7.2±3.4)d.带T管的患者术后4~6周经T管胆道造影未见结石残留,胆道通畅,拔除T管.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创伤小、痛苦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熊邓飞;熊刚强;何剑丰;黄雄;尹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疗术相关肠穿孔的临床分析

    目的 加强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相关肠穿孔危险因素的认识,提高ERCP诊疗技术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该院以及在国内医学刊物公开发表的ERCP相关肠穿孔的临床数据,回顾性分析ERCP相关肠穿孔的危险因素.结果 累计收集具有完整资料的ERCP诊疗术患者31 184例次,累计68例次发生肠穿孔,发生率为0.22%.穿孔发生部位分布:球部、降部、输入攀、输出攀、乳头周围及不明部位;穿孔发生的原因有:乳头切开32例,胆管内导丝置入14例,拉直镜身13例,插入7例,毕Ⅱ式术后4例,脊柱畸形2例,支架2例及不明原因1例.结论 ERCP相关肠穿孔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治疗性ERCP、十二指肠镜操作不当、非常规操作、脊柱畸形等;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提高术者的操作技术,尤其是相关的治疗技术,细致、规范操作是防止ERCP相关十二指肠穿孔的重要措施.

    作者:梁运啸;梁列新;农兵;张国;卓文金;潘咏;王彩英;覃惠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的比较

    电子胃镜是诊治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是因其是一种侵入性检查,多数受检者认为胃镜检查难以忍受,常因痛苦不适而拒绝必要的检查或复查,甚至因拒绝检查而延误病情.无痛胃镜是在胃镜检查的过程中,经静脉给予患者适当的镇静麻醉药物,减少了受检者的刺激反应,使其在镇静、舒适、无痛苦的状态下完成胃镜诊治的一种新技术.2010年3月~2011年6月行胃镜诊治术的87例患者给予异丙酚伍用芬太尼联合静脉麻醉,与同期行普通胃镜检查的134例患者进行比较,探讨无痛胃镜的安全性、耐受性、可行性及受检者接受程度.

    作者:陈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经内镜序贯植入双金属支架治疗胆道并十二指肠恶性梗阻9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内镜序贯植入双金属支架治疗胆道并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胆道并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患者经内镜植入金属双支架,其中2例同时序贯植入十二指肠支架及胆道支架,2例先行植入胆道支架,出现十二指肠梗阻后再植入十二指肠支架,5例先行植入十二指肠支架,狭窄段扩张后再植入胆道支架,其中2例通过肠道支架网眼植入胆道支架 结果 该组9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经内镜放置金属十二指肠支架及胆道支架均获成功,成功率100.0%,总有效率88.9% 结论 经内镜植入金属胆道支架及金属肠道支架对胆道恶性梗阻并十二指肠恶性梗阻,引流减黄效果明确,解除消化道梗阻,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但此类操作对术者操作技巧要求高,建议在大型内镜中心完成.

    作者:丁斌;孙辉;刘志国;潘阳林;张荣春;张林慧;黄蕊;王向平;郭学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膝关节内良性肿瘤的关节镜下诊断和治疗

    目的 提高对膝关节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并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指征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3月~2006年3月行关节镜检查并同时行镜下手术治疗的20例膝关节内肿瘤患者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均在膝关节镜检查,并经病理切片确诊.镜检后同时行关节镜下手术.平均随访5年(3~7年),随访期间,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复发.疗效评定:优50%,良30%,可20%.结论 膝关节内肿瘤少见,单凭临床诊断较为困难.MRI检查和关节镜技术为膝关节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较完善的方法.关节镜下手术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朱威宏;陈游;王万春;黄国良;毛新展;唐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术后24h内疼痛的量化分析与处理

    目的 量化评估输尿管镜术后24h内患者的疼痛程度,分析其原因并依量化程度给予相应处理.方法 收集该院2008年1月~2010年5月输尿管镜术后187例患者的疼痛资料,通过线形视觉模拟标尺评分法(VAS)量化疼痛程度,分析疼痛原因并给予有效处理.结果 输尿管镜术后24 h内患者多有肾区、输尿管行径区、下腹部疼痛,一般为轻、中度疼痛.术后24 h内疼痛165例(88.2%),VAS疼痛评分为(3.87±1.63)分,手术时间为(50.85±23.03)min,治疗后总VAS值为(1.08±0.99)分.依据量化程度,分析其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均能缓解.结论 输尿管镜术后24h内疼痛多与手术操作有关,疼痛量化程度与手术时间呈正相关;治疗前后疼痛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依据疼痛量化程度,正确分析原因,大多经心理指导和药物辅助治疗后缓解.

    作者:张小马;方军;龚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双气囊内镜在不完全性小肠梗阻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双气囊内镜(DBE)在诊断和治疗小肠不全性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4年4月~2010年8月对91例不完全性小肠梗阻患者进行了DBE检查,并选择部分患者进行了DBE镜下治疗.结果 9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共接受DBE检查及治疗174例次(经口检查109例,经肛门检查65例,其中双侧对接检查38例).共有84例明确了梗阻原因,诊断率为92.31%(84/91).对其中53例患者(47例为发现小肠巨大息肉的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6例为良性小肠狭窄患者)共进行了133例次镜下治疗:包括小肠息肉切除127例次,扩张治疗6例次.41例患者(77.4%,息肉切除37例,扩张治疗4例)经内镜治疗后肠梗阻症状消失或缓解.174例次DBE检查或治疗过程中出现1例小肠穿孔,1例引起血色素下降的消化道出血,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1%(2/174).结论 DBE对不完全性小肠梗阻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并能对部分患者提供镜下治疗,避免了不必要的外科手术,在不完全小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杰;宁守斌;毛高平;金晓维;唐杰;朱鸣;曹传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早期胃癌52例内镜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内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早期胃癌内镜下表现及窄带成像技术(NBI)、靛胭脂染色后病变及周边组织表现特征,对放大模式下病变黏膜微细形态分型并观察微血管形态,于病变处取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部分经超声内镜检查后行大片黏膜切除术,并将整块标本再送病理检查,结合病理结果评价内镜下早期胃癌各种诊断方法的可靠性.结果 52例早期胃癌胃镜下表现各不相同,其中Ⅰ型16例,Ⅱa型14例、Ⅱb型5例、Ⅱc型10例,Ⅲ型7例;65.4%位于胃窦部(34/52)、15.4%位于胃角(8/52)、11.5%位于窦体交界(6/52)、7.7%位于贲门及贲门下(4/52).靛胭脂及NBI染色在放大模式下根据腺管开口形态诊断早期胃癌符合率分别为88.46%(46/52)、71.15%(37/5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而病变黏膜微血管形态NBI染色明显优于靛胭脂.结论 内镜不同诊断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指导内镜活检的准确性,在临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素丽;张建生;王鼎鑫;焦洋;张月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下腰痛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下腰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 总结2008年11月~2009年12月采用PELD治疗下腰痛患者79例,其中普通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合并轻度椎间孔狭窄44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例,盘源性腰痛6例,所有椎间盘突出的均为包客型.于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及患者满意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30~100 min,平均50 min;术后住院时间2~30 d,平均5.6d.无手术并发症及转为其他手术方式.随访12~25个月,平均19.3个月.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残余疼痛评分(VAS)分别是(8.75±0.25)、(4.12±0.51)、(3.86±0.43)分(p<0.05),1例患者末次随访时疼痛较术前加重.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良率70.9%,患者满意率63.3%.结论 PELD治疗下腰痛安全且近期效果良好,恰当的病例选择非常重要.

    作者:陈远明;王建;周跃;陈锋;周先明;黄民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附2620例报告)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2620例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620例输尿管结石病例,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92.2%(2415/2620),其中上段一次性清除率为80.2%(510/636),中段为94.3%(671/712),下段为97.1%(1235/1272);术中中转行开放手术42例,输尿管狭窄置镜失败106例,结石移位至肾内57例,输尿管假道49例,输尿管穿孔61例,输尿管撕脱2例;术后无严重感染及输尿管狭窄发生.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显著,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是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万旭辉;赖建平;陈善勤;付光华;李兴斌;甘道举;李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