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树英;费凛;李杰原
1 病例介绍1.1 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以胸闷、气短2年余为主诉入院.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气管居中,双侧胸廓对称,左侧第3前肋以下呼吸动度及语颤音消失,听诊可闻及肠鸣音,右肺及左侧第3前肋以上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作者:马胡赛;马菊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显微支撑喉镜下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技术对早期喉癌的治疗价值.方法 应用显微支撑喉镜下激光治疗早期喉癌21例,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观察喉内创面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喉内创面均在2个月内完成愈合过程,除4例患者前联合轻度粘连、声带变短外,无其他并发症.21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1年以上者11例,半年以上者5例,3个月以上者5例,均未见喉内局部肿瘤复发和颈淋巴结转移.结论 显微支撑喉镜下激光技术治疗早期喉癌,不需气管切开,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野清晰、缩短住院时间、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的优点,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李树华;石洪金;周小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时组织粘合剂的用量和排胶规律,评价该治疗方法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1年半时间内148例活动性(25例)或近期(123例)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行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直到曲张静脉闭塞.根据上腹部平片、CT血管成像和电子胃镜观察排胶规律.平均随访时间为13.1个月.结果 86.1%患者在1个月内排胶,在1年内可消失.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后团块形态与血管解剖结构相近,排胶时间与剂量无关系.远期生存率的决定因素是引起门脉高压的基础疾病.主要并发症是排胶出血,严重并发症是异住栓塞.结论 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是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合作为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王艳梅;程留芳;李楠;吴凯;翟俊山;王雅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将2005年6月~2008年12月该院收治的46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22例)和开放组(24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腹腔镜组无1例中转开腹,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67.53±67.58)和(256.36±45.63)min,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57.35±52.73)mL,明显少于开腹组的(266.47±66.83)mL(P<0.05),腹腔镜组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日分别为:(1.02±0.53)、(2.30±0.41)、(2.49±0.25)和(7.63±1.51)d,开腹组分别为:(2.87±1.27)、(3.60±1.31)、(4.41±1.36)和(11.31±3.25)d,前者时间较后者明显缩短(P<0.05).腹腔镜组无并发症,开腹组发生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2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唐悦锋;廖健;朱卫东;周春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鼻窦内镜手术治疗Ⅲ型鼻窦炎鼻息肉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以95例190侧Ⅲ型鼻窦炙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鼻窦内镜手术治疗,分析其疗效与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治愈128侧(67.4%),好转50侧(26.3%),无效12侧(6.3%).95例190侧患者中,并发纸样板损伤6侧(3.2%),鼻腔粘连或闭塞21侧(11.1%),出血>400mL者3侧(1.6%).结论 Ⅲ型鼻窦炎鼻息肉炎症重,正常解剖结构缺失或改变,导致手术风险增大,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行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时需要注意仔细寻找并确定解剖定位标志,处理好病变的中鼻甲和完整切除钩突,术前术后配合类固醇药物可促进炎症消退,提高治愈率.
作者:林海;陈贤明;赵敏;甄泽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对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内镜检查中发现的4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行超声内镜检查.2例起源于黏膜层的食管息肉;34例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4例起源于黏膜下层,包括脂肪瘤2例,食管囊肿1例,孤立静脉瘤1例(内镜下呈蓝紫色,未予处理).根据食管黏膜下肿瘤的起源层次、性质及病变大小决定行内镜下EMR或ESD治疗,完整切除病变.结果 4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病变大直径0.4~2.5 cm,平均1.45 cm.29例行内镜下EMR治疗,6例病变大直径超过1.5 cm者行内镜下ESD治疗,ESD手术时间15~45min,平均30min.4例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黏膜下肿瘤考虑穿孔可能性大未予内镜下治疗.2例术中出血较多,经内镜下喷洒止血药物、电凝、氲离子凝固术治疗及金属钛夹钳夹止血,无术后出血,无ESD穿孔.所有EMIL、ESD切除病变全部送检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后1.5及6个月随访,创面愈合,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 超声内镜能够对食管黏膜下肿瘤进行起源和定性诊断,可指导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大多数食管黏膜下肿瘤行EMR治疗简便、安全,对于痛灶较大、EMR难以完整切除的病变行ESD治疗安全、有效,可以完整切除食管病变,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
作者:张蓉;李传行;高小燕;罗广裕;林世永;李茵;徐国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局部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导下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气管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30例气管、支气管良性狭窄患者,根据狭窄部位、长度,选择不同型号的球囊导管,实施球囊扩张术.对球囊扩张后疗效、肺功能改善、并发症以及综合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对30例患者进行球囊扩张,平均接受球囊扩张术(2.4±1.2)次,扩张后气管、支气管管径较前明显增大,症状明显缓解,即刻疗效达100%,术后狭窄段气管支气管直径、气促评分、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随访4~53个月.远期疗效达80.0%.结论 局部麻醉下经纤支镜引导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气管狭窄是一项安全、快速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海旺;王国安;吴宏成;沈世茉;张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腹腔镜下切开胆囊底部应用纤维胆道镜进行取石,保留功能良好的胆囊.结果 2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症状得到改善.结论 经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特点,且可保留有功能的胆囊,是值得推广的治疗胆囊结石的良好方法.
作者:韩高雄;帅晓明;曾长江;潘志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电子鼻咽镜联合CT检查对鼻咽癌(NPC)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80例鼻咽癌患者依据主要临床症状分为:颈部淋巴结肿大组(A组);耳鼻症状组(B组);颅神经受损组(C组),然后分析比较各组电子鼻咽镜与CT检查结果.结果 A、B、C组2种检查方法阳性率分别为86.5%、94.8%、100%及76.3%、82.2%、87.5%(均P>0.05).CT检查咽旁间隙受侵A、B、C组分别为87.9%、69.8%、77.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CT检查咽旁间隙受侵的比率高;A、B、C组CT检查颅底破坏率分别为16.5%、41.5%、69.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C组颅底破坏检出率高.结论 电子鼻咽镜联合CT检查对NPC的诊断、分期、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张威;梁勇;刘友利;罗花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肘关节病的适应证、注意事项和临床疗效.方法 21例肘关节病患者,化脓性肘关节炎2例,剥脱性骨软骨炎5例,骨关节炎伴游离体形成8例,肱骨小头骨软骨炎伴肱桡关节滑膜嵌入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检和镜下处理,随访48~12个月.结果 根据HSS肘关节评分系统,优17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5.2%.结论 肘关节镜能治疗多种肘关节病,如:各种关节炎、游离体等,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及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闫飞;王忠远;张湘生;刘傥;黎志宏;邵云峰;漆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胆管快速交换(RX)系统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行ERCP诊治的86例患者分为使用传统方式组42例、RX系统组44例.分别记录两组中每个病例的导丝脱出情况、手术操作时间和手术成功率.结果 传统方法组全过程平均耗时(133.9±43.3)min,手术中出现导丝滑脱11次,手术失败3例;应用RX系统组全过程平均耗时(69.5±23.6)min,手术中出现导丝滑脱2次,无手术失败.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 RX系统可增强内镜医生及助手对导丝交换的掌控性,比传统方式明显快速、可靠、安全,使ERCP操作相对简便化,提高了治疗效率.
作者:董琳;姚丽;黄允宁;杨世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胆道镜保胆取石及息肉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利用Olympus CHF 20纤维胆道镜对106例胆囊结石患者、26例胆囊息肉患者进行保留胆囊、取净结石和切除息肉的手术.手术后采用信函、电话及家访等手段进行调查,观察患者手术后胆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106例胆囊结石经过保胆取石患者结石复发率饵为2%,息肉切除的26例患者,无1例胆囊息肉复发和息肉出现.该组患者手术无胆管损伤、胆漏以及胆总管结石出现.结论 胆道镜胆囊切开保胆取石及息肉切除术对胆囊的良性疾病具有很高的治疗价值.
作者:李志东;李建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并不孕不育的经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的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37例.结果 27例为纵隔子宫,在子宫畸形中发生率高,占73.0%,4例双子宫,2例单角子宫,2例残角子宫,1例鞍状子宫,1例双角子宫.B超、宫腔镜诊断子宫畸形均有一定的误诊率.盆腔并发症中以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高,占43.2%,盆腔粘连发生率占40.5%.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同时诊治子宫畸形及导致不孕不育的因素.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可作为子宫畸形合并不孕不育妇女理想的诊治手段.
作者:周曦;陈忠东;文佩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胆道镜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 选取胆囊功能良好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按照自行设计的手术方法性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术,并观察其术后临床表现.结果 全部100例手术成功,平均住院3.5 d,无手术并发症,无死亡.结论 双镜联合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安全,痛苦小,恢复快.
作者:石玉宝;王新波;董万斌;鲁蓓;孙太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对癌变率极高的大肠扁平隆起、平坦、凹陷型及广基浅表性病变进行常规电子大肠镜下黏膜染色联合黏膜下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6例符合条件的患者用0.4%靛胭脂直接喷洒行黏膜染色.于染色肠镜下观察病灶腺窝开口类型.按工藤分类法判断浅袁型大肠肿瘤小凹形状.局部黏膜注射1:10000肾上腺素,或其中加入少量美蓝、甘油果糖,根据黏膜隆起征判断是否行黏膜切除术.观察切除率及并发症.结果 26例患者中1次切除(EMR)22例,分次切除(EPMR)4例,其中1例病变创面行夹子缝合.1例并发内镜治疗后便血,行急诊大肠镜检查电烧后止血.2例黏膜层癌病变,内镜治疗后有1例患者本人仍要求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发现癌残留及淋巴结转移;另1例长期内镜随访24个月,未见局部再发及转移.所有患者均无治疗后穿孔、感染.结论 使用普通电子染色内镜也可使病灶范围显示清楚,同时观察腺管开口,判断是否行黏膜下切除肿瘤,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郝卫东;孙长征;李殿环;马忠超;李温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08年12月以来开展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成功实现了保胆取石术,其中腹腔镜辅助保胆取石术15例,平均手术时间65min;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27例,平均手术时间75min.两组中分别有6例未用抗生素,分别占40%和22.2%,均无1例感染,无1例胆漏.平均住院时间4.9d.术后1个月内B超检查结石取净率97.6%.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有利于术中选择佳术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郁林海;顾春飞;顾士荣;徐国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治疗脑脊液鼻漏的特点和手术中的操作体会,以利于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用神经内镜治疗的11例脑脊液鼻漏患者,其中外伤性者3例,医源性者8例.11例患者均进行了NLRI检查,3例外伤患者中显示瘘口者2例.瘘口大小0.2~1.2 cm,小于0.5 cm瘘口采用黏膜和明胶海绵填塞的方法,0.5~1.2 cm的瘘口采用填塞黏膜、明胶海绵和人工硬膜的方法.结果 首次手术成功9例,1例再次手术成功,1例再次内镜手术仍未成功,第3次采取经颅手术获得成功.单纯内镜手术没有并发癫痫等,1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结论 神经内镜治疗脑脊液鼻漏是一项有效而简单快捷的方法,具有良好视野和微侵袭的优点.小漏口仅用黏膜和明胶海绵修补即可,漏口大时用人工硬膜修补加全窦填塞效果更佳.
作者:彭玉平;漆松涛;纠智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术中应用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优劣.方法 术中切开胆总管后应用胆道镜探查肝内外胆管有无结石残留,胆管狭窄和应用各种器械取石.解除狭窄.结果 术中胆道镜可以取出大部分的结石.结论 术中胆道镜是术中进行探查、取石、避免结石残留的重要手段,应该得到充分重视,有些病例应用胆道镜后可一期缝合胆管.但不宜进行过长时间的术中胆道镜操作.
作者:吴刚;白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肾造瘘术中建立人工肾积水方法在输尿管插管困难的无积水肾结石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9例逆行输尿管插管困难的无积水肾结石患者,采用留置导尿并通过尿管灌注生理盐水,同时静脉给予速尿(呋塞米)20 mg,形成人工肾积水,在B超引导下行肾盏穿刺,建立经皮肾盂通道行碎石取石术.左侧6例,右侧3例.铸型结石3例,单发结石4例,多发结石2例.结石长径2.0~4.5 cm,平均3.5 cm.结果 9例均穿刺成功,术中出血40~400mL,平均150mL,建立通道时间10~25min,平均16min,无1例输血,无结肠、肝、脾及肺损伤.术后恢复好,留置尿管1周,拔除后7例可通畅排尿.结论 对于无肾盂积水输尿管置管困难的肾结石患者,建立人工肾积水后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盂穿刺成功率较高,是解决无积水肾结石微创手术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海;满立波;李贵忠;何峰;黄广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第3代弹道超声波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胆石病的经验.方法 分析10例应用经皮肾镜结合第3代弹道超声波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胆石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19次手术过程顺利,其中4例1次取石成功,3例2次取尽结石,3例3次取尽结石.手术时间60~120 min,术后平均住院8.5 d,术中出血量约50~100mL,术后无1例发生出血、感染、胆漏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第3代弹道超声波碎石系统治疗胆石病安全、有效.
作者:欧阳斌;华沪玮;曾可伟;张新洽;刘衍民;陈凤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