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气腹针Trocar直入法造气腹腹腔镜手术220例应用体会

任玉环;马生秀

关键词:免气腹针, Trocar, 气腹, 腹腔镜
摘要:目的 探讨免气腹针Trocar直入法造气腹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3年2月~2006年8月的2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采用免气腹针Trocar直入法造气腹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同期200例腹腔镜手术,使用气腹针穿刺造气腹作为对照组.结果 该组220例均成功穿刺并制造气腹,无1例发生脏器穿孔、腹膜后大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免气腹针Trocar直入法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白斑22例报告

    目的 探讨膀胱白斑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2例膀胱白斑患者行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手术均成功,手术平均时间30min,术后3~5 d拔除尿管.随防0.25~1.50年尿路刺激症状均消失,未见复发及恶变者.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手术方法简单,易于掌握,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良好,是治疗膀胱白斑的理想方法.

    作者:梁伟东;孙方浒;张少林;陈伯川;申鹏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腔镜胆道手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防治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手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及防治要点.方法 对2002年2月~2006年10月施行了腹腔镜胆道手术的2 875例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有9例(0.3%)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包括穿刺孔出血渗入腹腔2例;胆囊床出血2例;胆囊动脉分支出血1例;胆囊周围粘连组织出血1例;胆总管壁滋养血管出血1例;原发性纤溶亢进至创面渗血不止2例.结论 腹腔镜胆道手术后迟发性出血具有隐蔽性并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作者:熊沛;殷良春;周晓初;尹耀新;彭毅;叶建宇;钟立明;张风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放大内镜诊断大肠黏膜病变

    目的 通过放大内镜观察不同大肠黏膜病变的pit形态,探讨其用于诊断肿瘤性病变与非肿瘤性病变的准确性,研究大肠癌前病变及早期大肠癌的放大内镜下特点及其与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 放大内镜观察病变表面结构,与病理准断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放大内镜诊断非肿瘤性病变(增生性、炎性、肥大赘生物)和肿瘤性病变(腺瘤和癌)的病理符合率分别为82.19%和96.05%.11个癌变病变中(8个黏膜内癌、2个黏膜下层癌、1个进展期癌),10个出现了V型结构.30个病变同时进行了实体显微镜观察.结论 放大内镜通过对pit形态的观察可以很好地区分非肿瘤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出现VA型pit者多为黏膜内癌,出现VN型者可能为黏膜下层癌或进展期癌.放大内镜与实体显微镜观察息肉pit形态,其结果基本一致.

    作者:王成文;金松杰;刘永革;房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腔镜配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 在腹腔镜下将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总管高位切开至左右肝管汇合部,显露左右肝管的开口,在腹腔镜监视下取石.结果 中转开腹1例(1.6%);55例(87.3%)术后仍有残石,需要1~4次胆道镜取石.结石完全清除56例(88.9%).术后胆漏8例(12.7%),经腹腔引流治愈.51例(80.0%)随访1.5~5.0年,优43例(84.3%),良7例(13.7%),差1例(2.0%).结论 腹腔镜下肝内胆管结石可通过肝总管高位切开的方法较好地显露一、二级胆管,甚至三级胆管,在腹腔镜监视下将结石取出,配合胆道镜可使残余结石率大大降低.

    作者:张涛;凌亚菲;郭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8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的88例(149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8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以上,治愈50例(56.8%),好转32例(36.4%),无效6例(6.8%),总有效率93.2%.结论 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显著.同时可同期行鼻窦、鼻中隔手术.

    作者:黄学勤;程学仕;王俊芳;杨洋;崔会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超声内镜对内镜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指导价值

    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指导内镜下微创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57例内镜下诊断为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其中36例进行内镜下治疗(套扎、电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穿刺等),外科治疗19例.结果 21例源于黏膜层的息肉、6例源于黏膜肌层的间质瘤、3例源于固有肌层的间质瘤及1例异位胰腺、1例食管囊肿、1例食管癌经内镜下治疗.3例囊肿行内镜下穿刺治疗.除1例术后出血外,其余手术都安全,无其他并发症出现.术后回访2~30个月无复发.结论 超声内镜为内镜微创治疗选择隆起性病变适应证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部分病变内镜下可安全有效地切除.

    作者:刘锦涛;余细球;侯华军;杨建荣;黄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纤维支气管镜肺段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胸部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段冲洗与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对胸部手术后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55例胸部手术后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段冲洗与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变化,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以及再次插管率、病死率、其他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和术后总治疗费用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段冲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CO2、PaO2、SaO2以及肺静态顺应性(Cst)、峰值气道压(Ppeak)明显好转(P<0.05);与对照组相比: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总治疗费用明显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再次插管率、病死率、其他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肺段冲洗与有创、无创祝械通气序贯治疗联合应用救活胸部手术后肺部感染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机械通气治疗,并可减少其他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改善围术期的预后.

    作者:赵文静;罗涛;孟雷;王国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钛镍合金食管加膜支架治疗食管狭窄及瘘17例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MTN型形状记忆钛镍合金食管加膜支架对晚期食管癌及高位食管重度良性狭窄患者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17例晚期食管癌及高位食管重度良性狭窄吞咽困难患者,行食管狭窄探条扩张术后,在内镜直视下或X光监视下置入MTN型形状记忆钛镍合金食管加膜支架,并观察其对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结果 17例患者均顺利置放MTN型形状记忆钛镍合金食管加膜支架,患者吞咽困难即刻得到缓解,吞咽困难计分由治疗前的2.88分降至治疗后的1.46分(P<0.01).主要并发症有胸痛、胃食管反流、支架移位、食团阻塞、再狭窄等.2例高位重度良性食管狭窄惠儿支架置放时间达4、5年.结论 MTN型形状记忆钛镍合金食管加膜支架能明显改善晚期食管癌及食管良性狭窄患者的吞咽困难,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作者:田小兰;韩向阳;韦红;韩彩云;吴克利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

    目的 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TURP)治疗75岁以上高龄前列腺增生痘(BPH)患者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PKTURP治疗的109例75岁以上高危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9例患者手术20~87min,平均53min.电切前列腺组织39~103g,平均71g;术中失血75~400mL,平均237mL.术中没有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RUS)发生;未发生术中大出血.术后无继发出血再手术者,术后前尿道炎性狭窄4例,经门诊尿道扩张后治愈.术后随访均排尿通畅,未见前列腺再次增生梗阻;全组患者术后均未有心、脑、肝、肾等系统疾病加重.暂时性尿失禁28例,经提肛训练1~4周恢复正常.IPSS评分:全部病例随访3~12月IPSS由术前30.0降到7.4,Qmax>15mL/s.结论 等离子电切系统安全可靠,非常适宜于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治疗.

    作者:杨军昌;董焱鑫;钱云程;高清元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输尿管镜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远端输尿管结石的疗效与患者满意度比较

    目的 比较输尿管镜(URS)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远端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并探讨患者对两种手术方法的满意度.方法 2006年3月-2007年3月,108例远端输尿管结石患者按患者意愿被非随机分为URS组(n=51)和ESWL组(n=57).将两组的治疗结果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个月和3个月时结石清除率URS组均明显高于ESWL组(分别为90.2%对68.4%,P=0.0058;96.1%对84.2%,P=0.0416);两组重复手术率(5.88%对17.54%,P=0.0628)和并发症发生率(9.8%对3.51%,P=0.184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辅助手术率URS组明显低于ESWL组(3.92%对15.79%,P=0.0416);患者总体满意率URS组明显地高于ESWL组(92.16%对77.19%,P=0.0329).结论 治疗远端榆尿管结石,URS比ESWL更有效,也更为患者乐意接受.

    作者:刘新福;陈春延;霍伟棠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0例

    目的 探讨后三角入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4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后三角入路分离胆囊管,切除胆囊.结果 400例手术成功392例,中转8例,胆管损伤2例.结论 后三角入路LC是一种安全容易掌握的手术方法.

    作者:张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伴随心脏疾病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目的 讨论伴随心脏疾病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2003年1月~2006年8月共行伴随心脏疾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1例.其中窦性心动过缓患者18例.13例术前安放临时起搏器;频发房早室早19例,术前纠正到佳状态,术中密切监护;心房纤颤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5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二氧化碳气腹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腹压力为8~12mmHg,长气腹时间不超过30min,术中稳定,术后恢复顺利.无1例中转开腹.结论 伴随心脏疾病的胆囊结石患者经适当处理,在低气腹压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是可行、安全的.

    作者:金岚;刘军;李建设;张忠涛;王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膝关节镜引导下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

    目的 探讨在膝关节镜引导下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治疗的手术方法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7月~2007年3月该院共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4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Ⅰ型5例,Ⅱ型8例,Ⅲ型16例,Ⅳ型3例,Ⅴ型2例.合并半月板损伤7例,前交叉韧带损伤7例,侧副韧带损伤5例.术前摄取X片、CT片(含三维重建)或行MR检查,术中在关节镜引导下辅助C型臂X线机进行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首先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然后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复位后应用松质骨拉力螺钉或解剖支撑钢板内固定,骨缺损处用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植骨,术后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40个月,平均27.6个月.X片显示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4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未出现切口及关节内感染、皮肤坏死或创口延迟愈合及螺钉断裂等并发症.随访期间无创伤性膝关节炎和膝关节内翻、外翻畸形发生.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28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2%.结论 采用膝关节镜引导下的有限切口结合少量固定的微创手术治疗Schatzker Ⅰ~Ⅴ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可达解剖复位并同时处理关节腔内的其他损伤等优势,可获得骨折愈合快、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和并发症少的临床疗效,是一项值得临床推广的技术.

    作者:曾昭池;宁资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内镜(METRxTM-tube)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 在内镜METRX辅助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和椎间盘退变合并髓核突出的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35~68岁,平均48.8岁.结果 21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150min;术中失血量平均12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d;无神经损伤,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椎间隙感染1例.21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7个月.融合率100%.ODI评分术前平均为48.3%,术后3个月平均为16.5%,术后6个月平均为14.0%,优良率97.0%.结论 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手术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快,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青光恒;常增林;段袆;刘涛;崔新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宫颈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官颈肌瘤别除术的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6年6月在该院行腹腔镜下宫颈肌瘤剔除术40例(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1999年1月~2005年6月开腹行同类手术40例患者(开腹组)作为对照.结果 腹腔镜组平均术中出血为108.0mL,开腹组为243.9mL;腹腔镜组平均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为5.6d,开腹组为7.1 d;腹腔镜组平均术后住院时问为5.6d,开腹组为7.9d;以上各项数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01).两组在肌瘤大小(分别为6.0 cm和6.6 cm)和手术时间(分别为83min和90min)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能完成宫颈肌瘤剔除术,与同类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施如霞;郑虹;蒋鹏程;谢晔玲;丁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两孔法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两孔法全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18例患者行两孔法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结果 18例均两孔完成,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天数等指标与三孔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目前无手术并发症发生,腹部仅在左或右下腹留有一约10mm的疤痕.结论 两孔法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治疗宫颈疾病、宫颈原位癌、早期子宫内膜癌等疾病安全有效,不会增加手术危险性和手术并发症.

    作者:陈秀玮;娄阁;夏恩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比观察采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3年7月~2007年4月肥胖且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未用药组和用药组,其中用药组203例,围手术期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未用药组178例.2组患者均根据术后临床症状、彩色超声检查及静脉造影来诊断DVT.结果 用药组DVT发生率为1.5%(3/203),非用药组DVT发生率为3.4%(6/178),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可显著降低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王海波;闫西红;高丽彩;逯彩虹;李秀娟;杨淑芳;赵金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完全腹腔镜治疗胰岛细胞瘤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岛细胞瘤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2005年3月~2006年6月间,该科对3例胰岛细胞瘤患者实施的腹腔镜胰岛细胞瘤切除术,手术种类包括:胰岛细胞瘤剜除术2例,胰体尾加脾切除术1例.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进行诊治分析.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肿瘤完整切除,3例均在全腹腔镜下完成,术中出血分别为15、70和500 mL,2例术后第2天进食、下床活动,1例少量渗出.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对于胰岛细胞瘤切除是微创、安全、可行的,具有术中出血少、创伤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豫峰;薛金虎;段友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上消化道类癌的内镜诊断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类癌的内镜诊断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3月18例上消化道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上消化道类癌包括食管类癌4例;胃类癌12例;十二指肠类癌2例,其中,术前经内镜确诊5例.9例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论 内镜检查是术前诊断上消化道类癌的重要手段;特殊类型类癌确诊须依赖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作者:胡祥鹏;吴明;朱启槐;赵静;马升高;杨俊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雾化吸入在吸入性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气道吸入性损伤的疗效.方法 14例烧伤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烧伤后6h左右行气管切开,所有患者气管套管外加人工鼻,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雾化吸入(500u/次,4~12次/d),定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雾化吸入表皮生长因子局部治疗,轻度吸入性损伤气道黏膜5d左右修复,中度吸入性损伤9d左右修复,重度吸入性损伤14~21d修复,所有患者无1例死亡.结论 重细人表皮生长因子雾化吸入能有效促进气道黏膜修复,与既往文献报道相比,黏膜修复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王海燕;文仲光;柴家科;石丽丽;龚琴;郝岱峰;李峰;胡泉;蔡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