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FP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判断

盛海涛;吴培俊

关键词:
摘要:一般认为非癌症性肝病时AFP含量大多在500μg/ml以下,且为一过性.在一般病毒性肝炎病人,AFP升高者约13%,在慢性活动性肝炎(CAH)病人可有20%~40%的人AFP升高.从暴发性肝炎恢复的病人AFP升高者可达85%,并提示急性肝炎之后AFP升高的范围可能有预后意义.为寻找鉴别癌性和非癌性AFP的相关因素以及判断重型肝炎的预后,临床观察慢性重型肝炎117例,动态检测AFP.同时检测TB、Che、TBA、ALT、GGT、肝脏MRI.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利多卡因与利-布混合液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的比较

    利多卡因与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混合液(利-布混合液)在硬膜外麻醉过程中,后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是否比前者延长,理论上应该如此,但实际上少有人进行此项观察比较,我们对40例择期手术病例应用两麻醉液的临床起效时间进行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常洪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内镜直视下置放食管支架治疗食管癌狭窄梗阻(附162例报道)

    我们1997-02/2003-03开展内镜直视下置放食管合金记忆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梗阻狭窄162例,其中食管-气管瘘2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秦云才;韩东升;吴凯;杨德利;尹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加强急诊科管理在提高急救医疗质量的作用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不仅独立,而且跨多专科,不但涉及医院急诊,还延伸到院前急救;不仅要急诊抢救,还需要监护危重病症.因此,需要构成一个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危重监护的完整急诊医疗体系.为适应现代急诊急救医学的发展,更好地满足急诊病人的医疗要求.我们在改变急诊模式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主要是扩大急诊场所,重新合理布局,使急诊区基本独立;加强基础服务力度,方便病人;在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上下功夫,做到应急反应快,质量高;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的急诊医师队伍.

    作者:郭宇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观察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对胃底静脉曲张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后胃底静脉曲张的发展变化情况.方法前瞻性研究115例病人,病人首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均有肝硬化,且均行急诊硬化治疗,之后按每7d治疗1次,共3次,再按每15d治疗1次直到静脉曲张消失.开始将原有病人分为两组,第一组原有胃底静脉曲张,第二组开始时无胃底静脉曲张.结果第一组有69例病人(60%),其中45例(65.22%)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第二组46例病人(40%),其中38例(82.61%)未出现胃底静脉曲张,8例(17.39%)出现了胃底静脉曲张.结论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不能作为出现胃底静脉曲张以及以后出血危险的决定因素.

    作者:崔志俊;陈善康;邢卫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斜疝227例

    我们1994~2003年采用下腹小横切口手术治疗10岁以下小儿斜疝22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志明;曾庆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老年危重症病人的不典型临床表现分析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病人也越来越多.老年人各种脏器功能减退,社会心理上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因此,老年病人在临床表现上与年轻人存在较大差别.在急诊工作中经常遇到老年病人的诸多不典型之处,尤其是危重症病人来诊时,其临床表现往往并不显现危急,甚至家属也未引起重视,按常规就诊程序按部就般检查,容易延误抢救时间,值得引起急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李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功能性食管病

    功能性食管病指无病理性胃食管返流,病理基础的食管动力异常或食管结构,代谢异常情况下,出现烧心吞咽困难,胸痛等慢性食管症状.本病的诊断以症状为基础,采用排除法,首先要排除局部机械性障碍,如食管肿瘤、食管蹼、Schatzki环、食管狭窄,基次要排除病理除性返流和病理基础的食管动力异常.

    作者:赵荣莱;沈慧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纳络酮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肝性脑病是由于严重的肝脏疾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在治疗上基本以降血氨和调节氨基酸平衡为主,纳络酮为羟-2氨吗啡酮衍生物,是阿片样物质的拮抗剂,可阻断阿片受体,产生强有力的催醒作用,改善脑缺氧,以达到治疗肝性脑病的目的,我们2002~2004年采用纳络酮治疗肝性脑病病人,并与常规治疗作比较,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绪东;杜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伊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TIMP-2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组(n=8)、糖尿病肾病(DN)组(n=9)和伊贝沙坦(Irb)治疗(DNI)组(n=10).8周后免疫组化法观察其在肾脏的表达.结果 TIMP-2在N组大鼠有微弱表达,DN组的表达较N组明显增加,DNI组的表达较DN组减弱.结论 TIMP-2在DN早期表达增加, Irb能够抑制其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ECM)聚积,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徐妍;张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重症病人术后的ICU数据监测及治疗

    目的总结严重脏器损伤及大手术后ICU数据监测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各种重症病例的分析.结果重症病人及大手术后ICU监测及治疗,使抢救成功率提高,病人较快渡过创伤失血性休克、呼吸、循环、感染关,很好地防止或及早地治疗多脏器衰竭.结论重症病人及术后ICU监测对病人的抢救、选择正确手术方法、防止和治疗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有极大的帮助.

    作者:刘永刚;孙铎;冉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乙肝标志物检查的临床意义

    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乙肝病毒(HBV)感染所致,其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清HBV标志物检测.根据检查结果可判断病人所处感染阶段及传染性.现就乙肝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综述如下.

    作者:胡红彦;侯振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结肠黑变病37例临床分析

    结肠黑变病属结肠非炎症性疾病,为结肠固有膜内吞噬细胞含有脂褐素样物质的粘膜色素沉着性疾病.

    作者:吴国荣;陈美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成人睾丸内胚窦瘤1例

    睾丸内胚窦瘤是睾丸肿瘤中罕见的一种病理类型,预后差.我们收治1例,行单纯手术及放疗,现已存活5年,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现松;刘杰;李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芬太尼对得普利麻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芬太尼对得普利麻用量的影响.方法将1~8岁男性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两组术前均行髂腹下神经及髂腹股沟神经阻滞,A组给予芬太尼1μg/kg,B组未给予芬太尼,术中均用得普利麻维持镇静.结果 A组与B组得普利麻用量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使用芬太尼可显著减少得普利麻用量.

    作者:杨其林;梁志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以胸闷、胸痛为首发症状的先天性横膈膨出症1例

    1 病例介绍病人男性,54岁.反复胸闷、胸痛1周,加剧2h来医院急诊.本次发病以来否认外伤史.查体:R 20次/min,P 85次/min,BP 130/70mmHg.神志清晰,呼吸平稳,平卧位,颈静脉怒张,两肺呼吸音清楚、对称,HR 85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体检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双下肢足部动脉搏动正常,对称.辅助检查:心电图:正常.心肌酶谱:正常,肌钙蛋白:阴性.胸片:左下肺区团块状高密度影,膈疝可能性大,不排除先天性异位.胸外科会诊意见:膈疝,需紧急手术治疗.入院诊断:左侧膈疝,先天性可能大.胸外科急症手术,发现脾脏和胃部分进入胸腔区域,但未穿破横膈.术后诊断:先天性横膈膨出症.

    作者:沈玉芹;吴先正;蔡建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上消化道内窥镜对胃溃疡的诊断及药物治疗

    我们应用日本产OLYMPUS GIF TYPE P30胃镜对上消化道疾病病人进行1250例检查,经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的胃溃疡186例,占15%.镜下溃疡直径均≥3cm,所有病人检查前均未服用过抗溃疡药物.

    作者:卢文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在确保输血安全有效性的作用

    输血和其他临床诊疗措施一样,必须做到安全有效,这两者是辨证的统一.如果输血不能产生预期和应有的治疗效果,输血就失去了作为治疗措施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样通过输血产生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挽救了病人的生命,缓解了病情.但是,由于输血不当或血液制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发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甚至发生并发症,对病人造成严重的损害和后果.这同样是不可接受的.

    作者:邵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TRAIL联合5-氟脲嘧啶对胰腺癌细胞株Canpan-2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以及联合应用亚毒性剂量的5-氟脲嘧啶(5-FU)对胰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TRAIL及联合亚毒性剂量的5-FU)处理胰腺癌细胞株Canpan-2,MTT法检测细胞毒性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 TRAIL100ng/ml作用胰腺癌细胞24h后,细胞杀伤率为29.5±1.2%,且其作用存在浓度依赖性;联合应用亚毒性剂量的5-FU能够大大提高TRAIL的细胞毒活性,杀伤率为43.7±1.4%,联合用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TRAIL与化疗药物5-FU有协同杀伤胰腺癌细胞的作用.

    作者:公伟;曾庆东;梁飞;王磊;吕斌;周勇;李占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剂量替加色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剂量替加色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替加色罗3mg,2次/d;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5mg,3次/d,餐前0.5h口服.两组均4周为1疗程.在用药前及每周随访1次记录症状,以治疗前与治疗后第4周的症状变化判断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均能显著缓解,但组上腹不适、餐后饱胀的改善分别达到89.13%和94.6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替加色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既取得良效,又避免了以常规剂量治疗可能引起的腹泻副作用,效果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其远期疗效也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叶翠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血清中LDL-C与HDL-C及TG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LDL-C、HDL-C、TG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NIDDM)并发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直接法测定NIDDM病人血清中LDL-C、HDL-C,利用GPO-PAP法测定TG的血清中的含量.结果 15例血糖水平控制好(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血糖<8.3mmol/L)的NIDDM病人的LDL-C、HDL-C、TG平均浓度分别为2.62±0.23、1.35±0.20、1.09±0.29mmol/L;30例血糖水平控制不好(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血糖>8.3mmol/L;或空腹血糖>5.6mmol/L)的NIDDM病人的LDL-C、HDL-C、TG平均浓度分别为3.69±0.97、1.21±0.22、2.4±0.83mmol/L;50例正常对照组的LDL-C、HDL-C、TG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59±0.25、1.37±0.19、1.06±0.31mmol/L.NIDDM病人血糖水平控制好的LDL-C、HDL-C、TG的测定结果(±s)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而血糖水平控制不好的LDL-C、HDL-C、TG分别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LDL-C、HDL-C、TG的测定在NIDDM合并脂类代谢异常的预防和治疗中有较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惠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主办: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