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在确保输血安全有效性的作用

邵冰

关键词:
摘要:输血和其他临床诊疗措施一样,必须做到安全有效,这两者是辨证的统一.如果输血不能产生预期和应有的治疗效果,输血就失去了作为治疗措施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样通过输血产生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挽救了病人的生命,缓解了病情.但是,由于输血不当或血液制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发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甚至发生并发症,对病人造成严重的损害和后果.这同样是不可接受的.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纳络酮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肝性脑病是由于严重的肝脏疾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在治疗上基本以降血氨和调节氨基酸平衡为主,纳络酮为羟-2氨吗啡酮衍生物,是阿片样物质的拮抗剂,可阻断阿片受体,产生强有力的催醒作用,改善脑缺氧,以达到治疗肝性脑病的目的,我们2002~2004年采用纳络酮治疗肝性脑病病人,并与常规治疗作比较,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绪东;杜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

    肠道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为主要临床症状.近两年来,我们应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肠道易激综合症42例,临床疗效明显,疗程短且不易复发.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孙志彩;邵淑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晚期妊娠阑尾炎28例手术切口选择体会

    随着妊娠期子宫的增大,阑尾位置上移,特别是中晚期妊娠,阑尾位置上移较明显,常规的几种切口切除阑尾困难很大.我们采用侧腹切口切除中晚期妊娠阑尾炎病人阑尾28例,手术顺利,无并发症,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康爱民;刘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腹腔镜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2002-11/2004-08,我院在腹腔镜下施行胆囊切除术8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雪芹;肖秀娟;陈秀娟;张敏;刘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成人睾丸内胚窦瘤1例

    睾丸内胚窦瘤是睾丸肿瘤中罕见的一种病理类型,预后差.我们收治1例,行单纯手术及放疗,现已存活5年,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现松;刘杰;李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药物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为探讨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理想方案,我们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对照组应用法莫替丁、克拉霉素、甲硝唑,枸橼酸铋钾四联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同时对疗程2周的Hp根除率和疗程4周的溃疡愈合率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宗坚;田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深静脉穿刺置管在肿瘤化疗病人中的应用

    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强,常导致浅静脉发生静脉炎、静脉硬化,静脉通道的建立常常较为困难.因此,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对肿瘤化疗病人是至关重要的.现将我们工作中深静脉穿刺置管建立静脉通道对化疗病人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岩;陶翠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空肠营养对急性胰腺炎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影响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早期空肠营养的价值渐已得到公认,但空肠营养的时机选择,它对胰腺外分泌影响情况以及空肠营养部位选择等相关问题至今尚未定论.现就国内外与其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复习,简要综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时空肠营养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关信息资料.

    作者:顾留根;李玉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静脉肾盂造影腹部加压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静脉肾盂造影是放射科常用的造影检查之一,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是CT、磁共振不可替代的检查项目,特别对尿路梗阻、积水、结石、炎症、结核、占位、先天变异、原因未明的血尿、脓尿、腹膜后肿瘤的鉴别诊断等更是必查项目.

    作者:朱来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肠溶片加替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98例分析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肠溶片加替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采用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d加替硝唑500mg,2次/d,治疗消化性溃疡98例作为治疗组,并以使用雷尼替丁150mg,每2次/d,阿莫灵500mg,2次/d,治疗消化性溃疡8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美拉唑肠溶片具有高效、速效、长效等特点,配合替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宋维敬;宋宝辰;周培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腹症伴发糖尿病围手术期处理体会

    对外科急腹症伴有糖尿病者的诊治不当,可导致糖尿病病情恶化,影响术后恢复,甚至造成死亡.1988年以来,我们收治并存糖尿病的急腹症病人92例,现就其围手术期处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张明;周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59例既往无肝病史及近期服用损肝药物的急性胰腺炎病人,通过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实验室指标,对肝损害发生率、肝损害程度、病程进行分析.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较轻症急性胰腺炎(MAP)肝损害发生率高(P<0.025).32例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中,SAP与MAP相比肝损害指标无差异性(P> 0.05).胆源性诱因与肝损害程度无关(P>0.05).SAP肝损害者比MAP肝损害者住院天数明显延长(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发生率与胰腺炎的程度成正相关,肝损害延长了胰腺炎的病程.

    作者:赵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内镜下射频治疗胃黏膜脱垂症疗效观察

    胃粘膜脱垂症是由于局部胃粘膜过于松弛、肥厚、冗长,在幽门前区形成长条型粗大胃粘膜皱襞,在胃蠕动收缩的同时,将该处的粘膜推送挤压,使其脱离原来的位置而向前通过幽门管脱入十二指肠球部,导致这部分胃粘膜被幽门括约肌嵌顿,从而使局部充血、水肿、糜烂产生相应的症状.应用射频治疗胃黏膜脱垂症是目前好的方法,具有治疗彻底、安全、高效,病人恢复时间短,黏膜不留任何异常,导线不发热,不损伤内镜等优点.

    作者:王绍宾;谢静;叶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饮食指导

    在胃镜室的工作中,常遇到部分病人因腹痛、腹泻、脓血便的症状来做肠镜检查,被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其病变主要是结肠和直肠粘膜,以溃疡形成为主.

    作者:任金玉;修元芝;杨桂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以胸闷、胸痛为首发症状的先天性横膈膨出症1例

    1 病例介绍病人男性,54岁.反复胸闷、胸痛1周,加剧2h来医院急诊.本次发病以来否认外伤史.查体:R 20次/min,P 85次/min,BP 130/70mmHg.神志清晰,呼吸平稳,平卧位,颈静脉怒张,两肺呼吸音清楚、对称,HR 85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体检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双下肢足部动脉搏动正常,对称.辅助检查:心电图:正常.心肌酶谱:正常,肌钙蛋白:阴性.胸片:左下肺区团块状高密度影,膈疝可能性大,不排除先天性异位.胸外科会诊意见:膈疝,需紧急手术治疗.入院诊断:左侧膈疝,先天性可能大.胸外科急症手术,发现脾脏和胃部分进入胸腔区域,但未穿破横膈.术后诊断:先天性横膈膨出症.

    作者:沈玉芹;吴先正;蔡建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阑尾穿孔1例

    1 病例介绍病人28岁,因孕1产0,妊娠40周,左枕前位于2003-10入院,入院前日因胎儿宫内窘迫,相对性头盆不称,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25h排气,随即进食并下床活动,术后第4d自觉胃痛、纳差,对症治疗无效,T 39℃,腹膜刺激征不明显,次日全腹痛,压痛点在肋弓下3cm处,并有反跳痛及肌紧张,T 39.8℃,WBC 16.7×109/L,腹腔抽出脓液约5ml,当天下午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脓液约400ml,肠管子宫及附件区表面附有脓苔,阑尾位于肝区下方,与周围组织粘连形成鸡蛋大包块,阑尾游离端穿孔,分离粘连后切除阑尾,以灭滴灵250ml冲洗腹腔,手术经过顺利.

    作者:董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在确保输血安全有效性的作用

    输血和其他临床诊疗措施一样,必须做到安全有效,这两者是辨证的统一.如果输血不能产生预期和应有的治疗效果,输血就失去了作为治疗措施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样通过输血产生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挽救了病人的生命,缓解了病情.但是,由于输血不当或血液制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发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甚至发生并发症,对病人造成严重的损害和后果.这同样是不可接受的.

    作者:邵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浅谈中药调剂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中药调剂通常称为中药配方,是中药用于临床的重要环节.处方是医生临床辨证论治的记录,中药配方正确与否,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做好中药调剂工作,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浅谈几点肤浅体会如下.

    作者:邵学信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AFP对重型肝炎预后的判断

    一般认为非癌症性肝病时AFP含量大多在500μg/ml以下,且为一过性.在一般病毒性肝炎病人,AFP升高者约13%,在慢性活动性肝炎(CAH)病人可有20%~40%的人AFP升高.从暴发性肝炎恢复的病人AFP升高者可达85%,并提示急性肝炎之后AFP升高的范围可能有预后意义.为寻找鉴别癌性和非癌性AFP的相关因素以及判断重型肝炎的预后,临床观察慢性重型肝炎117例,动态检测AFP.同时检测TB、Che、TBA、ALT、GGT、肝脏MRI.

    作者:盛海涛;吴培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闭合性腹外伤迟发性脾破裂临床分析

    闭合性腹外伤延迟性脾破裂系指腹部外伤48h以后才表现出左上腹疼痛等脾破裂症状者,约占全部脾损伤的15%.病情急,变化快,容易误诊,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于一般的脾破裂10倍,是急诊临床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1998~2004年收治迟发性脾破裂20例,现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其临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边士鑫;边雯雯;冯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主办: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