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晴
目的探讨评估CT仿真结肠镜(CT Virtual Colonscopy,CTVC)在结肠息肉、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黑变病中的检出能力,初步评价其在结直肠病灶中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对44例病人行CTVC检查,并与全结肠镜、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CTVC对结肠癌、结肠息肉具有较高辨别力,成功检出了全部10例结肠癌,并得到病理证实.10mm以上结直肠息肉CTVC与结肠镜都做出了正确诊断,CTVC发现5~10mm息肉14枚,<5mm息肉CTVC仅发现2枚;CCTV发现2例.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黑变病未检出.结论 CTVC在结直肠癌和>5mm以上结直肠息肉样病变诊断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素华;孙善明;李国庆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利多卡因与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混合液(利-布混合液)在硬膜外麻醉过程中,后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是否比前者延长,理论上应该如此,但实际上少有人进行此项观察比较,我们对40例择期手术病例应用两麻醉液的临床起效时间进行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常洪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能直接观察肾脏病的肾脏病理形态的改变,是肾脏病研究和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明确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指导临床治疗,判断疾病愈后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1996-03/2004-05进行287例肾穿刺活检术,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凌;王秋莉;魏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探讨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理想方案,我们应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对照组应用法莫替丁、克拉霉素、甲硝唑,枸橼酸铋钾四联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同时对疗程2周的Hp根除率和疗程4周的溃疡愈合率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宗坚;田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乙肝病毒(HBV)感染所致,其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清HBV标志物检测.根据检查结果可判断病人所处感染阶段及传染性.现就乙肝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综述如下.
作者:胡红彦;侯振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们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县级)是60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之一.旗医院于1996年被评为二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是1994年在由急诊室的基础上组建而成.120急救中心于2000-10正式接诊运行.
作者:魏明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腹腔镜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2002-11/2004-08,我院在腹腔镜下施行胆囊切除术8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雪芹;肖秀娟;陈秀娟;张敏;刘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十二指肠胃返流病如果引起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等损害,称为胆汁返流性胃炎,是胃镜直视下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X线对该病报道甚少,现将我们在胃肠透视中发现有价值的 X线征象,经与胃镜检查及胆汁酸浓度测定对照分析,制定的十二指肠胃返流病X线诊断与分型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罗宏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病例介绍病人23岁,孕7个月.因反复呕血、黑便、腹痛3个月余而就诊入院.由于考虑晚期妊娠未行胃镜检查,予以止血、制酸等综合治疗,症状好转后自动出院.2003-12-01于产后1个月来院胃镜检查:食管粘膜光滑,贲门齿状线清,粘液池内见多量褐色液体及残食潴留,影响视野观察,距门齿43cm~48cm处见胃体后壁溃疡,边界欠清,其底部深凹覆污苔,壁硬质脆,触之易出血,胃窦、十二指肠粘膜未见异常.病灶区域取材4块,病理示:见大量坏死组织,部分呈中度异型增生,建议手术治疗,病人及家属拒绝.
作者:张萍;杨海娣;杨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术式选择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出现肠瘘4例,治愈17例,死亡3例.结论十二指肠损伤病情重,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高,早期诊断,正确评估损伤部位、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许干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严重脏器损伤及大手术后ICU数据监测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各种重症病例的分析.结果重症病人及大手术后ICU监测及治疗,使抢救成功率提高,病人较快渡过创伤失血性休克、呼吸、循环、感染关,很好地防止或及早地治疗多脏器衰竭.结论重症病人及术后ICU监测对病人的抢救、选择正确手术方法、防止和治疗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有极大的帮助.
作者:刘永刚;孙铎;冉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治疗中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病人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55例中54例治愈,仅1例中转手术,有效率98.2%.结论正确掌握适应症,对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病人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赵滨;杨培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子痫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临床表现,如抢救及时得当,可在短时间内制止,如延误治疗,母婴病死率均明显升高.我们2004-01-2004-11共收治子痫病人30例,经过及时有效的紧急处理及精心护理,全部转危为安,痊愈出院.现对临床紧急处理及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程晓梅;王宪玲;王月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院前经鼻气管插管救治重型交通颅脑损伤客观指征的变化,并与未行气管插管组、经口气管插管组治疗前后观察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花费.探讨院前经鼻气管插管救治重型颅脑交通伤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人采用多中心、随机的方法分成三组,分别为A组(未行气管插管组),B组(经鼻气管插管组),C组(经口气管插管组).分别于治疗结束后观察重型颅脑交通伤病人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花费.通过统计学处理后,分析院前经鼻气管插管救治重型交通颅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①院前经鼻气管插管抢救重型颅脑交通伤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花费均明显低于院前未经气管插管抢救重型颅脑交通伤组(P<0.05),与经口气管插管组无显着差异(P>0.05).②院前经鼻气管插管抢救交通重型颅脑伤组和经口气管插管组明显提高病人院前的血氧饱和度(P<0.05).③院前经鼻气管插管抢救交通重型颅脑伤组和经口气管插管组GSC平分明升高并明显高于未插管组(P<0.05).结论院前经鼻气管插管抢救重型颅脑交通伤行之有效大大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并降低死亡率.
作者:孟凡山;陈玉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LDL-C、HDL-C、TG的水平与2型糖尿病(NIDDM)并发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直接法测定NIDDM病人血清中LDL-C、HDL-C,利用GPO-PAP法测定TG的血清中的含量.结果 15例血糖水平控制好(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血糖<8.3mmol/L)的NIDDM病人的LDL-C、HDL-C、TG平均浓度分别为2.62±0.23、1.35±0.20、1.09±0.29mmol/L;30例血糖水平控制不好(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血糖>8.3mmol/L;或空腹血糖>5.6mmol/L)的NIDDM病人的LDL-C、HDL-C、TG平均浓度分别为3.69±0.97、1.21±0.22、2.4±0.83mmol/L;50例正常对照组的LDL-C、HDL-C、TG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59±0.25、1.37±0.19、1.06±0.31mmol/L.NIDDM病人血糖水平控制好的LDL-C、HDL-C、TG的测定结果(±s)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而血糖水平控制不好的LDL-C、HDL-C、TG分别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LDL-C、HDL-C、TG的测定在NIDDM合并脂类代谢异常的预防和治疗中有较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惠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用NCX-12型自动超声雾化消毒机对胃镜消毒效果.方法将本机器超声雾化消毒为A组和2%戊二醛浸泡消毒为B组,分两组.A组的消毒时间为3min;B组的消毒时间20~30min;取样标本液在培养细菌的平皿进行培养18~24h检测所含致病细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消毒效果优于B组(P<0.05),消毒时间短,消毒液消耗量少,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结论使用该机器消毒胃镜,是目前胃镜检查消毒很好的方法,但还有某些不足之处,有待于以后进一步改进.
作者:郑梅兰;梁月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输血和其他临床诊疗措施一样,必须做到安全有效,这两者是辨证的统一.如果输血不能产生预期和应有的治疗效果,输血就失去了作为治疗措施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样通过输血产生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挽救了病人的生命,缓解了病情.但是,由于输血不当或血液制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导致发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甚至发生并发症,对病人造成严重的损害和后果.这同样是不可接受的.
作者:邵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重症胆管炎(ACST)是外科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于重症胆管炎病理反应复杂,发展迅速,极易导致中毒性休克,病死率高达25%.多年来一直备受临床外科同仁的关注.我们1994~2003年共收治ACST病人44例,死亡10例,现将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家彬;纪月明;鲍华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3年我院引进德国奔驰C214型医用救护车,车上配备比较先进的医疗急救设备,铲式担架是其中救治设施之一,是医疗专业运输工具,它大大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搬运工作,是医护对严重创伤病人实用、安全搬运工具,通过1年来利用铲式担架对1277例创伤病人的搬运救治,特别是在脊柱创伤病人的运输救治中,效果满意,现将铲式担架使用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潮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 病例介绍病人男性,54岁.反复胸闷、胸痛1周,加剧2h来医院急诊.本次发病以来否认外伤史.查体:R 20次/min,P 85次/min,BP 130/70mmHg.神志清晰,呼吸平稳,平卧位,颈静脉怒张,两肺呼吸音清楚、对称,HR 85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体检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双下肢足部动脉搏动正常,对称.辅助检查:心电图:正常.心肌酶谱:正常,肌钙蛋白:阴性.胸片:左下肺区团块状高密度影,膈疝可能性大,不排除先天性异位.胸外科会诊意见:膈疝,需紧急手术治疗.入院诊断:左侧膈疝,先天性可能大.胸外科急症手术,发现脾脏和胃部分进入胸腔区域,但未穿破横膈.术后诊断:先天性横膈膨出症.
作者:沈玉芹;吴先正;蔡建志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