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自动清洗超声雾化内镜消毒机效果观察

郑梅兰;梁月环

关键词:胃镜, 戊二醛, 自动清洗超声雾化内镜消毒机消毒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NCX-12型自动超声雾化消毒机对胃镜消毒效果.方法将本机器超声雾化消毒为A组和2%戊二醛浸泡消毒为B组,分两组.A组的消毒时间为3min;B组的消毒时间20~30min;取样标本液在培养细菌的平皿进行培养18~24h检测所含致病细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消毒效果优于B组(P<0.05),消毒时间短,消毒液消耗量少,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结论使用该机器消毒胃镜,是目前胃镜检查消毒很好的方法,但还有某些不足之处,有待于以后进一步改进.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黑变病37例临床分析

    结肠黑变病属结肠非炎症性疾病,为结肠固有膜内吞噬细胞含有脂褐素样物质的粘膜色素沉着性疾病.

    作者:吴国荣;陈美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恢复期精神病人的护理

    精神疾病是由于在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人的大脑机能活动产生的紊乱,精神活动的三个方面(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行为过程)便出现失调,对外界事物产生歪曲的感知,不可思议的思维及各种怪异的表情和行为,或表现为失去理智、胡言乱语、行为紊乱,或表现为情感失调、兴奋躁动、哭笑无常,忧郁、焦虑,或表现为行为冲动、伤人毁物.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大多数病人病情好转,精神症状部分或全部消失,对自己的现实状况和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此期病人病情易反复,如护理不当,往往会前功尽弃,导致病情复发,甚至会出现病人自杀、自伤等意外情况.所以,恢复期病人的护理尤其重要.

    作者:曹申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重症胆管炎的诊断及其治疗

    重症胆管炎(ACST)是外科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于重症胆管炎病理反应复杂,发展迅速,极易导致中毒性休克,病死率高达25%.多年来一直备受临床外科同仁的关注.我们1994~2003年共收治ACST病人44例,死亡10例,现将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家彬;纪月明;鲍华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晚期妊娠阑尾炎28例手术切口选择体会

    随着妊娠期子宫的增大,阑尾位置上移,特别是中晚期妊娠,阑尾位置上移较明显,常规的几种切口切除阑尾困难很大.我们采用侧腹切口切除中晚期妊娠阑尾炎病人阑尾28例,手术顺利,无并发症,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康爱民;刘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原发性膜性肾病20例病理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原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率、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探讨原发性膜性肾病临床与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20例原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表现与病理分期及治疗与预后.结果 20例病理分期:Ⅰ期4例、Ⅱ期5例、Ⅲ期7例、Ⅳ期4例.临床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或仅有浮肿、蛋白尿者病检多见于Ⅰ期,临床缓解明显预后好.而表现为严重肾病综合征,同时伴有高血压、腰痛、肾功能不全者病理多见于Ⅱ~Ⅳ期,疗效差,预后不佳.结论原发性膜性肾病临床表现的轻重与病理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临床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疗效不佳.预后与病理改变的轻重、肾功恶化速度、大量蛋白尿持续时间有明显关系.

    作者:侯金娥;冯学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深静脉穿刺置管在肿瘤化疗病人中的应用

    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强,常导致浅静脉发生静脉炎、静脉硬化,静脉通道的建立常常较为困难.因此,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对肿瘤化疗病人是至关重要的.现将我们工作中深静脉穿刺置管建立静脉通道对化疗病人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岩;陶翠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乙肝标志物检查的临床意义

    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乙肝病毒(HBV)感染所致,其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清HBV标志物检测.根据检查结果可判断病人所处感染阶段及传染性.现就乙肝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综述如下.

    作者:胡红彦;侯振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剖宫产术后阑尾穿孔1例

    1 病例介绍病人28岁,因孕1产0,妊娠40周,左枕前位于2003-10入院,入院前日因胎儿宫内窘迫,相对性头盆不称,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25h排气,随即进食并下床活动,术后第4d自觉胃痛、纳差,对症治疗无效,T 39℃,腹膜刺激征不明显,次日全腹痛,压痛点在肋弓下3cm处,并有反跳痛及肌紧张,T 39.8℃,WBC 16.7×109/L,腹腔抽出脓液约5ml,当天下午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脓液约400ml,肠管子宫及附件区表面附有脓苔,阑尾位于肝区下方,与周围组织粘连形成鸡蛋大包块,阑尾游离端穿孔,分离粘连后切除阑尾,以灭滴灵250ml冲洗腹腔,手术经过顺利.

    作者:董春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剂量替加色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剂量替加色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选择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马来酸替加色罗3mg,2次/d;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5mg,3次/d,餐前0.5h口服.两组均4周为1疗程.在用药前及每周随访1次记录症状,以治疗前与治疗后第4周的症状变化判断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均能显著缓解,但组上腹不适、餐后饱胀的改善分别达到89.13%和94.6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替加色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既取得良效,又避免了以常规剂量治疗可能引起的腹泻副作用,效果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其远期疗效也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叶翠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选择性非手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55例分析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治疗中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病人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55例中54例治愈,仅1例中转手术,有效率98.2%.结论正确掌握适应症,对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病人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赵滨;杨培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老年危重症病人的不典型临床表现分析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病人也越来越多.老年人各种脏器功能减退,社会心理上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因此,老年病人在临床表现上与年轻人存在较大差别.在急诊工作中经常遇到老年病人的诸多不典型之处,尤其是危重症病人来诊时,其临床表现往往并不显现危急,甚至家属也未引起重视,按常规就诊程序按部就般检查,容易延误抢救时间,值得引起急诊医生的高度重视.

    作者:李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10例临床分析

    1993~2003年我们收治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病人10例,结合文献,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吕明良;嵇文华;孔现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腹腔引流在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腹腔引流在困难腹腔胆囊切除术(简称LC)中的作用.方法对1999~2003年间进行的困难LC的306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流组182例无死亡病例,并发症2例(1.09%),再手术1例(0.55%).未引流组124例,死亡1例(0.81%),并发症10例(8.06%),再手术4例(3.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对困难LC应常规放置腹腔引流.

    作者:刘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空肠营养对急性胰腺炎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影响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早期空肠营养的价值渐已得到公认,但空肠营养的时机选择,它对胰腺外分泌影响情况以及空肠营养部位选择等相关问题至今尚未定论.现就国内外与其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复习,简要综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时空肠营养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有关信息资料.

    作者:顾留根;李玉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纳络酮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肝性脑病是由于严重的肝脏疾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在治疗上基本以降血氨和调节氨基酸平衡为主,纳络酮为羟-2氨吗啡酮衍生物,是阿片样物质的拮抗剂,可阻断阿片受体,产生强有力的催醒作用,改善脑缺氧,以达到治疗肝性脑病的目的,我们2002~2004年采用纳络酮治疗肝性脑病病人,并与常规治疗作比较,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绪东;杜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加强急诊科管理在提高急救医疗质量的作用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不仅独立,而且跨多专科,不但涉及医院急诊,还延伸到院前急救;不仅要急诊抢救,还需要监护危重病症.因此,需要构成一个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危重监护的完整急诊医疗体系.为适应现代急诊急救医学的发展,更好地满足急诊病人的医疗要求.我们在改变急诊模式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主要是扩大急诊场所,重新合理布局,使急诊区基本独立;加强基础服务力度,方便病人;在提高急诊医疗水平上下功夫,做到应急反应快,质量高;培养一支一专多能的急诊医师队伍.

    作者:郭宇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就我旗情况谈关于农村急救问题

    我们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县级)是60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之一.旗医院于1996年被评为二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是1994年在由急诊室的基础上组建而成.120急救中心于2000-10正式接诊运行.

    作者:魏明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与利-布混合液硬膜外麻醉起效时间的比较

    利多卡因与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混合液(利-布混合液)在硬膜外麻醉过程中,后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是否比前者延长,理论上应该如此,但实际上少有人进行此项观察比较,我们对40例择期手术病例应用两麻醉液的临床起效时间进行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常洪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胃返流病的X线诊断与分型

    十二指肠胃返流病如果引起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等损害,称为胆汁返流性胃炎,是胃镜直视下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X线对该病报道甚少,现将我们在胃肠透视中发现有价值的 X线征象,经与胃镜检查及胆汁酸浓度测定对照分析,制定的十二指肠胃返流病X线诊断与分型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罗宏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术式选择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术式选择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出现肠瘘4例,治愈17例,死亡3例.结论十二指肠损伤病情重,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高,早期诊断,正确评估损伤部位、程度,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许干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主办: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