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念珍;祖雄兵;高宁;唐正严;齐琳
输尿管憩室是一种罕见的泌尿系统异常疾病.我院2006年9月收治1例输尿管憩室,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等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念珍;祖雄兵;高宁;唐正严;齐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影像导航系统在鼻颅底外科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tealth Station影像导航系统经鼻内镜对47例鼻颅底外科疾病患者(43例鞍区垂体腺瘤,1例蝶窦囊肿,2例蝶窦内骨瘤,1例外伤性视神经管骨折)进行手术.结果 在影像导航辅助下,47例手术均获较好疗效.结论 影像导航系统可以进行精确解剖定位,避免损伤邻近结构,减少手术创伤,达到满意疗效.
作者:林海;甄泽年;陈贤明;王守森;荆俊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率为84.6%,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肺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操作简单,安全,副作用少,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诸兰艳;周淮英;陈平;ZHENG Dong-yuan;郑东元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在纤支镜检查中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将96例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恒速输注组,TCI组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组.结果 麻醉效果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诱导时间、清醒时间和离院时间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诱导迅速,维持平稳,停药后清醒快,患者可以更早离院.
作者:高润兴;杨承祥;李恒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 ic surgery,VATS)及其辅助小切口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高龄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找到一种更适合高龄自发性气胸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45例高龄自发性气胸患者分别采用VATS手术、VATS辅助小切口手术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比较其围术期治疗效果、肺功能变化及血清细胞因子IL-1和TNF-α变化.结果 该组无死亡病例,均冶愈出院.腔镜组较传统开胸术后胸引管留置时间及镇痛剂使用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出院早,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腔镜组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患者术后2周肺功能恢复较传统开胸组快(P<0.05),而腔镜组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IL-1和TNF-α开胸手术组较腔镜组显著升高(P<0.05),而腔镜组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手术时间VATS辅助小切口组介于传统开胸手术及VATS手术之间(P<0.05).结论 VATS辅助小切口手术,适合有合并症的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对心肺功能差者尤其适用.
作者:张爱平;陈鑫;郑琳;石开虎;徐明;赵海鹏;刘培生;王睿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时行预防性阑尾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388例施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肥胖患者中的44例施行预防性阑尾切除,44例既往至少有2次以上保守治疗病史.结果 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单独阑尾切除时间15~25min,平均20min.43例穿刺孔一期愈合,1例阑尾取出时断裂造成穿刺孔感染.无肠梗阻、肠漏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行预防性阑尾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可避免日后传统开行腹阑尾切除的困难及引起的创伤.
作者:王海波;高丽彩;闰西红;逯彩虹;杨淑芳;周爱玲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ICU内机械通气患者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时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表麻)加丙泊酚静脉注射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ICU内两组机械通气患者各30例,分别为单纯表麻组(A组)和利多卡因表麻加静脉注射丙泊酚组(B组),表麻方法 为利多卡因鼻腔、咽喉部、气管内滴药,连续观察患者在纤支镜诊疗前、过程中心率、血压和氧饱和度的改变,观察患者操作过程中体动,询问操作后患者遗忘程度及对下次操作能否接受.结果 B组患者纤支镜操作前、中平均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P>0.05),而A组患者操作前、中平均心率、血压明显升高(P<0.001),其变化两组问差异存在显著性(P<0.001);A、B两组惠者操作中的平均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上升(P<0.001),这种上升水平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术中体动少,术后患者对操作的遗忘率高,大都表示能接受下次操作,而A组患者术中体动多,术后患者对操作的不良记忆多,大都表示不能接受下次操作,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ICU内机械通气患者无痛纤支镜诊疗时利多卡因表麻加用丙泊酚静脉注射,可以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麻醉方式.
作者:肖雪飞;杨明施;刘作良;乐园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肺不张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4例肺不张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通过电子支气管镜检查,95.6%肺不张患者检出明确的病因,依次为肺癌(39%)、炎症(37%)、结核(14%)、其他(10%).≥40岁患者肺不张病因肺癌69例,占50%.双肺上叶不张病因中肺癌32例,占55%;两个肺叶以上不张病因中肺癌15例,占44%;右肺中叶不张病因中炎症35例,占56%;左侧全肺不张病因中结核10例,占52%.肺不张电子支气管镜下表现新生物50例(24%),其中鳞癌42例(84%);血块、痰栓、脓性分泌物34例(17%);管腔未见异常26例(12%);管腔狭窄25例(12%);浸润样改变22例(10%),均为肺癌,小细胞癌占36%;瘢痕22例(10%),结核占68%;黏膜肿胀11例(5%);黄白色坏死物、白色小结节10例(5%),结核占80%.45例肺不张(22%)经电子支气管镜进行了镜下治疗.结论 对于中老年、双上叶肺不张、两个肺叶以上肺不张患者应警惕肺癌,右肺中叶不张多见于炎症,左侧全肺不张首要考虑结核,电子支气管镜对肺不张病因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红波;程德云;朱辉;邱萍;陈文彬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气管支气管曲菌病的支气管镜表现.方法 通过分析并发侵袭性肺曲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nosis,IPA)的26例免疫损害宿主、3例免疫功能正常宿主支气管镜检查结果 ,结合文献复习,分析气管支气管曲菌病的支气管镜表现.结果 3例免疫功能正常宿主中2例表现为严重的伪膜性气管支气管炎,1例表现为气管内息肉样肿块阻塞支气管腔;并发IPA的26例免疫损害宿主中7例支气管镜检查有异常表现.表现为气管黏膜结节,支气管腔内灰绿色赘生物,周围黏膜肉芽增生,赘生物和增生的肉芽组织半阻塞管腔,或局限的黏膜黄白苔附着,受累支气管黏膜充血、糜烂.10例表现为非特异性的黏膜充血,水肿.9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气管支气管曲茵病支气管镜表现为受累支气管黏膜结节,局灶的黄白苔附着,腔内灰绿色赘生物和肉芽增生为主.也可以特征性地表现为严重的伪膜性气管支气管炎.
作者:李玉苹;陈成水;周颖;叶民;陈彦凡;陈少贤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失败的原因.方法 对65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结果 65例中56例碎石成功,成功率86.1%;9例碎石失败.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结石移位、输尿管走行迂曲、手术视野不清及输尿管开口异常导致置镜失败,是该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术前合理选择病例、术中低压冲洗并适时调整冲洗液流速及激光参数等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陈楚红;龚曼;胡巍;顾建军;祝凤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割术(TUVP)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行TUVP治疗的186例高危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前的准备、手术时机、手术的安全性、术后的处理及手术效果进行总结.入选高危患者的标准为:年龄80岁以上或患有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血小板减少、呼吸道疾病者.结果 186例患者中,184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1例于术后第3天死于心功能衰竭,1例术后7 d出院时因心肌梗死死亡.108例患者随访1~54个月,1例(84岁)患者出现中度尿失禁,1例(94岁)患者术后5个月死于心肺功能不全,11例患者LUTS症状改善不明显,其余患者排尿功能恢复良好,IPSS评分较术前平均下降16.5分,QOL平均下降3.0分,Qmax 平均增加10.2 mL/s,残余尿量平均下降75.3 mL.结论 高危BPH患者,只要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TUVP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明显的手术方法 .
作者:何乐业;龙智;王勇;钟狂飚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手助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适应证与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79例肾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其中手助腹腔镜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43例.开放性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6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 的适应证、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短期随访结果 .结果 手助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相比,肿瘤的大小以及平均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差异.但术中平均失血量(85 mL vs 135 mL),术后3 d每日平均引流量(60 mL vs 88 mL)以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5 d vs 9.4 d)在手助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组明显减少,与开放手术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对所有病例进行了12到36个月的随访,发现两组患者均未发现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手助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肾细胞癌患者首选的微创治疗方法 .
作者:夏庆华;陈修德;王慕文;孙鹏;熊晖;蒋绍博;赵勇;金讯波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适应证、手术注意事项及术后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9例患者中,95%患者(81/85)鼻塞完全缓解,85%患者(16/19)头痛缓解,85%患者(18/21)鼻出血症状消失.结论 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治疗鼻中隔偏曲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
作者:牟基伟;姚雅芬;张爱华;范宗宪;魏晓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子宫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1月~2006年12月19例接受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手术情况,总结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及近期预后情况.结果 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成功17例,次广泛全切2例,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242.3±55.1)min,术中出血量(356.4±136.8)mL,淋巴结切除(19.4±3.5)个,术中重要脏器损伤发生率1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0%,近期术后复发率10.6%.结论 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可以作为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方法 之一,短期效果好,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作者:严德文;李立峰;朱丹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可弯曲电子胸腔镜检查对老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对43例不明原因的老年胸腔积液患者行可弯曲电子胸镜检查和胸膜活检,分析其检查结果 和并发症.结果 ,电子胸腔镜检查镜下胸膜病变以单发、多发结节为多见,32例(74.4%),胸膜充血水肿7例(16.3%),胸膜肥厚和纤维粘连4例(9.4%).病变部位:壁层胸膜后中、下部24例(55.8%),前中、下部7例(16.3%),上部和顶部1例(2.3%),侧壁胸膜2例(4.7%),膈胸膜4例(9.4%),弥漫型5例(11.6%),脏层胸膜有病变仅2例(结节状突起),与壁层胸膜病变同时存在.经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41例,确诊率为95.3%,以胸膜肿瘤(60.5%)和结核(25.6%)为主.所有患者在术中.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仅2例术中血压升高,1例术后血压稍下降,3例术后局限性皮下气肿,3例术后发热.结论 可弯曲电子胸腔镜检查对老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操作简单、风险小、安全、患者依从性高.
作者:罗国仕;涂明利;唐以军;刘先军;熊畅;余元书;魏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及内镜特点,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18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腹痛及皮肤紫癜,其中7例(38.89%)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腹痛部位多变而不固定,以脐周多见,腹部无固定压痛点,部分患者无腹部体征.内镜检查可见胃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溃疡形成,食管黏膜正常,十二指肠重,严重者十二指肠降段整个肠壁呈紫红色血肿样隆起,表面糜烂、渗血、覆白苔.大肠黏膜还可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出血.结论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I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腹痛部位多变,腹部体征较轻.大多数患者存在胃肠黏膜改变,内镜检查可协助诊断,可减少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误诊.
作者:张启芳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更好的气管镜麻醉方法 .方法 用改制的利多卡因气雾荆与传统的2%利多卡因喉头喷雾法术前吸入作麻醉效果比较.结果 80例患者经随机分两组做疗效比较,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利多卡因气雾剂明显优于对照组(χ2=23.526,P<0.05),麻醉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 改制的利多卡因气雾剂作为新型麻醉气雾剂,具有麻醉时间短、效果好、定量准确、副作用小的优点,是气管镜麻醉中较理想的麻醉剂.
作者:马宝义;魏学全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乳管内视镜在乳腺导管内微小病变切除中的作用.方法 对38例未扪及肿块而乳管内视镜检查发现为乳腺导管内隆起性病变的乳头溢液患者在乳管内视镜辅助下行病变切除术,总结分析手术方式的选择、病理符合率的情况.结果 32例行乳腺导管部分切除术,4例行区段切除术,2例行改良根治术,病理符合率97.4%.结论 乳腺导管内微小病变的切除在乳管内视镜辅助下能准确定位、合理选择手术方式,为实现乳管内肿瘤的微创治疗提供可能.
作者:古凤仪;李晓强;陈永平;罗利清;勾素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内镜腔内射频加局部放疗与单纯局部放疗的疗效对比.方法 对12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射频加局部放疗或单纯局部放疗以评价二者疗效.该研究采用射频加局部放疗组60例,局部单纯放疗60例.放疗结束后观察消化道梗阻缓解率.结果 射频加放疗组60例,放疗结束后消化道梗阻缓解率(显效+有效)为96.7%(58/60),单纯局部放疗组为75.0%(45/6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射频加局部放疗与单纯局部放疗两种方法 均有效.射频加局部放疗优于单用局部放疗,提示对晚期食管癌的治疗应尽量采用射频加局部放疗的方法 .
作者:张全卯;张铭;李杰;王峰;郭斌;李慧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7月~2003年12月在该科治疗的NIP患者28例,其中8例采用经鼻内镜下NIP切除术,20例采用联合Gald-well-luc手术鼻内镜NIP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24~60个月,2例复发,复发率7.0%.结论 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NIP有良好效果.
作者:孟祥明;谭秀英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