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胶体次枸橼酸铋、呋喃唑酮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观察及护理

吴艳洁

关键词:
摘要:近年研究已明确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密切相关.我们观察55例病人胶体次枸橼酸铋联合呋喃唑酮二联疗法,表明在Hp相关性胃炎病人根除Hp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总结有关治疗和护理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X线对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价值

    先天性巨结肠是婴幼儿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之一,X线平片和钡灌肠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周志厚;胡伟;许洪彩;张长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羊水过少140例分析

    羊水过少是产科并发症之一,它可以严重地影响围产儿的预后,因此,及时地发现和处理羊水过少对提高围产期质量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对140例羊水过少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姚素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手术中应用可吸收线的窍门

    临床在使用可吸收线的时候,针、线连接处不牢固会发生针线分离,或针的型号使用不匹配,需更换合适型号的普通缝合针.可吸收线多发滑,在穿普通缝合针时,经常发生脱落,给医生缝合时带来很多不便.若打一个小结,既不发滑也不会脱落,但在缝合时,小结的粗细多大于缝合针,不易穿过皮肤和组织.在此介绍一个小窍门,先将可吸收线纫在普通缝合针上,留合适长度的可吸收线在接近其根部用缝合针穿过可吸收线中间,将线拉回,如此可吸收线会被固定住,不会滑脱,缝合时又无结节阻碍,可顺利穿过皮肤和组织.

    作者:祁玉洁;林钧莲;侯海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32 P胶体-碘化油栓塞肝动脉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32P胶体-碘化油乳剂经导管栓塞家犬肝动脉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家犬12只,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放疗栓塞组)、对照组(化疗栓塞组)每组6只.实验组用32P胶体混合碘化油栓塞肝叶/段动脉;对照组用阿霉素混合同样剂量的碘化油,做同样的栓塞,再从腹腔干动脉灌注5-FU5~10ml.术后即刻行肝脏CT,并定期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变化.分别于术后1、3d和1、2、4、8周对每组犬进行上述检查后处死.观察肝脏大体标本,取被栓塞肝叶,固定、切片、HE染色后做组织学检查,并将各项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周内两组犬均表现精神饮食差,体重下降;ALT等均表现不同程度地升高,白细胞降低.实验组较对照组血常规、生化指标等无明显变化,变性坏死程度有显著差异(P<0.05),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32P胶体-碘化油乳剂栓塞肝动脉安全可靠,可应用于肝癌临床治疗.

    作者:张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肺心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护理

    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慢性肺心病病人急性发作期间,由于呼吸道感染,炎症波及到支气管周围的动脉分枝,引起炎性痉挛、狭窄和阻塞,骤然增加右心负担,诱发呼吸衰竭和心功能衰竭,极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预后差,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安全,在治疗过程中,护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将我们2002-04/2005-10收治的120例肺心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俊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胃柿石26例体会

    我们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序贯给药的方法治疗胃柿石26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立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白三烯与特应性皮炎研究进展

    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儿童为多见.常发生于有个人或家族特应性病史者[1,2].据报道,约10%的儿童为AD患儿[3],其中近80%终将发展为过敏性鼻炎或支气管哮喘[4].遗传学研究证实,AD和哮喘病人的染色体连锁[5].

    作者:杨典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产后胎盘滞留的处理方法与注意事项

    胎盘滞留是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根据胎盘与子宫壁之间的关系可分为:胎盘全部剥离后滞留、胎盘剥离不全、胎盘胎膜残留、胎盘黏连、胎盘嵌顿、胎盘植入.

    作者:吕凤;马国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侧入路坐骨神经加骨神经阻滞麻醉在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我们自1990年以来采用侧入路坐骨神经阻滞加股神经阻滞法应用于下肢手术病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于德俐;王维军;于德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糖尿病病人不良心态及其心理护理对策

    1临床资料我们2002-01/2004-12收住糖尿病病人共212例,其中男114例,女98例;年龄小者21岁,大者72岁.空腹血糖18~32mmol/L,病史8±3.5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病人入院的第2天,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糖尿病病人存在诸多不良心态.为此,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作者:张红玲;姚淑美;耿玉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磁盘镜像技术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计算机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自然也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保存,而计算机硬盘毕竟是一件机电产品,它有自身的使用寿命,必然会出现正常的衰老和损坏,若硬盘一旦损坏,保存在硬盘上的所有数据必将丢失,无法找回,从而对使用者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医院信息系统(HIS)更是这样,门诊和住院病人收费、住院病人用药医嘱、药房发药等数据不能有任何丢失和中断,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硬盘的物理损坏所造成的损失将是灾难性的.磁盘镜像是预防磁盘物理损坏的有效措施之一,其花费也不大,当一个硬盘损坏时,可以由另一个硬盘自动发挥作用,系统数据不受任何损失.

    作者:屈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放射线和TNF-α诱导胃癌细胞表达胸苷磷酸化酶的研究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是否表达胸苷磷酸化酶(Thymidinephosphotylase,TP)以及放射线照射和肿瘤坏死因子作用后能否诱导胃癌细胞使其高表达TP.方法培养BGC823胃癌细胞株并按0 Gy、1 Gy、5 Gy、10 Gy、20Gy、30 Gy的剂量梯度进行照射并培养12h后收集细胞;按30GY照射后培养1h、3h、6h、12h,24h后收集细胞;放入肿瘤坏死因子使其在培养液的终浓度达到10ng/ml并培养3h、6h、12h、24h后收集.然后分离胞浆蛋白,测定浓度后用蛋白印迹方法检测TP含量变化.结果蛋白印迹检测发现正常培养的BGC823胃癌细胞,经放射线照射和肿瘤坏死因子作用的BGC823胃癌细胞均未见目标TP显像.结论BGC823胃癌细胞不仅不表达TP而且也无法用放射线和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后使其表达TP.

    作者:金俊硕;李林虎;高英兰;钟秀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消化道原发性淋巴瘤36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消化道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6例病理诊断为消化道原发性淋巴瘤的病例临床资料、免疫组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发生在胃部20例(56%),肠道13例(36%),阑尾3例(8%).溃疡型13例(36%),浸润型15例(42%),结节型8例(22%).36例中黏膜相关淋巴瘤(MALT)26例(72%),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8例(22%),肠型T细胞淋巴瘤2例(6%).结论消化道淋巴瘤临床缺乏特异性,内镜活检易漏诊或误诊为癌.明确组织学分型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发生在消化道MALT淋巴瘤病变局限,不累及淋巴结或其它组织器官,术后辅以化疗或放疗预后较好,多数可以长期存活.

    作者:刘志芳;许云凤;张伟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2003~2005年注射用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抗感染药物是医院应用广泛、消耗量大的药品种类之一.近年来,高效、广谱、低毒的新型抗感染药物不断上市,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与此同时,细菌耐药性问题也日益严重为了解我院注射用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我们对2003~2005年注射用抗感染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周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解磷定致高血压1例

    1病例介绍男,48岁.于2004-08-15早晨去田间喷洒甲胺磷、1605等含有机磷农药的混合药液,至上午9时左右空然出现胸闷、乏力、出汗、心悸、头晕,视物不清及腹痛腹泻等症状,于9时50分来诊收入院.病人既往身体健康,无高血压病史.

    作者:刘正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肠梗阻保守治疗的护理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腔,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保守治疗是每一个肠梗阻病人必须首先采用的方法,部分单纯性肠梗阻病人,常可采用此法使症状完全解除而免于手术,对需要手术的病人,此法也是手术前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有效地胃肠减压是保守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作者:姜小燕;刘荣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美国消化内镜学会ASGE指南-下消化道出血中内镜应用指南

    下消化道出血(Lower-GI bleeding,LGIB)可导致危及生命的失血,LGIB约占全部消化道出血的20%.全美成人中每年因下消化道出血住院者约为21人/10万.LGIB老年人多见,80岁年龄组LGIB是20岁年龄组的200倍.出血平均年龄63~77岁.大多数出血为自限性,不需住院,病死率2%~4%.

    作者:胡晓;韩盛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心电监护

    多数冠心病人在心脏缺血期间能感到胸痛,因而医护人员能迅速采取措施,限制缺血过程以挽救心肌组织.但糖尿病人自主神经纤维发生了异常改变,在心脏缺血时大部分病人完全无症状,仅表现为心电图ST段和T波的变化,称为隐匿性心脏缺血(SMI)[1],病情进展迅速,容易错过抢救的佳时机,也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我们2002-01/2004-09收治了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病人96例,根据病人ST段的演变进行了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孙秀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黏度血清导致生化分析仪加样仪异常的探讨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探针细长,吸样量少,测定迅速,结果准确,是其突出的特点,但是我们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发现高黏度血清,因其黏度增加而影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吸样,从而造成结果异常的情况偶有发生,因国内这方面资料较少,现将我院生化分析仪由于高黏度血清而引起结果异常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以引起同行的重视.

    作者:陈东升;曲良斌;彭桂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助产士心身健康的影响因素探讨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体制改革的深入,产妇及社会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医护人员特别是助产士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再加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人们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服务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护患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很多助产人员都不愿意从事该专业,能改行的基本上都从事别的工作了,造成助产人员的缺乏,相对来说助产士工作量增大、工作节奏快,抢救病人多、精神高度紧张,连续工作时间长,在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的同时,还承受着心理压力及不良因素的影响,以致影响服务质量面对这些问题,助产士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只有保证助产士的身心健康,才能保证她们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生命的诞生.现就针对临床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法.

    作者:孙晋霞;褚侠;杨玉苹;田中倩;王明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主办: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