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中应用可吸收线的窍门

祁玉洁;林钧莲;侯海霞

关键词:
摘要:临床在使用可吸收线的时候,针、线连接处不牢固会发生针线分离,或针的型号使用不匹配,需更换合适型号的普通缝合针.可吸收线多发滑,在穿普通缝合针时,经常发生脱落,给医生缝合时带来很多不便.若打一个小结,既不发滑也不会脱落,但在缝合时,小结的粗细多大于缝合针,不易穿过皮肤和组织.在此介绍一个小窍门,先将可吸收线纫在普通缝合针上,留合适长度的可吸收线在接近其根部用缝合针穿过可吸收线中间,将线拉回,如此可吸收线会被固定住,不会滑脱,缝合时又无结节阻碍,可顺利穿过皮肤和组织.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相关文献
  • 贲门组织不典型增生随访1例

    1病例介绍病人女,50岁,农民.因心窝部疼痛返酸11年,于2006-02入住我院消化内科.病人入院前11年,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心窝部烧心感伴返酸,无返食现象,症状与饮食、季节无关,无吞咽障碍,2002-02/2002-11、2003-10、2004-02、2005-02、2006-02在我院6次胃镜检查,拟诊为贲门癌,病理检查均见表现为贲门上皮不典型增生,间断服波利特10mg及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作者:邱清武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手术室护士在手术中的自我防护意识探讨

    手术室是为病人进行手术治疗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一个重要技术部门,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中,手术室护士承担着手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整理工作.以急诊手术、特殊感染手术(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破伤风、绿脓杆菌等)而言,对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手术室护士不仅要做好自身防护,还要注意保护手术人员与病人防止医院性感染,杜绝各种可能传染的机会,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吴美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直视微创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对298例单纯胆囊疾病病人行直视微创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切口3~5cm.结果全部手术均获成功,并发症发生率2.01%(6/298),胆管损伤发生率0.68%(2/298):术中胆囊动脉出血3例(出血量200~300ml),延长切口(未超过5cm),缝扎止血后顺利完成手术;胆漏2例,术中轻微误伤胆总管而加行T管引流;切口感染1例.术后平均随访1月~2年,平均10个月,未有再次手术病例.结论MC切口小、损伤小、恢复快,如果病例选择合适,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在没有腹腔镜的基层医院可广泛开展应用.

    作者:翟忠奇;罗晓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闭合性肝外伤的处理体会

    我院2000~2005年,手术治疗闭合性肝外伤43例,现就有关处治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作者:杨卫青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浅谈如何搞好护理工作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各项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医院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目前情况下如何搞好护理工作,谈一下我们自己的一些看法.

    作者:孙卫红;魏灵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X线对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价值

    先天性巨结肠是婴幼儿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之一,X线平片和钡灌肠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周志厚;胡伟;许洪彩;张长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浅谈成功定律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一个成功的医院,它不仅仅在于有没有高明的医生,有没有先进的设备,而重要的在于有没有一群成功的人士.而护士在医院的群体中占大多数,如何对护士进行成功教育,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兴衰与发展,我院一直坚持对护士进行成功教育,取得了较好成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魏灵芝;孙卫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大肠黑变病20例临床分析

    大肠黑变病是大肠黏膜一种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的以色素沉着为特征的病变.近几年随着内镜检查的开展,大肠黑变病的诊断率逐步提高.现将我院2001~2005年内镜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大肠黑变病人20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昌燕;张洪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占肝脏良性病变的41.6%,直径>5cm者为巨大肝血管瘤.随着介入放射治疗学的发展,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途径.

    作者:赵延吉;于磊;季晓华;张卫平;张玲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胶体次枸橼酸铋、呋喃唑酮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观察及护理

    近年研究已明确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慢性胃炎的发生密切相关.我们观察55例病人胶体次枸橼酸铋联合呋喃唑酮二联疗法,表明在Hp相关性胃炎病人根除Hp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总结有关治疗和护理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艳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肾功能衰竭6例护理体会

    妊娠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产科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为帮助孕产妇顺利渡过危险期,降低围分娩期急性肾功衰竭的发生率及孕产妇的病死率,针对其病因和合并肾功衰竭的临床情况,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肺心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护理

    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慢性肺心病病人急性发作期间,由于呼吸道感染,炎症波及到支气管周围的动脉分枝,引起炎性痉挛、狭窄和阻塞,骤然增加右心负担,诱发呼吸衰竭和心功能衰竭,极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预后差,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安全,在治疗过程中,护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现将我们2002-04/2005-10收治的120例肺心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俊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全麻患儿手术配合的体会

    我院全麻手术患儿多采用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了大脑联络和丘脑新皮质系统,兴奋边缘系统,将丘脑新皮质系统和边缘系统的功能与电生理分开.单独使用氯胺酮,亦有骨骼肌紧张,唾液和支气管分泌物增多,咽喉反射消失过晚等缺点.患儿在全麻苏醒过程中,如大脑高级中枢的功能仍未恢复,就影响到患儿对感觉的反应和处理,患儿可能出现意识模糊,躁动不安.此外,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刺激,常常会引起各种呼吸、循环障碍.因此,在全麻期间,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刘荣芬;姜小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高血糖与肝纤维化形成机制的研究

    高血糖对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血糖可以促进肝星状细胞增生及胶原合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自由基的产生、有丝分裂原蛋白激酶的活化、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及细胞因子的改变有关.

    作者:焦明丽;苌新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产后胎盘滞留的处理方法与注意事项

    胎盘滞留是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根据胎盘与子宫壁之间的关系可分为:胎盘全部剥离后滞留、胎盘剥离不全、胎盘胎膜残留、胎盘黏连、胎盘嵌顿、胎盘植入.

    作者:吕凤;马国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解磷定致高血压1例

    1病例介绍男,48岁.于2004-08-15早晨去田间喷洒甲胺磷、1605等含有机磷农药的混合药液,至上午9时左右空然出现胸闷、乏力、出汗、心悸、头晕,视物不清及腹痛腹泻等症状,于9时50分来诊收入院.病人既往身体健康,无高血压病史.

    作者:刘正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无痛胃镜检查病人安全隐患因素及其对策

    目的提高内镜中心护理人员对实施无痛苦胃镜检查病人护理安全的认识,加强对检查病人的安全管理.方法对进行该检查的病人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提出安全管理的对策和改进措施.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几年来,将不安全因素减少到低限度,无病人发生麻醉意外、坠床、摔倒等事件.结论细致的人性化管理和安全性教育是消除不安全因素有效方法.

    作者:裴宪琴;刘丽萍;毕淑娟;杨嫦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报告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属少见病.我院2003-04/2005-04收治2例,现复习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陈玉祥;邱仁义;黄承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LC及OC)胆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我院近10年来胆囊切除术(LC及OC)致胆管损伤9例及外院转入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损伤的部位、类型、发现时间、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0例中6例行修补术或拆除缝线并T管引流痊愈出院;2例行胆肠Roux-en-Y吻合,痊愈出院;1例行肝圆韧带移植修补及T管引流,术后出现·胆漏,经充分引流痊愈出院;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预防损伤和术中及时发现损伤是关键,胆管损伤的处理要根据损伤发现的时间、部位、类型等选择不同的方法.

    作者:闵春凯;孙一凡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尿毒症并发带状疱疹10例临床分析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疱疹性皮肤病,尿毒症并发带状疱疹发病率高,且病情危重,病死率高,严重影响尿毒症病人的生命安全,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我们2004-01/2005-06收住院尿毒症病人62例,其中并发带状疱疹10例,现将10例疱疹病人的临床诊治情况总结分析报如下.

    作者:王翠玲;亓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主办:中国医促会胃病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