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坤;杨闻晓;罗勇;宋新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及Dieulafoy病均为少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二者并发更为少见.我院发现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昌京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多原发性大肠癌(multiple primary colorectal cancers,MPCC)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提高MPCC的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1990年12月~2005年12月,该科15年来诊断的39例多原发性大肠癌的临床及内镜特点.结果 该组多原发性大肠癌39例,占同期收治大肠癌患者的2.36%(39/1696),其中23例(1.35%)为同时性多原发性大肠癌(synchronous carcinoma,SC),16例(1.01%)为异时性多原发性大肠癌(metachronous carcinoma,MC);该组以手术治疗为主,SC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MC患者.结论 术前行结肠镜全结肠检查、术中探查及术中结肠镜检查可以提高SC的诊断率,术后定期结肠镜复查可以及时发现MC,早期手术切除MMPC,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董彩红;吴利娟;张广平;段明坤;李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64例患者施行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肾囊肿去顶术43例,肾切除术8例,肾部分切除术4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4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3例.其中48例经后腹腔,16例经腹入路;结果 64例手术均获成功,肾囊肿去顶术手术时间30~100 min,平均50min,出血约20mL.肾切除术手术时间120~240min,平均191 min,平均出血200 mL.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时间65~120min,平均出血250mL.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手术时间120min和125min,出血60mL.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手术时间30~45 min,平均出血10 mL.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手术时间50~150 min,平均出血50mL.所有手术无1例输血.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微创手术,在泌尿外科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勇;王三富;张剑波;刘潭军;曾荣;郑宏;刘忠元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combined contact pneumatic lithotripst,MPCNL)治疗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25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微创经皮肾取石术,分析其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等.结果 258例患者一期取石成功为150例,二期取石成功80例,三期取石成功28例.3例术中大出血分别输血400~800 mL.失血量约50~200 mL,平均约100mL.患者术后住院时间3~10d,平均5.6d.该组结石取尽率达93%.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高效、结石清除率高的优点,是一种较佳的手术方法.
作者:王小勇;李挺山;赖炳旺;李云;叶正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免气腹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04年3月~2006年5月该院妇科实施免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均完整剔除肌瘤,无1例中转进腹手术.术中出血量(146±110.7)mL,手术时间(86.5±27.7)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5±7.2)h.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单发肌壁间子宫肌瘤大径、不同部位子宫肌瘤(前壁、后壁、宫底部)、多发性子宫肌瘤组肌瘤数2个者与<6 cm单发性肌壁间肌瘤,其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多发性子宫肌瘤组肌瘤数2个者与≥3个者比较,其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免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机体损伤小、恢复快,尤其方便在腹腔镜下缝合,更适合应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
作者:孙桦;刘建华;蔡任飞;顾玮玲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对抗生素所致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colitis,PMC)的分析,总结临床经验教训,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该院1994~2005年73例临床使用抗生素引起的pMC患者从年龄、合并疾病、抗生素的使用种类、时间、发病时间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结果 PMC多发于合并有长期慢性疾病、年龄大、体质差、手术后及抗生素应用不规范的老年患者.结论 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是引发PMC的主要原因,对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的老年患者出现腹痛、腹泻时,结合结肠镜的特征表现首先应考虑有无PMC,及早停用抗生素,使用足量和足疗程的甲硝唑和万古霉素是治疗PMC有效方法.
作者:黄开红;李楚强;陈为宪;王连源;陈其奎;夏忠胜;朱兆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技术在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切除肾上腺肿瘤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23~67岁,平均36.5岁.左侧11例,右侧15例.其中原发性醛固酮腺瘤14例,皮质醇腺瘤7例,嗜铬细胞瘤2例,神经节细胞瘤1例,无功能性腺瘤2例.结果 该组26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90~150 min.术中失血70~210 mL,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入路直接,手术效果确切,具有痛苦小、损伤小,并发症少及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作者:管建云;管向军;赵高贤;张卫星;徐培元 刊期: 2007年第08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57岁,农民.2个月前出现上腹痛饱胀不适进食后加重,到我院行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部大弯侧见一1.2 cm×1.5 cm山田Ⅱ型息肉,表面糜烂,行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切除肿物大小为1.0cm×1.5 cm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示:肿物内见十二指肠腺增生,腺上皮形态呈立方低柱状或高柱状,核居中或居基底,分泌黏液,腺体呈小叶状分布,见图1~3.病理诊断: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术后患者住院观察给予洛赛克、止血敏、止血芳酸治疗,5 d后复查胃镜,见十二指肠球部大弯侧黏膜轻度隆起,表面形成浅表溃疡.
作者:张媛;朴熙绪;金仁顺;朴东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早期关节镜下钢丝穿套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疗效.方法 对20例Ⅱ、Ⅲ型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24h内采用关节镜下钢丝穿套治疗的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骨折愈合,关节功能优16例,良3例,优良率95%.结论 早期关节镜下钢丝穿套治疗胫骨髁间嵴骨折创伤小,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文杰;沈为栋;张铁洪;任乐夫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56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均顺利完成LC,无中转开腹,其中5例胆囊大部分切除加腹腔引流,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LC治疗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是复杂LC成功的关键.
作者:周哲;涂湘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放大胃镜对幽门螺杆菌(heliobacterpylori,Hp)相关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6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接受了放大胃镜检查,观察胃体大弯集合静脉形态,取活检行病理检查,并进行Hp检测.结果 68例患者中Hp阳性20例,Hp阴性48例.Hp阳性者中,18例(90%)表现为D型集合静脉,2例(10%)表现为Ⅰ型集合静脉;Hp阴性者中,6例(12.5%)表现为D型集合静脉,42例(87.5%)表现为R型或Ⅰ型集合静脉.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为33.81,P<0.001).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2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中,9例表现为轻度慢性炎症,11例表现为中度慢性炎症;48例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中,43例表现为轻度慢性炎症或正常胃黏膜,5例表现为中度慢性炎症.两组间病理检查炎症程度差异有显著性(χ2为13.22,P<0.001).结论 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放大胃镜下特点为胃体集合静脉消失,其原因可能与黏膜炎症水肿有关.
作者:林香春;顾雁;李玉红;林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索大肠息肉的简便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和氩气高频电刀切除的方法.结果 切除566例大肠息肉,31例术中出血,15例术后出血.结论 内镜下治疗大肠息肉是一种简便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曾庆贵;潘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阴道镜及其定位活检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临床可疑有宫颈疾病的1153例患者施行阴道镜检查,均行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结果 与组织学结果作对照,阴道镜诊断HPV亚临床感染(SPI)、CINⅠ、CINⅡ、CINⅢ、浸润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9%、85.7%、91.8%、100%及100%;98.2%、81.8%、85.9%、100%和100%;96.2%、83.2%、88.2%、100%和100%.结论 阴道镜作为一种临床诊断方法,其诊断的准确性,与阴道镜医生的经验技术、活检标本的大小及阴道镜图像的特异性等有关,借助阴道镜使病变图像清晰更方便定位活检,可以大大提高活检的阳性率.
作者:丁玎;李翠凤;谢莉;张爱洁;周樱;魏娟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胆总管探查手术中应用防漏水支架与纤维胆道镜对胆道结石病人的诊治价值.方法 将2003年1月~2005年3月该院152例胆总管探查手术病人随机分组,分别以联合应用防漏水支架和纤维胆道镜(实验组78例)与单用纤维胆道镜(对照组74例)对病人进行诊治,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一次取石率及腹腔感染情况.结果 两组中胆总管结石均术中取尽,肝内胆管结石术中一次性取石率实验组为84.21%(16/19),对照组为54.55%(10/22);实验组平均取石时间为(31.19±2.55)min,对照组为(41.16±1.89)min;两组肝内胆管结石术中一次性取石率及取石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病人均无腹腔感染.实验组3例病人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赘生物形成,经内镜取出标本术后病理为胆管细胞癌.结论 防漏水支架在术中胆道镜中的应用安全可行,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术中一次性取石率,减少术后残石率和遗留率,节约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为进一步提高内镜对肝内胆道疾病的诊治有效率提供了新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涂从银;吴立胜;汪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35例化脓性膝关节炎采用关节镜下清理术、术后持续冲洗引流、早期功能锻炼,结合全身抗生素治疗,通过随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5例患者全部治愈,无1例复发,按Neer评分,优21例,良9例,可5例,优良率85.7%.结论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化脓性膝关节炎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效果满意.
作者:唐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内镜下为2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实施了经胸入路的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结果 全部病例均成功地施行了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手术时间90~180 min(平均130 min),术中出血量10~40 mL(平均20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3~5 d,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随访3~12个月,效果满意.结论 内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可以达到传统手术的效果,治疗良性甲状腺病变颈部无疤痕,美容效果好,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作者:肖志刚;刘升锋;陈超武;李丹;刘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治疗成人型多囊肾的疗效.方法 采用腹腔镜下经腹膜后行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多囊肾患者12例.结果 12例手术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发生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肾功能改善.结论 腹膜后腹腔镜囊肿去顶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应作为首选术式.
作者:高玉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翼腭窝手术的可行性与解剖路径.方法 10%甲醛充分固定的5例(10侧)成人头颅湿标本,在电视监视下,从鼻腔置入0°鼻内镜,依次切除中鼻甲、钩突、筛泡以及前后组筛房,扩大上颌窦口后咬除上颌窦口后部腭骨垂直部直达其与蝶骨交界处,全部切除上颌窦后壁内侧半骨壁,显露翼腭窝.分别用0°、30°鼻内镜充分暴露翼腭窝内的结构,逐层进行解剖,记录所涉及到的组织结构,探查其毗邻关系.结果 所有标本均能满意显露翼腭窝.翼腭窝显露范围向上达眶尖,向下达翼腭窝底壁,向外能完全暴露翼突外板上半部分以及翼突根部,部分显露颞下窝.结论 鼻内镜下可以满意显露翼腭窝,安全控制翼腭窝内所有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
作者:张勤修;邹建;覃刚;刘世喜;安会明;梁传余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对子宫纵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7例子宫纵隔患者采用宫腔镜、宫腹腔镜联合或宫腔镜/B超联合诊治,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评价手术及监护方式.结果 97例均一次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单纯宫腔镜手术者术后平均住院日3 d,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者平均住院日5d.术中B超监护6例(6.2%);单纯腹腔镜监护3例(3.1%);宫、腹腔镜联合手术26例(26.8%);未行腹腔镜或B超监护62例(63.9%).单纯宫腔镜手术3~12 min,平均时间(7.5±4.1)min,术中出血极少.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是诊治子宫纵隔安全、有效的的佳方法,按照子宫畸形情况、纵隔类型和有无盆腔合并症选择合适的手术及监护方法.
作者:杜炜杰;汪晓菁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胆道残石的价值、方法和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了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胆道残石386例,应用网篮套取、冲洗,并配合经皮胆囊镜、冲击波胆道碎石仪等取出结石.结果 386例患者中371例取净结石,取净率96.11%,多取石次数5次,平均1.8次.并发胆道出血4例,发热8例,腹泻10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 利用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治疗胆道残石有效的方法.熟练的胆道镜操作技术有利于提高取石的成功率.
作者:杜锐锋;张冰;和红春;苏晓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