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雨;李立志;张涌泉;许景洪;梁荣中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80岁以上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TURP治疗的152例80岁以上高危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2例患者手术39~75min,平均53 min.电切前列腺组织42~95 g,平均67 g;术中失血60~250 mL,平均105 mL.术中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早期表现17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发生术中大出血.全部病例术后均排尿通畅,IPSS由术前30.0降到7.5,Qmax>15 mL/s.随访3个月~12 a,未见前列腺再次增生梗阻,仅1例发生永久性尿失禁.全组患者术后均未有心、脑、肝、肾等系统疾患加重.结论只要术前积极控制并发症,技术娴熟,TURP术仍然是当今治疗80岁以上高危BPH的主要方法.
作者:祖雄兵;庄乾元;叶章群;周四维;齐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直视下探查分离假体置入腔隙及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形成的多发性异物囊腔结节,减轻组织创伤,提高隆乳术效果和异物清除率.方法自2001年3月起在SEPS镜辅助下完成21例乳房整形术,其中13例为隆乳术,8例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术后坚决要求行异物清除术,术前B超对异物定位标记,全部手术经腋部切口,在SEPS镜辅助下对皮下、乳腺内、腺体后、胸肌内等不同解剖层次的异物结节囊腔逐一探查剥离,清除异物,隆乳术者于胸大肌下剥离假体置入腔隙.结果术后无血肿、感染,伤口Ⅰ期愈合.随访6~18个月,注射隆乳所致乳房疼痛、乳腺结节和双侧乳房不对称畸形等术前不良临床表现消失,术后复查乳腺B超已无异物包块征象;隆乳术后假体无移位,乳房外形及手感良好.结论SEPS镜辅助直视下行注射隆乳异物取出和隆乳较常规盲视下操作组织创伤小,更安全,确切,可靠,不失为注射隆乳异物清除和隆乳的良好方法.
作者:唐庆;古键;吴志棉;刘祥厦;曾庆梅;苏爱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失败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180例,使用德国Wolf 7.9 F输尿管镜配合丹麦气压弹道碎石机.其中手术失败11例,占6.1%.结果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手术失败原因、处理:①输尿管镜难以通过扭曲狭窄的输尿管4例,行开放手术,术后应留置双J管.②输尿管镜进镜或碎石时结石上移,进入肾盂或肾盏5例.其中上段结石3例,中段下段结石各1例.当进镜和碎石时冲水压力尽量小,以保持视野清晰即可.一旦结石上移输尿管镜下无法找到,则需放置双J管,术后配合ESWL术碎石可达到良好疗效.③输尿管镜无法进入输尿管2例,考虑与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中叶抬高,膀胱内小梁小室增生有关,以致输尿管开口难找.操作时损伤输尿管开口处黏膜,以致输尿管镜进镜困难.结论严格掌握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手术指征,提高手术技巧,操作谨慎仔细,并配合其他各项腔内碎石技术,提高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成功率.
作者:盛旭俊;黄云腾;张良;陈建华;孔良;王伟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选择有效的鼻腔填塞止血材料.方法比较200例鼻内镜手术应用碘仿纱条和S-100吸收性止血绫填塞止血及填塞后鼻腔反应情况.结果应用S-100吸收性止血绫止血效果好,头疼及鼻腔疼痛较轻,术后鼻腔反应轻.结论S-100吸收性止血绫是一种良好的鼻腔鼻窦手术后填塞材料.
作者:李东云;梁建平;陆秋天;袁弘;唐凤珠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孕症宫腔镜下宫腔病变发生率,不孕症宫腔镜常规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对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常规检查并用输卵管导管行输卵管通液了解不孕症宫腔病变率及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不孕症宫腔病变率为70.37%,病变发生率以子宫内膜炎常见.216例不孕症患者中输卵管不通畅者107例,占49.53%.结论不孕症患者宫腔病变率占较大的比例,输卵管因素是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对不孕症患者常规行宫腔镜检查是必要的.
作者:李洪英;龚朝琼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治疗蝶、筛窦囊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00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蝶、筛窦囊肿病例中经鼻内镜治疗的21例患者的资料.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随访6个月~4 a,未见复发者.结论经鼻内镜治疗蝶、筛窦囊肿具有视野清晰、损伤小、面部不遗留瘢痕的优点,疗效可靠.
作者:邹剑;刘世喜;张勤修;安会明;梁传余;王力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效果.方法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7例,平均40岁,结石直径12~30 nm,根据X线定位,采用经腹膜后腔和腹腔途径,显露输尿管,用自制刀及电凝钩切开输尿管取出结石.置入双J管,缝合切口.结果17例手术均获成功.随访3~9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疗效好,患者术后恢复快.
作者:黄朝友;姜睿;陈同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麦克尔憩室的临床特点、腹腔镜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8例小儿麦克尔憩室.结果38例诊断明确,术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6.7 d,无手术近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对小儿麦克尔憩室的诊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尹强;吴水华;周小渔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视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Olympus直径4.5mm硬镜对545例有宫腔镜检查指征而无禁忌证的患者行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结果545例中414例检出异常,57例行宫腔镜电切术,56例术后病理诊断与检查结果相符.术后感染1例,感染率为0.18%.结论电视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宫腔内病变具有简单、快捷、准确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B超具有导向作用,可以提高宫腔镜检查和宫内操作的成功率.
作者:张荷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该科2001年10月~2004年7月进行各种妇科腹腔镜手术共428例的资料.结果该组有10余种妇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近20种手术方式;中转开腹7例(1.67%);并发症发生率0.94%,无大血管损伤、空腔脏器损伤、电损伤和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随着新技术、新器械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逐渐减少.扎实的基本功、相对固定的手术团队、谨慎选择手术对象、及时中转开腹是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腹腔镜手术对病人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切口美观,而且诊断和治疗同步完成,因此,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的诊治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春莲;陈双郧;李咏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0年4月~2004年7月收治的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休克型异位妊娠11例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异位妊娠破裂率为81.8%,流产率为18.2%,腹腔内出血量为800~1 200 mL;11例中行输卵管切除术9例,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术2例.术中输血6例,输血量400~800 mL.手术时间约60 min,其中间质部妊娠稍长,约60~8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 d.结论具备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合适的麻醉,先进的心电监护设备,必要的支持疗法,腹腔镜下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徐丽玲;柴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应用内镜微波联合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EGP)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将54例EGP患者随机分成A组(先药物后微波治疗组)和B组(药物+微波治疗组),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54例患者43例Hp阳性,37.0%(20/54)的患者发现肠上皮化生.A组:单纯药物治疗仅有11.5%(3/26)的患者糜烂性病变消失,而应用微波治疗后,95.7%的患者隆起糜烂性病变消失;B组:隆起糜烂性病变治愈率达92.9%(26/28),与单纯药物治疗比较差异具极显著性(P<0.01).有5例出现轻微上腹胀或上腹隐痛,但均在术后1周内消失.共治疗隆起性病灶246个.结论EGP的发病与Hp感染有关,容易发生肠上皮化生.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欠佳.内镜微波联合抗Hp治疗EGP不仅疗效确实,而且安全简便.
作者:王圣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两者应用指征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6例TVH和54例LAVH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LAVH组的手术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适应证均显著优于TVH组;而TVH组的手术时间较短、成本-效果比明显优于LAVH组.结论LAVH显著扩大了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使部分需要经腹子宫切除术(transabdominal hysterectomy,TAH)的病人避免了开腹手术,其较TVH更为优越;但TVH组成本-效果比显著优于LAVH组,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如存在适应证,TVH手术仍可作为首选术式.
作者:余晓;俎德学;叶玲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新方法.方法应用套线法微型腹腔镜缝扎内环口方法.结果全部病例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时间6个月、1 a,全部患儿症状消失,恢复良好,无1例复发.结论套线法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鞘膜积液,较其他方法操作更简单,手术时间更短,创伤更小,特别适于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于文涛;周致红;曲金龙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显微内镜手术治疗腰椎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特点及易出现的问题和并发症.方法1999年11月~2005年3月,采用ME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56例.分别应用腰椎后路显微内镜手术进行单节段或双节段、连续或间断、单侧或双侧开窗减压,中央椎管呈桥式扩大减压及潜行性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治疗,摘除椎间盘483个.结果术中有2例转开放手术,发生硬膜损伤6例,定位错误5例.术后发生椎间隙感染8例,对侧复发1例.216例随访3个月~5 a.疗效:优175例,良23例,可13例,差5例,优良率92%.术后当天离床大小便,1.5周基本恢复日常生活.结论该术式创伤小,减压充分,术后恢复快.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操作技术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沈成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在成熟型疣状胃炎中的治疗价值.方法35例成熟型疣状胃炎患者行APC治疗,氩气流量设定为2 L/nin,功率40~60 W,灼除所有疣状病灶.术后给予奥美拉唑治疗.1个月后随访及胃镜复查.结果35例共146枚成熟型疣状胃炎病灶经APC治疗灼除,治疗次数根据病灶大小决定,平均每枚病灶治疗时间为3.9 s(2~6 s).所有患者未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随访发现31例患者(88.6%)临床症状消失,内镜显示隆起病灶平伏,黏膜炎症明显改善.4例(11.4%)黏膜炎症改善,但仍有消化道症状.结论内镜下APC治疗成熟型疣状胃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应力;姜春萌;王朝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对单纯踝关节起病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认识并加强其早期治疗.方法回顾总结1999年以来,关节镜检查发现的14例踝关节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治经过,经过半年以上的随访,进行疗效观察.结果14例病人术前均误诊,分别诊断为化脓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滑膜炎、骨性关节炎.全部病例在踝关节镜检查后发现确诊.并一期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术后配合以系统药物治疗,经过随访观察,近、远期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单纯以踝关节起病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少见,且容易误诊,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广泛应用,其诊断率将会获得提高,同时亦为早期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增加了一个新的方法.关节镜下手术仅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它可以防止晚期骨性关节炎的早期发生,但不能代替排酸、抑酸及饮食控制的治疗.
作者:张羽飞;许春利;王福生;王立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摘除巨大腺瘤的经验.方法采用了单纯圈套切除法、尼龙圈结扎法、分叶分次尼龙圈结扎法治疗结肠巨大腺瘤52例(64枚),全部获得成功.成功率为100%.全部病例中,有48例术后6~10个月复查,复诊率占92%.均未发现任何并发症及复发现象.结果该组52例病人,镜下顺利摘除结肠巨大腺瘤41例,占78%.摘除困难11例,占21%.经镜下补充治疗,全部获得成功.结论经内镜下摘除结肠巨大腺瘤是一种安全又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凤英;孟晓光;张黎;单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脏镜即不需辅助小切口的完全内镜下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式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动物为2头猪和24条狗,胸壁打孔,进行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操作.结果经过1.5 cm的3、4个小孔可以完成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对角支及回旋支等多支冠状动脉的搭桥手术,并能顺利完成左锁骨下动脉、降主动脉的远端吻合口的吻合操作.结论心脏镜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切实可行,值得进一步研究.不久的将来有可能成为心脏搭桥术的主要术式.
作者:王强;肖明第;程云阁;袁忠祥;卢成宝;吕志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宫颈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6例患者在进行阴道镜检查同时进行定位活检.结果516例定位活检患者中宫颈癌116例,非典型增生26例,尖锐湿疣56例,慢性宫颈炎318例.结论阴道镜检查能及时早期发现宫颈微小病灶,并能选择性定位活检,对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重要价值.
作者:汤新;孙红宇;黄顺姬;遇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