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显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

崔新广;常增林;庄正陵;段俊虎;刘涛

关键词:腰椎, 椎间盘移位, 内镜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 评价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并对MED术中常见问题的处理进行探讨.方法 1999年9月~2004年6月利用后路腰椎间盘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4例.结果 285例病人获得随访,时间9~54个月,平均27.2个月.该组优205例(71.9%),良73例(25.6%),优良率97.5%.无被迫改开放式手术.发生椎间隙感染1例.该组无1例患者术中死亡或发生神经器质性损伤.结论 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的操作技术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喉显微外科手术186例

    目的 探讨异丙酚、芬太尼、琥珀胆碱在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86例支撑喉镜下喉显微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结果 异丙酚、芬太尼、琥珀胆碱对MAP、HR、SpO2的影响较小,186例中心率减慢者5例,血压升高者8例,及时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术后未发现并发症.结论 采用异丙酚、芬太尼、琥珀胆碱静脉复合全麻,行支撑喉镜下喉显微外科手术,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适用于喉显微外科手术.

    作者:单廷义;李红耀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全腹腔镜胃手术9例报告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胃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该科行全腹腔镜胃手术9例.男性8例,女性1例;年龄21~74岁,平均54岁.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2例,胃壁良性肿瘤局部切除术3例,胃次全切除术3例,胃癌根治术1例.结果 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8.8 d.结论 腹腔镜胃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痛苦少,值得进一步探索开展.

    作者:金俊哲;吴硕东;张振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胃肠道血吸虫病的内镜与临床特征

    目的 探讨胃肠道血吸虫病的内镜和临床表现,以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 对内镜和病理确诊的168例胃肠道血吸虫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8例胃肠道血吸虫病患者中,胃血吸虫病33例,肠血吸虫病135例.138例内镜检查表现为炎症型24例,溃疡型73例,增生型41例.病理以慢性萎缩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黏膜层、黏膜下层或坏死组织中有多量血吸虫卵沉积或钙化.合并胃肠道肿瘤134例,发生率79.76%,其中胃癌23例,大肠癌111例.结论 胃肠道血吸虫病的内镜及临床表现为多样性,并发症多,肿瘤发生率高,诊断依靠流行病学史、内镜和病理检查,应及时诊断治疗,定期随访.

    作者:殷新光;王波;杨志宏;曹晨曦;王桂华;季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不同术式治疗输卵管妊娠后的生育结局研究

    目的 探讨使用不同术式和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后患者的生育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56例输卵管妊娠妇女经手术治疗后的生育状况,比较剖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输卵管保守手术与切除手术之间的区别.结果 宫内妊娠率在开腹手术组为27.0%,在腹腔镜手术组为51.1%,重复性异位妊娠在开腹手术组为39.7%,在腹腔镜手术组为18.0%.两组不孕率分别是33.3%和30.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宫内妊娠率在输卵管保守手术组为50.0%,在输卵管切除组为22.4%,重复性异位妊娠率在输卵管保守手术组为21.7%,在输卵管切除组为34.5%.不孕在两组分别是28.3%和43.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去除了引起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后,宫内妊娠率明显增加,而不孕率和重复性异位妊娠率明显降低.结论 在影响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后生育结局的因素中,腹腔镜手术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保留输卵管的手术明显优于输卵管切除术.如患者没有引起输卵管妊娠的相关因素,则其生殖预后良好.

    作者:邱晓红;韩丽英;李荷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氟比洛芬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氟比洛芬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急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LC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B组,术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A、B两组分别于注药后4、8、16和24h进行视觉模糊评分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 LC患者术后大部分存在中等程度的疼痛,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可使VAS显著减低(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可安全用于LC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

    作者:曾志文;陈伟元;曾金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我国内镜医师诊疗技术资格评价与考试浅论

    由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向医学内镜设备、器械、材料渗透,在微电子学、材料学、计算机技术、机械加工等学科高度发达的时代,理工科与内镜医学科交叉融合,结合密切.内镜诊断和治疗水平已成为现代医学进步的象征,成为医院医疗水平的标志之一.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内镜医师行业性组织机构和培训基地,统一进行内镜医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科研、学术交流与合作,大大提高了临床内镜的诊治效率.我国内镜医学近10年来发展很快,内镜技术已普及到县级医院,全国目前从事内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已达30余万.

    作者:张阳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联合疝无张力术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症并腹股沟疝的探讨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联合疝无张力术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症(BPH)并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用环状网塞填充疝环口,以达到修补缺损,用片状补片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再一期行TUVP.结果 术后效果满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腹股沟区无紧缩感、疼痛轻、拔出尿管后排尿顺畅、伤口一期愈合;短期无术后并发症及疝复发的优点.结论 TUVP联合疝无张力术一期治疗高龄BPH并腹股沟疝效果良好,尤其对合并其他内科疾病的患者更具有优越性和实用性.

    作者:朵永福;龙启;梁伟新;张勇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胃平滑肌肿瘤(腔内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胃平滑肌瘤与胃平滑肌肉瘤的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1992年10月~2005年1月40例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胃平滑肌肿瘤患者(男26例,女14例)中,胃平滑肌瘤32例(男20例,女12例),胃平滑肌肉瘤8例(男6例,女2例).经胃镜、X线钡餐、B超、病理等检查,手术后组织切片病理检查予以证实.结论 对胃腔内型肿瘤胃镜下诊断率较高,熟练掌握胃平滑肌肿瘤的镜下特点,对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明确手术治疗方法,肉瘤的早期诊断明显提高5年存活率.

    作者:蒋鑫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实改进与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改进步骤与效果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改进后71例病例均来自2004年,对照组为方法改进前43例,均来自2004年.结果 改进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手术耗时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改进组血清β-HCG术后比术前下降幅度为91%,对照组为76%(P<0.05),术后1~3个月输卵管通水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通畅性检查结果大致相同.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的改进是有意义的.

    作者:田乔;李燕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胃镜表现和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胃镜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 过敏性紫癜患儿共50例,均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并用内镜图像处理系统采集图像,病变部位取活组织检查.结果 过敏性紫癜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表现为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及溃疡现为斑片状略高出黏膜表面的出血斑点,组织学改变为无菌性血管炎,胃镜改变以十二指肠降部改变为显著,在临床各型紫癜病例均有发生,以腹型发生率高;过敏性紫癜内镜改变可早于皮肤紫癜.结论 过敏性紫癜胃镜改变以十二指肠降部为主,尤以腹型改变显著;胃镜检查结合病检有利于过敏性紫癜的早期诊断.

    作者:彭罕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尿道内切开结合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

    目的 提高尿道内切开结合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总结36例尿道内切开、尿道瘢痕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的经验.结果 32例一次手术成功,4例首次手术后又发生尿道狭窄,再次行尿道内切开及尿道瘢痕电切术,3例术后定期行尿道扩张,效果满意.结论 尿道内切开结合电切术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的首选方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应争取一次成功.

    作者:刘学进;李国庆;赵宏伟;季士本;朱学甫;张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40例近期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锐性分离宫腔粘连的近期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40例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锐性分离治疗,其中不孕症37例,同时行腹腔镜下手术,对盆腔情况和输卵管通畅程度进行全面评价,月经减少者3例,手术后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随访3~6个月,并再次行宫腔镜检查,进行近期疗效评价.结果 36例患者一次成功,另外4例因宫腔狭小,再次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手术中、后均无明显并发症,手术时间为10~30 min,平均20分,手术中出血5~15 mL,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1次手术成功率为9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具有安全有效性,近期疗效明显.

    作者:严德文;许丽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纳米生物技术在外科的临床应用

    纵观近几年来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纳米电子和纳米生物技术是纳米科学技术发展的三个主流方向.美国纳米技术的研究热点正由半导体芯片领域转向生物医学领域,纳米生物技术已经被列入美国的优先科研计划.我国纳米生物技术的发展,近几年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主要集中在纳米药物载体治疗与诊断技术、生物相容性材料、天然纳米生物材料、纳米中药等方面.目前纳米技术正处于取得重大突破的前夜,已经取得的令世界为之震动的系列成果,纳米生物技术也将高速发展,只有认识它、发展它,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发展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作者:张阳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先天性巨输尿管症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先天性巨输尿管症的时机和有效性.方法 总结该病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儿童4例,成人8例;左侧4例,右侧5例,双侧3例;输尿管剪裁整形再植术8例,肾输尿管全切术4例.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3个月~2年,病情稳定.2例患儿术后发育正常,健肾代偿性增大;8例输尿管剪裁整形再植术者,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经B超及IVU复查,术侧肾、输尿管积水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肾功能显著改善.结论 儿童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成人患者可根据病变情况采用保守或手术治疗.

    作者:段义星;樊皓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鼻内镜下治疗真菌性鼻窦炎12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手术方法、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1999~2004年收治的12例真菌性鼻窦炎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全部病人自觉症状缓解或消失.随访6个月~4年,仅2例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现仍在随访中,其余10例未复发,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具有许多优点,但在处理严重病例时,仍不能取代传统的Gldwell Luc手术.

    作者:刘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1年1月~2004年10月,应用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患者25例.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50min,手术失血量30~150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2~24 h,下床活动时间24~48 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5 d.随访10~54个月,20例腰痛患者中腰痛减轻13例;19例血压升高者中15例平均血压下降超过10 mmHg,其中11例血压下降至正常范围;血清Cr下降10μmol/L以上者6例,血清Cr一过性升高10μmol/L以上者2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绍兴;陈仕平;李启镛;王彬;李永生;郑松;卢庆;程柏松;张铭斌;蔡伟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手术经验及技巧(附145例次报告)

    目的 总结该院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totally extra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EP)成功手术经验技巧,为该手术的推广普及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分析该中心2002年10月~2005年5月120例病人,145次TEP手术病例,年龄18~91岁,平均52岁,包括直疝26例次,斜疝119例次,其中单侧疝95例,双侧疝25例,复发疝29例.结合作者手术经验,详细阐述分析TEP手术方法、步骤、难点技巧.结果 120例病人共进行145次TEP手术,中转TAPp手术2例.手术时间30~180 min,平均手术时间单侧68min,双侧105 min.术后无需使用镇痛剂,住院时间5~12 d,平均7 d.主要并发症为阴囊血清肿或血肿16例(13.3%),术后腹股沟区疼痛2例,膀胱损伤1例.随访4~35个月,术后复发1例,为开展手术早期病例.结论 TEP手术安全可靠,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手术时,主要能掌握TEP的一些手术要领和技巧,可以缩短学习曲线,手术并不困难.由于TEP手术在腹腔镜疝修补中优点明显,在我国应成为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术式.

    作者:蔡小勇;卢榜裕;陆文奇;黄飞;黄玉斌;刘祖军;宴益核;秦诚;江文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老年便血病人结肠镜下的病因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便血病人结肠镜下的病因,并与非老年组进行对比.方法通 过对1年内所有便血病人结肠镜检查结果 进行总结,对老年人便血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组结肠癌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而非老年组溃疡性结肠炎的患病率显著高于老年组.结论 老年人便血的病因以结肠癌常见,对老年人便血病人应常规做结肠镜检查.

    作者:李雪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Gerota筋膜内后腹腔镜应用于肥胖患者的体会

    目的 探讨Gerota筋膜内后腹腔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6例肥胖患者采用12肋下腋后线孔气囊扩张建立Gerota筋膜内后腹腔间隙,进行腹腔镜肾切除4例,肾囊肿去顶12例,肾盂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17例,离断性肾盂成形1例,肾上腺肿瘤切除2例.结果 35例手术顺利完成,仅1例输尿管结石因术中气腹机故障改开放手术.手术时间20~160 min(平均63.1 min).术中出血量10~240 mL(平均55 mL).肾盂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患者,6例术后少许漏尿2~6d(平均3.5 d).住院时间4~26 d.术后随访35例,2~13个月(平均5.1个月),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为减少脂肪组织的干扰,肥胖症患者可在Gerota筋膜内建立后腹腔间隙行腹腔镜手术,简便易行,路径直接,组织分离少,手术时间缩短.

    作者:孙方浒;申鹏飞;张文刚;朱汝健;王仙友;陈湘;张显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无痛肠镜2016例临床应用体会

    我院自2001年3月施行全麻无痛肠镜检查术,至今已完成2016例,患者反应良好,现将资料总结 如下:

    作者:李莉;谭跃;黎振林;莫健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