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德文;许丽娜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倒入法置镜的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286例输尿管结石应用该方法的经验.结果 286例均置镜成功并完成后续治疗.结论 输尿管镜倒入法置镜安全,高效,创伤小,适合各种输尿管开口.
作者:桑乾宏;蔡雅富;任胜强;邬旭明;袁鹤胜;刘星明;方建军;王强辉;梁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改良法经乳晕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经乳晕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疾病32例,并对该手术予部分改进:将中间的切口选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约1.0~1.5cm处;缝合颈前肌群时让患者去枕头,平卧位,使颈前肌群充分松弛;在甲状腺创面置引流管一条,术后2、3 d拔除;术后第9天拆线.结果 30例手术顺利完成.2例中转开放手术,其中1例因在处理上极时出血不能控制;1例因术中快速病理检查为甲状腺滤泡状肿瘤需行双侧甲状腺全切.1例因结节较大且位于甲状腺下极后内方,术后出现声音嘶哑,1个月恢复正常.出血量约50~80mL,手术时间为100~240min.结论 手术的部分改进更能满足年轻女性患者的美容要求,使手术操作更容易.把握中转开放手术时机可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黎洪浩;曹海玲;张红卫;赖东明;王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三维超声宫腔造影(3D-SHG)测量子宫纵隔长度,对切除子宫纵隔的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子宫纵隔的患者,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并对纵隔进行宫腔内的测量,指导宫腔镜下子宫 纵隔电切术.结果 根据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造影测量的子宫纵隔长度及宽度进行切除,经术中腹腔镜监测, 可达到完整切除纵隔及避免副损伤的目的.结论 3D-SHG可对子宫纵隔进行术前宫腔内的测量,其测量结果对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具有指导作用,增加了手术切除纵隔组织的准确性,安全性,认为可代替常规的腹腔镜及超声等监测.
作者:杨清;王玉;张静;蔡爱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子宫附件肿块合并慢性阑尾炎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该院1999年6月~2005年6月实施的22例子宫附件肿块合并慢性阑尾炎腹腔镜联合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全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子宫附件肿块合并慢性阑尾炎腹腔镜联合手术是安全可行的,符合联合手术的原则,体现了微创的优越性,并可以明确慢性阑尾炎的诊断.
作者:汤利民;严立俊;汤乐毓;张□;张棉成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胃平滑肌瘤与胃平滑肌肉瘤的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1992年10月~2005年1月40例胃平滑肌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胃平滑肌肿瘤患者(男26例,女14例)中,胃平滑肌瘤32例(男20例,女12例),胃平滑肌肉瘤8例(男6例,女2例).经胃镜、X线钡餐、B超、病理等检查,手术后组织切片病理检查予以证实.结论 对胃腔内型肿瘤胃镜下诊断率较高,熟练掌握胃平滑肌肿瘤的镜下特点,对胃平滑肌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明确手术治疗方法,肉瘤的早期诊断明显提高5年存活率.
作者:蒋鑫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胃肠道血吸虫病的内镜和临床表现,以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 对内镜和病理确诊的168例胃肠道血吸虫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8例胃肠道血吸虫病患者中,胃血吸虫病33例,肠血吸虫病135例.138例内镜检查表现为炎症型24例,溃疡型73例,增生型41例.病理以慢性萎缩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黏膜层、黏膜下层或坏死组织中有多量血吸虫卵沉积或钙化.合并胃肠道肿瘤134例,发生率79.76%,其中胃癌23例,大肠癌111例.结论 胃肠道血吸虫病的内镜及临床表现为多样性,并发症多,肿瘤发生率高,诊断依靠流行病学史、内镜和病理检查,应及时诊断治疗,定期随访.
作者:殷新光;王波;杨志宏;曹晨曦;王桂华;季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腔入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中上段输尿管结石,经结肠旁沟掀开结肠行输尿管切开取石15例,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切开腹膜后可直接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8例.结果 共23例25处结石均在该术式下完成,手术90~150min,平均115min.结论 腹腔镜下经腹腔入路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手术操作空间大和易暴露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严顺新;葛玉明;叶松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海绵窦解剖学研究,为临床治疗海绵窦区病变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12例成人尸头上进行,在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进入海绵窦,观察窦内重要血管、神经的走行,并从颅内切开海绵窦,测量神经血管在窦内的长度、外径及与鞍底中线间的距离.结果 在鼻内镜下可顺利进入海绵窦,清楚显露海绵窦内、外壁、颈内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及眼神经,并对其进行全程游离.结论 鼻内镜下经鼻蝶入路进入海绵窦,操作简便,创伤小,可清楚暴露海绵窭内部结构,可用于临床上海绵窦病变的治疗.
作者:王光辉;张勤修;吴宇平;刘世喜;邹剑;梁传余;吕杨成;刘劲松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锐性分离宫腔粘连的近期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40例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锐性分离治疗,其中不孕症37例,同时行腹腔镜下手术,对盆腔情况和输卵管通畅程度进行全面评价,月经减少者3例,手术后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随访3~6个月,并再次行宫腔镜检查,进行近期疗效评价.结果 36例患者一次成功,另外4例因宫腔狭小,再次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手术中、后均无明显并发症,手术时间为10~30 min,平均20分,手术中出血5~15 mL,全部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1次手术成功率为9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具有安全有效性,近期疗效明显.
作者:严德文;许丽娜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由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向医学内镜设备、器械、材料渗透,在微电子学、材料学、计算机技术、机械加工等学科高度发达的时代,理工科与内镜医学科交叉融合,结合密切.内镜诊断和治疗水平已成为现代医学进步的象征,成为医院医疗水平的标志之一.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内镜医师行业性组织机构和培训基地,统一进行内镜医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科研、学术交流与合作,大大提高了临床内镜的诊治效率.我国内镜医学近10年来发展很快,内镜技术已普及到县级医院,全国目前从事内镜诊疗工作的医师已达30余万.
作者:张阳德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使用不同术式和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后患者的生育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56例输卵管妊娠妇女经手术治疗后的生育状况,比较剖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输卵管保守手术与切除手术之间的区别.结果 宫内妊娠率在开腹手术组为27.0%,在腹腔镜手术组为51.1%,重复性异位妊娠在开腹手术组为39.7%,在腹腔镜手术组为18.0%.两组不孕率分别是33.3%和30.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宫内妊娠率在输卵管保守手术组为50.0%,在输卵管切除组为22.4%,重复性异位妊娠率在输卵管保守手术组为21.7%,在输卵管切除组为34.5%.不孕在两组分别是28.3%和43.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去除了引起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后,宫内妊娠率明显增加,而不孕率和重复性异位妊娠率明显降低.结论 在影响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后生育结局的因素中,腹腔镜手术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保留输卵管的手术明显优于输卵管切除术.如患者没有引起输卵管妊娠的相关因素,则其生殖预后良好.
作者:邱晓红;韩丽英;李荷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国产钬激光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国产钬激光机经输尿管肾镜或膀胱镜治疗泌尿系结石54例,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8例,中段结石6例,下段结石17例;膀胱结石23例.术后1~6周复查B超及KUB平片,观察结石排净情况.结果 输尿管中、下段结石23例全部排尽;输尿管上段结石8例中有7例全部排尽,另1例有碎石上移至肾盂,ESWL后仍未排尽.结石排净率97%.未出现输尿管穿孔、撕脱、尿外渗、水中毒、严重感染、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无输尿管狭窄发生;而膀胱结石的排净率为100%,无并发症.结论 国产钬激光机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满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詹留松;江世祥;宋周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结肠镜下无水酒精治疗结肠气囊肿的效果.方法 结肠气囊肿病人5例,在确诊的情况下囊肿内应用注射针抽取囊肿内气体后注入无水酒精,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该组病例无水酒精治疗成功率为100%,无1例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随访4个月临床症状消失,无1例复发.结论 无水酒精治疗结肠气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汪嵘;陈星;刘变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该院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totally extra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EP)成功手术经验技巧,为该手术的推广普及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分析该中心2002年10月~2005年5月120例病人,145次TEP手术病例,年龄18~91岁,平均52岁,包括直疝26例次,斜疝119例次,其中单侧疝95例,双侧疝25例,复发疝29例.结合作者手术经验,详细阐述分析TEP手术方法、步骤、难点技巧.结果 120例病人共进行145次TEP手术,中转TAPp手术2例.手术时间30~180 min,平均手术时间单侧68min,双侧105 min.术后无需使用镇痛剂,住院时间5~12 d,平均7 d.主要并发症为阴囊血清肿或血肿16例(13.3%),术后腹股沟区疼痛2例,膀胱损伤1例.随访4~35个月,术后复发1例,为开展手术早期病例.结论 TEP手术安全可靠,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手术时,主要能掌握TEP的一些手术要领和技巧,可以缩短学习曲线,手术并不困难.由于TEP手术在腹腔镜疝修补中优点明显,在我国应成为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术式.
作者:蔡小勇;卢榜裕;陆文奇;黄飞;黄玉斌;刘祖军;宴益核;秦诚;江文枢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1年1月~2004年10月,应用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患者25例.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50min,手术失血量30~150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2~24 h,下床活动时间24~48 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5 d.随访10~54个月,20例腰痛患者中腰痛减轻13例;19例血压升高者中15例平均血压下降超过10 mmHg,其中11例血压下降至正常范围;血清Cr下降10μmol/L以上者6例,血清Cr一过性升高10μmol/L以上者2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后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朱绍兴;陈仕平;李启镛;王彬;李永生;郑松;卢庆;程柏松;张铭斌;蔡伟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膝关节镜检术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引起膝前痛的关节内致病因素.方法 对该院自2000~2004年就诊的怀疑关节内因素导致的膝前痛病人120例,全部进行膝关节镜探查手术.结果 结合术中镜下及术后病理结果证实髌骨软骨软化症42例、髌股关节炎22例、髌股排列紊乱症21例、滑膜皱襞综合征15例;关节慢性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10例、髌前脂肪垫综合征7例、股骨髁间凹狭窄症3例.结论 利用膝关节镜技术并结合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可对膝前痛的关节内因素进行病因分析及明确诊断,具有微创、高效、有限治疗等特点,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作者:徐洪港;徐斌;冯瑛琦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咪唑安定作为胃镜检查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Ⅰ组,观察组,55例,静脉注射咪唑安定;Ⅱ组55例,对照组.观察各组患者的镇静程度、遗忘程度、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能产生较满意的清醒镇静效果.Ⅰ组病人32%有恶心、呕吐或紧张、惊恐,病人的血压、呼吸、脉搏无明显改变,而2%血氧饱和度则有一过性改变;对照组病人90%以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血压、呼吸轻度改变,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小剂量咪唑安定在胃镜检查中安全,副作用小,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立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颈胸部手术损伤胸导管发生乳糜漏的现象临床较为常见,发生率约为1%~3%[1],但腹盆腔手术后发生乳糜漏临床罕有报道,发生率约为0.26%[2].2005年5月我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明利;钟克力;夏利刚;潘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联合疝无张力术治疗高龄前列腺增生症(BPH)并腹股沟疝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 用环状网塞填充疝环口,以达到修补缺损,用片状补片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再一期行TUVP.结果 术后效果满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腹股沟区无紧缩感、疼痛轻、拔出尿管后排尿顺畅、伤口一期愈合;短期无术后并发症及疝复发的优点.结论 TUVP联合疝无张力术一期治疗高龄BPH并腹股沟疝效果良好,尤其对合并其他内科疾病的患者更具有优越性和实用性.
作者:朵永福;龙启;梁伟新;张勇科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老年便血病人结肠镜下的病因,并与非老年组进行对比.方法通 过对1年内所有便血病人结肠镜检查结果 进行总结,对老年人便血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组结肠癌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而非老年组溃疡性结肠炎的患病率显著高于老年组.结论 老年人便血的病因以结肠癌常见,对老年人便血病人应常规做结肠镜检查.
作者:李雪飞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