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朴熙绪;付海英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下注药加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纤支镜导至病灶区或相应的段支气管,清除病灶分泌物后,再注入丁胺卡那(A)、左氧氟沙星∽、异烟肼(H)注射液,配合全身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42例,与单纯全身化疗39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经纤支镜注药治疗组满9个月时痰菌阴转率85.7%,病灶有效率88.1%,空洞闭合率40.5%.均显著高于单纯全身化疗组的64.1%,66.7%及17.9%(P<0.01,P<0.05).结论经纤支镜注药配合全身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全身化疗,而且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和毒副反应.
作者:郑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井下矿工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发病率较高.实践中发现这类患者病情较重、缓解较慢、进展较快,为探讨其原因,了解气道内的改变,我们近年来对16例此类患者做了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乐志;杨仁恒;张群;绪桂贤;李明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先天性脐尿管异常疾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总结已实施腹腔镜下切除先天性脐尿管10例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术后效果满意,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先天性脐尿管病,创伤小,痛苦轻,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安全可靠,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杨运芳;阮翊;卢占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讨论后腹膜腔镜下手术CO2气腹对血流动力学、气体交换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20例后腹膜腔镜下手术的择期病人,分为两组:硬膜外组和全麻插管组,于麻醉前、CO2充气前、充气后5、10、30、60、180和240min分别观测并记录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O2)等参数,并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其变化.结果麻醉后,全麻插管组比硬膜外组的BP、HR变化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气后60 min两组组内比较与充气前的PETCO2、PaCO2显著增高(p<0.05),pH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组均于充气后60min机体内PETCO、PaCO2和pH的变化大,60min后处于相对稳定,气腹前、后硬膜外麻醉组BP、HR变化较全麻插管组明显,但对血气以及气体交换的影响两种麻醉方式无明显差异.
作者:彭雪梅;孙婵;王存川;王仲红;熊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间1359例子宫肌瘤手术方式和各组患者年龄、术后住院日、住院总费用、药物费用.结果1 359例病例手术中腹腔镜手术占25.90%、开腹手术占63.20%、宫腔镜手术占10.89‰腹腔镜手术比例从2000年的14.89%上升到2003年的33.64%,开腹手术从2000年的73.40%下降到2003年的55.84%.肌瘤剥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采用腹腔镜手术,其术后住院日、住院总费用、药物费用与开腹术相比,均差异显著.结论子宫肌瘤手术有多种术式选择,1采用妇科内镜手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作者:李莉;施永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顺行输尿管镜(minirmally invasive pre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B超定位下肾孟穿刺、扩张建立皮肾通道,应用输尿管硬镜于直视下采用钬激光碎石,共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228侧(203例).结果一期碎石率95.2%,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结论MPCNL结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微创、安全、结石一次清除率高、可同期处理腔内病变及并发症少的优点,在具备设备条件及技术基础的单位可作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龚宇;李为兵;卢根生;刘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肠脂肪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分期内镜下黏膜下脂肪瘤的摘除(电切).结果5例病人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12个月复查恢复良好.结论应用切除大肠脂肪瘤表面黏膜层,短期再次肠镜检查,肿瘤向肠腔内突出,有利于电切,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切除肿瘤完整.
作者:巴哈提;陈红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达芬霖与肾上腺素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达芬霖、肾上腺素分别在鼻内窥镜手术应用中对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观察出现反跳性鼻腔黏膜充血肿胀的时间和例数,并进行对比讨论.结果在达芬霖应用前后,30例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在肾上腺素应用前后,30例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差异也无显著性,60例手术均在1~3h内完成,达芬霖组无1例出现反跳性鼻腔黏膜充血肿胀,肾上腺素组有6例出现轻微的反跳性鼻腔黏膜充血肿胀,达芬霖组平均出血量248 rL,肾上腺素组平均出血量120 mL,P<0.05.结论达芬霖、肾上腺素作为鼻黏膜血管减充血剂和麻醉辅助药,常规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用肾上腺素优于用达芬霖.
作者:张世平;邓小梅;冯汉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1998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行LC和拟行LC而中转剖腹手术的急性结石囊炎病例496例,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结果中转剖腹手术12例(2.4%),术后胆漏4例(0.8%),肝总管损伤1例(0.2%),术后腹腔内出血1例(0.2%),术后膈下感染3例(0.6%),胆总管残留结石5例(1%),死亡1例(0.2%),死于术后急性心肌梗死.结论胆囊周围粘连的分离及胆囊三角区的解剖以钝性分离为主,钝锐性分离相结合;注意确认颈管接合部和显露胆囊壶腹部内侧壁,确认三角区内无肝总管存在,否则应中转剖腹手术.
作者:肖元初;杨志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再次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7月间施行的有上腹部手术史的48例LC病例(A组)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选择同期进行的无上腹部手术史的100例LC病例(B组)进行对比.结果A组有2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4%),B组有1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1%);平均手术时间:A组(68.6±15.7)min,B组(38.6±5.4)min,P<0.01;平均住院天数:A组(5.12±0.61)d,B组(4.96±0.48)d,P>0.05.两组病例均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对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胆囊病变,LC是安全、有效的,仍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靖;梁平;杨彤翰;黄小兵;刘锡能;左国华;丁生才;李洪艳;韩克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既往有下腹部手术史的妇科病人,腹腔镜检查治疗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回顾41例患者术中腹腔粘连情况及处理.结果41例患者有40例全部在腹腔镜下顺利分离粘连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有下腹手术史的病人仍可选择腹腔镜手术,同样安全、可行.
作者:罗正琴;姚爱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随着这门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该文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边爱平;赵倩;刘格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后眼结膜充血的发病率、发生原因、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3年12月间腹腔镜手术1260例、开腹手术712例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眼结膜充血的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后眼结膜充血发生率3.94%,开腹组手术后眼结膜充血发生率为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结膜炎的发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腹是两组术后眼结膜充血发生率差别的主要原因.气腹致胸内压、中心静脉压过高,毛细血管过度充盈受损可能是眼结膜充血的发生机制.控制腹内压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郑翼德;张阳德;龚连生;赵志坚;肖志刚;乐园;张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史赛克电视腹腔镜及手术器械,选择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进行各种手术操作,消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松解盆腔粘连,恢复子宫附件的正常解剖位置,或进行子宫切除术+单侧或双侧附件切除术.方法在腹腔镜下进行电凝、电灼、剪、套扎手术,对各种类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治疗,通过随访以观测治疗效果.结果症状消失者占96.90%,不孕症患者中妊娠率80%,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术后配合应用丹那唑治疗不易复发的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长华;崔艳艳;周芬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鼻腔长期分泌物的治疗方法.方法符合要求的经鼻内镜术后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Ⅱ型Ⅱ期的病人42例,分成合理用药局部冲洗组(A)和未合理用药局部冲洗组(B)两组,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A组感染的细菌以G-杆菌为主,厌氧菌感染比例少,经验用药多耐药,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是89.47%和60.87%,经卡方检验,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χ2=4.40,P=0.036).结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鼻腔长期分泌物可以由于感染或感染以外的原因引起,合理用药局部冲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傅敏仪;黄桂球;陈美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的新方法.方法将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接受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对照组40例,接受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蝶腭神经治疗.将两组中期疗效进行对比.结果随访半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其中显效36例),对照组为67.5%(其中显效10例).两组总有效率,经χ 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出现术中出血3例.结论经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PAR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无副作用等优点,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世强;司勇锋;陆秋天;梁建平;何宁;陈慧;袁弘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B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利用腹腔镜B超,对肝胆系统进行探查,代替术中胆道造影,以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减少漏诊及胆道损伤.方法收集并分析2002年6月~2003年6月间69例LC中应用腹腔镜B超进行检查的病例.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轻易找到胆总管位置及其病变,其中1例发现胆总管变异,1例胆总管癌变,2例胆总管结石,无中转开腹及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B超对肝外主胆管能作出准确的术中定位,避免术中胆道损伤,也可判断胆总管内有无结石,对指导LC手术和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实用价值,可代替术中胆道造影.
作者:费凛;苏树英;罗盛洪;王军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并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鼻内窥镜手术的治疗水平.方法术前常规行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CT(冠状位或/和水平位).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及激素,记录手术方式、术中病变及处理方法、术后换药、窦腔引流和术腔上皮化时间,术后全部随访半年以上.结果其中Ⅰ型、Ⅱ型(Ⅰ、Ⅱ期)106例,治愈106例(100%).Ⅱ型Ⅲ期40例,治愈32例(80%),Ⅲ型54例,治愈34例(63%).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安全性好.但充分的术前准备是必要的,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规范的术后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杨国存;胡建文;曾一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镜检查中反流性食管炎及其相关因素如食管裂孔疝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胃镜检查资料,检出符合标准的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及其它与食管炎相关的病例,分析各种病例检出情况、临床特点及合并症.结果反流性食管炎167例,检出率3.85%;食管裂孔疝101例,检出率2.47%;其中反流性食管炎合并食管裂孔疝66例(39.52%),而食管裂孔疝中61.68%合并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并不全梗阻37例(22.16%),胆汁反流7例(4.19%),急性胃黏膜病变4例(2.39%),残胃6例(3.59%).另外,反流性食管炎中有20例(11.97%)患者表现为贲门松弛.食管炎合并食管裂孔疝的患者较单纯食管裂孔疝的患者年龄明显增大,前者58.88岁,后者40.03岁.合并食管炎的食管裂孔疝患者反酸、烧心症状的发生率较单纯裂孔疝高.结论反流性食管炎与很多因素有关,食管裂孔疝为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病因,随着年龄增大食管裂孔疝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机率增加、尤其是老年人伴有反流症状的更要引起注意.
作者:杨晓梅;沈皓;马世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腔内技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该组32例尿道狭窄,其中前尿道狭窄7例,球部尿道狭窄4例,膜部尿道狭窄9例,前列腺部尿道狭窄12例,采用窥视下冷刀和电刀等治疗.结果10例1次手术即获得成功,14例术后行尿道扩张术,7例再次行腔内手术后,随访5~25个月,有效率达97.0%.结论作者认为腔内手术治疗尿道狭窄创伤小、并发症少,成功率较高,效果良好.
作者:曾晔;赖海标;钟亮;黄智峰;赖伟业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