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华;崔艳艳;周芬艳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43例健康志愿者的肝中静脉主要属支与胆囊床的解剖学关系.结果不是所有的肝中静脉均延伸至胆囊床附近,其中23例肝中静脉属支与胆囊床不在同一扫描平面;21例肝中静脉属支直接粘附于胆囊床,直径大为3.6mm;10例肝中静脉属支距胆囊床仅1.Omm,直径大为3.Omm.结论粘附于胆囊床的粗大肝中静脉属支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大出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卫中;沈洁;谢觉醒;朱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38例肥胖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02年2月~2004年4月在我院就诊有手术指征和手术意愿的肥胖妇科患者6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腹腔镜手术的38例,行开腹手术的31例.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体温恢复快、导尿时间短、进食早、排气快、下床活动早、WBC改变小、住院时间短,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腹腔镜组切口愈合良好,开腹组出现3例切口感染.结论腹腔镜手术在肥胖妇科病人中的应用与开腹手术比较,充分体现了其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黄文蓉;王宁宁;郭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并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鼻内窥镜手术的治疗水平.方法术前常规行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CT(冠状位或/和水平位).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及激素,记录手术方式、术中病变及处理方法、术后换药、窦腔引流和术腔上皮化时间,术后全部随访半年以上.结果其中Ⅰ型、Ⅱ型(Ⅰ、Ⅱ期)106例,治愈106例(100%).Ⅱ型Ⅲ期40例,治愈32例(80%),Ⅲ型54例,治愈34例(63%).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安全性好.但充分的术前准备是必要的,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规范的术后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杨国存;胡建文;曾一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对周围型肺部孤立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0例周围型SPN患者行血清和健忠双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SGF、CEA检测并与40例良性病变进行对照.结果恶性SPN患者血清和健患双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SGF、CEA均高于良性患者及对照组,恶性SPN组患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SGF、CEA检测值亦高于健侧,患侧BALF中TSGF测定对恶性SPN诊断的特异性达100%,亦高于CEA的73.3%及血清TSGF的86.7%.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血清TSGF测定对周围型SPN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尤其健患双侧BALF中TSGF检测对肿瘤有一定的定位诊断作用.
作者:韩斌德;曾娟琴;熊国亮;熊汉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史赛克电视腹腔镜及手术器械,选择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进行各种手术操作,消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松解盆腔粘连,恢复子宫附件的正常解剖位置,或进行子宫切除术+单侧或双侧附件切除术.方法在腹腔镜下进行电凝、电灼、剪、套扎手术,对各种类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治疗,通过随访以观测治疗效果.结果症状消失者占96.90%,不孕症患者中妊娠率80%,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术后配合应用丹那唑治疗不易复发的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长华;崔艳艳;周芬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经验.方法分析1991年9月~2002年12月采用鼻内镜下修补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患者49例资料.介绍了修补术的方法,并就脑脊液鼻漏的诊断,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手术中的关键问题等进行了讨论.结果内镜下外伤性脑脊液鼻漏修补术一次成功治愈占95.9%(47/49),失败的1例经第2次鼻内镜手术后治愈.后的鼻内镜手术治愈率为98.0%;其中1例为额窦后壁创伤内镜下手术失败后改为鼻外进路修补成功.有1例伴有外伤性梗阻性脑积水患者,术后出现颅高压的并发症,抢救成功.结论鼻内镜下修补术是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首选外科治疗方法.
作者:文卫平;李健;史剑波;陈合新;刘克杰;张湘民;许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再次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7月间施行的有上腹部手术史的48例LC病例(A组)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选择同期进行的无上腹部手术史的100例LC病例(B组)进行对比.结果A组有2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4%),B组有1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1%);平均手术时间:A组(68.6±15.7)min,B组(38.6±5.4)min,P<0.01;平均住院天数:A组(5.12±0.61)d,B组(4.96±0.48)d,P>0.05.两组病例均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对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胆囊病变,LC是安全、有效的,仍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靖;梁平;杨彤翰;黄小兵;刘锡能;左国华;丁生才;李洪艳;韩克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自2003年7月~2004年7月,我科对20例住院患者在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时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加黏膜局部麻醉,辅以面罩吸氧,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斌;汪卫星;崔恩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间1359例子宫肌瘤手术方式和各组患者年龄、术后住院日、住院总费用、药物费用.结果1 359例病例手术中腹腔镜手术占25.90%、开腹手术占63.20%、宫腔镜手术占10.89‰腹腔镜手术比例从2000年的14.89%上升到2003年的33.64%,开腹手术从2000年的73.40%下降到2003年的55.84%.肌瘤剥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采用腹腔镜手术,其术后住院日、住院总费用、药物费用与开腹术相比,均差异显著.结论子宫肌瘤手术有多种术式选择,1采用妇科内镜手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作者:李莉;施永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1998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行LC和拟行LC而中转剖腹手术的急性结石囊炎病例496例,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结果中转剖腹手术12例(2.4%),术后胆漏4例(0.8%),肝总管损伤1例(0.2%),术后腹腔内出血1例(0.2%),术后膈下感染3例(0.6%),胆总管残留结石5例(1%),死亡1例(0.2%),死于术后急性心肌梗死.结论胆囊周围粘连的分离及胆囊三角区的解剖以钝性分离为主,钝锐性分离相结合;注意确认颈管接合部和显露胆囊壶腹部内侧壁,确认三角区内无肝总管存在,否则应中转剖腹手术.
作者:肖元初;杨志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临床拟诊鼻咽癌病人行鼻内镜下鼻咽部活检.其中50例鼻内镜下发现鼻咽部新生物、黏膜隆起光滑及粗糙不平可疑病灶;另20例鼻内镜下活检前曾在间接鼻咽镜、纤维鼻咽镜下数次活检,均为阴性.结果50例可疑病灶中,确诊鼻咽癌30例(60.0%),恶性淋巴瘤2例(4.0%),慢性炎症18例(36.0%);另20例中,鼻内镜下发现鼻咽部新生物及无异常各10例,除1例经鼻内镜下2次活检确诊鼻咽癌外,余均1次确诊.结论对临床高度怀疑鼻咽癌且间接或纤维鼻咽镜下活检阴性者,应改在鼻内镜下活检或直接行鼻内镜下检查及活检;对鼻咽部外观无异常者,应行鼻咽部CT检查甚至CT指导下的进一步活检,以防漏诊黏膜下型、浸润型鼻咽癌.
作者:何超;戴熙善;付彦乔;简洁君;张志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顺行输尿管镜(minirmally invasive pre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B超定位下肾孟穿刺、扩张建立皮肾通道,应用输尿管硬镜于直视下采用钬激光碎石,共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228侧(203例).结果一期碎石率95.2%,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结论MPCNL结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微创、安全、结石一次清除率高、可同期处理腔内病变及并发症少的优点,在具备设备条件及技术基础的单位可作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龚宇;李为兵;卢根生;刘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镜检查中反流性食管炎及其相关因素如食管裂孔疝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胃镜检查资料,检出符合标准的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及其它与食管炎相关的病例,分析各种病例检出情况、临床特点及合并症.结果反流性食管炎167例,检出率3.85%;食管裂孔疝101例,检出率2.47%;其中反流性食管炎合并食管裂孔疝66例(39.52%),而食管裂孔疝中61.68%合并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并不全梗阻37例(22.16%),胆汁反流7例(4.19%),急性胃黏膜病变4例(2.39%),残胃6例(3.59%).另外,反流性食管炎中有20例(11.97%)患者表现为贲门松弛.食管炎合并食管裂孔疝的患者较单纯食管裂孔疝的患者年龄明显增大,前者58.88岁,后者40.03岁.合并食管炎的食管裂孔疝患者反酸、烧心症状的发生率较单纯裂孔疝高.结论反流性食管炎与很多因素有关,食管裂孔疝为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病因,随着年龄增大食管裂孔疝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机率增加、尤其是老年人伴有反流症状的更要引起注意.
作者:杨晓梅;沈皓;马世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B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利用腹腔镜B超,对肝胆系统进行探查,代替术中胆道造影,以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减少漏诊及胆道损伤.方法收集并分析2002年6月~2003年6月间69例LC中应用腹腔镜B超进行检查的病例.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轻易找到胆总管位置及其病变,其中1例发现胆总管变异,1例胆总管癌变,2例胆总管结石,无中转开腹及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B超对肝外主胆管能作出准确的术中定位,避免术中胆道损伤,也可判断胆总管内有无结石,对指导LC手术和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实用价值,可代替术中胆道造影.
作者:费凛;苏树英;罗盛洪;王军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挖出的术式改进.方法选择42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进行腹腔镜下阻断子宫动脉后再挖出肌瘤.结果该术式术后6h开始进食及下床活动,术后住院3~5d,无出血、感染、中转开腹、肌瘤复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先阻断子宫动脉后挖肌瘤这一新术式的改进,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春阳;刘华;马峭岩;袁文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随着这门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该文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边爱平;赵倩;刘格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子宫穿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视腹腔镜对18例子宫穿孔进行诊断,16例经腹腔镜下诊断并行治疗,2例中转开腹手术.结果腹腔镜诊断并治疗子宫穿孔成功者16例,占88.89%,其中2例因并发其他脏器损伤中转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子宫穿孔,降低误诊率,减少不必要的剖腹探查.
作者:范翠芳;林静;吴晓玲;朱顺先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的电视胸腔镜治疗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总结该院2001年7月~2004年1月期间收治贲门失弛缓症5例电视胸腔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均采用电视胸腔镜行食管下段贲门部肌层切开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随访4~32个月,进食困难缓解率为100%.结论对于Ⅱ、Ⅲ、Ⅳ期贲门失弛缓症电视胸腔镜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立明;徐宏建;樊连国;李平;赵志军;王海龙;牛月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诊之一,临床上止血措施虽多,但对于顽固性反复鼻出血,探索简单安全、疗效更好的处理手段仍很必要.本文总结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顽固性鼻出血病人4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中扬;零兴勤;梁华;唐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微波灼扩方法及效果.方法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病人在内镜下进行微波灼扩治疗.结果本组所有病例经微波治疗后,狭窄处扩张至原开口直径的2倍以上(8~12mm),术后进食基本通畅,生活质量提高.经随访3~18个月,疗效持久、稳定.结论微波治疗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红岩;高社干;冯笑山;陈建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