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仙;杨罗艳;罗志刚;龙炳衡;朱向荣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所致尿道梗阻的效果.方法对32例晚期前列腺癌病人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及去势术治疗.结果切除前列腺组织15~42 g,平均22.3g,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术前平均24.3分降至术后平均9.1分(P<0.01),大尿流率(M F R)由术前平均5.2mL/s升至术后平均14.4 rrL/s(P<O.01),剩余尿由术前平均171.OmL降至术后平均37.0 mL,生活质量评估(L)由术前平均4.9分降至术后平均1.8分.术后28例平均随访2.5 a,2例癌性死亡.结论TVP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何文强;王梅叶;孟晓;李凌波;张文涛;曲宪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B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利用腹腔镜B超,对肝胆系统进行探查,代替术中胆道造影,以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减少漏诊及胆道损伤.方法收集并分析2002年6月~2003年6月间69例LC中应用腹腔镜B超进行检查的病例.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轻易找到胆总管位置及其病变,其中1例发现胆总管变异,1例胆总管癌变,2例胆总管结石,无中转开腹及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B超对肝外主胆管能作出准确的术中定位,避免术中胆道损伤,也可判断胆总管内有无结石,对指导LC手术和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实用价值,可代替术中胆道造影.
作者:费凛;苏树英;罗盛洪;王军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微波灼扩方法及效果.方法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病人在内镜下进行微波灼扩治疗.结果本组所有病例经微波治疗后,狭窄处扩张至原开口直径的2倍以上(8~12mm),术后进食基本通畅,生活质量提高.经随访3~18个月,疗效持久、稳定.结论微波治疗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红岩;高社干;冯笑山;陈建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纵隔镜手术在胸部疑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作用.方法全麻或局麻下应用电视纵隔镜,经气管前隧道观察并活检气管周围肿物或淋巴结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32例纵隔原因不明肿大淋巴结经纵隔镜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结节病者17例,纵隔结核5例,淋巴瘤5例,肺癌并转移4例,诊断不明原因反应性增生1例.本组无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平均8mL(5~30mL);手术平均25 min(15~60min).结论纵隔镜对胸部疑难病的诊断与常规临床诊断存在较大差别,该手术安全、准确,可有效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彭忠民;刘奇;王磊;陈景寒;王洲;刘凡英;孟龙;杜贾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顺行输尿管镜(minirmally invasive pre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B超定位下肾孟穿刺、扩张建立皮肾通道,应用输尿管硬镜于直视下采用钬激光碎石,共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228侧(203例).结果一期碎石率95.2%,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结论MPCNL结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微创、安全、结石一次清除率高、可同期处理腔内病变及并发症少的优点,在具备设备条件及技术基础的单位可作为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龚宇;李为兵;卢根生;刘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大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43例健康志愿者的肝中静脉主要属支与胆囊床的解剖学关系.结果不是所有的肝中静脉均延伸至胆囊床附近,其中23例肝中静脉属支与胆囊床不在同一扫描平面;21例肝中静脉属支直接粘附于胆囊床,直径大为3.6mm;10例肝中静脉属支距胆囊床仅1.Omm,直径大为3.Omm.结论粘附于胆囊床的粗大肝中静脉属支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大出血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卫中;沈洁;谢觉醒;朱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时行输卵管绝育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年3月~2004年3月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同时行腹腔镜绝育术的情况.结果在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行绝育术均取得成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同时行绝育术是可行的,并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在节省费用,减轻患者的病痛,特别是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腹式绝育术,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唐晖;叶建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原发性气管肿瘤临床上比较少见,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漏诊.我院1991年2月~2003年12月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确诊原发性气管癌1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解好群;冯清仪;陈爱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镜检查中反流性食管炎及其相关因素如食管裂孔疝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胃镜检查资料,检出符合标准的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及其它与食管炎相关的病例,分析各种病例检出情况、临床特点及合并症.结果反流性食管炎167例,检出率3.85%;食管裂孔疝101例,检出率2.47%;其中反流性食管炎合并食管裂孔疝66例(39.52%),而食管裂孔疝中61.68%合并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并不全梗阻37例(22.16%),胆汁反流7例(4.19%),急性胃黏膜病变4例(2.39%),残胃6例(3.59%).另外,反流性食管炎中有20例(11.97%)患者表现为贲门松弛.食管炎合并食管裂孔疝的患者较单纯食管裂孔疝的患者年龄明显增大,前者58.88岁,后者40.03岁.合并食管炎的食管裂孔疝患者反酸、烧心症状的发生率较单纯裂孔疝高.结论反流性食管炎与很多因素有关,食管裂孔疝为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病因,随着年龄增大食管裂孔疝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机率增加、尤其是老年人伴有反流症状的更要引起注意.
作者:杨晓梅;沈皓;马世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随着这门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该文复习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边爱平;赵倩;刘格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经口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全麻手术前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方法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经口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全部成功,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对预测存在困难气管插管的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能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并发症.
作者:吴开松;徐启勇;戴莉;刘瑛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井下矿工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发病率较高.实践中发现这类患者病情较重、缓解较慢、进展较快,为探讨其原因,了解气道内的改变,我们近年来对16例此类患者做了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乐志;杨仁恒;张群;绪桂贤;李明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估内镜下置放金属胆道支架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姑息治疗的疗效.方法纳入病例为恶性疾病所致的梗阻性黄疸不能外科手术者.自2000年5月~2003年11月共有21例患者接受了胆道金属支架放置术及随访观察.结果放置成功率与临床有效率分别是100%和95%,没有出现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7d血清总胆红素平均下降70.8%,60 d内的病死率为4.7%.支架置入后存活时间短32 d.有3例(14.3%)分别于术后90、168、850 d发生支架阻塞,经ERCP确定为支架阻塞的3例患者均行塑料支架置入术,长存活者已超过3年.结论对恶性胆道梗阻的姑息治疗,置入金属胆道支架较经皮经肝和外科手术引流创伤性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持久引流胆汁、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作者:李晓林;崔毅;李初俊;梁碧云;付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再次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7月间施行的有上腹部手术史的48例LC病例(A组)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选择同期进行的无上腹部手术史的100例LC病例(B组)进行对比.结果A组有2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4%),B组有1例中转开腹(中转率为1%);平均手术时间:A组(68.6±15.7)min,B组(38.6±5.4)min,P<0.01;平均住院天数:A组(5.12±0.61)d,B组(4.96±0.48)d,P>0.05.两组病例均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对有上腹部手术史的胆囊病变,LC是安全、有效的,仍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靖;梁平;杨彤翰;黄小兵;刘锡能;左国华;丁生才;李洪艳;韩克强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超声刀施行LC治疗12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顺利完成手术115例,中转开腹5例,无胆管损伤、胆漏、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65±25)min,术中出血5~35mL,术后引流量(45±1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平均(4±2)d,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LC术中应用超声刀出血少,创伤小,能提高LC的安全性和成功率,降低胆道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宜伟;涂湘炎;邹晓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38例肥胖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02年2月~2004年4月在我院就诊有手术指征和手术意愿的肥胖妇科患者6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腹腔镜手术的38例,行开腹手术的31例.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体温恢复快、导尿时间短、进食早、排气快、下床活动早、WBC改变小、住院时间短,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腹腔镜组切口愈合良好,开腹组出现3例切口感染.结论腹腔镜手术在肥胖妇科病人中的应用与开腹手术比较,充分体现了其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黄文蓉;王宁宁;郭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鼻腔长期分泌物的治疗方法.方法符合要求的经鼻内镜术后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Ⅱ型Ⅱ期的病人42例,分成合理用药局部冲洗组(A)和未合理用药局部冲洗组(B)两组,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A组感染的细菌以G-杆菌为主,厌氧菌感染比例少,经验用药多耐药,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是89.47%和60.87%,经卡方检验,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χ2=4.40,P=0.036).结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鼻腔长期分泌物可以由于感染或感染以外的原因引起,合理用药局部冲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傅敏仪;黄桂球;陈美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后眼结膜充血的发病率、发生原因、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3年12月间腹腔镜手术1260例、开腹手术712例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眼结膜充血的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后眼结膜充血发生率3.94%,开腹组手术后眼结膜充血发生率为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结膜炎的发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腹是两组术后眼结膜充血发生率差别的主要原因.气腹致胸内压、中心静脉压过高,毛细血管过度充盈受损可能是眼结膜充血的发生机制.控制腹内压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郑翼德;张阳德;龚连生;赵志坚;肖志刚;乐园;张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应用腔镜进行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甲状腺占位的患者采取胸乳晕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结果手术成功13例,中转开刀3例.手术60~210min;术中出血15~100mL.术后3~7d出院.无神经或甲状旁腺损伤.术后颈前无手术疤痕,3例胸前有小面积的瘀斑,2例皮下气肿,1周内全部吸收.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切口隐蔽,颈部无疤痕的美容效果,尤其适合于中青年女性患者.
作者:于金宁;梁怀祝;陈宏伟;张向文;王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对312例非门脉高压性呕血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呕血24h内进行胃镜检查,明确出血病因.结果非门脉高压性呕血中消化性溃疡为首要病因(55.8%),其次为急性胃黏膜病变(22.4%).胃黏膜下血管病变、食管病变及上消化道癌也是引起该类出血的原因之一.结论非门脉高压性呕血病因仍以消化性溃疡为首,急性胃黏膜病变,胃黏膜下血管病变,各种伴幽门通过障碍,食管病变的上消化道出血均可表现为大量呕血,临床医师应给予重视.
作者:张媛;朴熙绪;付海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