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下置入金属支架对恶性胆道梗阻的姑息治疗

李晓林;崔毅;李初俊;梁碧云;付茁

关键词:支架, 恶性胆道梗阻, 姑息治疗
摘要:目的评估内镜下置放金属胆道支架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姑息治疗的疗效.方法纳入病例为恶性疾病所致的梗阻性黄疸不能外科手术者.自2000年5月~2003年11月共有21例患者接受了胆道金属支架放置术及随访观察.结果放置成功率与临床有效率分别是100%和95%,没有出现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7d血清总胆红素平均下降70.8%,60 d内的病死率为4.7%.支架置入后存活时间短32 d.有3例(14.3%)分别于术后90、168、850 d发生支架阻塞,经ERCP确定为支架阻塞的3例患者均行塑料支架置入术,长存活者已超过3年.结论对恶性胆道梗阻的姑息治疗,置入金属胆道支架较经皮经肝和外科手术引流创伤性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持久引流胆汁、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的新方法.方法将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接受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对照组40例,接受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蝶腭神经治疗.将两组中期疗效进行对比.结果随访半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其中显效36例),对照组为67.5%(其中显效10例).两组总有效率,经χ 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出现术中出血3例.结论经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PAR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无副作用等优点,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世强;司勇锋;陆秋天;梁建平;何宁;陈慧;袁弘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免疫功能变化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系统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22例拟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腹腔镜组(L组)和传统开腹组(O组),每组11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4、48、72 h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Th1、Th2细胞含量、Th1/Th2及IL-2、IL-6含量,检测术前、术后24 h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结果术后24 h,L组Th1细胞含量高于O组(P<0.05);术后24、48、72 h,L组Th2细胞含量低于O组,Th1/Th2高于O组(P<0.05);术后48 h,L组IL-2含量高于O组,术后24 h L组IL-6含量低于O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吞噬细胞百分数、吞噬指数较术前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系统免疫功能的抑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作者:王汉兵;陈月园;扬承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井下矿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

    井下矿工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发病率较高.实践中发现这类患者病情较重、缓解较慢、进展较快,为探讨其原因,了解气道内的改变,我们近年来对16例此类患者做了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乐志;杨仁恒;张群;绪桂贤;李明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肿瘤相关物质群对肺部孤立结节鉴别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相关物质群(TSGF)对周围型肺部孤立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0例周围型SPN患者行血清和健忠双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SGF、CEA检测并与40例良性病变进行对照.结果恶性SPN患者血清和健患双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SGF、CEA均高于良性患者及对照组,恶性SPN组患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SGF、CEA检测值亦高于健侧,患侧BALF中TSGF测定对恶性SPN诊断的特异性达100%,亦高于CEA的73.3%及血清TSGF的86.7%.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血清TSGF测定对周围型SPN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尤其健患双侧BALF中TSGF检测对肿瘤有一定的定位诊断作用.

    作者:韩斌德;曾娟琴;熊国亮;熊汉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38例肥胖患者妇科腹腔镜手术总结

    目的探讨38例肥胖患者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02年2月~2004年4月在我院就诊有手术指征和手术意愿的肥胖妇科患者6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腹腔镜手术的38例,行开腹手术的31例.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体温恢复快、导尿时间短、进食早、排气快、下床活动早、WBC改变小、住院时间短,与开腹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腹腔镜组切口愈合良好,开腹组出现3例切口感染.结论腹腔镜手术在肥胖妇科病人中的应用与开腹手术比较,充分体现了其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作者:黄文蓉;王宁宁;郭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经口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全麻手术前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方法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经口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全部成功,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对预测存在困难气管插管的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能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并发症.

    作者:吴开松;徐启勇;戴莉;刘瑛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8例疗效分析

    目的应用史赛克电视腹腔镜及手术器械,选择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下进行各种手术操作,消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松解盆腔粘连,恢复子宫附件的正常解剖位置,或进行子宫切除术+单侧或双侧附件切除术.方法在腹腔镜下进行电凝、电灼、剪、套扎手术,对各种类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治疗,通过随访以观测治疗效果.结果症状消失者占96.90%,不孕症患者中妊娠率80%,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术后配合应用丹那唑治疗不易复发的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长华;崔艳艳;周芬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超声对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后并发症的研究

    目的运用超声检查法研究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35例因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行TCRE术,术后超声随访1 a.结果术后主要临床症状为腹痛及再度出现的月经量增多,症状的高发期在术后的6~12个月,超声指征为子宫测值增大和修复层厚度增加.3例(8.6%)因疼痛和月经量再次增多而切除子宫.结论超声可以及早显示TCRE术后子宫和子宫腔的变化,是指导临床治疗的有效手段.

    作者:张丹;马彦;刘玉环;夏恩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纤维支气管镜下巴曲酶与凝血酶联合应用成功救治支气管扩张大咯血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7岁,主因间断咯血3 d,突然大咯血约700mL急诊人院.查体:T36.5℃,P100次/min,R25次/min,BPl50/90mmHg.精神差,全身皮肤未见黄染及出血点,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不黄,对光反射灵敏,颈软,胸廓对称,双侧呼吸运动度一致,双侧语颤无增强及减弱,叩诊双肺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双下肺可闻及哮鸣音,心腹查体未见异常.患者既往有支气管扩张病史12a,高血压病史5a余.

    作者:马跃东;龙海;党红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联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结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4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加电切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6例患者手术成功,大尿流率17.3~21.2mL/s,平均大尿流率18.3mL/s,IPSS评分7~14分,平均7.2分.无尿失禁和死亡病例.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加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出血少,经尿道手术综合征减少;手术创面光整,减少腺体组织残留,利于术后创面愈合.

    作者:傅光华;陈善勤;李健;赖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腹腔镜B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B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作用,利用腹腔镜B超,对肝胆系统进行探查,代替术中胆道造影,以降低手术难度及风险,减少漏诊及胆道损伤.方法收集并分析2002年6月~2003年6月间69例LC中应用腹腔镜B超进行检查的病例.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轻易找到胆总管位置及其病变,其中1例发现胆总管变异,1例胆总管癌变,2例胆总管结石,无中转开腹及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B超对肝外主胆管能作出准确的术中定位,避免术中胆道损伤,也可判断胆总管内有无结石,对指导LC手术和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实用价值,可代替术中胆道造影.

    作者:费凛;苏树英;罗盛洪;王军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尿道狭窄的腔内治疗

    目的探讨腔内技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该组32例尿道狭窄,其中前尿道狭窄7例,球部尿道狭窄4例,膜部尿道狭窄9例,前列腺部尿道狭窄12例,采用窥视下冷刀和电刀等治疗.结果10例1次手术即获得成功,14例术后行尿道扩张术,7例再次行腔内手术后,随访5~25个月,有效率达97.0%.结论作者认为腔内手术治疗尿道狭窄创伤小、并发症少,成功率较高,效果良好.

    作者:曾晔;赖海标;钟亮;黄智峰;赖伟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微波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微波灼扩方法及效果.方法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病人在内镜下进行微波灼扩治疗.结果本组所有病例经微波治疗后,狭窄处扩张至原开口直径的2倍以上(8~12mm),术后进食基本通畅,生活质量提高.经随访3~18个月,疗效持久、稳定.结论微波治疗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红岩;高社干;冯笑山;陈建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达芬霖与肾上腺素在鼻内窥镜手术中应用的比较

    目的探讨达芬霖与肾上腺素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达芬霖、肾上腺素分别在鼻内窥镜手术应用中对患者血压、心率的影响,观察出现反跳性鼻腔黏膜充血肿胀的时间和例数,并进行对比讨论.结果在达芬霖应用前后,30例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在肾上腺素应用前后,30例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差异也无显著性,60例手术均在1~3h内完成,达芬霖组无1例出现反跳性鼻腔黏膜充血肿胀,肾上腺素组有6例出现轻微的反跳性鼻腔黏膜充血肿胀,达芬霖组平均出血量248 rL,肾上腺素组平均出血量120 mL,P<0.05.结论达芬霖、肾上腺素作为鼻黏膜血管减充血剂和麻醉辅助药,常规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用肾上腺素优于用达芬霖.

    作者:张世平;邓小梅;冯汉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鼻内窥镜下电离子手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41例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诊之一,临床上止血措施虽多,但对于顽固性反复鼻出血,探索简单安全、疗效更好的处理手段仍很必要.本文总结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顽固性鼻出血病人4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中扬;零兴勤;梁华;唐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鼻内镜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临床拟诊鼻咽癌病人行鼻内镜下鼻咽部活检.其中50例鼻内镜下发现鼻咽部新生物、黏膜隆起光滑及粗糙不平可疑病灶;另20例鼻内镜下活检前曾在间接鼻咽镜、纤维鼻咽镜下数次活检,均为阴性.结果50例可疑病灶中,确诊鼻咽癌30例(60.0%),恶性淋巴瘤2例(4.0%),慢性炎症18例(36.0%);另20例中,鼻内镜下发现鼻咽部新生物及无异常各10例,除1例经鼻内镜下2次活检确诊鼻咽癌外,余均1次确诊.结论对临床高度怀疑鼻咽癌且间接或纤维鼻咽镜下活检阴性者,应改在鼻内镜下活检或直接行鼻内镜下检查及活检;对鼻咽部外观无异常者,应行鼻咽部CT检查甚至CT指导下的进一步活检,以防漏诊黏膜下型、浸润型鼻咽癌.

    作者:何超;戴熙善;付彦乔;简洁君;张志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经尿道电汽化术联合膀胱灌注和中药综合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目的总结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术(TUEVBt)联合膀胱灌注和中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TUEV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THP、IL-2及给予华蟾素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36例.男27例,女9例,平均55岁.肿瘤单发21例,多发15例,病理分级G广G3,分期Ta-T1,肿瘤直径0.3~3.8 cm.结果手术均一次成功,平均手术2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6mL,无膀胱穿孔或术后继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也无水中毒并发症.36例随访5~17个月,平均9个月,复发2例,复发率5.6%.结论经尿道电汽化术联合膀胱灌注及应用华蟾素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陈仙;杨罗艳;罗志刚;龙炳衡;朱向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挖出术的术式改进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挖出的术式改进.方法选择42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进行腹腔镜下阻断子宫动脉后再挖出肌瘤.结果该术式术后6h开始进食及下床活动,术后住院3~5d,无出血、感染、中转开腹、肌瘤复发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先阻断子宫动脉后挖肌瘤这一新术式的改进,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春阳;刘华;马峭岩;袁文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两种不同麻醉方式下后腹膜腔镜手术 CO2气腹对机体的影响

    目的讨论后腹膜腔镜下手术CO2气腹对血流动力学、气体交换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20例后腹膜腔镜下手术的择期病人,分为两组:硬膜外组和全麻插管组,于麻醉前、CO2充气前、充气后5、10、30、60、180和240min分别观测并记录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O2)等参数,并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其变化.结果麻醉后,全麻插管组比硬膜外组的BP、HR变化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气后60 min两组组内比较与充气前的PETCO2、PaCO2显著增高(p<0.05),pH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组均于充气后60min机体内PETCO、PaCO2和pH的变化大,60min后处于相对稳定,气腹前、后硬膜外麻醉组BP、HR变化较全麻插管组明显,但对血气以及气体交换的影响两种麻醉方式无明显差异.

    作者:彭雪梅;孙婵;王存川;王仲红;熊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应用电视纵隔镜诊断胸部疑难疾病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纵隔镜手术在胸部疑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作用.方法全麻或局麻下应用电视纵隔镜,经气管前隧道观察并活检气管周围肿物或淋巴结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32例纵隔原因不明肿大淋巴结经纵隔镜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结节病者17例,纵隔结核5例,淋巴瘤5例,肺癌并转移4例,诊断不明原因反应性增生1例.本组无并发症发生.术中出血平均8mL(5~30mL);手术平均25 min(15~60min).结论纵隔镜对胸部疑难病的诊断与常规临床诊断存在较大差别,该手术安全、准确,可有效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彭忠民;刘奇;王磊;陈景寒;王洲;刘凡英;孟龙;杜贾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