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窥镜下尿道刀及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附43例报告)

刘荣福;邢金春;陈斌;王惠强;陈实新;庄炫;叶友新;张开颜;杨宇峰;周鑫;徐胤烨;周中泉

关键词:尿道狭窄, 钬激光, 腔内治疗, 尿道内切开
摘要:目的探讨用尿道刀及钬激光腔内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43例尿道狭窄的患者用美国Circom公司生产的尿道内切开镜、尿道刀及美国科医人公司生产的LUMENIS POWER Suite 100W钬激光行尿道内切开术治疗.结果所有的患者均一次手术治愈,术后大尿流率超过18 mL/s,其中18例经钬激光内切开、25例经尿道刀内切开,术后3个月内常规行尿道扩张术.狭窄部位:前尿道28例(包括1例前尿道全段狭窄及1例尿道闭锁患者)、膜部尿道7例、膀胱颈部尿道8例.狭窄长度:除1例前尿道全段狭窄外,其他狭窄长度在0.3~3.0 cm之间.结论钬激光及Sachse刀均为腔内治疗尿道狭窄的有效方法,但对于长段的尿道狭窄、尿道闭锁及合并结石者,钬激光优于尿道刀.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胃印戒细胞癌的胃镜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胃印戒细胞癌的胃镜及临床特点.方法将该地区26年间经胃镜及病理诊断的76例胃印戒细胞癌与同期375例其他类胃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胃印戒细胞癌占胃癌总数的16.8%.好发于青中年女性(P<0.05).内镜下胃印戒细胞癌侵犯胃壁较广泛,以胃体部或2个以上部位侵犯明显多于其他类型胃癌(P<0.05),镜下分型Ⅳ型明显多于其他类型癌(P<0.05).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腹胀、腹痛为主,纳差呕吐,消瘦贫血,腹块腹水明显多于其他类型癌(P<0.05),大约有42.1%误诊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结论胃印戒细胞癌好发于青中年女性,易在胃壁弥漫浸润性生长,胃部病变广泛,多侵犯胃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为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掌握胃印戒细胞癌的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刘光英;朱善军;古来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食管贲门狭窄内支架置入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及对策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狭窄内支架置入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寻找相应的对策,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患者置入内支架后出现并发症的病因及相应处置.结果14例患者中,5例患者经X线置入内支架,其余9例均为经内镜置入内支架;11例出现内支架阻塞,2例出现内支架脱落,1例出现内支架移位;肿瘤及炎性组织向腔内生长成为内支架阻塞常见原因;术后饮食不当以及置入方法欠妥也可引起内支架阻塞、移位甚至脱落;对于组织向腔内生长,可予机械扩张或电烧灼使其再通;食物引起内支架阻塞,可在内镜下取出;内支架移位、脱落,可在内镜下复位或取出重新置入.结论慎重选择适应证、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内支架以及提高置入技巧,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世斌;仲小伟;葛林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肺泡灌洗对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复张容积和肺力学的影响

    目的评价肺泡灌洗(BAL)对肺原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p)肺复张和肺力学的影响,以探讨BAL对ARDSp的治疗作用.方法以9例血液动力学稳定、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容积曲线法分别测定BAL前与后呼气末正压(PEEP)为5、10和15 cmH2O(1 cmH2O=0.098mmHg)时的肺复张容积,并对BAL前后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台压(Pplat)、平均气道压(Pm)和静态顺应性(Cst)在不同PEEP下的趋势变化进行比较.结果BAL前PEEP至5、10和15 cmH2O时肺复张容积分别为[(35.89±3.93)mL、(124.56±9.68)mL和(161.70±8.50)mL,P<0.01],BAL后分别为[(42.27±4.27)mL、(139.70±17.59)mL和(160.16±9.43)mL,P<0.01].但BAL前后组间趋势变化差异无显著性(F=2.749,P=0.079).不同PEEP条件下BAL后PIP、Ppla和Pm较BAL前趋势有显著下降(P<0.05),Cst在BAL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AL对肺复张容积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ARDSp的气道压力,改善通气功能.

    作者:张庚;徐再春;胡马洪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腹腔镜辅助激光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癌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激光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6例不适合手术切除的肝癌病人行腹腔镜下激光消融(LA)及肝动脉化疗泵置入术,术后经微泵连续区域化疗(HAI)4~6个疗程.结果16例病人手术时间50~120血,术中未出现不能控制的并发症,术后恢复快.给予4~6个疗程化疗后,7例肿瘤体积缩小50%以上(PR=43.7%),6例缩小10%~49%(显效率37.5%),2例无变化,1例肿瘤体积增大.15例食欲改善,10例体重增加,10例AFP下降或降至正常,12例伴有肝区疼痛减轻或消失,9例术前低热治疗后消失.结论腹腔镜下进行激光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是一种定位更可靠、安全、有效的肝癌综合治疗方法.

    作者:罗宏武;黄飞舟;刘波;刘浔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铲状汽化电极撬剥显露包膜在经尿道电汽化切割前列腺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铲状电极撬剥显露包膜在经尿道电汽化切割前列腺术(TUEVAP)中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207例施行TUVEAP,157例直接用铲状汽化电极汽化或切割襻电切显露包膜(常规组),50例用铲状电极撬剥显露包膜(撬剥组).结果患者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MFR)、剩余尿(PVR)比较均得到显著改善(P<0.01).常规组术中包膜穿孔、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率高,撬剥组术后尿路刺激症状、血尿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TUEVAP中用铲状电极撬剥显露包膜安全可靠,术中、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作者:裴书文;侯俊明;蒋海波;邓小枫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原发性幽门功能不全与胃十二指肠疾病

    目的探讨原发性幽门功能不全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加深原发性幽门功能不全的诊断认识.方法对近16个月因消化道症状愿意接受胃镜检查的2 647例患者,检查胃镜和详细记录他们的临床表现及相关信息.结果原发性幽门功能不全检出1 290例(48.73%),主要伴发疾病是慢性胃炎(95.66%).结论胃镜诊断原发性幽门功能不全简单易行有效,幽门功能不全可能是常见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独立致病因素.

    作者:汤净;林尤冠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纤维软性宫腔镜在复杂性上尿路结石开放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复杂性上尿路结石开放性手术中纤维软性宫腔镜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7例复杂上尿路结石患者,在开放性取石术中应用纤维软性宫腔镜进行检查和取石.结果27例均成功,术后行B超或X片复查,均未见结石残留.结论在复杂上尿路结石开放性手术中,配合纤维软性宫腔镜治疗,具有损伤少、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还能对其他病变起到检查及治疗作用.

    作者:王伟;文斌;包坤;李刚;覃庆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咪康唑灌注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手术后的应用

    目的观察在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手术后,鼻窦内注入硝酸咪康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灌注组行鼻内镜手术后和手术后5 d病变窦内注射硝酸咪康唑霜剂,对照组不采用灌注法.手术后经鼻内镜检查,随访18个月.结果灌注组有效率92.3%,复发7.7%;对照组有效率81.4%,复发率18.6%.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手术后实行病变鼻窦内灌注硝酸咪康唑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鹏;刘贤;李源;孙亚男;王振霖;叶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电子鼻咽喉镜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呼吸道狭窄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呼吸道狭窄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子鼻咽喉镜下Muller's动作观察,观察喉咽各壁向中线的塌陷程度,判断阻塞平面及多平面阻塞出现的频率.结果61例OSAS患者中,软腭平面狭窄、舌根平面不狭窄19例,占31%;软腭及舌根平面均狭窄者42例,占69%.结论大部分OSAS患者上呼吸道存在多部位的解剖性狭窄.提示通过电子鼻咽喉镜进行Muller's动作观察,观察咽喉腔阻塞或狭窄水平,可作为临床选择UPPP适应证,提高UPPP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东云;梁建平;陆秋天;刘蓓;袁弘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2%盐酸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2%盐酸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宫腔镜检查中的优势和价值.方法选择100例宫腔镜检查中需要定位活检、输卵管插管通液及绝经后妇女宫腔镜下取环患者,分为2%盐酸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及宫颈浸润两组,评定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显效46例,有效4例,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2%盐酸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麻醉,在宫腔镜检查中对宫颈有良好的松弛作用及对操作有良好的镇痛作用,无不良反应发生,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是一种良好的宫腔镜检查的镇痛方法.

    作者:姜丽;金海红;孟津;陈红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在16例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中,应用腹腔镜超声进行检查.结果术中超声纠正了2/17例(11.8%)术前诊断,因此改变术式.1例(5.9%)发现伴有胆总管结石,予切开胆总管取石.1例(5.9%)发现Ⅳ段有1 cm×1 cm×1 cm大小子灶,予一并切除.17例均有超声辅助确定肝切除线.术后病理证实切缘无肿瘤残余.17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不能控制并发症.结论应用腹腔镜超声探查肝脏,补充和纠正术前影像学检查的错漏;进行准确的病灶边界定位;找到肝段的胆管、血管蒂控制出血,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及腹腔镜肝切除的安全性,对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费凛;苏树英;谭家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自制器械在上消化道异物取出中的应用

    我院胃镜室从1985年起,改良自制了一些用于上消化道取异物的器械,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器械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现报告如下:

    作者:冀兴杰;任子美;白美英;高珍月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无痛胃镜下取出胃内异物3例报告

    常规胃镜下取出上消化道异物的报道很多,基本上已经普及,但是无痛胃镜取出上消化道异物尚未见报道,现将我院应用无痛胃镜成功取出3例胃内异物,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立军;蔡向甫;孟宪明;温平丽;王宏敏;杜文晓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术中应用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例305例,分为术中使用胆道镜组196例和未用胆道镜组109例,比较两组术后及胆道镜取石后的残石率.结果术中使用胆道镜组术后残石率为36.73%(72/196),术后胆道镜取石后的残石率为1.53%(3/196);而未用胆道镜组术后残石率为64.22%(70/109),胆道镜取石后的残石率为12.84%(14/109),两组比较前者残石率均低于后者,且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在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中,术中胆道镜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明显减少残石率,但不能替代手术后的胆道镜取石.

    作者:黄江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原位肝移植术后47例胆道并发症的内镜诊治

    目的探讨内镜诊断治疗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处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05年3月实施的原位肝移植后出现胆道并发症47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内镜诊治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经验.结果对47例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病人进行了53例次ERCP诊断治疗,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4.8%,47例病人通过ERCP检查发现10种胆道并发症,插管成功率达到95.5%.共有41例进行了ERCP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5%.结论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既能准确诊断,又能提供有效的介入治疗手段.ERCP治疗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和胆总管结石具有很好的疗效,对缺血性胆管病变可用于诊断和姑息性治疗.

    作者:王卫东;陈盛;彭林;陈规划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腹腔镜治疗少女卵巢良性肿瘤52例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少女卵巢剥除手术的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对该院妇科1996年~2004年6月未婚少女52例卵巢良性肿瘤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52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42.6min,手术组平均67.5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两组的平均失血量、术后病率、住院天数分别为50.6 mL、3.1%、4 d和91.4 mL、11.3%、7 d,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52例中无1例出现慢性腹痛及卵巢囊肿的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有开腹式手术无法比拟的诸多优点,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少女卵巢肿瘤的良好方法.

    作者:郑培兰;郑红枫;刘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子宫纵隔切开术治疗纵隔引起的流产与不孕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切开子宫纵隔术治疗由纵隔引起的流产、不孕的效果.方法追踪在该院行该术治疗的患者62例,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活产率、流产率、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等.结果成功随访51例,流产组28例和不孕组23,两组术后的活产率分别是85.7%和69.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从手术至分娩时间的中位数是22.53和23.1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宫纵隔切开术后妇女妊娠、先兆流产发生率、臀位发生率、早产率和剖宫产率均高于一般妇女.有1例发生不完全子宫破裂.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由纵隔引起的流产、不孕的效果相似;子宫纵隔患者术后妊娠的并发症包括先兆流产、胎位异常、早产等的发生率较高,剖宫产的几率较大.且术后妊娠有子宫破裂的危险.

    作者:冯淑英;陈湘云;陈勍;梁玉萍;翁梅英;杨冬梓;罗启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附28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及手术时机,以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腹腔镜对粘连性肠梗阻28例进行粘连松解术.结果26例成功利用腹腔镜完成粘连松解术,2例因术中损伤小肠改为开腹手术,26例利用腹腔镜成功行粘连松解术的患者经过1~38个月随访,均无梗阻症状复发.结论有选择性地利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是安全实用的,严格遵循手术适应证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鲍盈生;吴春波;何盈;杨家成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B超联合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估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及判断癌灶浸润肌层与宫颈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68例异常子宫出血或(和)溢液的病人,应用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并定点活检,标本送病理检查,确诊内膜癌者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进行对比,并与单纯分段诊刮进行对比.结果诊断符合率:B超与宫腔镜联合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为96.4%、漏诊率为3.6%,其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诊刮组(68.7%)P<0.01;漏诊率明显低于诊刮组(31.3%),P<0.01.对肌层及宫颈浸润程度的判断: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判断宫颈浸润的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8.0%,明显高于诊刮组63.6%和88.2%,P<0.001;判断子宫肌层未受浸润、浅肌层浸润、深肌层浸润的符合率分别为92.7%、81.8%和66.7%.而诊断性刮宫则无法判断宫壁浸润情况.结论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结合病理可明显提高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率;术前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对肌层浸润及宫颈浸润判断的准确性高,为选择合理的手术范围提供了依据.

    作者:杨淑玲;申爱荣;娄华;白桦;吕桂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十二指肠黏膜下囊肿的内镜诊断及切除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黏膜下囊肿的内镜诊断及治疗.方法对5例十二指肠黏膜下囊肿进行常规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并行囊肿穿刺或囊肿套扎电凝切除术.结果超声内镜检查及用超声穿刺针活检可确定囊肿的诊断.套扎后再行电凝切除术可将囊肿较完整地切除,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内镜检查结合超声穿刺针活检对十二指肠黏膜下囊肿诊断有重要意义,而套扎后再行电凝切除术是治疗十二指肠黏膜囊肿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文卓夫;陈小良;田虹;李建忠;郑丰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