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器械在上消化道异物取出中的应用

冀兴杰;任子美;白美英;高珍月

关键词:胃镜, 异物钳, 异物, 多功能小钩, 圈套器, 食管保护帘, 食管气囊
摘要:我院胃镜室从1985年起,改良自制了一些用于上消化道取异物的器械,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器械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现报告如下: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镜腹腔镜合用诊治输卵管梗阻46例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诊治输卵管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确诊的输卵管梗阻患者行宫腔镜腹腔镜下输卵管插管及治疗,并对诊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6例患者的73条输卵管,经治疗有62条通液成功,成功率为84.93%.近端和远端通液成功率分别为88.88%和85.18%,成功率较高,而中段只有50.00%,明显低于近端及远端.随访显示,除5例8条输卵管不通外,其余输卵管均通畅.1 a内有32例妊娠,妊娠率为71.74%.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输卵管梗阻,安全、有效、准确,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解孝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原发性幽门功能不全与胃十二指肠疾病

    目的探讨原发性幽门功能不全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加深原发性幽门功能不全的诊断认识.方法对近16个月因消化道症状愿意接受胃镜检查的2 647例患者,检查胃镜和详细记录他们的临床表现及相关信息.结果原发性幽门功能不全检出1 290例(48.73%),主要伴发疾病是慢性胃炎(95.66%).结论胃镜诊断原发性幽门功能不全简单易行有效,幽门功能不全可能是常见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独立致病因素.

    作者:汤净;林尤冠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B超引导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内镜治疗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内镜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人行急诊B超引导下内镜治疗,包括鼻胆管引流术、乳头括约肌切开及取(碎)石术、掏取肝吸虫和胆管狭窄扩张术.结果该组52例中,病情危重者直接放置鼻胆管20例;行内镜治疗后放置鼻胆管32例.术后1周内,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等指标明显好转.引流后,择期手术治疗8例,部分病人择期再次行内镜治疗术.术后并发胰腺炎4例,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B超引导下内镜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简便快捷,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国平;王鹏;肖丽达;吴清华;黄文昭;王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内镜下结肠支架置入治疗左半结肠恶性梗阻

    目的探讨结肠支架在左半结肠恶性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分析该院6例左半结肠恶性肿瘤行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结肠支架置入成功率高,近期疗效理想,多数可在24 h内解除梗阻.结论结肠支架置入是治疗左半结肠肿瘤性梗阻的理想方法,为临床进一步治疗准备了条件.

    作者:郑强;薛平;卢海武;张端;尹巧群;胡以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支气管结核135例分析

    目的探讨支气管结核的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并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按纤支镜常规方法进行检查,直视下于病变部位行支气管黏膜活检、刷检涂片送病理学检查及结核菌检查.结果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结核病变或刷检涂片结核菌阳性者135例,占同期纤支镜检查患者的2.12%,男女比率为1.00:2.38;纤支镜下所见浸润型42例,溃疡型29例,增殖型34例,纤维狭窄型17例,增殖型合并溃疡型13例.病变部位总气管、主支气管及各叶支气管均可累及,但以右上叶支气管、双下叶支气管多见.结论临床上支气管结核并不少见,女多于男,纤支镜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手段.

    作者:毕丽岩;万献尧;张晓文;于日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食管贲门狭窄内支架置入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及对策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狭窄内支架置入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寻找相应的对策,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患者置入内支架后出现并发症的病因及相应处置.结果14例患者中,5例患者经X线置入内支架,其余9例均为经内镜置入内支架;11例出现内支架阻塞,2例出现内支架脱落,1例出现内支架移位;肿瘤及炎性组织向腔内生长成为内支架阻塞常见原因;术后饮食不当以及置入方法欠妥也可引起内支架阻塞、移位甚至脱落;对于组织向腔内生长,可予机械扩张或电烧灼使其再通;食物引起内支架阻塞,可在内镜下取出;内支架移位、脱落,可在内镜下复位或取出重新置入.结论慎重选择适应证、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内支架以及提高置入技巧,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郭世斌;仲小伟;葛林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支撑喉镜下射频加囊肿揭盖术治疗会厌囊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囊肿揭盖术、囊肿揭盖术+射频、射频+囊肿揭盖术治疗会厌囊肿3种术式的疗效及其优劣.方法57例随机分为3组:单纯囊肿揭盖术组、囊肿揭盖术+射频治疗组及射频+囊肿揭盖术组.3组均采用表面麻醉+强化麻醉经支撑喉镜下手术.随访6~12个月,比较3组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3种术式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显著性.囊肿揭盖术+射频治疗组、射频+囊肿揭盖术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囊肿揭盖术+射频治疗组、射频+囊肿揭盖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3种术式均是治疗会厌囊肿的有效方法.射频+囊肿揭盖术具有出血更少、手术时间更短、病人痛苦更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殷泽登;黎万荣;吴跃军;欧小毅;余成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术应用研究(附80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的临床应用.方法病人分成两组,A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继发结石病人,经胆囊管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胆囊管探查组),术后不用T管引流.B组:3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继发结石病人,行开腹胆囊切除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腹腔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肝功能及淀粉酶的变化.结果手术时间:胆囊管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68±34)min和(108±11)min,手术出血量为(50±8)mL和(321±53)mL.术后腹腔引流量为(30±17)mL和(104±33)mL,术后住院时间为(7.0±1.2)d和(18.2±2.0)d;术后并发症胆囊管探查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t检验).术后第1天谷丙转氨酶有轻微增高,3 d后恢复正常,淀粉酶无明显变化.结论经胆囊管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继发性胆道结石和部分肝胆管结石是一种简单、可行和安全的微创新方法.

    作者:于聪慧;余昌中;梅建民;张冬;姚军波;聂洪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重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已得到公认,一般认为,纤支镜对肺癌的确诊的阳性率可达70%~90%.但一部分病例,由于各种原因在第一次纤支镜检查时不能确诊.因此,重复纤支镜检查是医生们经常遇到的问题[1].我院从1998~2002年经纤支镜检查病例530例,其中诊断肺癌170例,第一次纤支镜检查确诊肺癌142例,重复纤支镜检查2~5次确诊肺癌28例,占16.42%.可见重复纤支镜检查对首次检查阴性的肺癌病例的确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田应平;王仁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子宫纵隔切开术治疗纵隔引起的流产与不孕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切开子宫纵隔术治疗由纵隔引起的流产、不孕的效果.方法追踪在该院行该术治疗的患者62例,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活产率、流产率、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等.结果成功随访51例,流产组28例和不孕组23,两组术后的活产率分别是85.7%和69.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从手术至分娩时间的中位数是22.53和23.1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宫纵隔切开术后妇女妊娠、先兆流产发生率、臀位发生率、早产率和剖宫产率均高于一般妇女.有1例发生不完全子宫破裂.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由纵隔引起的流产、不孕的效果相似;子宫纵隔患者术后妊娠的并发症包括先兆流产、胎位异常、早产等的发生率较高,剖宫产的几率较大.且术后妊娠有子宫破裂的危险.

    作者:冯淑英;陈湘云;陈勍;梁玉萍;翁梅英;杨冬梓;罗启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时不同腹腔环境对大鼠血液和腹腔pH值的影响

    目的观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时不同腹腔环境对大鼠血液和腹腔pH值的影响.方法将8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开腹组、CO2气腹组、无气组、N2气腹组,每组20只.分别模拟开腹和不同腹腔镜腹腔环境,时间为1 h.手术前后检测血液和腹腔pH值,评价不同方法对全身和局部酸碱环境的影响.结果术前各组间血液和腹腔pH值无差异(P>0.05);术毕CO2气腹组血液和腹腔pH值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并低于其他各组(P<0.01);N2组、开腹组和无气组血液和腹腔pH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CO2气腹导致血液和腹腔pH值明显降低,对腹腔pH值影响尤为显著,导致腹腔局部酸碱平衡紊乱.

    作者:陈旭;吴远美;刘彦;金志军;袁莉;李红薇;袁新荣;李荣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阴道注水腹腔镜与不同方法对不孕症诊断价值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标准腹腔镜(laparoscopy,LAP)及阴道注水腹腔镜(transvaginal hydrolaparoscopy,THL)在输卵管性不孕上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子宫输卵管造影、阴道注水腹腔镜及标准腹腔镜检查输卵管性不孕58例,将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HSG与LAP比较手术时间短,平均所需费用低,诊断符合率为65.52%(38/58),差异有显著性.THL与LAP比较手术时间短,平均所需费用低,诊断符合率为94.83%(55/58).平均所需费用HSG低,LAP为高,三者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虽简单、经济,但准确性不理想,标准腹腔镜具有准确、微创的优点,但存在费用较高、需要住院、需要接受全身麻醉等缺点,阴道注水腹腔镜是一种既准确、微创,又简单、安全、快速、经济、不需住院和全身麻醉的全新方法,可作为不孕症早期检查的常规方法.

    作者:吴良芝;冯亦军;李春梅;江南;高天□;柳燕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铲状汽化电极撬剥显露包膜在经尿道电汽化切割前列腺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铲状电极撬剥显露包膜在经尿道电汽化切割前列腺术(TUEVAP)中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207例施行TUVEAP,157例直接用铲状汽化电极汽化或切割襻电切显露包膜(常规组),50例用铲状电极撬剥显露包膜(撬剥组).结果患者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MFR)、剩余尿(PVR)比较均得到显著改善(P<0.01).常规组术中包膜穿孔、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率高,撬剥组术后尿路刺激症状、血尿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TUEVAP中用铲状电极撬剥显露包膜安全可靠,术中、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作者:裴书文;侯俊明;蒋海波;邓小枫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经尿道联合应用汽化与切割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除并睾丸去势术联合药物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对24例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加电切术并同期切除双侧睾丸,术后口服缓退瘤或磷酸雌二醇氮芥,随访1~7a.结果手术前后对比,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23.2±5.2)降至(9.2±4.6),大尿流率(Qmax)由(5.6±2.0)mL/s升至(15.6±3.0)mL/s,血清PSA由53.6μg/L于术后3个月降至3.5μg/L.11例转移性骨痛患者术后症状部分缓解或消失,手术总时间为30~120min,平均62.5min.结论该方法是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安全有效手段,可明显减轻梗阻症状且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晓隆;陈同良;张利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原位肝移植术后47例胆道并发症的内镜诊治

    目的探讨内镜诊断治疗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处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05年3月实施的原位肝移植后出现胆道并发症47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内镜诊治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经验.结果对47例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病人进行了53例次ERCP诊断治疗,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4.8%,47例病人通过ERCP检查发现10种胆道并发症,插管成功率达到95.5%.共有41例进行了ERCP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5%.结论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既能准确诊断,又能提供有效的介入治疗手段.ERCP治疗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和胆总管结石具有很好的疗效,对缺血性胆管病变可用于诊断和姑息性治疗.

    作者:王卫东;陈盛;彭林;陈规划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电子鼻咽喉镜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呼吸道狭窄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呼吸道狭窄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子鼻咽喉镜下Muller's动作观察,观察喉咽各壁向中线的塌陷程度,判断阻塞平面及多平面阻塞出现的频率.结果61例OSAS患者中,软腭平面狭窄、舌根平面不狭窄19例,占31%;软腭及舌根平面均狭窄者42例,占69%.结论大部分OSAS患者上呼吸道存在多部位的解剖性狭窄.提示通过电子鼻咽喉镜进行Muller's动作观察,观察咽喉腔阻塞或狭窄水平,可作为临床选择UPPP适应证,提高UPPP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东云;梁建平;陆秋天;刘蓓;袁弘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内窥镜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内窥镜下行大隐静脉取出术的手术指征和治疗经验.方法将50例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分成内镜组26例,传统组24例.术前超声定位大隐静脉,内镜组术中采用大腿部2.0 cm切口,并在内窥镜引导下行微创大隐静脉取出,术后予加压包扎并早期活动;传统组则切开皮肤皮下,获取大隐静脉.结果内镜组25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1例患者切口边缘皮肤坏死,经换药治疗愈合,无1例发生感染;传统组中伤口中重度疼痛发生率达91.6%(内镜组为19.2%,P<0.01),下肢水肿、伤口淋巴液渗出和下肢麻木发生率明显高于内镜组(P<0.05),其中有1例伤口感染,需行二期缝合后愈合.术中内镜组静脉桥平均流量(Mean)为(31.27±20.89)mL/min,血流指数(PI)(3.60±2.91),传统组Mean为(29.81±21.30)mL/min,PI为(3.28±1.87),两者差别无显著性.结论微创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可减轻病人的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并具有美容的作用,但略增加费用,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林宇;胡佳心;林冬群;陈晓伟;周汉槎;阮新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十二指肠黏膜下囊肿的内镜诊断及切除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黏膜下囊肿的内镜诊断及治疗.方法对5例十二指肠黏膜下囊肿进行常规胃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并行囊肿穿刺或囊肿套扎电凝切除术.结果超声内镜检查及用超声穿刺针活检可确定囊肿的诊断.套扎后再行电凝切除术可将囊肿较完整地切除,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内镜检查结合超声穿刺针活检对十二指肠黏膜下囊肿诊断有重要意义,而套扎后再行电凝切除术是治疗十二指肠黏膜囊肿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文卓夫;陈小良;田虹;李建忠;郑丰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窥镜下尿道刀及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附43例报告)

    目的探讨用尿道刀及钬激光腔内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43例尿道狭窄的患者用美国Circom公司生产的尿道内切开镜、尿道刀及美国科医人公司生产的LUMENIS POWER Suite 100W钬激光行尿道内切开术治疗.结果所有的患者均一次手术治愈,术后大尿流率超过18 mL/s,其中18例经钬激光内切开、25例经尿道刀内切开,术后3个月内常规行尿道扩张术.狭窄部位:前尿道28例(包括1例前尿道全段狭窄及1例尿道闭锁患者)、膜部尿道7例、膀胱颈部尿道8例.狭窄长度:除1例前尿道全段狭窄外,其他狭窄长度在0.3~3.0 cm之间.结论钬激光及Sachse刀均为腔内治疗尿道狭窄的有效方法,但对于长段的尿道狭窄、尿道闭锁及合并结石者,钬激光优于尿道刀.

    作者:刘荣福;邢金春;陈斌;王惠强;陈实新;庄炫;叶友新;张开颜;杨宇峰;周鑫;徐胤烨;周中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术中应用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例305例,分为术中使用胆道镜组196例和未用胆道镜组109例,比较两组术后及胆道镜取石后的残石率.结果术中使用胆道镜组术后残石率为36.73%(72/196),术后胆道镜取石后的残石率为1.53%(3/196);而未用胆道镜组术后残石率为64.22%(70/109),胆道镜取石后的残石率为12.84%(14/109),两组比较前者残石率均低于后者,且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在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中,术中胆道镜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明显减少残石率,但不能替代手术后的胆道镜取石.

    作者:黄江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