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田应平;王仁军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肺癌, 诊断
摘要: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已得到公认,一般认为,纤支镜对肺癌的确诊的阳性率可达70%~90%.但一部分病例,由于各种原因在第一次纤支镜检查时不能确诊.因此,重复纤支镜检查是医生们经常遇到的问题[1].我院从1998~2002年经纤支镜检查病例530例,其中诊断肺癌170例,第一次纤支镜检查确诊肺癌142例,重复纤支镜检查2~5次确诊肺癌28例,占16.42%.可见重复纤支镜检查对首次检查阴性的肺癌病例的确诊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电子鼻咽喉镜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呼吸道狭窄定位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电子鼻咽喉镜检查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呼吸道狭窄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子鼻咽喉镜下Muller's动作观察,观察喉咽各壁向中线的塌陷程度,判断阻塞平面及多平面阻塞出现的频率.结果61例OSAS患者中,软腭平面狭窄、舌根平面不狭窄19例,占31%;软腭及舌根平面均狭窄者42例,占69%.结论大部分OSAS患者上呼吸道存在多部位的解剖性狭窄.提示通过电子鼻咽喉镜进行Muller's动作观察,观察咽喉腔阻塞或狭窄水平,可作为临床选择UPPP适应证,提高UPPP疗效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东云;梁建平;陆秋天;刘蓓;袁弘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铲状汽化电极撬剥显露包膜在经尿道电汽化切割前列腺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铲状电极撬剥显露包膜在经尿道电汽化切割前列腺术(TUEVAP)中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207例施行TUVEAP,157例直接用铲状汽化电极汽化或切割襻电切显露包膜(常规组),50例用铲状电极撬剥显露包膜(撬剥组).结果患者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MFR)、剩余尿(PVR)比较均得到显著改善(P<0.01).常规组术中包膜穿孔、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率高,撬剥组术后尿路刺激症状、血尿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TUEVAP中用铲状电极撬剥显露包膜安全可靠,术中、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作者:裴书文;侯俊明;蒋海波;邓小枫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子宫纵隔切开术治疗纵隔引起的流产与不孕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切开子宫纵隔术治疗由纵隔引起的流产、不孕的效果.方法追踪在该院行该术治疗的患者62例,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活产率、流产率、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等.结果成功随访51例,流产组28例和不孕组23,两组术后的活产率分别是85.7%和69.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从手术至分娩时间的中位数是22.53和23.1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宫纵隔切开术后妇女妊娠、先兆流产发生率、臀位发生率、早产率和剖宫产率均高于一般妇女.有1例发生不完全子宫破裂.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由纵隔引起的流产、不孕的效果相似;子宫纵隔患者术后妊娠的并发症包括先兆流产、胎位异常、早产等的发生率较高,剖宫产的几率较大.且术后妊娠有子宫破裂的危险.

    作者:冯淑英;陈湘云;陈勍;梁玉萍;翁梅英;杨冬梓;罗启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咪康唑灌注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手术后的应用

    目的观察在鼻内镜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手术后,鼻窦内注入硝酸咪康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非侵袭性霉菌性鼻窦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灌注组行鼻内镜手术后和手术后5 d病变窦内注射硝酸咪康唑霜剂,对照组不采用灌注法.手术后经鼻内镜检查,随访18个月.结果灌注组有效率92.3%,复发7.7%;对照组有效率81.4%,复发率18.6%.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手术后实行病变鼻窦内灌注硝酸咪康唑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鹏;刘贤;李源;孙亚男;王振霖;叶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腹腔镜治疗少女卵巢良性肿瘤52例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少女卵巢剥除手术的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对该院妇科1996年~2004年6月未婚少女52例卵巢良性肿瘤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52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42.6min,手术组平均67.5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两组的平均失血量、术后病率、住院天数分别为50.6 mL、3.1%、4 d和91.4 mL、11.3%、7 d,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52例中无1例出现慢性腹痛及卵巢囊肿的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有开腹式手术无法比拟的诸多优点,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少女卵巢肿瘤的良好方法.

    作者:郑培兰;郑红枫;刘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在各型气管、支气管结核治疗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介入在各型气管、支气管结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76例确诊的气管、支气管结核病人,在全身抗结核治疗的同时,根据镜下所见病变类型不同分别实施局部病变多点注射药物(异烟肼、链霉素、激素等)、局部病灶毁损术(微波、激光、高频电刀等)和高压球囊扩张术等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显效47例(61.8%),有效25例(32.9%),总有效率为94.7%.无效4例.结论应用纤维支气管介入对各型气管、支气管结核病人进行局部治疗,可迅速缓解症状,加快病灶吸收,避免形成气道狭窄及其相关的外科手术,并发症少见,病人易接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发光;刘同刚;谢永宏;傅恩清;刘春丽;王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妊娠期症状性上尿路结石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妊娠期症状性上尿路结石的外科治疗手段及疗效.方法对19例复发性严重肾绞痛及梗阻性肾积水合并肾周围炎孕患,首选13 F小儿膀胱镜下5 F双J管逆插留置,逆插失败者选择输尿管镜手术或患肾造瘘术.结果全部病例疼痛消失无复发,泌尿系感染控制,复查肾积水消失或减轻.6例术后3周内结石自行排出.结论小儿膀胱镜下双J管逆插留置安全有效,是外科治疗复发性严重肾绞痛与梗阻性感染的佳手段.输尿管镜手术是逆插失败后的选择.

    作者:赵洪青;赵晓昆;张磊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术应用研究(附80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的临床应用.方法病人分成两组,A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继发结石病人,经胆囊管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胆囊管探查组),术后不用T管引流.B组:3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继发结石病人,行开腹胆囊切除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腹腔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肝功能及淀粉酶的变化.结果手术时间:胆囊管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68±34)min和(108±11)min,手术出血量为(50±8)mL和(321±53)mL.术后腹腔引流量为(30±17)mL和(104±33)mL,术后住院时间为(7.0±1.2)d和(18.2±2.0)d;术后并发症胆囊管探查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t检验).术后第1天谷丙转氨酶有轻微增高,3 d后恢复正常,淀粉酶无明显变化.结论经胆囊管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继发性胆道结石和部分肝胆管结石是一种简单、可行和安全的微创新方法.

    作者:于聪慧;余昌中;梅建民;张冬;姚军波;聂洪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原位肝移植术后47例胆道并发症的内镜诊治

    目的探讨内镜诊断治疗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处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05年3月实施的原位肝移植后出现胆道并发症47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内镜诊治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经验.结果对47例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病人进行了53例次ERCP诊断治疗,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4.8%,47例病人通过ERCP检查发现10种胆道并发症,插管成功率达到95.5%.共有41例进行了ERCP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5%.结论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既能准确诊断,又能提供有效的介入治疗手段.ERCP治疗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和胆总管结石具有很好的疗效,对缺血性胆管病变可用于诊断和姑息性治疗.

    作者:王卫东;陈盛;彭林;陈规划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近远期疗效及相关问题分析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近远期疗效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优缺点,探讨相关的几个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3年12月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309例,其中腹腔镜组200例,开腹组109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镇痛剂和抗生素应用,以及住院日、住院费用、恢复工作和生活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日差异无显著性(72.5±29.62 vs 75.48±29.02,8.68±3.48 vs 8.05±2.14,P>0.05),而术中出血量、输血率、保留尿管天数、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剂、抗生素应用、住院总费用、恢复工作和生活情况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腹腔镜组总费用明显高于开腹组(7 606.15±1 354.58 vs 6 310.14±1 917.19,P<0.05),但因其术后疗效肯定、对整个机体影响轻微而被患者接受,目前已经成为该院异位妊娠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恢复快、临床疗效肯定等优点,已逐渐替代开腹手术,在有条件的地区,成为异位妊娠的首选手术方式.临床上可通过提高术者的手术技能来降低手术时间,同时也可通过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无创伤线皮内缝合切口以减少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对保守性手术者,术后监测血清β-hCG,必要时辅以MTX等药物,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作者:尹玲;徐敬红;刘运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支撑喉镜下射频加囊肿揭盖术治疗会厌囊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囊肿揭盖术、囊肿揭盖术+射频、射频+囊肿揭盖术治疗会厌囊肿3种术式的疗效及其优劣.方法57例随机分为3组:单纯囊肿揭盖术组、囊肿揭盖术+射频治疗组及射频+囊肿揭盖术组.3组均采用表面麻醉+强化麻醉经支撑喉镜下手术.随访6~12个月,比较3组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3种术式总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显著性.囊肿揭盖术+射频治疗组、射频+囊肿揭盖术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囊肿揭盖术+射频治疗组、射频+囊肿揭盖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3种术式均是治疗会厌囊肿的有效方法.射频+囊肿揭盖术具有出血更少、手术时间更短、病人痛苦更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殷泽登;黎万荣;吴跃军;欧小毅;余成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内镜下结肠支架置入治疗左半结肠恶性梗阻

    目的探讨结肠支架在左半结肠恶性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分析该院6例左半结肠恶性肿瘤行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结肠支架置入成功率高,近期疗效理想,多数可在24 h内解除梗阻.结论结肠支架置入是治疗左半结肠肿瘤性梗阻的理想方法,为临床进一步治疗准备了条件.

    作者:郑强;薛平;卢海武;张端;尹巧群;胡以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肺泡灌洗对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复张容积和肺力学的影响

    目的评价肺泡灌洗(BAL)对肺原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p)肺复张和肺力学的影响,以探讨BAL对ARDSp的治疗作用.方法以9例血液动力学稳定、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容积曲线法分别测定BAL前与后呼气末正压(PEEP)为5、10和15 cmH2O(1 cmH2O=0.098mmHg)时的肺复张容积,并对BAL前后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台压(Pplat)、平均气道压(Pm)和静态顺应性(Cst)在不同PEEP下的趋势变化进行比较.结果BAL前PEEP至5、10和15 cmH2O时肺复张容积分别为[(35.89±3.93)mL、(124.56±9.68)mL和(161.70±8.50)mL,P<0.01],BAL后分别为[(42.27±4.27)mL、(139.70±17.59)mL和(160.16±9.43)mL,P<0.01].但BAL前后组间趋势变化差异无显著性(F=2.749,P=0.079).不同PEEP条件下BAL后PIP、Ppla和Pm较BAL前趋势有显著下降(P<0.05),Cst在BAL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AL对肺复张容积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ARDSp的气道压力,改善通气功能.

    作者:张庚;徐再春;胡马洪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2%盐酸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宫腔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2%盐酸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在宫腔镜检查中的优势和价值.方法选择100例宫腔镜检查中需要定位活检、输卵管插管通液及绝经后妇女宫腔镜下取环患者,分为2%盐酸利多卡因宫颈注射及宫颈浸润两组,评定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显效46例,有效4例,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2%盐酸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麻醉,在宫腔镜检查中对宫颈有良好的松弛作用及对操作有良好的镇痛作用,无不良反应发生,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是一种良好的宫腔镜检查的镇痛方法.

    作者:姜丽;金海红;孟津;陈红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胃印戒细胞癌的胃镜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胃印戒细胞癌的胃镜及临床特点.方法将该地区26年间经胃镜及病理诊断的76例胃印戒细胞癌与同期375例其他类胃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胃印戒细胞癌占胃癌总数的16.8%.好发于青中年女性(P<0.05).内镜下胃印戒细胞癌侵犯胃壁较广泛,以胃体部或2个以上部位侵犯明显多于其他类型胃癌(P<0.05),镜下分型Ⅳ型明显多于其他类型癌(P<0.05).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腹胀、腹痛为主,纳差呕吐,消瘦贫血,腹块腹水明显多于其他类型癌(P<0.05),大约有42.1%误诊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结论胃印戒细胞癌好发于青中年女性,易在胃壁弥漫浸润性生长,胃部病变广泛,多侵犯胃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为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掌握胃印戒细胞癌的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刘光英;朱善军;古来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窥镜下尿道刀及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附43例报告)

    目的探讨用尿道刀及钬激光腔内治疗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43例尿道狭窄的患者用美国Circom公司生产的尿道内切开镜、尿道刀及美国科医人公司生产的LUMENIS POWER Suite 100W钬激光行尿道内切开术治疗.结果所有的患者均一次手术治愈,术后大尿流率超过18 mL/s,其中18例经钬激光内切开、25例经尿道刀内切开,术后3个月内常规行尿道扩张术.狭窄部位:前尿道28例(包括1例前尿道全段狭窄及1例尿道闭锁患者)、膜部尿道7例、膀胱颈部尿道8例.狭窄长度:除1例前尿道全段狭窄外,其他狭窄长度在0.3~3.0 cm之间.结论钬激光及Sachse刀均为腔内治疗尿道狭窄的有效方法,但对于长段的尿道狭窄、尿道闭锁及合并结石者,钬激光优于尿道刀.

    作者:刘荣福;邢金春;陈斌;王惠强;陈实新;庄炫;叶友新;张开颜;杨宇峰;周鑫;徐胤烨;周中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经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56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接受TAPP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结果、并发症.结果共有48人56例腹股沟疝接受了TAPP手术,6例合并胆囊病变同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4例单侧疝且无并发病者,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70.8min;住院时间4~7d,平均5.5 d.术后出现腹股沟区疼痛1例(1/56,1.8%),腹股沟区积液血肿5例(5/56,8.9%).经2~14个月的随访,术后复发1例(1/56,1.8%),无粘连性肠梗阻病例发生.结论TAPP治疗腹股沟疝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谢学羿;林唯栋;林贾颖;温顺前;张小永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B超引导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内镜治疗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内镜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人行急诊B超引导下内镜治疗,包括鼻胆管引流术、乳头括约肌切开及取(碎)石术、掏取肝吸虫和胆管狭窄扩张术.结果该组52例中,病情危重者直接放置鼻胆管20例;行内镜治疗后放置鼻胆管32例.术后1周内,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等指标明显好转.引流后,择期手术治疗8例,部分病人择期再次行内镜治疗术.术后并发胰腺炎4例,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B超引导下内镜治疗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简便快捷,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国平;王鹏;肖丽达;吴清华;黄文昭;王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腔镜下肝门血流阻断器在部分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腔镜下肝门阻断器在肝切除中的作用.方法使用自行研究发明的肝门血流阻断器,在电视腹腔镜引导下,经穿刺卡进入腹腔.在待切肝叶(肝段)肝周韧带游离切断后,将肝门血流暂时阻断,为23例肝胆疾病患者作肝叶、肝段切除术,与另12例未使用阻断器者进行比较,了解术中出血、输血、手术历时、术后恢复情况等指标有无差异.结果使用肝门阻断器组23例病人全部经腹腔镜手术成功,术中出血为10~600mL,平均120mL.手术历时60~300min,平均166min,未使用肝门阻断器者,除1例术中输血400 mL外不需输血.未使用5例中有4例需要输血,手术历时120~360min,平均210min,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自制肝门血流阻断器,在腹腔镜下切肝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对保证手术安全,扩大腔镜下切肝的适应证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卢榜裕;陆文奇;蔡小勇;黄飞;黄玉斌;林斌;李微筠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术中应用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目的探讨术中使用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例305例,分为术中使用胆道镜组196例和未用胆道镜组109例,比较两组术后及胆道镜取石后的残石率.结果术中使用胆道镜组术后残石率为36.73%(72/196),术后胆道镜取石后的残石率为1.53%(3/196);而未用胆道镜组术后残石率为64.22%(70/109),胆道镜取石后的残石率为12.84%(14/109),两组比较前者残石率均低于后者,且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在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中,术中胆道镜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明显减少残石率,但不能替代手术后的胆道镜取石.

    作者:黄江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