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若进;张怡;刘惠玲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直肠Dixon术中的应用.方法在腹腔镜下对26例直肠癌实行Dixon术并对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者手术顺利,经1年随访未发现切口种植.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腹腔镜创伤小,恢复快,且随着操作技能的提高,可达到与开腹相同的根治效果.
作者:葛芙蓉;曹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结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对排便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按TME原则,在腹腔镜下对1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结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术.结果腹腔镜下直肠全系膜切除结肠J袋肛管吻合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20~180min,平均135min,术中平均出血20ml.术后无吻合口漏的发生,术后排便次数明显减少,能从容控制排便.结论腹腔镜下行直肠全系膜切除结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术不仅能达到根治目的,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又具有明显改善排便功能的作用.
作者:尚贤文;王存川;何家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病理技术的进步发展,胃肠道间质肿瘤(gastrointestinastromal tumor,GIST)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而胃间质瘤的发生占GIST的一半以上.近半年我们诊治3例胃间质瘤患者.
作者:谢正元;钱振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gallstone pancreatitis,AGP)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及十二指肠镜对15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病例施行十二指肠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EST),并置入鼻胆管引流(ENBD);合并胆囊结石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同时行胰包膜切开、坏死组织清除及Winslow孔和腹腔置管引流术.结果全组156例,其中112例胆管结石经EST取出,所有病例均行ENBD;合并胆囊结石91例,急诊或择期施行LC,86例成功,5例中转开腹.术后住院时间(15±7)d,随访6~24个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无1例死亡.结论两镜联合治疗AGP创伤小、腹腔干扰轻、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年丰;张阳德;刘恕;何剪太;李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方法的改进,使造影变得容易、更简单,减少了损伤,提高了成功率.方法通过右侧锁骨中线肋缘下的戳孔旁插入气腹针,取出气腹针的内芯,插入硬膜外道管,插入胆囊行术中胆道造影,插管失败后,改用头皮针胆管穿刺造影.结果全部造影成功,且费时少.结论该术中胆道造影的改进确能将造影变得更容易、更简单,减少了损伤,提高了成功率.
作者:郑晓华;冷凯;主鹤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胆囊管切开与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处理胆囊管结石嵌顿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7月~2003年12月在该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总结处理胆囊结石嵌顿的对策和技巧.结果47例均取石成功,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8例,5例于LC术中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EST),3例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用胆囊管切开取石结合术中胆道造影的方法处理胆囊管结石嵌顿疗效确切、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常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热球系统与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手术时间、安全性和术后恢复时间.方法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40例,其中行子宫内膜热球治疗和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各20例,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手术时间、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术后恢复时间等情况.对有效率、手术时间长短、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恢复快慢等进行比较.结果热球治疗与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相比,疗效无显著性差别(P>0.05),但其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无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恢复快.结论热球系统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少,恢复快,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万亚军;王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前、术中技术环节进行探讨.方法2002年6月至2003年7月行LC 126例,术前不插胃管,术中对胃十二指肠保护,分离、止血,胆囊床处理方法作了改进.结果腹腔镜完成手术125例,中转开腹1例,无胃肠及胆道损伤、出血、胆漏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不插胃管LC安全可行,灵活使用纱布,有助于防止胃十二指肠损伤,协助分离粘连、止血等;胆囊床不作广泛电凝处理,可避免肝内胆管热传递损伤,不致造成继发出血.
作者:印胜辉;侯圣;张刚;周翔;肖思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6160例LC中45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结果全组LC成功率94.98%,中转开腹率5.02%,并发症发生率0.437%,全组无死亡率.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有丰富的LC临床经验及技术的外科医师是安全、适合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包括发病时间超过72h者,目前已成为LC的适应证.
作者:陶涛;彭祥玉;盛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配伍芬太尼应用于内镜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证实其麻醉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内镜甲状腺手术的患者46例,静注芬太尼2.00μg/kg、异丙酚2.00~3.00mg/kg、阿曲库铵0.50~1.00mg/kg诱导插管,然后用微泵持续注射异丙酚6.00~10.00mg/kg·h,间断静注阿曲库铵0.25~0.50mg/kg 维持麻醉,根据患者的麻醉深度进行调整.结果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效果满意.平均内镜甲状腺手术时间97.0 min(80.0~116.0 min),平均麻醉时间112.0 min(85.0~128.0 min).停药后9.0 min清醒,无术中知晓.结论采用芬太尼、异丙酚用于内镜甲状腺手术麻醉效果良好,恢复迅速而平稳.
作者:张坤全;欧阳文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电子肠镜下大肠息肉切除的治疗和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1995~2002年在电子肠镜下治疗的大肠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息肉的部位、大小、术后病理、治疗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应用肠镜下电切除治疗大肠息肉患者621例,切除息肉807颗,成功获取732颗进行了病理检查.发生术后出血3例,穿孔1例,无手术死亡率.结论肠镜下电切除是治疗大肠息肉的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对防止息肉癌变起到了主要作用.
作者:王秀芝;张维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全麻,不留置胃管,用4孔或5孔法,行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37例.结果37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5~145min,平均70min.平均住院5d,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安全可靠的优点,避免了再次手术的痛苦及风险,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郭献庭;王育生;王润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寻更为完善的上颌窦囊肿的手术方法.方法对32例(36侧)上颌窦囊肿在鼻内镜下经扩大的上颌窦窦口,采用射频热凝治疗.4例(4侧)为黏液囊肿,其他为潴留囊肿.术后分别随访8~57个月.结果36侧全部治愈,无复发,亦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射频治疗上颌窦囊肿是一种微创、简便、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它可避免传统手术所致的创伤和并发症.
作者:曹忠胜;张红一;寇庆晶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采用三孔打结法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再联合行单纯性肝囊肿开窗术,进一步减小手术创伤,节约住院费用.方法在试行三孔打结法LC的同时行肝囊肿开窗引流术.作者为16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或胆囊息肉合并单纯肝囊肿患者试行了此术式.结果采用此方法的16例患者均顺利地在全麻下行LC及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手术时间无明显延长,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无增加.结论三孔打结法LC联合行单纯性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此方法进一步减小了手术的创伤,有利于手术后恢复,节约了住院费用.
作者:唐向东;刘社芽;方学军;李朝龙;林建华;周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腔多器官联合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2例腹腔镜腹腔多器官联合手术临床资料.结果22例均完成手术,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手术时间83.8 min.结论腹腔镜腹腔多器官联合手术创伤小,能缩短多疾病治疗的时间,节省费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乃金;凌宝存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在该科施行胆囊大部切除术的病例资料.结果全组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后出血、黄疸及肝外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胆漏1例,腹壁戳孔感染2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平均手术时间65 min,(69±27)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 d,(4±2)d,随访时间3~12个月,未发现远期并发症.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正确处理胆囊残余部分,术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手术方法,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阳德;李坚;李年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胰胆管病的腹腔镜-内镜联合治疗方案.方法将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肠道镜中二镜或三镜有机联合,治疗胰胆管病2005例,包括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1 282例,原发性胆总管结石323例,肝内胆管结石10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251例,慢性胰腺炎6例,Mirizzi综合征24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Ⅰ型)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12例.结果各治疗方案较传统开腹手术创伤轻、痛苦小、手术并发症少.结论腹腔镜-内镜治疗胰胆管病,达到了微创外科的效果.
作者:许红兵;高春芳;秦明放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内镜检查在小儿过敏性紫癜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该院47例小儿过敏性紫癜行内镜检查并分析其特征.结果内镜下可见胃和/或肠黏膜损伤33例,占70.21%,胃镜下可见病损的27例,占57.44%,结肠镜下可见病损的30例,占63.83%.病损以黏膜糜烂、出血为主要特征.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半数以上胃肠黏膜损伤,病变多同时累及胃、十二指肠和结肠,内镜检查对诊断小儿过敏性紫癜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志勇;张国元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可行性、优越性及手术方法.方法对204例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其中左侧179例,右侧6例,双侧19例.结果204例中198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35min,平均23 min,出血量<15ml,住院天数3~5 d.6例改行开放手术.随访6个月~3年.结论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可同时处理双侧病变,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杨典东;高振利;王建明;姜仁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诊断和治疗不明原因慢性腹痛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不明原因慢性腹痛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明确病因,有效率为94□.诊断为肠粘连15例,妇科疾病8例,慢性阑尾炎5例,结核性腹膜炎2例,小肠恶性淋巴瘤1例,腹膜转移癌、回盲部憩室,肠套叠各1例.其中26例在腹腔镜下行治疗,占72.2%.探查或治疗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诊断慢性腹痛准确率较高,且有大部分病例可做相应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利伟;冯刚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