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卓明;计勇;甄作均;苏树英;陈焕伟;费凛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全麻,不留置胃管,用4孔或5孔法,行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37例.结果37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5~145min,平均70min.平均住院5d,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安全可靠的优点,避免了再次手术的痛苦及风险,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郭献庭;王育生;王润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直肠Dixon术中的应用.方法在腹腔镜下对26例直肠癌实行Dixon术并对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者手术顺利,经1年随访未发现切口种植.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腹腔镜创伤小,恢复快,且随着操作技能的提高,可达到与开腹相同的根治效果.
作者:葛芙蓉;曹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热球系统与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手术时间、安全性和术后恢复时间.方法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40例,其中行子宫内膜热球治疗和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各20例,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手术时间、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术后恢复时间等情况.对有效率、手术时间长短、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恢复快慢等进行比较.结果热球治疗与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相比,疗效无显著性差别(P>0.05),但其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无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恢复快.结论热球系统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少,恢复快,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万亚军;王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5年来120例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发生率及处理经过,以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120例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所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中,发生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3.3%,其中膀胱损伤1例,术中套扎线圈滑脱1例,阴道出血1例.所有并发症经及时处理,预后良好.结论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术者的腹腔镜手术操作经验及技巧有关,临床上有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王亚丽;王存川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皮胆囊镜超声碎石术后再次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方法回顾分析83例经皮胆囊超声碎石术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83例中77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中转开腹手术.结论对有腹部手术史的病人行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不影响切口愈合等优越性.
作者:任杰;杨健;孙凯;蒋清华;陆有恒;隋晋平;丁子宜;谢如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结肠镜协助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价值.方法对60例确诊结肠癌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利用结肠镜协助外科医生术中进行肿瘤病灶及切除范围定位,并对术前未能进行检查的肠段完成检查.结果60例均顺利完成检查及定位,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发现部分病例术前不能见到的肠段有肠息肉.结论结肠镜协助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对手术中病灶定位切除范围有明显帮助,特别是对直肠癌者,同时也缩短了手术所需的时间.
作者:谢润勇;崔西玉;黄燕霞;罗笑雁;付忠;卢翠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胆囊管切开与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处理胆囊管结石嵌顿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7月~2003年12月在该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总结处理胆囊结石嵌顿的对策和技巧.结果47例均取石成功,术中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8例,5例于LC术中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EST),3例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用胆囊管切开取石结合术中胆道造影的方法处理胆囊管结石嵌顿疗效确切、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常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42岁,因间断性上腹部疼痛4月加重1周/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正常,上腹部有轻压痛,未及包块,肝脾未及.门诊胃镜检查:见胃体大弯侧一约5.0 cm×5.5 cm柿石,黑褐色,表面光滑,可移动,用活检钳触及质较硬,活检钳不易钳夹,诊断为巨大胃柿石.
作者:张少玲;黄裕新;姜惠玲;秦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胃造口管放置的肠内营养管回输PTBD引流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8例行PTBD引流的晚期肿瘤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及肠内营养管置放术,使胆汁得以回输.结果8例手术全部成功,除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造成肠梗阻,引起胆汁经造瘘口外漏外,其余均保持通畅,随访结果,病人存活2~13个月,平均6个月,病人进食情况短期内均有改善.结论采用经皮胃造口及肠内营养管置放术,使胆汁经肠内营养管通过胃造口途径进入到小肠,可以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吕志武;商弘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及药物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89例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腹腔镜保守治疗组102例,与药物保守治疗组87例,二组在年龄、孕产次、盆腔包块直径及血β-HCG水平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比较二组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时间、血β-HCG下降15%时间、输卵管通畅及妊娠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有效率99.00%,药物治疗组90.80%,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12±1.07)和(10.40±2.50)d,血β-HCG下降15%时间分别为(3.58±1.63)和(7.23±2.98)d,以上两组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60.30%和60.00%,宫内妊娠率分别为55.43%和50.07%,宫外孕发生率分别为14.13%,12.30%.结论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肯定,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痛苦少,术后妊娠率提高,是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君洁;谢辉;孙南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运用两种内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于入院24 h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下乳头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liary drainage,ENBD)和/或经内镜下胆管取石术,并行积极辅助治疗,术后7~14天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1例患者死亡,平均住院时间(23±15.2)d;与对照组比较,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无胆管结石残留及再发胰腺炎.结论两种内镜联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疗效确切,具有微创、安全、省时、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卢海武;彭和平;薛平;陈德;胡以则;尹巧群;张端;温子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胰胆管病的腹腔镜-内镜联合治疗方案.方法将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肠道镜中二镜或三镜有机联合,治疗胰胆管病2005例,包括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1 282例,原发性胆总管结石323例,肝内胆管结石10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251例,慢性胰腺炎6例,Mirizzi综合征24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Ⅰ型)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12例.结果各治疗方案较传统开腹手术创伤轻、痛苦小、手术并发症少.结论腹腔镜-内镜治疗胰胆管病,达到了微创外科的效果.
作者:许红兵;高春芳;秦明放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对常规CO2气腹LC和使用自制的腹壁提升器无气腹LC进行术中术后的随机比较.方法50例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CO2气腹(CO2组;N25)和腹壁提升方法(AWL组;N25)腹腔镜胆囊切除.记录手术结果和手术时间,术中评估心肺功能和分析动脉血气结果.结果两组的研究数据分析AWL组在术中通气功能的改变要明显低;CO2组术中动脉血气的pH值、肺顺应性大副度下降而气道峰压明显升高(P<0.05).结论尽管AWL在手术时间上长一些,但该研究结果表明这项技术在有心肺疾患的高危患者中具有CO2气腹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作者:张晓波;罗艳;阮景德;夏征;吴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研制一种能够适配前列腺电切镜,用于治疗尿道狭窄的内切开冷刀,提高电切镜的利用率.方法利用废旧汽化电极(Olympus),截去原有的电极头,分别装配上柳叶形及倒钩形刀头,制成冷刀装配于电切镜上.应用该冷刀治疗前尿道狭窄6例,后尿道狭窄8例,膀胱颈口挛缩3例.前尿道狭窄冷刀切开后用尿道探子扩张至F22~24号,留置气囊尿管4周;后尿道狭窄及膀胱颈口挛缩冷刀切开后,更换电切电极将瘢痕切除,留置气囊尿管4周.结果6例前尿道狭窄及3例膀胱颈口挛缩者均顺利切开,拔除尿管后排尿顺利;8例后尿道狭窄有6例顺利切开,拔除尿管后排尿顺利;1例后尿道完全闭锁者及1例狭窄段达3.0 cm者切开失败.结论适配于前列腺电切镜用内切开冷刀使用方便、经济,使电切镜具有了一镜两用之功能.临床上可应用于前尿道狭窄、后尿道狭窄及膀胱颈口挛缩的治疗,但不适用于尿道完全闭锁及狭窄段超过3.0 cm者的治疗.
作者:赵永体;崔志刚;董雪长;郑保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配伍芬太尼应用于内镜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证实其麻醉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内镜甲状腺手术的患者46例,静注芬太尼2.00μg/kg、异丙酚2.00~3.00mg/kg、阿曲库铵0.50~1.00mg/kg诱导插管,然后用微泵持续注射异丙酚6.00~10.00mg/kg·h,间断静注阿曲库铵0.25~0.50mg/kg 维持麻醉,根据患者的麻醉深度进行调整.结果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效果满意.平均内镜甲状腺手术时间97.0 min(80.0~116.0 min),平均麻醉时间112.0 min(85.0~128.0 min).停药后9.0 min清醒,无术中知晓.结论采用芬太尼、异丙酚用于内镜甲状腺手术麻醉效果良好,恢复迅速而平稳.
作者:张坤全;欧阳文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采用三孔打结法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再联合行单纯性肝囊肿开窗术,进一步减小手术创伤,节约住院费用.方法在试行三孔打结法LC的同时行肝囊肿开窗引流术.作者为16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或胆囊息肉合并单纯肝囊肿患者试行了此术式.结果采用此方法的16例患者均顺利地在全麻下行LC及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手术时间无明显延长,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无增加.结论三孔打结法LC联合行单纯性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此方法进一步减小了手术的创伤,有利于手术后恢复,节约了住院费用.
作者:唐向东;刘社芽;方学军;李朝龙;林建华;周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中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异位妊娠患者,均行保守手术.其中46例经腹手术,152例经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情况.术后MTX配伍米非司酮预防持续性宫外孕的效果.结果经腹腔镜手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用MTX配伍米非司酮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效果确切.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尤其是对停经时间短,B超不能确诊且合并盆腔炎症的患者,腹腔镜可起到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尤适于有生育要求的妇女,减少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用MTX配伍米非司酮能起到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效果.
作者:孙晓红;方小玲;黄凤英;林秋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术后肠粘连的应用价值,以提高术后肠粘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利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术后肠粘连22例,用电凝分离钳、分离剪或超声刀分离切断粘连带.结果除1例合并小肠多发憩室,2例小肠间广泛粘连,需腹腔镜辅助小切口处理外,其余均在腹腔镜下行粘连松解术,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访1~40个月无症状复发.结论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术后肠粘连不仅具有创伤少、痛苦轻、恢复快、疤痕小等微创外科优点,而且再粘连率低、安全可靠而便于推广应用,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术后肠粘连的新手段.
作者:邓伟均;陈占斌;雷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造影方法的改进,使造影变得容易、更简单,减少了损伤,提高了成功率.方法通过右侧锁骨中线肋缘下的戳孔旁插入气腹针,取出气腹针的内芯,插入硬膜外道管,插入胆囊行术中胆道造影,插管失败后,改用头皮针胆管穿刺造影.结果全部造影成功,且费时少.结论该术中胆道造影的改进确能将造影变得更容易、更简单,减少了损伤,提高了成功率.
作者:郑晓华;冷凯;主鹤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对106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临床疗效,以及不同内镜治疗措施的选择.方法对106例临床诊断AOSC患者应用ENBD或同时施行EST治疗,观察总结临床疗效.结果106例患者中成功插管103例,插管成功率97%.其中43例在ENBD前先施行EST,患者病情在插管胆道减压引流后都得到迅速缓解,出现中毒性休克表现的5例患者除1例发生ARDS死亡外,其余4例的病情均同样迅速缓解.结论内镜ENBD或同时施行EST治疗AOSC成功率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绝大多数情况下可替代开腹手术胆道减压引流,可作为治疗AOSC的首选方法.
作者:林争;雷朝晖;谭国钳;薛福龙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