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5例乙肝肝硬化内镜特点分析

雷香娥;王彩虹;郝春秋

关键词:乙型肝炎, 肝硬变, 胃内镜术
摘要:目的了解乙型肝炎肝硬化内镜特点,准确预测判断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该院收治的10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应用日本产Olympus GIF-XQ240电子内窥镜作胃十二指肠检查.结果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00例,其中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al,EV)82例,胃底静脉曲张(gastric variceal,GV)18例,EV并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6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odenal ulcer,DU)21例.结论食管静脉曲张是乙肝肝硬化具有特征的内镜表现,门脉高压性胃病、十二指肠溃疡是乙型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常见合并症.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电钻造孔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43例(48眼)鼻内窥镜下利用电钻行鼻腔泪囊造孔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电钻鼻腔泪囊造孔及鼻腔病变同期手术.结果48眼中治愈45眼,治愈率93.8%,好转2眼,好转率4.1%,无效1眼,占2.1%.结论该手术具有损伤小、操作简便、快捷、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应得到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梁国辉;刘波;史勇洪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临床及结肠镜检查分析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临床与结肠镜检查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102例临床及结肠镜检查情况.结果轻度50侧(49.0%),中度34例(33.3%),重度18例(17.7%)结肠镜下分级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8例、29例、55例,以慢性复发型多占53.9(55/102),以慢性复发型和初发型两性占87.2%(89/102),重度UC全结肠者占55.4%,重度UC中66.3%为结肠镜下Ⅲ级.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临床严重程度与结肠镜检查溃疡性结肠炎镜下分级及病变范围有相关性.

    作者:苏锐;张桂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腹腔镜在胆道外科中的应用

    在胆道外科领域,腹腔镜不仅以胆囊切除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还可通过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处理单一的胆总管小结石;作为治疗性ERCP的辅助手段,在处理胆源性胰腺炎和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方面亦占有重要地位.但其重要的并发症,胆道损伤的分类和处理亦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赵超;周建平;李政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胃冠状静脉栓塞术1例报告

    手助腹腔镜手术(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HALS)使术者能触摸微小病变及组织状况,协助进行牵引和显露,有利于控制出血,使复杂腹腔镜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大为降低.我们应用HALS完成1例门静脉高压症的巨脾切除胃冠状静脉栓塞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雪峰;金红旭;李瑾;吴国强;宗修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曲张高位结扎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3例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2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42min,术后平均住院3 d,随访16例6~25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创伤小,治疗效果好,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和开放性手术术后复发者可作为首选.

    作者:张经中;王昆峰;侯振宇;张超;王旺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超声刀及单、双极电凝对兔卵巢组织热效应及术后粘连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使用超声刀及单、双极电凝对兔卵巢组织造成的热损伤程度和术后粘连情况,探讨腹腔镜下卵巢手术中适宜的止血方法.方法将中国家兔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开腹缝合卵巢组织,其余组则模拟腹腔镜手术对兔卵巢分别进行超声刀和电凝止血,术后2周观察卵巢组织粘连及热损伤范围.结果对照组较腹腔镜各组粘连分数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腹腔镜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腹腔镜各组中组织热损伤以超声刀损伤范围小,以单极电凝损伤大.结论腹腔镜能减轻术后卵巢粘连的发生;超声刀对组织热损伤小.

    作者:赖婷;刘赛欧;蒙丽;吴蓓;张艳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经内镜胆道支架治疗胆道良恶性梗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胆道良恶性梗阻时塑料和镍钛记忆合金镀金支架内镜置入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该组塑料支架组52例,包括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24例,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4例,老年胆总管巨大结石5例,胆漏11例,胆管外科损伤狭窄7例,胰腺癌1例;镀金支架组28例,包括中下段胆管癌11例,肝门部胆管癌6例,十二指肠乳头癌5例,胰腺癌6例.所有病人均行ERCP以证实狭窄部位及其程度,选择合适的支架.经十二指肠镜插入导丝至梗阻远端,狭窄明显者沿导丝进行球囊扩张;在X线监视下沿导丝用支架推送器将支架送至狭窄远端2 cm.术后观察病人黄疸改善情况,同时观察肝功能、血清淀粉酶变化,并随访3~6个月.结果该组支架均一次置入成功,成功率100%.镀金支架置入后1周,患者血清总胆红素(STB)下降67.16%,谷丙转氨酶(ALT)下降58.37%,r-谷胺酰转肽酶(r-GT)下降40.63%,碱性磷酸酶(AlP)下降41.54%;塑料支架置入后1周,STB下降53.24%,ALT下降55.03%,r-GT下降37.15%,AlP下降34.12%.早期并发症包括:高淀粉酶血症、ERCP术后胰腺炎、胆管炎,晚期并发症有支架堵塞.镀金支架组随访期间有4例(14.29%)死于肿瘤进展.结论经内镜塑料和镍钛记忆合金镀金支架治疗胆道良恶性梗阻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塑料支架在胆漏及胆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为肝胆外科手术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弥补手段.

    作者:缪林;范志宁;季国忠;文卫;刘政;黄光明;蒋国斌;吴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体会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对3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结果32例患者均一次性取石成功,成功率100%(32/32),无输尿管穿孔、狭窄、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mini-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有很高的结石清除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操作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松林;毛登久;周杰;王力;向敏;刘朝晖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 (附178例报告)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操作体会.方法对17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结果165例直视下1次碎石成功,总成功率为92.70%.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为83.72%,中下段为94.81%.碎石时间为12~64 min,平均26 min.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及高效的特点,是一种治疗输尿管结石有价值的方法.

    作者:夏宏辉;张轶庠;李文杰;方建明;虞晓勇;叶琪辉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MRI导航下的内窥镜经蝶鞍区肿瘤切除术

    目的探讨无框架MRI导航系统在内窥镜经蝶鞍区肿瘤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8例垂体腺瘤和2例颅咽管瘤病人在无框架MRI影像导航引导下内窥镜经蝾入路垂体腺瘤切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机器定位误差平均1.5 mm;重要结构和痛变定位满意,导航注册时间平均5 min;手术时间平均50 min,术后所有病人症状均减轻和好转.术后短暂性脑脊液鼻漏3例,短暂性尿崩者3例,无颅内感染及出血病例.结论无框架影像导航在内窥镜经蝶鞍区肿瘤的手术治疗中使重要结构及病变定位准确,在手术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海生;严波;刘勇刚;曲秋懿;姚慧颖;倪志立;杨治宇;张秋航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关节镜下射频汽化仪治疗膝关节疾病

    目的探讨射频汽化仪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疾病的疗效.方法利用SERFAS-Stryker射频汽化仪对27例膝关节疾病的患者进行镜下修整软骨面、切除炎性增生的滑膜和绒毛组织,清除、打磨骨赘,切除、修整损伤的半月板等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全组病例关节无肿胀,关节积液少,疼痛缓解快,术后4d步行出院.结论射频汽化仪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疾病疗效好,术中、术后出血少、疼痛轻,有利于病人的早期康复.

    作者:金先跃;梁斌;袁彦;韦敏克;王玮;白宇;程军;陆生林;莫洪耀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腹腔镜检查对慢性乙肝HBV DNA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检查对慢性乙肝HBV DN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分析1998年10月~2003年10月间42例慢性乙肝病人行腹腔镜检查后HBV DNA含量的变化.同时,利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步测定其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值.结果慢性乙肝病人实施腹腔镜检查后第3天和第7天血清HBV DNA拷贝数、ALT和TB值均分别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而术后15 d其血清HBV DNA拷贝数、ALT和TB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慢性乙肝病人行腹腔镜检查,可影响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有必要加强围手术期乙肝病毒量及肝功能的监测.

    作者:周丁华;朱武晖;卫冰;王正元;赵玮;黎介寿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超声微探头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为提高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率,探讨微型超声探头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疑黏膜下肿瘤的患者进行微探头超声检查.结果发现外压性改变9例,黏膜下肿瘤75例,包括肌源性肿瘤49例,胃异位胰腺2例,胃脂肪瘤2例,胃底静脉曲张2例,食管静脉瘤2例.食管囊肿2例,胃囊肿1例,食管癌4例,胃癌3例,胃基质瘤8例.经病理证实23例.结论USP能清楚显示消化道管壁各层,准确判断肿瘤浸润层次,用于指导黏膜下肿瘤的诊断有较高价值,但由于其微探头探查深度有限,对较大肿瘤的后方情况探查受限,对部分肌源性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仍有一定困难.

    作者:唐丽安;袁伟建;陈爱莲;张桂英;陈凤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电切手术治疗子宫肌病前后子宫内膜VEGF、受体KDR及MVD的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对2000年10月~2002年11月行子宫内膜电切手术的2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后随访.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手术前后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KDR表达和MVD的变化.10例腺肌病患者的手术中子宫内膜为术前实验组;7例腺肌病患者于TCRE术后6~18个月取内膜为术后实验组;8例正常子宫内膜为对照组.结果术后腺肌病之子宫内膜其VEGF、KDR的表达及MVD明显降低,与术前子宫内膜的表达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手术后6个月行再次电切的腺肌病内膜间质微血管较为密集,管径比较小;VEGF及KDR表达也较强,腺体染色较深.结论子宫内膜电切手术对腺肌病子宫内膜的VEGF、KDR的表达及MVD呈下降调节;TCRE术后子宫内膜VEGF的表达和MVD下降可能与手术预后相关.

    作者:杨保军;冯力民;张华;孙海梅;景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电视胸腔镜在中晚期食管癌中的应用

    近年来有人提出用CT进行食管癌的分期,并对手术切除的可能性进行估计,但存在不足.本文报道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中晚期食管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和分期方面的应用.

    作者:刘建华;梁宗敏;王相臣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5例鼻内窥镜下后鼻孔闭锁开放术

    后鼻孔闭锁是一种少见的畸形,主要症状是鼻塞和嗅觉障碍.如果为双侧先天性闭锁,出生后既有严重的呼吸困难、紫绀、甚至窒息[1].在闭锁的后鼻孔造口是本病唯一的治疗方法,目的是重新建立足够的鼻呼吸通道.传统上有4种手术进路:经鼻、经腭、经鼻中隔、经上颌窦.鼻内窥镜的出现使经鼻进路后鼻孔闭锁开放术获得进一步发展.1998~2002年我科共诊断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患者5例,全部是经鼻行内窥镜下在后鼻孔闭锁开放术治疗的.

    作者:袁慧钧;刘江涛;王振霖;孔庆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鼻内窥镜下行改良式鼻中隔黏骨膜瓣移位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行改良式鼻中隔黏骨膜瓣移位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效果.方法使用0°,30°鼻内窥镜行改良式鼻中隔黏骨膜瓣移位修补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海绵作为贴补材料,不必缝线.结果7例鼻中隔穿孔病例一次性修补愈合.结论鼻内窥镜下行改良式鼻中隔黏骨膜瓣移位修补术中应用医用生物蛋白海绵治疗鼻中隔穿孔是行之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谢永汉;黄纪逸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关节镜技术在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髌骨骨折治疗中应用的方法和价值.方法38例新鲜髌骨骨折,均为单纯性骨折,手术通过关节镜清理关节内血凝块,即时诊断和处理各种并发症,关节镜直视下指导骨折复位固定,经皮平行打入两枚克氏针固定骨折块,皮下导入钢丝行改良张力带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8.6个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7.5周,结论关节镜下内固定术为髌骨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关节面复位好,固定牢固,能即时进行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作者:李晓东;王万春;王远菊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内窥镜术中尿道内留置尼龙线防治男童外伤性后尿道狭窄

    目的提高男童创伤性后尿道狭窄的防治水平.方法陈旧性后尿道外伤男童15例.后尿道狭窄段长度0.8~2.0 cm,平均1.5 cm.均行尿道内切开(TUR)治疗,术中尿道内留置尼龙线.留置尿管2~4周,拔除尿管后即行尿道内尼龙线引导下改良软尿道扩张器的尿道扩张.结果15例患儿经平均2.5个月、长9个月的尿道扩张,排尿通畅后拔除尼龙线.随访6~36个月,排尿正常,无尿失禁.结论改良软尿道扩张器和医用尼龙线治疗后尿道狭窄效果显著,具有取材方便、简单、实用的优点.术中患儿耐受性好,易于配合,解决了男童尿道扩张问题,减少了因尿道狭窄复发而反复手术的次数,为男童创伤性后尿道狭窄的防治开辟了新法.

    作者:齐桓;郑少斌;谭万龙;付晓幼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卵巢囊肿

    目的探讨卵巢巨大囊肿的腹腔镜手术方式.方法收集该院1997年1月~2003年10月5例在腹腔镜下行卵巢巨大囊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术前诊断、手术方式.结果根据术前囊肿性质、彩色B超及肿瘤标记物检查,可初步判定卵巢囊肿的良恶性.腹腔镜术中先行穿刺放液以缩小囊肿体积,为腹腔镜手术创造条件.结论现代腹腔镜技术适用于任何体积的卵巢良性囊性肿瘤.

    作者:薛晴;刘运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