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斌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管周瘘道形成情况及其与时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缩短PTCS治疗间期的可行性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以猪为实验动物,同法开腹逆行穿刺置管制成模型.按PTCD术后第3,5,7,14天随机均分为4大组.每实验动物任选一瘘道进行规范扩张,扩张与未扩张瘘管内注入亚甲蓝,观察其染色,并纵形切开观察其完整性及镜下变化.结果3 d组扩张与未扩张6个标本中各有3、2个腹腔游离段未形成结实肉芽瘘管,稍分离开疏松的腹膜间粘连,即见肝与腹壁分离、管周组织染色;而其余各标本均见完整肉芽瘘道.3 d组扩张与未扩张完整肉芽瘘道形成率不存在差异性(p>0.05),而与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镜下见各阶段肉芽组织,5 d组瘘道壁肉芽组织达高峰并渐成熟,较厚,大血管位于近其底部.5 d后扩张组管壁部分裂开,但未超过全层,血管受压未见破裂.结论引流5 d行规范瘘道扩张、经皮肝胆道镜操作是安全的、合理的.
作者:陆光生;文辉清;刘衍民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并发胆囊阑尾良性疾病的42例患者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30~90 min,术后3~5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日短等优点,治疗胆囊阑尾良性疾病安全有效,并可明显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古少东;李平;吴柳春;王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曲张高位结扎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3例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2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42min,术后平均住院3 d,随访16例6~25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创伤小,治疗效果好,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和开放性手术术后复发者可作为首选.
作者:张经中;王昆峰;侯振宇;张超;王旺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诊断治疗肺曲菌球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肺曲菌球采用经纤支镜钳夹活检确定诊断,经镜下清除曲菌球、全身及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等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部分大咯血病例在纤支镜治疗前先予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治疗咯血,对上述病例的治疗效果进行追踪观察.结果38例肺曲菌球病例均得到病理诊断,30例肺曲菌球全部清除干净的病例,咯血症状完全消失,X线及胸部CT示肺部病灶明显减少或消失,追踪观察2~45个月,肺曲菌球病情无复发,肺内无曲菌球再生长,X线及胸部CT复查肺部病灶无变化;8例因各种原因未能彻底清除肺曲菌球的病例则出现咳嗽、咯血症状再发.结论经纤支镜可早期确诊肺曲菌球,并能对多数病例进行彻底清除,该治疗方法可行,损伤小,疗效确切,可作为除手术之外肺曲菌球的另一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张言斌;刘伟光;汤春梅;肖海浩;周强;李一耕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腹腔镜手术与中药灌肠的综合治疗,以期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复孕率.方法将经腹腔镜确诊并经镜下手术的103例慢性盆腔炎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感染、定期输卵管通液等治疗.中药灌肠组同时给予定期的中药灌肠治疗.结果追踪两组所有病倒,总复孕率49.5%.其中,中药灌肠组复孕率59.2%,对照组复孕率38.8%,两组复孕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结合中药灌肠可显著提高慢性盆腔炎的复孕率.
作者:章建朝;陈晓燕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该科25例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并与小肠钡餐、血管造影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症状为:鲜血便7例、暗红色或黑便16例、便潜血阳性2例.病程平均41.08个月,贫血者血色素低水平平均为56g/L,13例进行了平均量为800ml的输血治疗.25例患者中检查成功24例,检出小肠病变23例,明确小肠出血部位及病因20例,诊断率为83.33%.病因包括:血管畸形11例,平滑肌瘤4例,Crohn病1例,霍奇金淋巴瘤1例,十二指肠球炎1例,小肠糜烂或溃疡2例.胶囊内镜病变检出明显高于小肠钡餐、血管造影.结论不明原因小肠出血患者对胶囊内镜检查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胶囊内镜是小肠出血诊断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孝;张子其;张建萍;张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临床与结肠镜检查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102例临床及结肠镜检查情况.结果轻度50侧(49.0%),中度34例(33.3%),重度18例(17.7%)结肠镜下分级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8例、29例、55例,以慢性复发型多占53.9(55/102),以慢性复发型和初发型两性占87.2%(89/102),重度UC全结肠者占55.4%,重度UC中66.3%为结肠镜下Ⅲ级.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临床严重程度与结肠镜检查溃疡性结肠炎镜下分级及病变范围有相关性.
作者:苏锐;张桂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为提高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率,探讨微型超声探头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疑黏膜下肿瘤的患者进行微探头超声检查.结果发现外压性改变9例,黏膜下肿瘤75例,包括肌源性肿瘤49例,胃异位胰腺2例,胃脂肪瘤2例,胃底静脉曲张2例,食管静脉瘤2例.食管囊肿2例,胃囊肿1例,食管癌4例,胃癌3例,胃基质瘤8例.经病理证实23例.结论USP能清楚显示消化道管壁各层,准确判断肿瘤浸润层次,用于指导黏膜下肿瘤的诊断有较高价值,但由于其微探头探查深度有限,对较大肿瘤的后方情况探查受限,对部分肌源性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仍有一定困难.
作者:唐丽安;袁伟建;陈爱莲;张桂英;陈凤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宫壁置卡孕栓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0例足月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80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于子宫下段前壁近切口处浆膜下置入卡孕栓1 mg;对照组80例,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催产素10 u及静滴20 u,观察产后2 h的出血量.结果第三产程试验组(3.75±3.4)m血,对照组(5.4±3.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产后2h内平均出血量:试验组平均为134.2 ml,对照组平均为215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药前后血压变化不明显,术后两组的体温变化及切口愈合情况差异不明显.结论卡孕栓比催产素具有更强的子宫收缩作用,能减少产后出血量,而宫壁给药更有效更方便.
作者:高燕 刊期: 2004年第11期
我科自2003年2月开始使用Rhino凝胶快速止血材料(Rhino材料)于鼻腔、鼻窦术后填塞,结果如下:
作者:肖其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3例病人均为女性,分别为25、29、63岁,甲瘤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都是单侧单个肿瘤,肿瘤大小3,4 cm,2003年4~11月手术.气管内插管全麻后,患者采用仰卧位,肩下垫高使颈部轻度后仰.患侧上臂屈135°外展45°、肘关节屈曲90°,使腋窝完全显露,前臂悬吊头架上加以固定.常规手术野消毒用1:200 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稀释液注射分离区域皮下,患侧腋窝顶位置作一12mm切口,用甲状腺分离棒从此切口经皮下向患侧甲状腺部潜行游离,形成皮下隧道,置入10 mm trocar套管,置入10 mm 30°腹腔镜,CO2气体维持6 mmHg恒压.距切口上方3cm向隧道内置入一个5 mm tro-car,在同侧乳晕上缘置入一个5 mm trocar.两个5mm trocar分别置入无损伤抓持钳及超声刀.在直视下用超声刀分离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分离层次掌握在胸大肌的浅面与颈阔肌的深面之间进行.寻找患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及颈正中线(颈白线),用超声刀切开患侧的舌骨下肌群,显露甲状腺及肿块,用无损伤分离钳推开下极脂肪组织即可见与甲状腺下动脉交叉的喉返神经.用超声刀切断甲状腺血管和腺体,切除包括肿瘤的大部分甲状腺腺叶,保留后壁的部分腺体.切除的标本装入标本袋内取出.3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65~100min,术中出血约3ml.无并发症发生,术后4,5 d出院.
作者:王存川;胡友主;陈鋆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切除的手术方法.方法该组9例.男6例,女3例.采用完全腹腔镜手术方法行肾输尿管全切除术.气管内插管全麻,侧卧位.首先采用3、4个套管经腹入路行腹腔镜下肾及肾周脂肪囊整块切除.然后将体位转成45°斜卧位,用超声刀将输尿管向下分离至膀胱壁外,提拉输尿管末段,绕其根部2 cm切除膀胱壁及输尿管开口.用2-0 Dexon线缝合膀胱切口.将肾输尿管放入标本袋内取出.结果该组病例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0~240min,平均210min.出血量150~250ml,平均180ml,无明显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2~34个月,未见肿瘤种植转移及膀胱肿瘤发生.结论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除术可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更加符合肿瘤根治原则,减少并发症.随着腹腔镜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完善,该术式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黄健;许可慰;韩金利;江春;郭正辉;姚友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5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术中纤维胆道镜检查及辅助取石,并总结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全组75例,其中66例术中结石取净,9例肝内Ⅱ、Ⅲ级胆管残留少量结石(术后再行胆道镜取净).残石率为12%(9/75),无严重相关并发症.结论肝内胆管结石,行术中纤维胆道镜检查及辅助取石,能进一步明确诊断,指导手术方式方法,减少盲目性,降低残石率,减少创伤,并为术后再行胆镜取净结石创造条件,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张明;吴志扬;朱文钿;黄擎雄;冯平;郑小明;黎小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后鼻孔闭锁是一种少见的畸形,主要症状是鼻塞和嗅觉障碍.如果为双侧先天性闭锁,出生后既有严重的呼吸困难、紫绀、甚至窒息[1].在闭锁的后鼻孔造口是本病唯一的治疗方法,目的是重新建立足够的鼻呼吸通道.传统上有4种手术进路:经鼻、经腭、经鼻中隔、经上颌窦.鼻内窥镜的出现使经鼻进路后鼻孔闭锁开放术获得进一步发展.1998~2002年我科共诊断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患者5例,全部是经鼻行内窥镜下在后鼻孔闭锁开放术治疗的.
作者:袁慧钧;刘江涛;王振霖;孔庆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提高男童创伤性后尿道狭窄的防治水平.方法陈旧性后尿道外伤男童15例.后尿道狭窄段长度0.8~2.0 cm,平均1.5 cm.均行尿道内切开(TUR)治疗,术中尿道内留置尼龙线.留置尿管2~4周,拔除尿管后即行尿道内尼龙线引导下改良软尿道扩张器的尿道扩张.结果15例患儿经平均2.5个月、长9个月的尿道扩张,排尿通畅后拔除尼龙线.随访6~36个月,排尿正常,无尿失禁.结论改良软尿道扩张器和医用尼龙线治疗后尿道狭窄效果显著,具有取材方便、简单、实用的优点.术中患儿耐受性好,易于配合,解决了男童尿道扩张问题,减少了因尿道狭窄复发而反复手术的次数,为男童创伤性后尿道狭窄的防治开辟了新法.
作者:齐桓;郑少斌;谭万龙;付晓幼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对3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结果32例患者均一次性取石成功,成功率100%(32/32),无输尿管穿孔、狭窄、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mini-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有很高的结石清除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操作安全可靠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松林;毛登久;周杰;王力;向敏;刘朝晖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卵巢巨大囊肿的腹腔镜手术方式.方法收集该院1997年1月~2003年10月5例在腹腔镜下行卵巢巨大囊肿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术前诊断、手术方式.结果根据术前囊肿性质、彩色B超及肿瘤标记物检查,可初步判定卵巢囊肿的良恶性.腹腔镜术中先行穿刺放液以缩小囊肿体积,为腹腔镜手术创造条件.结论现代腹腔镜技术适用于任何体积的卵巢良性囊性肿瘤.
作者:薛晴;刘运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操作技能和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及总结该院连续3年施行的180例LC手术.结果180例LC手术,3例即刻中转开腹,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择日手术.175例成功实施LC.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预防手术并发症需要细心操作和正确的技术,认真选好手术适应证,把握中转手术的时机,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曲方;毕郭龙;张思谦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使用超声刀及单、双极电凝对兔卵巢组织造成的热损伤程度和术后粘连情况,探讨腹腔镜下卵巢手术中适宜的止血方法.方法将中国家兔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开腹缝合卵巢组织,其余组则模拟腹腔镜手术对兔卵巢分别进行超声刀和电凝止血,术后2周观察卵巢组织粘连及热损伤范围.结果对照组较腹腔镜各组粘连分数高,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腹腔镜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腹腔镜各组中组织热损伤以超声刀损伤范围小,以单极电凝损伤大.结论腹腔镜能减轻术后卵巢粘连的发生;超声刀对组织热损伤小.
作者:赖婷;刘赛欧;蒙丽;吴蓓;张艳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射频汽化仪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疾病的疗效.方法利用SERFAS-Stryker射频汽化仪对27例膝关节疾病的患者进行镜下修整软骨面、切除炎性增生的滑膜和绒毛组织,清除、打磨骨赘,切除、修整损伤的半月板等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全组病例关节无肿胀,关节积液少,疼痛缓解快,术后4d步行出院.结论射频汽化仪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疾病疗效好,术中、术后出血少、疼痛轻,有利于病人的早期康复.
作者:金先跃;梁斌;袁彦;韦敏克;王玮;白宇;程军;陆生林;莫洪耀 刊期: 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