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芝;朱建新;周丹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钬激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关节镜下用钬激光烧灼气化病变组织.结果:关节镜下钬激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优良率达96%.结论:关节镜下钬激光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出血、关节积液等并发症少,患膝功能恢复和改善良好,疗效满意.
作者:宋长福;陈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我们采用宫腔镜在诊断病因同时进行镜下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励军;庄碧瑗;周燕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内镜联合注射肾上腺素、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法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大出血的疗效.资料与方法:39例患者,胃溃疡18例(窦小弯10角部6体前后壁2)胃空肠吻合口溃疡1例,幽门管溃疡3例,12指肠球溃疡9例、球后溃疡2例.39例中直径大于2.5cm分别为胃溃疡3例,胃癌性溃疡2例,(溃疡直径4.5~6cm).溃疡面约0.8~5cm38例中直径大于2.5cm分别为胃溃疡3例,胃癌性溃疡2例,内镜下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喷血、渗血.先选择注射点分布紧邻血管和渗血的四周(0.1~0.5cm)各注1点,先用1/10 000肾上腺素注射病灶周围,待出血停止或明显减少,再将1/10 000肾上腺素与纤维蛋白原混合注射(1:5),每点各用纤维蛋白原1~4ml注射(总量30ml),凝血酶50~100u局部推注(总量800u).内镜治疗后均禁食12~14h,继续静滴奥美拉唑,并加用抗生素,1~2d后,将奥美拉唑改为口服,加粘膜保护剂.结果全部病例均立即止血,即刻止血效率100%,4周后,37例良性溃疡复查胃镜,见溃疡愈合34例,变化缩小H2期3例.8周后复查胃镜37例溃疡全部愈合(100%),并发症:无过敏性休克或DIC发生.结论:联合注射肾上腺素、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法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大出血的疗效好,再出血低并发症少,再出血率低.
作者:冯凯祥;冯琦;章静;徐维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儿外科实践的效率.方法:回顾性研究两所儿童医疗中心开展儿童LC(1993年3月~2000年5月)的效果,安全性和费用材料.统计分析用Student'st检验.结果:118例胆囊切除术中,32例OC(27%),86例LC(73%)中,3例中转OC(3.5%).手术时间LC=96.3min与OC=96.7min,P>0.05.住院时间LC比OC减少2.8d,P<0.05.两组均无手术技术并发症.LC总费用与OC比较没有明显增加,LC是(30 429±897)元与OC是(30245±6 842)元,P=0.91.结论:LC应用于儿童安全而有效.LC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经过培养的医生做LC,不会增加并发症.与OC比较,LC不增加医疗费用.
作者:徐德利;Chris Kimber;John M Hutson 刊期: 2003年第01期
1病例资料患儿女,1岁4个月,因反复呕吐半年就诊.自8个月添加辅食始出现呕吐,逐渐加重.
作者:陈建芝;朱建新;周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腹股沟疝一次性手术方法.方法:在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同时,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腹股沟疝患者11例.结果:效果良好,随访3个月~2年,无1例疝复发,对TURP手术效果无影响.结论: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腹股沟疝可作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手术适应证,并可同时完成疝修补术,使患者免受二次麻醉手术痛苦,同时大为降低腹股沟疝的复发.
作者:吴家清;高新;司徒灿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方法:对1979年以来诊治的37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中,肿块位于十二指肠乳头周围者29例.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黄疸、便血、呕血和腹部包块等.37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前诊断率为56.7%(21/37),根治切除率为62.1%(23/37),其中31例获随访,死亡22例,平均存活(19±8.1)个月,存活9例.内镜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为75%(12/16).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内镜是重要的诊断方法,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是加强对本病的重视和认识.
作者:吕品;苗雄鹰;李永国;钟德玝;刘国利;胡继雄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巨大肺大疱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对14例(15侧肺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肺大疱均占据胸腔>50%,术前呼吸困难4级7例,5级7例.结果:本组14例病人15侧肺叶,其中2侧肺叶在单纯胸腔镜下完成大泡切除,13侧肺叶在小切口辅助下施行了肺大泡切除.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90~240min,出血50~800ml.术后呼吸困难情况明显改善:指标提升1级8例,提升2级6例(如5级提升至3级).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术后漏气.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巨大肺疱是可行和安全的,切割方法和壁层胸膜摩擦固定术是防止复发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标;王正;林少林;邱平;杨超;乔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镜选择性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价值.方法:对156例内镜下有可疑病灶者进行甲苯胺蓝和卢戈氏液染色,观察着色情况取材送检.结果:46例甲苯蓝染色共30例45处着色;110例卢戈氏液染色共68例87处不着色或淡染区.经病理诊断12例食管癌,其中9例粘膜内癌,3例已浸润到浆膜层,不典型增生46例,Barrett食管9例,单纯增生31例.结论:内镜下染色能扩大内镜诊断范围,提高食管癌诊断水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周旭东;段红霞;马尚龙;陈红梅;詹彦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镜对胃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胃平滑肌肉瘤共18例的临床及内镜资料.结果:12例行胃镜检查,8例确诊(67%),3例误诊为胃癌,1例未发现病灶.结论:内镜检查是诊断该病的主要方法,可以在动态情况下直接观察肿块及胃腔的形态,显示胃黏膜微小结构的变化,并可取活检,明确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将胃镜头端接近病灶处挖洞式活检、多处取材,可提高该病的病理确诊率.
作者:王晓玲;于皆平;冉宗学;罗和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内镜表现特征及结肠镜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近5年来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和内镜资料.结果:位于盲肠占57.1%,直肠占28.6%,病灶呈局限性分布6例,累及肠管平均7.6cm长,1例为多发性跳跃式分布;内镜下表现为弥漫型4例,息肉型3例,溃疡2例,结肠镜检查(结合病理学诊断)确诊率达75.0%,明显高于(P<0.01)钡灌肠诊断.结论:本病好发于盲肠,其次是直肠;内镜下以弥漫型多见,病变累及范围广,粘膜皱褶肥厚如脑回状、病灶复合多发等表现颇具特征性;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内镜活检至粘膜下、多点取材和加做免疫组化检查能提高内镜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吴泽惠;唐石初;杨通明;彭季兰;秦昂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肺癌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肺癌患者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其中右上叶、右中叶各4例,右下叶2例,左上叶、左下叶各5例,18例根治性切除.结果:本组病人创伤明显减轻,出血量减少,术后恢复快,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较早期肺癌患者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作者:王锦光;熊海;姜传福;杨晓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TUVP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BPH并膀胱结石5例,结果均一次治疗成功,无膀胱穿孔,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复查大尿流率平均>16.2ml/s.结论:TUVP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BPH并膀胱结石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龙启;朵永福;张勇科;李春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结合关节囊外骨钻孔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6年2月~2000年8月对74例(82膝)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组进行膝关节镜下清理术(A组)和膝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关节囊外骨钻孔(B组)两种方法治疗,术后随访1~3年,采用相关标准记分以确定两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别(α<0.05),B组疗效优于A组.结论:膝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关节囊外骨钻孔术是治疗膝骨关节炎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王贵清;徐立录;曹卫权;蔡显义;朱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腔内途径治疗膀胱结石的微创、有效、新方法.方法:经尿道膀胱镜鞘置入输尿管短镜及气压弹道碎石冲击杆将结石击碎,并用前列腺电切镜之膀胱冲水器(Bladder Evacuator)将碎石吸尽.结果:42例病人一次碎石成功率100%且无须自行排石.结论:经上述方法联合治疗膀胱结石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适应证广、效果确切等优点,尤其是合并前列腺增生或尿道狭窄者.
作者:范永毅;陈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消化内窥镜因其良好的视野、可控性强、能实施活检、内镜下超声以及各种内镜下治疗如微波、电切等诊断治疗措施,现已成为胃肠道疾病重要的诊治手段.
作者:曹建彪;李世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ras基因的突变.方法:采用PCR技术为基础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对38例食管鳞癌及食管炎、癌旁组织进行端粒酶及食管癌端粒酶活性及ras基因突变的检测.结果:38例食管癌中32例端粒酶阳性,检出率为84.2%,ras基因阳性31例,阳性率81.2%;癌旁组织2例呈阳性,检出率为16.7%;ras基因阳性4例,阳性率33.3%;食管炎2例呈阳性,检出率为16.7%;ras基因阳性2例,阳性率16.7%;食管癌组与癌旁组织组及食管炎组分别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8例食管癌端粒酶和ras基因突变存在显著相关性(x2=11.4,P<0.005);端粒酶及ras基因与食管癌发生部位、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结论:端粒酶的激活及ras基因突变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食管癌的诊断指标,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毕超;肖创清;黄修海;卢基平;李学文;张一帆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在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内镜治疗过程中的镇静作用.方法:在对99例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切除及氩气等离子凝固治疗过程中,静脉应用咪唑安定进行镇静.进镜前2min静脉给予咪唑安定,首次剂量为2mg,治疗前常规静脉追加1mg,根据情况间隔2min以上可追加1mg,但总剂量不超过5mg.术中观察镇静分级及术中症状.术后评价病人对治疗过程的配合程度、感受、耐受程度及记忆缺失情况.治疗过程中给予病人持续吸氧,持续心电、血氧、血压、脉搏监测.结果:本组患者咪唑安定剂量均≤5mg,其中97例(98%)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无焦虑且能配合治疗.7例(8%)患者治疗时略有不适,无1例患者不能耐受内镜治疗.74例(75%)患者对内镜治疗过程记忆缺失,25例(25%)患者记忆或部分记忆.治疗成功率100%,无1例并发症及意外发生.除1例由于病人肝功能欠佳出现嗜睡外,余无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结论:咪唑安定在一定剂量(≤5mg)范围内作为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内镜治疗的镇静用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贵齐;于桂香;鞠凤环;马跃华;郝长清;魏文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在结肠镜检查中辅以良好的镇静和镇痛,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检查成功率.方法:290例患者,随机分为MF(210例,咪唑安定和芬太尼静脉注射)和MP两组(80例,咪唑安定和异丙酚静脉注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给药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检查顺利完成,操作时间无差异,MP组的苏醒时间短于MF组,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咪唑安定和芬太尼或咪唑安定和异丙酚均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结肠镜检查,明显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杨浩波;胡志勇;蔡宏伟;何剪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原发性气管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68例原发性气管肿瘤诊治中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结果:57例术前应用纤维支气管镜,20例行肿物活检,14例术前明确病理诊断;麻醉过程45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麻醉插管;术后12例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原发性气管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薛奇;赵峻;程贵余;张德超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