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胆管炎

张新俊;孙志为;金焰

关键词:重症急性胆管炎, 内镜鼻胆管引流, 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症急性胆管炎内镜鼻胆管引流治疗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1992~2001年间135例因胆石引起的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行鼻胆管引流治疗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治疗方法及对并发症的影响.结果: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有效地控制了感染,改善中毒症状,为择期手术创造条件;引流术后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确诊率,减少胆道残留结石.结论:鼻胆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胆管炎可减少手术盲目性,降低术后并发症.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胃底贲门癌根治术2例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底贲门癌根治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胃底贲门癌病人,经完全腹腔镜下行胃底贲门癌根治术.结果:2例男性贲门旁腺癌,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其中1例病人有开放miles手术历史.手术时间分别为280和200min.1例病人贲门右有一粒阳性淋巴结.术后平均30.5h胃肠功能恢复,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术后7.5d出院.2例病人术后已经随访7~8月,无复发转移.结论:比较开放手术,腹腔镜胃底贲门癌根治术手术野显露清楚,也不需要开胸,损伤小、恢复快、胃肠干扰小、术后疼痛轻,有明显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探索开展.

    作者:肖丽玲;王存川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及复发的预测因素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及复发率,探讨贲门失弛缓症球囊扩张治疗后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应用球囊扩张治疗并随访半年以上,比较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在性别、年龄、病程、食管大径、球囊扩张直径、球囊扩张类型及扩张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有效率为100%,复发率为23.3%,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在年龄及病程两方面存在差异,病程的回归系数为-1.358(P<0.05).结论:球囊扩张术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有效的方法,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病程是贲门失弛缓症球囊扩张治疗后复发的唯一预测因素.

    作者:夏忠胜;朱兆华;钟英强;陈为宪;李楚强;王凌云;莫旭艳;陈勉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洛赛克在预防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作用

    目的:评价洛赛克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41例患者随机分为洛赛克治疗组(A组)及使用安慰剂的对照组(B组),A组(132例)分别于术前1d,当日及术后1d给予洛赛克(40mg/d,静脉滴注),B组(109例)给予安慰剂.术前、术后3h及24h检测血清淀粉酶(参考值10~120U/L).结果:A组有4例(3.03%),B组有9例(8.26%)发生急性胰腺炎(P<0.05),A组有33例(25.00%),B组有58例(53.21%)出现高淀粉酶血症(P<0.01).结论:洛赛克能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作者:汤晓怀;杨传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经胆囊管用纤维胆道镜行胆道检查取石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用纤维胆道镜行胆道检查取石的适应症及其优越性.方法:回顾2001年1月~2002年11月,26例胆囊结石继发或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用纤维胆道镜行胆道检查、取石与同期37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的同类患者进行总结、比较、分析.结果:26例患者均经胆囊管用纤维胆道镜行胆道检查、取石成功,术后住院时间短,安全有效.结论:对有适应证的患者,经胆囊管用纤维胆道镜行胆道检查、取石,具有优越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德福;徐国宏;张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纤维支气管镜取出气管内笔套金属环1例

    1 临床资料男性,17岁,学生,住院号358531;因咳嗽、咳痰、咯血8年,加重4月,于2003年3月10日入院.

    作者:刘为舜;刘玉全;任思群;余元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超声内镜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EUS)在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中的价值.方法:1999年1月~2002年12月间93例经内镜或X线检查诊断为SMT的患者,给予EUS检查.结果:经EUS诊断的93例病人中,上消化道平滑肌瘤34例,平滑肌肉瘤2例,脂肪瘤7例,异位胰腺1例,息肉6例,囊肿2例,癌肿4例,血管曲张7例,转移性肿瘤4例,腔外压迫26例.结论:EUS在诊断SMT方面具有相当高的临床价值,诊断率接近100%.

    作者:胡伟;于皆平;吴杰;贾业贵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腹腔镜检查诊断536例结核性腹膜炎分析

    目的:评价诊断性腹腔镜检查在结核性腹膜炎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1983年~2001年536例腹腔镜检查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527例患者成功行腹腔镜检查并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98.3%),有6例气腹失败(1.1%),有3例因腹腔镜检查时肠管损伤行剖腹肠管修补术(0.6%).在536例病例中,渗出型有67例(12.5%),粘连型有183例,(34.1%),干酪型286例(53.4%).粘连型腹腔镜检查失败率和并发症均明显高于渗出型和干酪型.结论:腹腔镜检查是一种安全、诊断准确率高的检查方法,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惠成;梁志清;常青;史常旭;张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经内镜胆道内支撑术解除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经内镜内支撑术解除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恶性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病人108例采用内镜胆道内支撑术作胆汁引流124例次,其中ENBD 39例次、ERBD 47例次、EMBE 38例次.结果:引流总的有效率(引流满意+引流效果一般)90%~95%,并发症发生率为14.6%,没有操作相关的死亡发生.比较ERBD与EMBE患者的支架通畅时间,结果金属支架的通畅时间(135±14d)明显长于塑料支架(49±5d)(P<0.01).结论:以上资料表明经内镜内支撑术能有效解除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胆道梗阻,有良好的临床疗效,ENBD、ERBD和EMBE各有其适应症,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钟芸诗;姚礼庆;高卫东;何国杰;周平红;徐美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解痉催眠镇痛法无痛肠镜

    目的:前瞻性研究解痉催眠镇痛法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50例预约的肠镜检查按患者要求分入甲、乙、丙三组:甲、乙两组(用药组)先静注山莨菪碱解痉,8min后作催眠镇痛,2min后肠镜检查;丙组未用药作对照.结果:三组患者术中均能与术者对答,术毕可下床扶行.用药组肛门松驰,肠镜检查时安静,术后对肠镜检查过程有痛苦回忆者在5%以下.用药后20min内心率上升较用药前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对照组则肛门紧闭,其中93.8%表情痛苦或呻吟,术后有痛苦的记忆.结论:解痉催眠镇痛法可安全有效地用作门诊病人的无痛肠镜检查.

    作者:黄冰;陈圣和;陈寿根;王彩平;吴建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用活检钳行小儿气道内异物摘取82例

    我院1994年5月~2002年9月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用活检钳进行小儿道内异物摘取82例,取得较好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吕燕平;沈绚梅;张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超声胃镜对食管、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对食管、胃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6例食管、胃隆起性病变患者,用超声胃镜水囊法或水囊法结合水充盈法检查.结果:245例食管、胃隆起性病变患者明确诊断,诊断率95.7%,明显高于胃镜(66.0%)和钡餐检查(53.1%);97例手术患者超声胃镜诊断与术后诊断符合率为91.8%.结论:超声胃镜检查对食管、胃隆起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宗春华;徐雷鸣;陈惠芳;许幼如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经内腔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44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尿道腔内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StorzF24肾镜直视下应用Wolf气压弹道碎石机治疗膀胱结石.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碎石治疗成功,碎石率达到100%.结论:该法不仅降低了传统的开放手术取石的并发症,而且大大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具有安全、微创、高效的特点.

    作者:张磊;赵晓昆;刘任;蒋宏毅;杨金瑞;张选志;苏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附28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以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在腹腔镜下对粘连性肠梗阻及肠粘连行粘连松解术治疗28例.结果:25例成功的经腹腔镜行粘连松解术,术后恢复好,无手术并发症发生.随防12~36个月,20例腹痛完全消失,5例偶有腹痛发作,均无肠梗阻的复发.结论:利用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有选择性地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是安全实用的,可以提高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少杰;薛伟山;辛建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手助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和创伤反应影响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手助腹腔镜和开腹脾切除加门奇断流两种术式对机体免疫功能及创伤反应的影响,探讨其差异及新术式的可行性.方法:监测50例(手助腹腔镜及开腹各25例)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亚群、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开腹组术后第3天成熟的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细胞(CD4)、CD4与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比值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两组相比较开腹组明显低于手助腹腔镜组(P<0.01).开腹组术后第1天或/和术后第3天CRP、IL-6、TNF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且两组比较开腹组明显高于手助腹腔镜组(P<0.01).结论:手助腹腔镜组对机体免疫及细胞因子水平影响较小,这构成手助腹腔镜组脾切除加断流术术后恢复较快及创伤反应小的病理、生理基础,同时也证明了该新术式治疗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作者:冯泽荣;贺孝文;廖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腹腔镜技术在急性腹痛查因病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腹痛查因病例中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我院1999年8月~2003年1月间应用腹腔镜技术对急性腹痛22例病人诊治效果的分析.结果:20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探查及治疗,2例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技术对腹痛查因的病例在诊断及治疗过程中不失为一种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方法.

    作者:陶霖玉;冯铎;杨超;谢有志;喻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良恶性病变103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良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腹腔镜行结直肠手术103例,其中良性病变17例、恶性病变86例,包括右半结肠切除19例,横结肠切除术8例,左半结肠切除5例,乙状结肠切除12例,先天性巨结肠切除10例,全结肠切除1例,乙状结肠造瘘术2例;直肠前切除术32例,腹会阴切除术12例,直肠悬吊术1例.结果:102例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1例因肿瘤侵犯十二指肠及胰头而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146.8min,术后肠功能恢复平均30.6h,术后平均住院7.4d.2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并发吻合口瘘.随访3~90月,平均随访26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生存率为89.2%(74/83).结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处理结直肠良性病变优势明显,对结直肠恶性肿瘤治疗,近期疗效尚可、远期疗效评价尚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胡友主;王存川;陈鋆;徐以浩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腹腔镜治疗重症胰腺炎后腹腔脓肿

    目的:试用腹腔镜治疗重症胰腺炎后腹腔脓肿.方法:应用腹腔镜行腹腔探查后,寻找胰周及后腹膜脓肿,腔镜下切开脓腔,抽吸脓汁、钳取部分坏死组织、置管引流,有严重营养不良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结果:共6例、脓肿9个,右侧腹壁1个、胰周8个,均1次置管成功.置管时间6~109d,术后住院时间5~19d,自行脱管致23mm残余脓腔1例,余5例造影无残腔后拔管,无手术远期并发症.结论:经腹腔入路腹腔镜治疗重症胰腺炎后腹腔脓肿,手术损伤轻,节省住院时间和费用,疗效明确,安全可靠.

    作者:高鹏;徐小东;黄海云;王斌;马云涛;蔡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腹腔镜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早期阶段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8例SAP病人接受腹腔镜手术,主要行腹腔灌冼、多管引流、网膜囊切开、胰包膜、胰床松解等操作.结果:临床疗效满意,治愈7例,1例死于ARDS.结论:通过腹腔镜手术能迅速明确病情,引流腹腔内毒性渗液、酶性物质,有利于稳定急性期全身炎症反应,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可适当放宽腹腔镜手术的指征.

    作者:龚兵;周国军;许兆龙;杭群;高显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腹部外伤的腹腔镜诊断与治疗

    目的:分析腹腔镜诊断与治疗腹部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自1995年8月~2001年8月,对具有剖腹探查指征的50例腹部外伤使用腹腔镜诊断,并根据镜检结果决定镜下治疗或中转开腹手术.结果:45例腹外伤于镜下作出正确诊断,11例于镜下作治疗性手术,12例可免治疗性处理;27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7例为腹腔镜辅助开腹或手助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8例,全组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诊治腹外伤具有创伤性小、安全可靠、诊断率高并有效降低阴性剖腹探查率等优点,适用于大部分腹部外伤的病例.

    作者:黄华;徐旭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126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对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治疗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4年来126例胆道结石病人,在行胆道手术及胆总管T行管外引流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经T行管窦道取出残余结石.结果:126例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结石取净率94.4%.结论: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有显著效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马冬岩;谢强;孙玉华;章及晓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