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林争;谭国钳;雷朝晖

关键词:内镜, Oddi括约肌切开术, 胆源性胰腺炎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经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等内镜技术治疗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后41例得到治愈,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胰管合流异常的病例在EST和ENBD后病情缓解,但3月后再次发生急性胰腺炎,经胆总管囊肿切除后才治愈.22例急性胆管炎经ENBD后也迅速缓解,26例胆总管结石在EST后结石自行排出或用网蓝取出;20例胆囊结石在胰腺炎治愈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消除胰腺炎的诱发因素.结论:内镜治疗直接针对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解除胆胰管开口的梗阻,排除梗阻因素,通畅胆胰液的引流,降低胆胰管内压,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有助于防止轻症胰腺炎向重症转化,是临床上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大肠黑变病内镜及临床特点

    目的:了解大肠黑变病内镜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12例经临床、内镜、病理检查确诊为大肠变病.结果:12例中,大肠粘膜内镜下均为虎皮纹状、蛙背状改变,病理检查有黑色素沉着.结论:大肠黑变病与长期便秘、服泻药有关,呈良性经过,与大肠癌无明确关系,与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易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小儿肾结石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小儿肾结石的效果和重要性.方法:我们复习了15年间(1988~2003)33例小儿肾结石mini-PCNL的治疗和结果,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3~14岁,平均8.7岁,伴尿路畸形10例(30.3%).33例均行mini-PCNL治疗,4例联合ESWL.结果:33例复杂肾结石经过mini-PCNL治疗,一期PCNL为24例(72.7%),二期PCNL为9例(27.3%);3例伴UPJ梗阻同时行顺行肾盂输尿管内切开术,一期结石完全清除率24例(72.7%),二期结石完全清除率29例(87.9%),联合ESWL4例,总的结石清除率为97%.所有患儿随访没有发现并发症.结论:微创PCNL是治疗小儿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有望成为治疗小儿复杂肾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杨少芳;吴开俊;李逊;陆伟;曾国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支气管支架植入并发腔隙性脑梗死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6岁,因慢性咳嗽、咳痰、气短2年余,加重1周于2003年2月27日第1次入院.查体;慢性病容,形体消瘦,左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5×109/L,中性粒细胞0.82,淋巴细胞0.18,血红蛋白106g/L,血沉51mm/第1小时;胸部X线片:左肺含气量减少,左上肺团块状影;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左主支气管塌陷,粘膜充血、肥厚.

    作者:李芝晃;彭江洲;李俐辉;陈永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支气管灌洗术在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支气管灌洗术(broncho-lavage BL)在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7例经内科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行经纤支镜BL.结果:207例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尤其对术后肺部感染并肺不张,经床边BL治疗,疗效显著.结论:BL对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好,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燕;刘喜群;王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食管裂孔疝的胃镜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胃镜对食管裂孔疝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全部病例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麻醉咽部,经OlympusXQ30纤维胃镜检查.结果:126例病人胃镜初步诊断为食管裂孔疝,均做钡餐透视,X线诊断与胃镜诊断符合者102例,诊断符合率80.9%.结论:胃镜下可以更直观、清晰的观察该病的几项特点,胃镜诊断该病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桑海英;张东航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幽门螺杆菌所致胃肠道疾病血清学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ter pylori, Hp)所致胃肠道不同部位的病变与其机体免疫反应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和间接ELISA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中Hp-CagA IgG抗体和Hp-IgE抗体含量.结果:在350例Hp感染患者血清中Hp-CagA 抗体阳性率为80.28%明显高于Hp-IgE58.57%,P<0.01;不同病变部位的阳性率,Hp-CagA IgG含量:慢性活动性胃炎(ACG)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明显高于慢性非活动性胃炎(NACG)、胃溃疡(GU)、胃癌(Gca)及溃疡性结肠炎(UC),P<0.01;Hp-IgE含量:ACG明显高于其它被测的任何一组.结论:在Hp感染过程中,Hp-CagA IgG抗体和IgE抗体参与了炎症反应,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慢性活动性胃炎的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作用.

    作者:吴水河;张文玲;王自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关节镜视下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目的:探索运用肩关节镜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关节镜视下,缝合肩关节唇,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结果:经11例观察,治疗优良率达91%.结论:在肩关节镜视下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需要肩关节功能正常的特殊工种人群和老年人.

    作者:靳嘉昌;黄东;陈桂武;张孝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利多卡因乳头局部喷洒对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乳头局部喷洒对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67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前者在ERCP操作前给予利多卡因乳头局部喷洒,后者给予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治疗后淀粉酶水平、胰腺炎的发生情况,以及两组的插管时间.结果:利多卡因组术后4、24h的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利多卡因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利多卡因组ERCP插管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利多卡因乳头局部喷洒可以地防止治疗性ERCP术后淀粉的增高,对胰腺炎的发生有明显预防作用,并可以方便插管.

    作者:黄永辉;常玉英;王于锦;车筑萍;孙诚谊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中转开腹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 02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97.4%,中转开腹27例,占2.6%.其中被迫性中转开腹17例,占1.7%(胆囊局部粘连严重).强迫性中转开腹10例,占0.97%.(胆管损伤6例占0.58%,出血4例,占0.39%).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原因依次为腹腔粘连严重,胆道损伤及出血.严格腹腔镜手术程序可降低严重并发症率.

    作者:邢海林;涂之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腹腔镜胆肠吻合术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探索腹腔镜胆囊空肠吻合术的技术可行性.方法:选取中型猪10只,在腹腔镜下或腹腔镜辅助下行胆囊空肠吻合术.术前术后监测肝功能的各项指标,包括转氨酶、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等,术后监测体重的变化;术后半个月处死动物,了解吻合口的大小及愈合情况.结果:2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行胆囊空肠吻合术及空肠Brown's吻合术.第1例因术中未行气管插管而致术中缺氧,手术完成后4h死亡.8例行腹腔镜胆囊空肠吻合术,手术历时120~180min,平均150min.存活动物术前术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猪只的体重增加与正常猪相仿.处死动物后检查胆肠吻合直径介于17mm±3.5mm,空肠Brown's吻合口直径为22mm±4.2mm,吻合口生长良好,未见吻合瘘.结论:腹腔镜胆肠吻合术或其辅助下的胆肠吻合术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彭和平;马德奎;贺更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胸部疾病诊治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VATS必要时VAMT技术共完成1 100例20余种病种的胸外科手术.结果:治愈1098例,死亡2例.中转开胸32例.术后并发症72例,主要为漏气,35例.结论:VATS在胸部疾病的诊治中有其相应的适合征及优点.

    作者:叶中瑞;朱成楚;叶加洪;郭剑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多针头手术缝线在猪房间隔缺损手术模型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新型多针头手术缝线在房间隔缺修补术中的使用效果.方法:在12个游离猪心上制作房间隔缺损模型,以涤纶补片进行修补,方法分别为间断缝合、连续缝合以及多针头手术缝线缝合.测定并比较三种缝合方法的缝合时间以及补片周围总的针孔数目,并对缝合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间断缝合时间明显长于连续和多针头手术缝线缝合,而后两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别.差断缝合针孔数明显多于连续和多针头手目的:术缝线缝合,后两者之间也没有显著差别.结论:多针头手术缝线是一种操作简便、使用方便快捷的手术缝线,对心肌保护有明显的优点,有良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王文林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电视胸腔镜在小儿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胸壁打孔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方法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房间隔缺损16例,室间隔缺损46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采用胸壁打孔经股动脉、股静脉和上腔静脉插管后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完全在胸腔镜下行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修补.结果:62例患儿体外循环时间(78.5±23)min,主动脉阻闭时间(28.5±12.7)min,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均自动复跳.除1例患者因术后残余漏而再次体外循环外手术外,其他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并痊愈出院.结论:胸壁打孔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方法在小儿心脏病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安全可靠.

    作者:段大为;刘维永;朱海龙;王晓武;程云阁;俞世强;邵继凤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输尿管镜不同途径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选择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uRs)不同途径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选择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uRs)经尿道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126例(144侧)与经皮肾穿刺碎石治疗28例的比较,结果:两种径路,各有所长,能取长补短,疗效更好.结论:能提高输尿管镜治疗上段结石的疗效,减少并发症,减少损伤.

    作者:黎新荣;方海林;谢平迅;吴贵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早期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经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等内镜技术治疗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后41例得到治愈,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胰管合流异常的病例在EST和ENBD后病情缓解,但3月后再次发生急性胰腺炎,经胆总管囊肿切除后才治愈.22例急性胆管炎经ENBD后也迅速缓解,26例胆总管结石在EST后结石自行排出或用网蓝取出;20例胆囊结石在胰腺炎治愈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消除胰腺炎的诱发因素.结论:内镜治疗直接针对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解除胆胰管开口的梗阻,排除梗阻因素,通畅胆胰液的引流,降低胆胰管内压,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有助于防止轻症胰腺炎向重症转化,是临床上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作者:林争;谭国钳;雷朝晖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右肺中叶综合征39例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治疗由感染引起的右肺中叶综合征的可行性、安全性、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法治疗由感染引起的右肺中叶综合征病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愈26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92.3%.结论:BAL治疗由感染引起的右肺中叶综合征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冯金萍;王智;王文汇;陈凯;杨德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机械通气下大容量肺灌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严重呼吸衰竭

    目的:评估早期大容量支气管-肺灌洗(BAL)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对呼吸力学的影响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气管插管下机械通气的COPD病例14例,早期行大容量BAL治疗,分别观察比较BAL前与BAL后1h、12h肺动态顺应性(Cdyn)、肺粘性阻力(Rrs)、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eau)、平均气道压(Mpaw)和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并回顾性选择同样病情未行BAL的COPD病例14例为对照组,动态记录比较两组的肺感染控制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重症病房(ICU)天数.结果:BAL组治疗后1、12h与BAL前呼吸力学参数分别为:Cdyn(0.48±0.86)、(0.54±0.13)和(0.28±0.64)L/kPa,P均<0.01;Rrs(1.10±0.26)、(1.03±0.23)和(1.61±0.23)kPa/s/L,P均<0.01;PIP(2.24±0.48)、(1.62±0.44)和(2.74±0.46)kPa,1h P<0.05、12h P<0.01;Pplateau(1.24±0.28)、(1.27±0.40)和<1.23±0.37)kPa,P均>0.05;Mpaw(9.95±0.19)、(0.92±0.33)和(1.27±0.28)kPa,P均<0.01;PEEPi(0.55±0.12)、(0.43±0.08)和(0.59±0.24)kPa,1h P>0.05、12h P<0.01.BAL组与对照组比较感染控制时间分别为(7.15±1.45)和(11.51+3.97)d,P<0.01;机械通气时间(10.21±3.72)和(15.86±5.18)d.P<0.01;住ICU时间(18.68±5.14)和(21.30±5.79),P<0.01.结论:对机械通气下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早期行大容量BAL可显著改善呼吸力学功能,同时可以明显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张庚;胡马洪;陈扬波;余丹凤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胸腔镜在大量胸腔积液外科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胸腔镜积液的外科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20例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均采用胸腔镜手术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术后患者胸腔积液无复发,13例获得病理资料,5例找到结核证据.结论:大量胸腔积液采用胸腔镜手术来确诊和治疗是一种确实可行的方法,也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黄日茂;陈胜喜;罗万俊;蒋海河;张卫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食管镜配合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

    2002年2月~2002年7月,我们用食管镜配合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食管平滑肌瘤5例,效果良好.

    作者:曹建军;樊汉利;刘伟;王宏宇;徐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电切镜夹取成人膀胱结石

    1 资料与方法12例均为男性,年龄34~75岁,结石大小0.4cm×0.5cm×0.5cm~0.5cm×1.1cm×1.5cm.多发性结石8例,其中4位病人结石数均超过20枚,多一位有52枚结石.本组共计结石166枚,其中9枚位于膀胱憩室中.在局麻或连硬外麻醉下使用F-24 Olympus电切镜插入膀胱,稍充盈膀胱,伸出铲状电切襻或刮刀,从上往下勾住结石远端,进一步前推鞘,轻轻将结石夹于电切襻(或刮刀)与镜鞘之间,退镜取出结石.

    作者:吴志坚;李晓刚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