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切镜夹取成人膀胱结石

吴志坚;李晓刚

关键词:电切镜, 取石, 膀胱
摘要:1 资料与方法12例均为男性,年龄34~75岁,结石大小0.4cm×0.5cm×0.5cm~0.5cm×1.1cm×1.5cm.多发性结石8例,其中4位病人结石数均超过20枚,多一位有52枚结石.本组共计结石166枚,其中9枚位于膀胱憩室中.在局麻或连硬外麻醉下使用F-24 Olympus电切镜插入膀胱,稍充盈膀胱,伸出铲状电切襻或刮刀,从上往下勾住结石远端,进一步前推鞘,轻轻将结石夹于电切襻(或刮刀)与镜鞘之间,退镜取出结石.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意义、适应证及方法.方法:2001年12月~2002年8月,2例病人接受了腹腔镜胰腺假性囊肿手术,其中1例行腹腔镜胰腺假行囊肿切除术,另1例行腹腔镜囊肿胃吻合术.结果: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20~135min,出血50~60ml,术后24h胃肠功能恢复,无并发症发生,术后7d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是一种安全、可靠、微创的新技术,可根据囊肿与周围的粘连程度、基底宽窄及位于胰腺的部位不同而选择囊肿切除或内引流术.

    作者:梁中骁;黄顺荣;罗建强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

    我们自2000年1月~2002年8月,为72例肺癌病人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或全肺切除+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文军;杨劼;谭家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食管裂孔疝的胃镜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胃镜对食管裂孔疝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全部病例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麻醉咽部,经OlympusXQ30纤维胃镜检查.结果:126例病人胃镜初步诊断为食管裂孔疝,均做钡餐透视,X线诊断与胃镜诊断符合者102例,诊断符合率80.9%.结论:胃镜下可以更直观、清晰的观察该病的几项特点,胃镜诊断该病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桑海英;张东航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食管镜配合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

    2002年2月~2002年7月,我们用食管镜配合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食管平滑肌瘤5例,效果良好.

    作者:曹建军;樊汉利;刘伟;王宏宇;徐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支气管灌洗术在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支气管灌洗术(broncho-lavage BL)在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7例经内科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行经纤支镜BL.结果:207例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尤其对术后肺部感染并肺不张,经床边BL治疗,疗效显著.结论:BL对难治性下呼吸道感染治疗效果好,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燕;刘喜群;王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胸部疾病诊治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VATS必要时VAMT技术共完成1 100例20余种病种的胸外科手术.结果:治愈1098例,死亡2例.中转开胸32例.术后并发症72例,主要为漏气,35例.结论:VATS在胸部疾病的诊治中有其相应的适合征及优点.

    作者:叶中瑞;朱成楚;叶加洪;郭剑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胸腹腔镜行门脉高压断流术的配合体会

    目的:总结12例胸腔镜联合非气腹腹腔镜辅助行门脉高压断流术的配合体会.方法:本组12例均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切除、大网膜包肺,其中2例急诊手术,10例内科治疗止血后限期手术.结果: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达到了微创目的,且疗效满意.结论:除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外,还要熟悉手术步骤,掌握器械的性能、使用方法、保养及管理.

    作者:周一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纤维支气管镜对气管癌检查的体会

    目的:提高纤维支气管镜对气管癌检查的认识,防范严重并发症.方法:收集了近10年来到我院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的气管癌20例进行分析.结果:20例病例中,肿瘤位于气管上段2例,中段1例,下段17例.肿瘤外观呈滤泡状5例,乳头状4例,菜花状7例,浸润型4例.病理类型:腺癌4例,鳞癌12例,未分化癌4例.结论:气管癌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项难度较大的高风险技术操作,原发性气管癌相对较少,大部分是继发于支气管肺癌,术前提高警惕,术中谨慎细心,方法得当,是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心.

    作者:夏渝敏;何廷菊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纤维支气管镜临床应用体会--附3 137例报告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法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术前局部麻醉的效果,并与传统的环甲膜穿刺法比较;探讨纤支镜在危重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结合文献及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本组病例.结果:超声雾化吸入法在麻醉效果方面与环甲膜穿刺法的差别无显著性,并且无痛苦,操作简便;在充分术前准备下,纤支镜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诊治,解决了往常因病情危重不能搬动及常规方法不能进行的检查和治疗,成功地救治了一部分危重症患者.结论:超声雾化吸入法是一种较理想的纤支镜术前局部麻醉方法;纤支镜对危重症的患者行床旁边检查术和镜下治疗有助于危重症患者的诊治.

    作者:李志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早期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经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等内镜技术治疗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后41例得到治愈,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胰管合流异常的病例在EST和ENBD后病情缓解,但3月后再次发生急性胰腺炎,经胆总管囊肿切除后才治愈.22例急性胆管炎经ENBD后也迅速缓解,26例胆总管结石在EST后结石自行排出或用网蓝取出;20例胆囊结石在胰腺炎治愈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消除胰腺炎的诱发因素.结论:内镜治疗直接针对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解除胆胰管开口的梗阻,排除梗阻因素,通畅胆胰液的引流,降低胆胰管内压,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有助于防止轻症胰腺炎向重症转化,是临床上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作者:林争;谭国钳;雷朝晖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机械通气下大容量肺灌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严重呼吸衰竭

    目的:评估早期大容量支气管-肺灌洗(BAL)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对呼吸力学的影响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气管插管下机械通气的COPD病例14例,早期行大容量BAL治疗,分别观察比较BAL前与BAL后1h、12h肺动态顺应性(Cdyn)、肺粘性阻力(Rrs)、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eau)、平均气道压(Mpaw)和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并回顾性选择同样病情未行BAL的COPD病例14例为对照组,动态记录比较两组的肺感染控制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重症病房(ICU)天数.结果:BAL组治疗后1、12h与BAL前呼吸力学参数分别为:Cdyn(0.48±0.86)、(0.54±0.13)和(0.28±0.64)L/kPa,P均<0.01;Rrs(1.10±0.26)、(1.03±0.23)和(1.61±0.23)kPa/s/L,P均<0.01;PIP(2.24±0.48)、(1.62±0.44)和(2.74±0.46)kPa,1h P<0.05、12h P<0.01;Pplateau(1.24±0.28)、(1.27±0.40)和<1.23±0.37)kPa,P均>0.05;Mpaw(9.95±0.19)、(0.92±0.33)和(1.27±0.28)kPa,P均<0.01;PEEPi(0.55±0.12)、(0.43±0.08)和(0.59±0.24)kPa,1h P>0.05、12h P<0.01.BAL组与对照组比较感染控制时间分别为(7.15±1.45)和(11.51+3.97)d,P<0.01;机械通气时间(10.21±3.72)和(15.86±5.18)d.P<0.01;住ICU时间(18.68±5.14)和(21.30±5.79),P<0.01.结论:对机械通气下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早期行大容量BAL可显著改善呼吸力学功能,同时可以明显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张庚;胡马洪;陈扬波;余丹凤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鼻内窥镜下两种方法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出血的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射频治疗法和止血材料填塞法.方法:比较分析从1999年8月~2002年7月经治的64例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鼻内窥镜下以射频治疗鼻出血,止血确切,免除鼻腔填塞,患者无痛苦,再出血率9.37%;以止血材料填塞治疗鼻出血,止血迅速,但患者填塞后有头痛及鼻胀感,并影响鼻窦通气引流,再出血率31.25%.结论:鼻出血的治疗应尽量避免鼻腔填塞;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鼻出血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卫红;钟润兰;万世恒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关节镜视下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目的:探索运用肩关节镜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关节镜视下,缝合肩关节唇,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结果:经11例观察,治疗优良率达91%.结论:在肩关节镜视下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需要肩关节功能正常的特殊工种人群和老年人.

    作者:靳嘉昌;黄东;陈桂武;张孝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双侧气道峰压差用于判断双腔管位置的初探

    目的:探讨双侧气道峰压差与双腔气管内导管对位的关系,寻找其到位的简易方法.方法:297例手汗症患者行双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用Datex气体分析仪观察不同情况下双侧气道压力的变化,并根据其调整双腔气管内导管的位置.结果:双侧气道峰压差大于6.8cmH2O,提示导管对位不良.用此法导管临床到位率达97.5%.结论:双侧气道峰压差有助判断双腔气管内导管的临床到位情况.

    作者:张俊刚;王开俊;李太富;连铁;鲁爱民;龚发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支气管支架植入并发腔隙性脑梗死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6岁,因慢性咳嗽、咳痰、气短2年余,加重1周于2003年2月27日第1次入院.查体;慢性病容,形体消瘦,左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5×109/L,中性粒细胞0.82,淋巴细胞0.18,血红蛋白106g/L,血沉51mm/第1小时;胸部X线片:左肺含气量减少,左上肺团块状影;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左主支气管塌陷,粘膜充血、肥厚.

    作者:李芝晃;彭江洲;李俐辉;陈永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小儿肾结石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小儿肾结石的效果和重要性.方法:我们复习了15年间(1988~2003)33例小儿肾结石mini-PCNL的治疗和结果,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3~14岁,平均8.7岁,伴尿路畸形10例(30.3%).33例均行mini-PCNL治疗,4例联合ESWL.结果:33例复杂肾结石经过mini-PCNL治疗,一期PCNL为24例(72.7%),二期PCNL为9例(27.3%);3例伴UPJ梗阻同时行顺行肾盂输尿管内切开术,一期结石完全清除率24例(72.7%),二期结石完全清除率29例(87.9%),联合ESWL4例,总的结石清除率为97%.所有患儿随访没有发现并发症.结论:微创PCNL是治疗小儿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有望成为治疗小儿复杂肾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杨少芳;吴开俊;李逊;陆伟;曾国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内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

    目的:探讨内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效果.方法:常规下肢静脉手术基础上联合应用Karl Storz内镜行深筋膜下交通支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肢体27例.结果:所有溃疡在7~55d内愈合.结论:内镜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重要组成部分,KarlStorz内镜较一般内镜更为简便有效,无需灌注二氧化碳,极少皮肤电凝损伤,费用更为低廉,更易推广应用.

    作者:胡锡祥;师天雄;缪健航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胸腔镜在肺癌并心包积液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心包积液是中晚期肺癌常见合并症我们对肺癌并中等量以上心包积液患者行全身治疗并胸腔镜(VATS)下部分心包切除和/或肺肿物楔形切除术(减量术),取得了初步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超;谷力加;吴一龙;陈丽婵;翁毅敏;冯卫能;钟文钊;黄邵洪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0月~2002年12月采用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的2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细支气管肺泡癌均以气促、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临床表现类似于急性肺部感染,但对积极抗感染治疗无效.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以弥漫型为主,但并无特异性.支气管镜下观察亦无特异表现.均经支气管镜肺活检而获得病理确诊.结论:对以急性肺部感染为临床表现、且经积极抗感染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考虑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可能,而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是确诊这一疾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齐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大肠黑变病内镜及临床特点

    目的:了解大肠黑变病内镜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12例经临床、内镜、病理检查确诊为大肠变病.结果:12例中,大肠粘膜内镜下均为虎皮纹状、蛙背状改变,病理检查有黑色素沉着.结论:大肠黑变病与长期便秘、服泻药有关,呈良性经过,与大肠癌无明确关系,与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易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