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芳;吴开俊;李逊;陆伟;曾国华
目的:探索运用肩关节镜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关节镜视下,缝合肩关节唇,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结果:经11例观察,治疗优良率达91%.结论:在肩关节镜视下治疗习惯性肩关节脱位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需要肩关节功能正常的特殊工种人群和老年人.
作者:靳嘉昌;黄东;陈桂武;张孝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小儿肾结石的效果和重要性.方法:我们复习了15年间(1988~2003)33例小儿肾结石mini-PCNL的治疗和结果,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3~14岁,平均8.7岁,伴尿路畸形10例(30.3%).33例均行mini-PCNL治疗,4例联合ESWL.结果:33例复杂肾结石经过mini-PCNL治疗,一期PCNL为24例(72.7%),二期PCNL为9例(27.3%);3例伴UPJ梗阻同时行顺行肾盂输尿管内切开术,一期结石完全清除率24例(72.7%),二期结石完全清除率29例(87.9%),联合ESWL4例,总的结石清除率为97%.所有患儿随访没有发现并发症.结论:微创PCNL是治疗小儿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有望成为治疗小儿复杂肾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杨少芳;吴开俊;李逊;陆伟;曾国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意义、适应证及方法.方法:2001年12月~2002年8月,2例病人接受了腹腔镜胰腺假性囊肿手术,其中1例行腹腔镜胰腺假行囊肿切除术,另1例行腹腔镜囊肿胃吻合术.结果: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20~135min,出血50~60ml,术后24h胃肠功能恢复,无并发症发生,术后7d出院.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是一种安全、可靠、微创的新技术,可根据囊肿与周围的粘连程度、基底宽窄及位于胰腺的部位不同而选择囊肿切除或内引流术.
作者:梁中骁;黄顺荣;罗建强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索腹腔镜胆囊空肠吻合术的技术可行性.方法:选取中型猪10只,在腹腔镜下或腹腔镜辅助下行胆囊空肠吻合术.术前术后监测肝功能的各项指标,包括转氨酶、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等,术后监测体重的变化;术后半个月处死动物,了解吻合口的大小及愈合情况.结果:2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行胆囊空肠吻合术及空肠Brown's吻合术.第1例因术中未行气管插管而致术中缺氧,手术完成后4h死亡.8例行腹腔镜胆囊空肠吻合术,手术历时120~180min,平均150min.存活动物术前术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猪只的体重增加与正常猪相仿.处死动物后检查胆肠吻合直径介于17mm±3.5mm,空肠Brown's吻合口直径为22mm±4.2mm,吻合口生长良好,未见吻合瘘.结论:腹腔镜胆肠吻合术或其辅助下的胆肠吻合术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彭和平;马德奎;贺更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评价较经济的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12例直肠癌.按手术的TME原则,应用双钉合技术(DST)在腹腔镜下对中下段直肠癌患者实施了TME与低位/超低位直肠吻合保肛术.结肠癌4例采取腹腔镜加5cm左右小切口辅助手术.结果:16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80(150~220)min;术中出血5~80ml平均25ml,术后1~2d胃肠功能恢复并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10(6~18)d,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结论:较经济的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治疗下段直肠癌、结肠癌创伤小,保肛率高.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是具有应用前景的微创技术.
作者:冯泽荣;贺孝文;廖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提高纤维支气管镜对气管癌检查的认识,防范严重并发症.方法:收集了近10年来到我院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的气管癌20例进行分析.结果:20例病例中,肿瘤位于气管上段2例,中段1例,下段17例.肿瘤外观呈滤泡状5例,乳头状4例,菜花状7例,浸润型4例.病理类型:腺癌4例,鳞癌12例,未分化癌4例.结论:气管癌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项难度较大的高风险技术操作,原发性气管癌相对较少,大部分是继发于支气管肺癌,术前提高警惕,术中谨慎细心,方法得当,是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心.
作者:夏渝敏;何廷菊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总结12例胸腔镜联合非气腹腹腔镜辅助行门脉高压断流术的配合体会.方法:本组12例均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切除、大网膜包肺,其中2例急诊手术,10例内科治疗止血后限期手术.结果:1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达到了微创目的,且疗效满意.结论:除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外,还要熟悉手术步骤,掌握器械的性能、使用方法、保养及管理.
作者:周一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经内镜胆总管Oddi括约肌切开术和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等内镜技术治疗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后41例得到治愈,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胆胰管合流异常的病例在EST和ENBD后病情缓解,但3月后再次发生急性胰腺炎,经胆总管囊肿切除后才治愈.22例急性胆管炎经ENBD后也迅速缓解,26例胆总管结石在EST后结石自行排出或用网蓝取出;20例胆囊结石在胰腺炎治愈后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消除胰腺炎的诱发因素.结论:内镜治疗直接针对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解除胆胰管开口的梗阻,排除梗阻因素,通畅胆胰液的引流,降低胆胰管内压,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有助于防止轻症胰腺炎向重症转化,是临床上治疗胆源性胰腺炎的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作者:林争;谭国钳;雷朝晖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深入探讨乳头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技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对9年来我院应用乳头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89例乳头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成功246例,成功率85%.并发症11例,占4%,无死亡的病例.结论:内镜乳头切开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但仍是高难度技术,需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安全性,降低费用,才能广泛开展.
作者:金大庆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入微波并局部注药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疗效.方法:将42例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采用纤支镜介入微波并局部注药,对照组20例只进行局部注药.结果:22例治疗组平均药物注射3.3次,微波平均治疗3.5次,症状改善率90.9%,KPS评分提高者95.5%,纤支镜下病灶好转率81.8%,胸部CT及X线改变示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好转率77.2%,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该疗法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局部药物注射组,能缓解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的呼吸困难,解除阻塞,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艺坛;陈志斌;黄芳芳;陈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评价阴道B超(TVS)及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出血的准确性.方法:对198例绝经后出血患者进行TVS检查,测量其子宫内膜厚度,随后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在宫腔镜下进行内膜活检,将TVS和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病理检查结果为:17例未能刮出内膜组织或内膜组织过少不足以作出病理诊断,萎缩性子宫内膜102例、内膜息肉20例、内膜增殖症17例、子宫内膜癌16例、内膜炎8例、正常内膜18例.TV显示108例内膜厚度≤5mm,90例>5mm,所有子宫内膜癌的内膜厚度均>5mm,宫腔镜诊断141例内膜正常,57例异常.TVS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40%、69.8%、100%,宫腔镜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89%、93%、100%.结论:TVS及宫腔镜对诊断绝经后出血敏感性都很高,但宫腔镜的特异性高于TVS,绝经后出血的患者应常规行TVS检查,如子宫内膜厚度超过5mm,应行宫腔镜检查.
作者:王良岸;杨冬梓;谢梅青;周力学;张清学;王文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腹腔镜对胰腺的涉入已有30余年的历史了,早的文献出现在欧洲是1969年[1]和1978年[2],日本是1981年[3],主要是局限于对胰腺疾病的诊断、活检.随着腹腔镜外科的发展,使得胰腺癌的治疗有了技术的支持和保证.近年来,腹腔镜在胰腺癌的治疗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甚至无所不能.本文就晚期胰腺癌的腹腔镜诊断和腹腔镜姑息治疗的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马德奎;彭和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完全腹腔镜下行胆管癌根治性切除、胆肠吻合术未发现有文献报道,近期我科成功施行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存川;王晨曦;陈望;胡友主;徐以浩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评估早期大容量支气管-肺灌洗(BAL)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对呼吸力学的影响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气管插管下机械通气的COPD病例14例,早期行大容量BAL治疗,分别观察比较BAL前与BAL后1h、12h肺动态顺应性(Cdyn)、肺粘性阻力(Rrs)、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eau)、平均气道压(Mpaw)和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并回顾性选择同样病情未行BAL的COPD病例14例为对照组,动态记录比较两组的肺感染控制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重症病房(ICU)天数.结果:BAL组治疗后1、12h与BAL前呼吸力学参数分别为:Cdyn(0.48±0.86)、(0.54±0.13)和(0.28±0.64)L/kPa,P均<0.01;Rrs(1.10±0.26)、(1.03±0.23)和(1.61±0.23)kPa/s/L,P均<0.01;PIP(2.24±0.48)、(1.62±0.44)和(2.74±0.46)kPa,1h P<0.05、12h P<0.01;Pplateau(1.24±0.28)、(1.27±0.40)和<1.23±0.37)kPa,P均>0.05;Mpaw(9.95±0.19)、(0.92±0.33)和(1.27±0.28)kPa,P均<0.01;PEEPi(0.55±0.12)、(0.43±0.08)和(0.59±0.24)kPa,1h P>0.05、12h P<0.01.BAL组与对照组比较感染控制时间分别为(7.15±1.45)和(11.51+3.97)d,P<0.01;机械通气时间(10.21±3.72)和(15.86±5.18)d.P<0.01;住ICU时间(18.68±5.14)和(21.30±5.79),P<0.01.结论:对机械通气下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早期行大容量BAL可显著改善呼吸力学功能,同时可以明显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张庚;胡马洪;陈扬波;余丹凤 刊期: 2003年第08期
2000年5月~2002年8月我院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进行胸腺切除术共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古卫权;杨劼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们自2000年1月~2002年8月,为72例肺癌病人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或全肺切除+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文军;杨劼;谭家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介绍气管内支架留置的新技术,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放置支架治疗气管恶性狭窄的价值.方法:6例气管恶性狭窄的患者,临床上均表现为重度呼吸困难,2例合并食管-气管瘘者伴有呛咳.所用器械包括:Olympus P30型纤支镜,镍钛记忆合金自扩张式支架和支架置入器.在X线监视下,采用经纤支镜引导气道内支架留置术.结果:全部病例支架留置术均获得成功,患者的呼吸困难、呛咳等症状在支架置入后即刻缓解.术后1周复查纤支镜,支架位置无变化,管腔通畅,1例术后15d因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经纤支镜引导气管恶性狭窄的内支架置入术安全、有效,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万毅新;王晓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多由于误吞所致,对尖锐、体积太大不易自然排出的,需经内镜取出[1].我室从1999年至今共为10例儿童顺利取出上消化道异物,其操作者娴熟的胃镜技术和助手的密切配合是成功取出异物的关键.现将术中的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陈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胸部疾病诊治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VATS必要时VAMT技术共完成1 100例20余种病种的胸外科手术.结果:治愈1098例,死亡2例.中转开胸32例.术后并发症72例,主要为漏气,35例.结论:VATS在胸部疾病的诊治中有其相应的适合征及优点.
作者:叶中瑞;朱成楚;叶加洪;郭剑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简易、无需X线定位的气管内支架置入方法.方法: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的乳胶标记环简易定位方法,结合国产气管内支架置入器,对4例气管狭窄病人在气管镜室或床边进行了气管内支架置入术.结果:3例肿瘤引起的气管狭窄和1例气管粘膜损伤引起的气管狭窄病人均在无X线定位辅助情况下成功置入支架,未发生合并症.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简易辅助定位气管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气管狭窄的可行方法,尤其在无条件或不便进行X线定位时.
作者:米建新;史皆然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