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竹峰;万柳华;黄东平;张光金;凌小琳;胡海强
目的:探讨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尿道前列腺电化术(TVP)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经过.结果:116例一次治疗成功,症状改善,术后随诊3个月~1.5年,IPSS评分平均7.5分.膀胱剩余尿量平均21ml.大尿流率平均20.5ml/s.结论: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合并症多,手术危险大,TVP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项允成;安杰;陈学刚;杨光;张士更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腔内钬激光治疗的方法与治疗.方法:使用钬激胱对18例腺性膀胱炎不同病变部位进行切除.结果:手术安全,不出血,可无需麻醉,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可切除达任何膀胱组织层面、范围大小及双侧输尿管膀胱开口.术后膀胱黏膜生长块,无疤痕.结论:腔内钬激光治疗腺性膀胱炎更微创、安全、操作简便、效果好.
作者:刘齐贵;麻伟青;周庆余;窦坤;王跃力;姚建忠;吉庆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贲门癌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有2.1%~11.6%[1],死亡率在50%以上.
作者:蒋国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X线胸片正常的咳嗽、咯血易临床误诊而延误治疗,本组33例老年患者气管、支气管内病变,由于病灶小,X线胸片不能显示,经纤支镜检查活检,病理明确诊断报告如下:
作者:高墨生;周嫣;蒋超英;袁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院1998年以来应用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技术治疗儿童膀胱结石18例,均获成功.报告如下.
作者:周晨曦;丁建华;吴渊文;李国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对机体的应激反应.方法:将35例肾囊肿患者随机分成后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组.分别于术前24h和术后第1、3天测定血白细胞总数(WBC)、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并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术后镇痛用药量、术后发热率、术后平均住院日和费用.结果:开放手术组术后第1天WBC计数比术前明显升高(P<0.05),后腹腔镜组升高不明显(P>0.05)两组术后第1、3天血清CRP和IL-6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开放手术组血清CRP和IL-6均显著高于后腹腔镜组(P<0.01).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出血少,引流量少,术后发热率低,用药少、住院日短等优点.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对机体的应激反应较开放手术低,有望替代传统开放手术.
作者:李令勋;丁国富;阎保功;张国玺;倪钊;李应龙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在腔内泌尿外科操作中的应用价值和疗效.方法:对156例患者分别实施了输尿管镜下气压弹碎石术、腔内尿道会师术、输尿管镜检及膀胱镜检术.结果:手术156例,成功154例,成功率98.7%.结论:输尿管镜具有管径细、微创、高效的优点,可广泛用于腔内泌尿疾病操作,做到一镜多用,提高设备使用率.
作者:张新际;郭君毅;杨蔚;于得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的优越性,并探讨经腹腔与后腹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经腹腔及后腹腔腹腔镜行肾囊肿去顶术34例,其中经腹腔路径13例,腹膜后路径21例,与开放性手术28例比较.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腹腔镜组均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张经中;金同明;王昆峰;张超;王旺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评估腔内手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有效性.方法:总结27例尿道内切开、经尿道瘢痕电切除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的经验.结果:26例(96.3%)手术成功,1例手术失败者与狭窄段太长有关;随访5~72个月,平均26个月,均排尿通畅.结论:腔内手术治疗尿道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术前了解尿道狭窄情况,术中沿正道冷切开,充分切开瘢痕及电刀切除瘢痕组织,术后积极预防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曾宪华;张天禹;李勇平;覃展偶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总结我科自1992年来136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内镜诊治经验.方法:对136例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内镜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36例中吻合口或残胃溃疡29例45个,吻合口输出段良性瘢痕狭窄伴梗阻6例,肠合口糜烂伴残留缝线反应72例,胃息肉9例31枚,残胃癌3例,癌性狭窄17例,其中9例转入外科治疗,采用内镜治疗127例中治愈104例(81.89%),显效9例(7.09%),有效5例(3.94%),缓解7例(5.51%),无效2例(1.57%).结论:经内镜诊断与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术后并发症,具有诊断正确、定位精确、治疗适应症广,疗效确切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燕鸣;金丽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腹腔镜的发展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它是从泌尿外科领域中的膀胱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腹腔镜在泌尿外科领域中的应用却落后于妇产科和普外科.可喜的是近十年来,腹腔镜已在泌尿外科领域中广泛开展起来.这种新的微创手术应用,加上泌尿外科原有的内窥镜优势,使得大多数泌尿科患者少受传统的开刀之苦.本文拟就近年来腹腔镜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范围,价值评估,并发症及进一步发展等进行简短的讨论.
作者:何乐业;蒋先镇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mcopic sphincterotomy,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胆囊并非扩张性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联合组68例AKP、γ-GT不同程度升高的患者常规行内镜胰胆管逆行造影术(enda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发现胆管结石后,即行EST+网篮取石.根据EST术后并发症治愈的情况再行LC,与同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对照组65例比较.结果:联合组EST均获成功,68例全部取石成功,术后注射性胰腺炎2例,4例胆管炎,治疗1周痊愈后行LC术.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开腹手术组术后并发症较联合内镜组严重.对照组住院时间较联合组长(P<0.05).结论:EST联合LC治疗胆囊并非扩张肝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微创治疗方法,扩大了LC的指征,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充分显示了微创手术的优越性.
作者:邵泉;张继军;蔡荣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为了提高腔内治疗前列腺术后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腔内治疗前列腺术后尿道狭窄34例,并进行临床总结.结果:本组34例患者采用经尿道腔内治疗,31例治愈,3例治疗失败,治愈率91.17%.治疗失败的原因可能与尿道长段狭窄及疤痕切除不彻底有关.结论:经尿道腔内治疗前列腺术后尿道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成功的关键取决术中找到正确的尿道通路以及充分切除尿道疤痕组织.
作者:张向阳;齐范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9月~2002年11月间,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各类肾上腺疾病21例,包括1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例无功能性腺瘤、3例皮质醇增多症、2例骨髓脂肪瘤和1例嗜铬细胞瘤.病变位于左侧14例,右侧7例.全部病例均采用腹膜后径路.结果:21例手术均获成功.前10例手术时间110~230 min,平均167min;后11例手术时间45~220min,平均114min.术中出血10~80ml,平均218ml,未输血.术后平均住院日5.8d.无1例出现膈肌损伤、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切口美观、胃肠干扰少、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肾上腺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高建平;周水根;张征宇;葛京平;马宏青;周方泉;魏武;梁培禾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提高肥胖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技术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17例肥胖病人的胆囊Calot三角区内脂肪堆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特点.结果:本组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115min,平均49min.1例胆漏,1例大网膜损伤出血,2例胆囊动脉出血.结论:只要掌握肥胖病人胆囊Calot三角区内脂肪堆积特点,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梅京松;王克军;崔丰和;庞典付;何德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的方法及其手术要点.方法:采用自制水囊扩张后腹膜腔,经后腹腔镜技术行肾囊肿去顶术16例.结果:除首例中途改开放手术外,其余15例手术成功.术中出血20~70ml,平均42ml,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60min,术后住院3~7d,平均5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肾囊肿去顶术的首选方法.
作者:毛宗林;石善奎;罗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各型大肠隆起病灶的切除效果及其安全性,和对各类良性大肠息肉和早期癌的治疗价值.方法:于病灶基底部黏膜下层注射高渗钠-立止血液,病灶举起后,用透明帽吸引法使之形成假蒂,于假蒂处圈套收紧并高频电凝切除,收集标本行全瘤病理检查,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学结果、切除结果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切除52例59个病灶(半球状和扁平状隆起病灶占38个),57个被完全切除,完全切除率达96.61%(57/59),且无穿孔及明显出血并发症发生.对8例早期癌和29例腺瘤患者进行3个月~36个月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具有完全切除率高、穿孔和明显出血并发症更低的优点.就隆起病灶形态而言,能有效切除球状至扁平状病灶;就隆起病灶性质而言,能有效治疗各类良性大肠息肉和黏膜层早期大肠癌.
作者:刘福建;陈红秋;韦爱昌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icro Endoscopic Diseactomy,以下简称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3月~2002年10月应用MED手术治疗3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本组病例术后20h~6d下床活动,平均2.2d.术后住院3~12d,平均5.2d.切口均一期愈合(除1例切口浅层感染,经换药后二期愈合).本组病例术后280得到随访,时间2~15个月,平均6个月.疗效满意,其中优206例,良54例,尚可14例,不好6例,优良率93%..结论:了解手术设备特点,正确选择手术适应症,准确的手术定位,熟练的手术操作,是取得手术成功和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吕宏乐;刘全喜;王现海;辛陆军;邢长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提高复杂肾结石的治疗水平.方法:应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处理肾结石.结果:30例患者,21例结石取尽.其中1次取石6例,2次取石18例,3次取石6例.所有病例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取石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较好方法.
作者:陈合群;周炜;齐范;谢晋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部队训练所致膝关节损伤的特点,提出治疗和预防的措施.方法:分析1985年以来我院收治的部队训练所致膝关节损伤的类型及治疗方法.结果:1985年以来共收治357例膝关节训练伤的患者.按各种损伤类型单独统计,半月板损伤321例,内侧副韧带损伤19例,外侧副韧带损伤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36例,后交叉韧带损伤7例,胫骨棘骨折11例.除内外侧副韧带损伤采用开放手术修复重建以外,均采用关节镜下的修复与重建,疗效满意,术后1年时随访优良率达92.43%.结论:膝关节损伤是部队训练伤的常见类型之一,特点主要是半月板和膝关节韧带的损伤.绝大多数膝关节损伤可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术后进行康复锻练理疗.
作者:章莹;尹庆水;黄华扬;吴文;张惠民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