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芳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致后腹膜腔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1~2003年开展的共71例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采用曲卡直接穿刺法建立后腹膜腔气腹,肾囊肿去顶减压术50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0例、肾切除术1例;共发生后腹膜腔感染2例.结果:除1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因后腹膜腔制备失败改行开放手术外,其余70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肾囊肿30~120min,肾上腺45~140min,1例肾切除210min;失血量20~100ml,平均50ml;有2例并发后腹膜腔感染,经积极抗感染开充分引流后痊愈.结论:熟练操作技术,术中仔细止血,减少已切除脂肪存留体内和保障术后引流管通畅是减少术后感染的主要方法.
作者:王剑松;左毅刚;杨德林;刘靖宇;方克伟;陈戬;李泽惠;石永福;徐鸿毅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内镜与术中肝管胆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以明确前者在指导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价值.方法:以感染严重评分(SSS)<30和感染评分(SS)<10作为入选条件(Psss=0.426,Pss=0.529),分为内镜组(n=31)和手术组(n=28),内镜组经肝管插管获取胆汁,手术组经穿刺肝管获取胆汁,立即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测试,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内镜组与手术组的阳性率(P=0.5106),革兰阴性菌菌株分布(P=0.434),革兰阳性菌分布(P=0.860).革兰阴性菌药物敏感(P=0.644),中度敏感(P=0.372).革兰阳性菌药物敏感(P=0.668),中度敏感(P=0.390).P值均大于0.05,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内镜取材进行细菌培养可以正确反映胆管内细菌学状况,不应轻易放弃并值得推广.
作者:孙竹峰;万柳华;黄东平;张光金;凌小琳;胡海强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尿道前列腺电化术(TVP)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经过.结果:116例一次治疗成功,症状改善,术后随诊3个月~1.5年,IPSS评分平均7.5分.膀胱剩余尿量平均21ml.大尿流率平均20.5ml/s.结论: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合并症多,手术危险大,TVP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项允成;安杰;陈学刚;杨光;张士更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提高复杂肾结石的治疗水平.方法:应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处理肾结石.结果:30例患者,21例结石取尽.其中1次取石6例,2次取石18例,3次取石6例.所有病例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取石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较好方法.
作者:陈合群;周炜;齐范;谢晋良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结石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通过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结石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6例.结果:36例均成功解除梗阻,肾功能迅速恢复.结论:输尿管镜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结石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具有微创、安全、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廖伟强;罗立旷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囊肿的方法及其手术要点.方法:采用自制水囊扩张后腹膜腔,经后腹腔镜技术行肾囊肿去顶术16例.结果:除首例中途改开放手术外,其余15例手术成功.术中出血20~70ml,平均42ml,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60min,术后住院3~7d,平均5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肾囊肿去顶术的首选方法.
作者:毛宗林;石善奎;罗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腔内钬激光治疗的方法与治疗.方法:使用钬激胱对18例腺性膀胱炎不同病变部位进行切除.结果:手术安全,不出血,可无需麻醉,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可切除达任何膀胱组织层面、范围大小及双侧输尿管膀胱开口.术后膀胱黏膜生长块,无疤痕.结论:腔内钬激光治疗腺性膀胱炎更微创、安全、操作简便、效果好.
作者:刘齐贵;麻伟青;周庆余;窦坤;王跃力;姚建忠;吉庆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icro Endoscopic Diseactomy,以下简称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3月~2002年10月应用MED手术治疗3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本组病例术后20h~6d下床活动,平均2.2d.术后住院3~12d,平均5.2d.切口均一期愈合(除1例切口浅层感染,经换药后二期愈合).本组病例术后280得到随访,时间2~15个月,平均6个月.疗效满意,其中优206例,良54例,尚可14例,不好6例,优良率93%..结论:了解手术设备特点,正确选择手术适应症,准确的手术定位,熟练的手术操作,是取得手术成功和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吕宏乐;刘全喜;王现海;辛陆军;邢长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我院于1998年4月~2001年12月间的22例肾囊肿患者,用腹腔镜施行去顶术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获得随访者20例,随访时间10个月~3年.经B超检查,均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康复快、效果满意等优点.
作者:于满;王珏;赵立军;王振潮;辛立升;张学军;王晓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TVBT)治疗膀胱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TURBT联合TVBT治疗膀胱肿瘤36例,其中4例并发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者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术后常规行丝裂霉素灌注化疗.结果:36例膀胱肿瘤均一次切除,平均手术时间,TURBT联合TVBT为30min,4例再加TUVP为90min.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3d,术后平均住院5d.随访3~18月,复发5例(13.9%)1例改膀胱全切,4例再次行TURBT联合TVBT而治愈.结论:TURBT联合TVBT治疗膀胱肿瘤,具有出血少、手术速度快、安全性高、复发率低、易重复等优点.
作者:方雪峰;高永生;李有忠;贾爱芳;许永玲;高林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不能夹闭而行腹腔引流的可行性、适应症及方法.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由于各种原因胆囊管不能夹闭而行腹腔引流20例,15例在胆囊管裂口部位填塞明胶海绵并喷洒医用生物蛋白胶.结果:5例无胆汁流出.15例术后上腹引流管每日引出100~300ml清亮胆汁,下腹腔引流管无胆汁引出,胆汁无腹腔扩散,2周后造影拔管,全部患者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因胆囊管游离解剖困难不能夹闭时,予明胶海绵及医用生物蛋白胶覆盖胆囊三角区并放管引流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蒲建军;胡明秋;宋希江;姜成文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在内镜下进行甲状腺切除,探索利用内镜行甲状腺切除的优缺点.方法:用内镜为25例甲状腺肿物的病人实施了经胸入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结果:全部病例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70min,无喉返、喉上神经损伤、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恢复良好,近期随访颈部皮肤感觉接近正常.结论:内镜下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对良性甲状腺病变具有无颈部疤痕,损伤小,皮肤感觉接近正常,恢复快等优点.对适应症明确者,应该是值得推崇的手术方式.
作者:邓建伟;师天雄;谭焕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一期治疗前列腺增生(BPH)伴膀胱结石的腔内手术方法.方法:1998年4月~2002年2月,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除术(TUVRP)和液电碎石(EHL)治疗BPH伴膀胱结石25例.结果:碎石率为88%(22/25).平均手术时间为77.6min.术中出血少,无膀胱穿孔.术后留置导管3~5d.90.9%(20/22)患者拔管后排尿均较术前明显通畅;术后平均住院日为6.0d;术后3个月随访,I-PSS均值从22.3分下降至6.4分(P<0.01);大尿流率均值从10.5ml/s上升至17.9ml/s(P<0.01).结论:TUVRPd-EHL一期治疗BPH伴膀胱结石具有创伤轻微、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郎根强;李国宝;马小兵;章益峰;纪家涛;瞿佩飞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贲门癌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有2.1%~11.6%[1],死亡率在50%以上.
作者:蒋国军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评估腔内手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有效性.方法:总结27例尿道内切开、经尿道瘢痕电切除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的经验.结果:26例(96.3%)手术成功,1例手术失败者与狭窄段太长有关;随访5~72个月,平均26个月,均排尿通畅.结论:腔内手术治疗尿道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术前了解尿道狭窄情况,术中沿正道冷切开,充分切开瘢痕及电刀切除瘢痕组织,术后积极预防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曾宪华;张天禹;李勇平;覃展偶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腹腔镜的发展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它是从泌尿外科领域中的膀胱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腹腔镜在泌尿外科领域中的应用却落后于妇产科和普外科.可喜的是近十年来,腹腔镜已在泌尿外科领域中广泛开展起来.这种新的微创手术应用,加上泌尿外科原有的内窥镜优势,使得大多数泌尿科患者少受传统的开刀之苦.本文拟就近年来腹腔镜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范围,价值评估,并发症及进一步发展等进行简短的讨论.
作者:何乐业;蒋先镇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总结我科自1992年来136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内镜诊治经验.方法:对136例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内镜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36例中吻合口或残胃溃疡29例45个,吻合口输出段良性瘢痕狭窄伴梗阻6例,肠合口糜烂伴残留缝线反应72例,胃息肉9例31枚,残胃癌3例,癌性狭窄17例,其中9例转入外科治疗,采用内镜治疗127例中治愈104例(81.89%),显效9例(7.09%),有效5例(3.94%),缓解7例(5.51%),无效2例(1.57%).结论:经内镜诊断与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术后并发症,具有诊断正确、定位精确、治疗适应症广,疗效确切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燕鸣;金丽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在治疗输尿管粘连结石中的应用.方法:分析36例输尿管粘连结石应用该方法治疗的经验.结果:36例中除3例改开放手术外,33例均成功碎石并解除粘连,其中19例再行ESWL治疗1~2次,结石粉碎排净.结论: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粘连结石安全、高效、创作小,粉碎结石并解除粘连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桑乾宏;任胜强;邬旭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总结较大腺体的经尿道前列腺切除的经验教训.方法:对近7年来经尿道切除的较大前列腺病例进行分析,统计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较大前列腺经尿道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并不高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并发症的平均发生率.结论:彻底纠正患者全身情况,充分术前准备后,较大腺体并不是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禁忌症.
作者:张瑞刚;张振江;王学民;程海峰;贾军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的优越性,并探讨经腹腔与后腹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经腹腔及后腹腔腹腔镜行肾囊肿去顶术34例,其中经腹腔路径13例,腹膜后路径21例,与开放性手术28例比较.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腹腔镜组均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张经中;金同明;王昆峰;张超;王旺河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