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玉卿;李胜德;桑清文;刘焕成;张立功;关善辉
目的:减少病人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的恐惧、痛苦及精神创伤.方法:应用麻醉时间短、迅速清醒的得普利麻(Diprivan),门诊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观察病人检查前、检查中(给药后)及完全清醒后的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记录给药至完全清醒的时间及清醒后离开检查室的时间.结果:30例受检查病人血压呈下降趋势,心率由检查前的增快可下降至检查前心电图水平,无任何不适应感觉,无痛苦及精神创伤,完全清醒后平均10min离开检查室.结论:对一些精神紧张、血氧分压低、高血压及老年病人,门诊全麻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相对比较安全、无痛苦.尤其需反复纤维支气管镜治疗的病人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作者:柳仓生;马宝璋;马景良;张伟;李卫萍;霍俊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1病例资料 男,65岁,农民,因反复上腹胀痛伴呃气及消化不良2月来我科就诊.既往史:20+年前曾有呕血、解柏油样便史,以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给予相应治疗,病愈,未行胃镜检查;无手术史.
作者:杨建兴;牟晓霞;曾佐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的静脉麻醉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异丙酚、芬太尼後用于宫腔镜电切术的麻醉,观察BP、HR、RR、SPO2、病人入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病人术后感觉.结果:异丙酚对呼吸循环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均在正常范围;全部患者对手术经过均无痛苦回忆;术后病人无恶心、呕吐发生.结论:以异丙酚为主的静脉麻醉用于宫腔镜电切术,具有操作简便、起效迅速、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金娥;赵文翠;孙福先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内窥镜是近年来医院普遍开展的一项特殊的检查,它包括胃镜、肠镜、气管、支气管镜、膀胱镜以及胆道镜等.因内窥镜检查的特殊性使得其工作人员经常暴露于各种危害因素之中如传染性病毒和细菌、化学消毒灭菌剂、乳胶手套的危害等,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李映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比较贲门失弛缓症的几种内镜下治疗方法.方法:使用Olympus GIF130电子胃镜、CRE球囊扩张器、A型肉毒碱、1%乙氧硬化醇,将21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行球囊扩张术、肉毒碱注射治疗及硬化剂注射.结果:硬化剂注射组每例平均注射2.67次,疗效明显差于球囊扩张组及肉毒碱注射组;但患者难以忍受球囊扩张所引起的剧烈疼痛,且危险性大.结论:LES内注射A型肉毒碱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安全可靠,不良反应极少;治疗费用低,且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郭世斌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自1992年以来,我科采用支撑喉镜、纤维喉镜、电视摄像监视系统、T型硅胶管支撑治疗喉气管狭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为下:
作者:吴树浓;谢永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腔镜下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能把手术切口微小化并隐藏起来,达到治疗、美观,微创的效果.由于颈部器官解剖复杂,血管、神经丰富,手术气腹空间小,操作难度大,要求操作者要有熟练的镜下操作技巧及相关的良好配合.
作者:熊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为了降低胆道残石率,减少用取石钳反复取石、肝叶或肝部分切除和胆肠吻合所造成的并发症,总结102例胆道取石术中常规使用纤维胆道镜进行术中探查和取石的经验.方法:术中经胆总管切口插入胆道镜,分别对肝内外胆管进行探查和取石残石率降到2%,有11例同时存在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术前漏诊,术中得以确诊并取石.结论:胆道取石术中常规使用纤维胆道镜进行术中探查和取石可以明显减少残石率,维持了肝外胆道的正常解剖,避免了扩大手术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
作者:吴本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复杂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和某些手术技术细节.方法:对一组连续13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76例由于反复或急性炎症导致局部病变复杂,不同程度增加LC的难度.所有病人均在全麻下接受气腹LC.结果:4例(2.9%)中转开腹.其余术后恢复顺利,第4~5d出院.随访2~14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随着腹腔镜手术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提高,腹腔镜应用于复杂或高难度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能更充分地发挥LC的微创优势.
作者:杨学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2000年12月~2002年3月,我们为3例细菌性肝脓肿的患者实施了电视腹腔镜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结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郭献庭;徐增辉;高延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介绍应用关节镜技术摘除膝关节内游离体的方法和操作体会.方法:连硬膜外麻醉下经膝前内、外侧入路置入镜头检查和器械操作,遵循一定程序进行关节镜检查以全面评估关节内部结构和避免遗漏游离体.镜下摘除游离体要全面查体、反复阅片,了解游离体的病因、性质、数目、大小、形态及位置,可运用膝关节屈伸活动和旋转角度的调整和进出水的控制,以利于捕捉游离体.必要时C型臂X光机透视判断游离体的位移情况,减少盲日性探查.结果:例随访6个月~28个月,平均18个月.16例关节疼痛消失;3例重度骨关节炎较术前疼痛明显减轻;2例大骨节病患者疗效不满意.所有患者未再发生关节交锁现象.结论:关节镜技术使检查和治疗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对于X线片不显示的游离体,甚至CT或MRI难以确认的游离体,皆可准确诊断并予摘除.关节镜手术具有对关节结构干扰小、组织创伤及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李晓声;周江南;雷光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术中保留中鼻甲与部分切除中鼻甲的预后与转归.方法:收集Ⅰ型三期鼻窦炎患者98例与Ⅱ型三期鼻窦炎患者70例,其中双侧保留者共76例,一侧保留者共28例,双侧部分切除者共64例.统计保留侧与切除侧术腔粘连的发生率及术腔完全上皮化的时间.结果:中鼻甲保留侧与切除侧术腔粘连的发生率及术腔完全上皮化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内窥镜鼻窦术中鼻甲保留与否,应以是否有利于中鼻道的通气引流为原则,过分强调保留或切除中鼻甲无实际意义.
作者:孙正良;刘阳云;冯秀荣;李正贤;江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索老年重症胰腺炎(OSAP)微创外科治疗的可能性,时机方法和疗效.方法:运用微创外科腹腔镜技术对21例OSAP患者实施腹腔镜灌洗引流治疗,其中胆源性15例,胰源性6例.结果:本组灌洗时间短7d,长11d,停止灌洗后逐日拔除引流管,通过上述治疗,半年后随访无并发症发生;OSAP经腹腔镜灌洗治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快捷,有效.21例病人18例治愈,3例死于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OS-AP经腹腔镜灌洗引流如掌握好适应症,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能的前提下OSAP腹腔镜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郑兴学;魏洪斌;王延明;张忠明;李永忠;刘玉豪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管探查术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方法:对71例腹腔镜胆管探查患者,比较其胆管切开方法的差别,观察术中胆道造影的价值,分析一期缝合胆总管的结果.结果:71例中70例取出结石,全部病人痊愈.胆管壁直接尖刀切开、电凝胆管壁上的小血管后以专用尖刀或弯剪刀切开胆总管、从胆管穿刺针眼处直接电钩钩开部分胆管壁、超声刀分离胆管前壁后从穿刺针眼处切开胆管等四种胆管切开方法以后二种方法为方便快捷.行术中胆管造影发现胆管结石11例,全部为术前超声检查及术中观察胆管直径在8~11mm者.9例一期缝合胆总管,发生胆漏2例(为22.2%),明显高于放置T管组.结论:腹腔镜胆管探查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病人痛苦小、恢复快.电钩直接钩开胆管壁是为方便快捷的胆管切开方法:术中胆管造影应选择性使用;直接缝合胆总管胆漏发生率较高,应严格控制使用.
作者:胡明彦;陈斌;田爱林;石正军;林学军;戴少华;王建强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宫腔镜手术(TCR)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TAH)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的临床经过、资源消耗情况、优点与不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1日~1999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上述患者419例.其中DUB 89例,子宫内膜息肉98例,子宫肌瘤232例.267例行宫腔镜电切术,计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139例,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52例,宫腔镜子宫粘膜下及壁间内突肌瘤切除术76例;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TAH组)152例.结果:TCR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尿道刺激症状,术后病率均较TAH组少,术后排气时间早,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宫腔镜手术的手术费高于TAH术,但抗生素、治疗费和其它费用低,每例的总医疗费也低.TCR组药费占医疗费的比例明显低于TAH组(16.63%:31.29%),手术费占医疗费的比例明显高于TAH组(44.67%:17.68%).结论:与TAH组相比,宫腔镜手术无切口,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100%在1d内排气,尿道刺激症状也少,术后病率低,使用抗生素少,药费低,占总医疗费的比例明显低于TAH术,总的医疗费也明显低于TAH术,因此宫腔镜手术还有价格上的优势,宫腔镜手术的效价比明显优于TAH术,故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将宫腔镜手术作为治疗有适应证宫内良性病变的首选方法.
作者:夏恩兰;郑皖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下疝环关闭术的应用价值.方法:自1997年月1月~2000年12月采用腹腔镜下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环关闭术60例,男性52例,女性8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岁.右侧48例,左侧12例,双侧6例.结果:全部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30min,平均20min.住院2~3d出院.术后随访1~5年,复发1例,复发率1.5%.结论:小儿腹腔镜下疝环关闭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它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剑;廖富强;陈矢明;张志刚;李志贵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微创胆囊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行微创胆囊切开取石术的病人,并与同期所做开腹胆囊切除术376例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88例进行比较,了解三种术式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58例行微创胆囊切开取石术的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5年,结石复发28例(17.72%),无症状复发23例,有症状复发5例,术后1、3、5年的分期复发率分别为1.9%(3/158)、12.26%(13/106)、17.91%(12/67).结果显示,微创胆囊切开取石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结论:微创胆囊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安全、有效.不应因过分强调结石复发而影响保胆手术的开展.
作者:荣万水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对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近期132例胆道镜检查、治疗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术中、术后胆道镜取石,取尽结石126例,残余6例,残石率4.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理想途径,绝大多数病人可得以治愈.
作者:时吉庆;罗伟;刘长安;李生伟;吴传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皮下空肠盲袢用胆道镜取石.方法:分析近5年来经皮下空肠盲袢取石的16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结果:全部病例临床症状改善,14例患者肝内结石取净,2例由于结石过大未取出.结论:胆道镜经皮下空肠盲袢取石疗效肯定.
作者:徐阿曼;孟翔凌;高山城;孙杨忠;高天贶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介绍并探讨内镜下HLE治疗Dieulafoy病的方法,总结、分析该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内镜下注射高渗盐水+利多卡因+肾上腺素(HLE)治疗Dieulafoy病.结果:我院消化科自1997年3月~2001年10月对10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HLE注射治疗,其中Dieulafoy病18例,占16.82%,达到了满意的止血效果.结论:内镜下HLE注射是治疗Deulafoy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建平;沈云志;蒋伟;茹佩英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