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玉卿;李胜德;桑清文;刘焕成;张立功;关善辉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主动中转开腹对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2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例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412例在腹腔镜下完成,中转开腹13例,中转开腹率3.1%.其中止血困难5例,未预计的卵巢恶性肿瘤3例,输尿管、膀胱损伤2例,盆腔严重粘连2例,腹膜代阴道失败1例.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遇到止血困难;未预计的恶性肿瘤;泌尿道损伤;盆腔严重粘连;实施新手术失败等超出术者处理能力时应适时主动中转开腹.
作者:王春平;房木强;黄志欣;秦成路;罗光楠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肠道血管瘤临床、内镜、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及病理等的特点和临床诊断线索.方法:对16例肠道血管瘤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87.5%的病例有肠道出血,主要表现为慢性反复的小量出血;病程超过一年者有62.5%.内镜下以稍隆起红斑状或广基的蓝色或紫色小肿块,表面充血、糜烂或有活动性出血,93.8%的病灶小于1cm.DSA的主要表现为造影剂浓集或外渗,并可提示多发病灶.病理特点以海绵状血管瘤为主,占56.3%,18.8%者表现为多发病灶.结论:肠道血管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内镜及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检查有助于确诊.可疑病例必须密切随访,严重者应手术探查,术前重点是确定病灶的多少和范围.为避免误诊、漏诊,应遵循一定的临床诊断程序.
作者:彭卫;钟英强;陈其奎;王连源;陈为宪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在胆囊急性炎症情况下各种并发症原因,结合自身经验探讨如何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0月~2002年3月腹腔镜胆囊切除755例中的435例急性胆囊炎资料.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755例中发生胆总管损伤1例、胆汁漏3例、剑突下切口内残石伴感染1例共5例并发症,且全部出现在胆囊急性炎症组.结论:尽管胆囊急性炎症情况下行腹腔镜切除其难度及出现医源性损伤的可能性很大,但只要镜下注意适当的操作,完成手术的可能性同样存在.
作者:陶涛;刘庆;冯茂林;张利;蒋华军;曾茂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对叶段支气管腔外肺癌的诊断作用及应用.方法:在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对40例影像学检查提示肺叶段支气管腔外有肿物、气管镜检查管腔结构基本正常的患者行经支气管穿刺活检.结果:27例患者的穿刺结果为阳性结果,多数患者的对应管腔外肿物的管腔内粘膜都有轻微的改变,可作为选择穿刺点的依据.结论:在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可安全有效地将经支气管针吸活检应用于叶段管腔外肺癌的诊断.
作者:荣福;郭苏;左六二;黄惠琨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微创胆囊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行微创胆囊切开取石术的病人,并与同期所做开腹胆囊切除术376例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88例进行比较,了解三种术式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58例行微创胆囊切开取石术的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5年,结石复发28例(17.72%),无症状复发23例,有症状复发5例,术后1、3、5年的分期复发率分别为1.9%(3/158)、12.26%(13/106)、17.91%(12/67).结果显示,微创胆囊切开取石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结论:微创胆囊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安全、有效.不应因过分强调结石复发而影响保胆手术的开展.
作者:荣万水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腔镜下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能把手术切口微小化并隐藏起来,达到治疗、美观,微创的效果.由于颈部器官解剖复杂,血管、神经丰富,手术气腹空间小,操作难度大,要求操作者要有熟练的镜下操作技巧及相关的良好配合.
作者:熊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索老年重症胰腺炎(OSAP)微创外科治疗的可能性,时机方法和疗效.方法:运用微创外科腹腔镜技术对21例OSAP患者实施腹腔镜灌洗引流治疗,其中胆源性15例,胰源性6例.结果:本组灌洗时间短7d,长11d,停止灌洗后逐日拔除引流管,通过上述治疗,半年后随访无并发症发生;OSAP经腹腔镜灌洗治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快捷,有效.21例病人18例治愈,3例死于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OS-AP经腹腔镜灌洗引流如掌握好适应症,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操作技能的前提下OSAP腹腔镜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郑兴学;魏洪斌;王延明;张忠明;李永忠;刘玉豪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胆汁返流性胃炎(BRG)的内镜诊断方法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46例具有返流症状的患者进行病史调查、内镜及组织学检查.结果:BRG内镜下多为全胃炎(58.8%),伴返流性食管炎(64.7%),消化性溃疡(47.1%)及有幽门变形及开闭失调(36.8%)者均较非BRG增多(P<0.05),内镜与组织学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69.9%,在两者诊断不一致的患者中,部分属假性返流,部分为药物及酒精性胃炎.结论:内镜诊断BRG,需结合与返流相关的内镜影像及组织学综合分析,并重视病史的调查.
作者:陈维顺;张选均;钟燎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介绍并探讨内镜下HLE治疗Dieulafoy病的方法,总结、分析该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内镜下注射高渗盐水+利多卡因+肾上腺素(HLE)治疗Dieulafoy病.结果:我院消化科自1997年3月~2001年10月对10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HLE注射治疗,其中Dieulafoy病18例,占16.82%,达到了满意的止血效果.结论:内镜下HLE注射是治疗Deulafoy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建平;沈云志;蒋伟;茹佩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为了探讨咯血的原因和纤支镜检查在咯血病人的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00例病人,在咯血期间或在咯血停止4~24h内进行检查,经肉眼观察、活组织检查、刷片和实验室的各项检查以及CT选择性检查.结果:发现咯血的原因为:炎症60例,占60%,居首位,其次为支气管扩张12例,占12%,依次为无异常发现12例,肺癌8例、结核5例、其他3例(息肉、憩室、异物各1例).总阳性率为88%.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纤支镜检查对咯血原因不明是可选的一种检查手段,且安全.对咯血的诊断和治疗是有益的.
作者:孙洁民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术前采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简便雾化器加入2%利多卡因10ml雾化吸入局麻,与喉头喷雾器加入2%利多卡因咽喉喷雾3次,之后经环甲膜穿刺缓慢气管内注入2%利多卡因4~5ml的局麻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和比较.结果:雾化吸入组麻醉时间为8~10nin,麻醉效果优良,优良例数为26,可和差例数为4,经环甲膜穿刺组麻醉时间为5~10min,麻醉效果优良例数19,可和差例数为11,经χ2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而且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患者易于接受,能减小操作对患者血压、心率、氧分压及心电的影响.结论:对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术前采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谭明旗;刘宏博;李晶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下疝环关闭术的应用价值.方法:自1997年月1月~2000年12月采用腹腔镜下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环关闭术60例,男性52例,女性8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岁.右侧48例,左侧12例,双侧6例.结果:全部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30min,平均20min.住院2~3d出院.术后随访1~5年,复发1例,复发率1.5%.结论:小儿腹腔镜下疝环关闭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它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剑;廖富强;陈矢明;张志刚;李志贵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为了降低胆道残石率,减少用取石钳反复取石、肝叶或肝部分切除和胆肠吻合所造成的并发症,总结102例胆道取石术中常规使用纤维胆道镜进行术中探查和取石的经验.方法:术中经胆总管切口插入胆道镜,分别对肝内外胆管进行探查和取石残石率降到2%,有11例同时存在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术前漏诊,术中得以确诊并取石.结论:胆道取石术中常规使用纤维胆道镜进行术中探查和取石可以明显减少残石率,维持了肝外胆道的正常解剖,避免了扩大手术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
作者:吴本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应用Olympus TJF-240型及Fujinon ED-200XU型电子十二指肠镜、黄斑马导引丝、聪明刀等对116例患者进行ERCP/EST治疗,其中并发症有胰腺炎(8/116),胆管炎(2/116),出血(3/116)皮下气肿(1/116)等,对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病因分析及治疗.结果:回顾116例EST的体会,结合文献,总结EST并发症的防治措施.结论:通过提高EST的综合操作水平,并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EST的并发症.
作者:梁正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神经系统疾病合并重症肺部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床旁应用便携式纤支镜对50例合并重症肺部感染和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吸痰或经鼻气管插管,同时取痰菌培养.结果:40例显效,10例有效,有效率达100%.痰菌培养39例,阳性率75%,准确性达86%.经鼻气管插管20例次,成功率100%.没有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在神经科病房内,应用纤支镜治疗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是一种安全、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成秋生;潘小平;曾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LC在我国已广泛开展.但对于老年人,或合并其他器官疾病的病人仍持谨慎态度,对于高危人来说LC手术同样具有相当的安全性,且由于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胆囊良性疾病手术治疗的首选.现总结我们的经验与大家交流,以期增加大家对高危病人LC的认识.
作者:于良;赵双虎;张宏哲;王峰;邓天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对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近期132例胆道镜检查、治疗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术中、术后胆道镜取石,取尽结石126例,残余6例,残石率4.5%.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理想途径,绝大多数病人可得以治愈.
作者:时吉庆;罗伟;刘长安;李生伟;吴传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宫腔镜手术(TCR)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TAH)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的临床经过、资源消耗情况、优点与不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1日~1999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上述患者419例.其中DUB 89例,子宫内膜息肉98例,子宫肌瘤232例.267例行宫腔镜电切术,计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139例,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52例,宫腔镜子宫粘膜下及壁间内突肌瘤切除术76例;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TAH组)152例.结果:TCR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尿道刺激症状,术后病率均较TAH组少,术后排气时间早,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宫腔镜手术的手术费高于TAH术,但抗生素、治疗费和其它费用低,每例的总医疗费也低.TCR组药费占医疗费的比例明显低于TAH组(16.63%:31.29%),手术费占医疗费的比例明显高于TAH组(44.67%:17.68%).结论:与TAH组相比,宫腔镜手术无切口,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100%在1d内排气,尿道刺激症状也少,术后病率低,使用抗生素少,药费低,占总医疗费的比例明显低于TAH术,总的医疗费也明显低于TAH术,因此宫腔镜手术还有价格上的优势,宫腔镜手术的效价比明显优于TAH术,故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将宫腔镜手术作为治疗有适应证宫内良性病变的首选方法.
作者:夏恩兰;郑皖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91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病人随机分为4组:门诊治疗组(A组)26例,门诊对照组(B组)23例,住院治疗组(C组)22例和住院对照组(D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AL治疗.观察4组患者的疗效.结果: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1),C组疗效也明显高于D组(P<0.01),而A组与C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过程中,有时出现短暂的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和心率增快.大部分病例经1~2次BAL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BAL治疗支气管扩张感染,具有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安全和可靠的优点,值得在门诊病人中推广.
作者:江兴堂;江毅芳;苏静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顺行输尿管镜取石治疗因ESWL和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取石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4例此类病人采取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顺行输尿管镜取石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均为一期取石,结石清除率100%,术中平均出血50ml、手术时间75min、住院8d,无大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顺行输尿管镜取石治疗ESWL和经尿道输尿管镜下取石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既安全而且效果好.
作者:刘靖辉;唐胜勇;李吉生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