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十种肿瘤患者的蔬菜清单

柳朝应

关键词:肿瘤患者, 蔬菜, 抗癌物质, 手术并发症, 肿瘤病人, 营养状况, 营养治疗, 饮食, 手术治疗, 耐受性, 免疫力, 药物, 食物, 能力, 防癌, 癌症
摘要:癌症和饮食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肿瘤患者中,约1/3的人是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即便食物不能代替药物,但适当的营养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癌能力,还能提高肿瘤病人对手术治疗的耐受性,减少或避免手术并发症.许多蔬菜中含有抗癌物质,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下各种肿瘤患者适宜吃的蔬菜.
健康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亦药亦食的蒲公英

    一、药食两用的蒲公英蒲公英入药的记载,首见于公元659年,由唐代医药学家苏敬等主持编写的世界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中,称其味苦,性平,无毒,全草入药.五代时中药学家韩保升编著《蜀本草》,谓蒲公英“堪生啖”.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指出,“其嫩苗可食”.以上说明,蒲公英是一种亦药亦食之品.无怪乎现今的群众将它生吃、做汤、熬粥、炒肉丝、腌渍、泡酒,还有将它制成牙粉、面膜等等记述,得到广泛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3年,将蒲公英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作者:李春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十种肿瘤患者的蔬菜清单

    癌症和饮食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肿瘤患者中,约1/3的人是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即便食物不能代替药物,但适当的营养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抗癌能力,还能提高肿瘤病人对手术治疗的耐受性,减少或避免手术并发症.许多蔬菜中含有抗癌物质,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下各种肿瘤患者适宜吃的蔬菜.

    作者:柳朝应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阴虚内热难耐夏日——五脏阴虚对治方药

    夏日来临,一些体质偏于阴虚内热的中老年人,难于适应高温暑热天气,慢性疾病容易受影响而加重.尤其阴虚津亏易于导致血液黏稠淤滞,可引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因此,阴虚内热的中老年人,应于初夏之时日及时调理体质,改善阴虚内热症状,为平安健康度夏做好准备.

    作者:贺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长寿滋养方

    两千多年来,中医提倡使用滋补方药用于中老年补益五脏气血抗衰老.一般来说,能够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与精气神的方剂,都可列为“滋养方”,有祛病延年的作用.可根据不同脏腑的虚证,采用不同的滋养方,因人制宜、因时制宜,精确发挥中药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冯德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就诊的学问

    得知患了肿瘤,患者和家属会很震惊,也会很迷茫.癌症究竟怎么治效果好?患者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又需要掌握哪些基本常识和方法呢?就诊时需要带什么资料?首先,要妥善保留病例资料,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某些资料丢失可能终生都无法弥补.患者的病情资料包括与肿瘤相关资料,如既往手术记录,手术后病理、化疗方案,药物不良反应记录,肿瘤指标化验报告,每次CT复查影像片以及病理切片(染色、未染色两种)等.还要包括冠心病、糖尿病等合并性疾病的诊断治疗用药情况,甚至数十年前的相关病史均要清楚提供.对于患者本人无法到场时,家属可以录制小段视频或携带近期照片就诊.

    作者:张燕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丧偶老人的心理调适

    白头偕老,是对婚姻美满的祝福,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夫妻中总会有一人先辞世.此时,无论是情绪上的忧郁、无助,还是身体的紧张、无力,都反映出老年人丧偶之后的内心状况.另外,老伴的去世,对老人的整个心态和想法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进而也会改变其情绪和原有的生活状态.因此,丧偶老人应积极进行正确的心理调适,以适应新的生活.

    作者:李晓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我用中医舌功治疗吞咽困难

    我今年87岁,人到老年由于身体各个器官功能的衰退,免不了会出现一些所谓老年病的症状.大约在一年前,我发现自己每次吃药时,喝的水要比以前多很多才能把药服下.起初我并未在意,直到有一次我在服用中药软胶囊时,药粒怎么也吞咽不下去,而且还粘在喉咙上,终导致胶囊破裂,使药味溢出,让我非常难受.后,我喝了很多水,又吃了些馒头才将药物顺了下去.这时,我才意识到起码是咽喉出了问题,需要到医院去治疗.可是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我的喉咙没问题,而是吞咽部位的肌肉松弛了,这属于老年生理性衰退,也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办法.可是我并不甘心,又辗转医院各个科室,结果都没有找到能治愈我的方法.终,我还是得找身边的医生——《健康指南》杂志帮忙.

    作者:田俊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得名于病人的尿中有糖排出.尿,本应排泄人体新陈代谢之废物,糖为人体重要营养素,如何将糖也排了出来?研究下来却并非是肾脏的过错,而是血中含糖过多,“满”了出来.又,这糖既是人体营养物质,在血中应属多多益善之物,为何如今人们却又斤斤计较于血糖的高低,凡高出者必欲降之而后快呢?原来人体之营养素有六:糖、蛋白质、脂肪、无机盐(钾、钠、钙、镁之类,或称矿物质)、维生素与水.前三者又称“生能营养素”,即能产生能量之营养素.“能量”为身体活动之“能源”,犹如开汽车之汽油,而身体之活动还不仅是指举手投足或是身体位置之移动,凡心跳、呼吸、消化吸收、思考记忆,乃至新陈代谢皆需能量.

    作者:杨秉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弹跳锻炼,加固您的骨骼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易患的一种病.据英国诺丁汉大学专家观察,弹跳运动可助人一臂之力.他们发现,每天坚持上下跳跃的病人,一年后骨密度可增加,易发生骨折的髋部骨密度增加了3%.有条件的中老年人,每天做做弹跳锻炼,可谓好处多多.

    作者:丹尼斯·福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抑郁症食疗药膳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一种情感性精神疾病,以精神抑郁,闷闷不乐,暮气沉沉,情绪低落,消极厌世为主要表现.我国60岁以上老人抑郁症发病率约为7.56%,近年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由于本病有失眠、早醒的表现,易被误为“神经衰弱”.新近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病与饮食关系密切,饮食中色氨酸含量低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原因.所以,食疗药膳对本病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刘正才;赵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诗词养生”有奇效

    退休多年来,我并未刻意讲究养生,却始终精神健旺,气色颇佳.除了高血压仍需药物控制外,其他状况基本正常.每当有朋友讨教所谓的“养生秘诀”时,我总会指着桌上的几本唐诗宋词,笑着说:“这就是我的‘本草纲目’”.我不反对老年人适度参加体育锻炼,但觉得必须量力而行,适合自己.对我而言,更觉得“健身先健心”,精神的调养可能比锻炼身体更为重要.刚退休时,我一度情绪很低落,焦虑、厌食、郁闷、失眠,各种症状接踵而至,跑了多家医院,吃了大把药片都无效.

    作者:徐明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信念与希望,支撑健康大厦

    一位老年心理学家说:“没有爱好的老年人,生活不会宁静幸福,有什么样的爱好,关系并不大,只要全力以赴,就能驱除多种消极情绪.”爱好一种有益的活动,对老年人的思维大有好处,能使大脑保持应有的活力,从而延缓衰老.医生早已发现,让患者参加一些自己喜爱的活动,可使他们忘记自己的病痛,可见爱好对心身恢复健康非常有益.离退休的老年人,不妨为自己寻找一种爱好,一种希望,这会让您兴致高昂,觉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的激情会让您扬起追求“夕阳红”的风帆.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积极干预和治疗老年衰弱

    老年人普遍存在的衰弱现象,已成为老年医学研究的热点.衰弱是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下降、脆弱性增加,面对各种应激时,患病和死亡的风险增加.其特征是老年人表面上能维持功能,一旦受到微小刺激如局部感染、用药、跌倒、便秘、尿潴留等,就会出现生理功能失代偿,甚至导致生命危险.

    作者:郝秋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太极内功修炼法

    太极内功是太极养生家修炼内气的方法.它的特点是以吐纳呼吸为主,配合意守重要部位,引导内气积聚,以强壮五脏、交通神气.所谓“平气定息,握固凝想,神光内视,五脏照彻”,也就是通过“意”和“息”来调控内气的聚散运行,畅通百脉,消除疾病,强壮身体.太极内功由我国著名的太极拳家、武术家和内功养生家李经梧先生推广整理.通过太极内功的锻炼,可以使机体内脏活动迅速增强,有形之精化气上行,充养脑神,使精气神全面旺盛,从根本上消除疾病,延缓和逆转衰老.

    作者:李树峻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创造快乐,勿寻烦恼

    “快乐自己去创造,烦恼不要自己找”,这句话说得好,很有哲理,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快乐也好,烦恼也好,这完全是靠自己,完全在自己心中.人的一生历程中,不可避免地都会经历无数次的“快乐”和“烦恼”,正因为有了它们,人生才会丰富多彩,所以有人把“快乐”和“烦恼”比喻为上帝赐给每一个人终生享用的“生活调味剂”,而“创造快乐,勿寻烦恼”则是人生的完美修炼.

    作者:段扫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点亮生命火花——重视微量元素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自1951年从事微量元素研究至今60多年,1975年创立微量元素衰老与发病学说.微量元素及其蛋白质复合物,起着生命活力催化作用,影响着人的生老病死全过程,故有“生命的火花”的美称.微量元素不平衡可导致各种生命过程紊乱失调,是衰老的本源性主因.

    作者:孔祥瑞;孔令晓;孔令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癌症距离我们有多远

    第23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于2017年4月15日~21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今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主题为“加强健康教育,远离不良习惯”.一 、癌细胞从哪里来人体其实是由一个个细胞组成的社区,在正常情况下,每个细胞照章行事,知道什么时候该生长分裂,怎样跟别的细胞结合,形成组织和器官.而构建不同组织的“图纸”,就是基因.很多人说,人体内都有癌细胞,只不过没发展起来.从医学上讲,如果能查出癌细胞,就可以诊断这个人患癌症了.现代医学认为:每个人的体内都有原癌基因,绝对不是人人体内都有癌细胞.

    作者:李学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关注食品安全,谨防食物中毒

    国务院办公厅4月14日发出关于印发《2017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强调用“严谨的标准、严格的监管、严厉的处罚、严肃的问责”,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每年自4月份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易多发,到8月份达高峰.了解食物中毒及其应对和预防措施的相关知识,可以让我们吃得更安全、更健康.

    作者:李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天天五色蔬果, 远离疾病侵扰

    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植物营养素.近年来营养科学家发现,蔬果中还蕴含着许多对健康有益的植物化学物质,正是这种植物化学物质,能增强人体的抗氧化能力,延缓衰老,抵御癌症和各种慢性疾病的侵袭.天天五蔬果,健康多又多!

    作者:韩百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服用维生素C有安全剂量吗?

    维生素C可防治坏血病,因此,又被称为抗坏血酸.维生素C不仅可以帮助中老年人延缓衰老,还能提高免疫力.那么,每天到底该服用多少维生素C?维生素C有安全剂量吗?鲍林博士的摄生法莱纳斯·鲍林博士是美国人,父亲是药剂师,本人是化学家.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又荣获诺贝尔和平奖.一个人能两度单独获得诺贝尔奖殊荣的,可谓凤毛麟角.

    作者:黄建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健康指南杂志

健康指南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