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造快乐,勿寻烦恼

段扫平

关键词:人生, 调味剂, 哲理, 上帝, 历程, 经历, 多彩
摘要:“快乐自己去创造,烦恼不要自己找”,这句话说得好,很有哲理,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快乐也好,烦恼也好,这完全是靠自己,完全在自己心中.人的一生历程中,不可避免地都会经历无数次的“快乐”和“烦恼”,正因为有了它们,人生才会丰富多彩,所以有人把“快乐”和“烦恼”比喻为上帝赐给每一个人终生享用的“生活调味剂”,而“创造快乐,勿寻烦恼”则是人生的完美修炼.
健康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应对衰老,大脑有潜力可挖

    人们普遍地认为,人越老大脑越不好用,但是,新的研究显示,“衰老”的大脑比以前想象得更加活跃、更加精力充沛.这是怎么回事?衰老的大脑依然可以良好地运作哈佛大学医学院神经生理学家阿尔伯特博士指出,无论我们多么衰老,我们的大脑都能应付各种改变.举一个例子,维克多·库其尼奥.2001年8月,这位70岁的老人击败了25岁的俄罗斯前冠军彼得·斯维德勒,赢得了在瑞士举行的贝尔国际象棋精英赛冠军.老人的胜利虽然使很多棋类爱好者感到惊讶,但对于研究大脑的学者来说,一点也不感到意外.一组新的研究显示,除了曾患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外,在一般人认为“衰老”的大脑中,语言技巧、情商、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均保持正常.实际上,从纯粹意义的思维敏捷度来说,人类大脑的能力随着生命的延长而不断增强.

    作者:龚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老年长寿滋养方

    两千多年来,中医提倡使用滋补方药用于中老年补益五脏气血抗衰老.一般来说,能够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与精气神的方剂,都可列为“滋养方”,有祛病延年的作用.可根据不同脏腑的虚证,采用不同的滋养方,因人制宜、因时制宜,精确发挥中药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冯德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甘油三酯治疗专家共识

    血脂异常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被公认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因能够有效降低LDL-C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已经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基石.然而,尽管对心血管疾病传统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已取得成效,但在经过以目前临床证据为指导的标准治疗后(包括治疗传统的危险因素如不健康生活方式、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高血糖和肥胖等),患者仍然存在发生大血管及微血管事件的风险,即心血管剩留风险.高甘油三酯血症作为我国常见的血脂异常,与心血管剩留风险的相关性值得关注.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覆盖全国6个大区、27个省市、总计纳入25317例服用他汀至少3个月以上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仍有高达47.6%的患者伴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在极高危患者人群中,其比例更高达74.2%.所以,对高甘油三酯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控.

    作者: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委员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用橄榄油炒菜会致癌?/睡前喝酒有助于睡眠?/一天8杯水能喝死人?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关注食品安全,谨防食物中毒

    国务院办公厅4月14日发出关于印发《2017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强调用“严谨的标准、严格的监管、严厉的处罚、严肃的问责”,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每年自4月份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易多发,到8月份达高峰.了解食物中毒及其应对和预防措施的相关知识,可以让我们吃得更安全、更健康.

    作者:李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信念与希望,支撑健康大厦

    一位老年心理学家说:“没有爱好的老年人,生活不会宁静幸福,有什么样的爱好,关系并不大,只要全力以赴,就能驱除多种消极情绪.”爱好一种有益的活动,对老年人的思维大有好处,能使大脑保持应有的活力,从而延缓衰老.医生早已发现,让患者参加一些自己喜爱的活动,可使他们忘记自己的病痛,可见爱好对心身恢复健康非常有益.离退休的老年人,不妨为自己寻找一种爱好,一种希望,这会让您兴致高昂,觉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的激情会让您扬起追求“夕阳红”的风帆.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太极内功修炼法

    太极内功是太极养生家修炼内气的方法.它的特点是以吐纳呼吸为主,配合意守重要部位,引导内气积聚,以强壮五脏、交通神气.所谓“平气定息,握固凝想,神光内视,五脏照彻”,也就是通过“意”和“息”来调控内气的聚散运行,畅通百脉,消除疾病,强壮身体.太极内功由我国著名的太极拳家、武术家和内功养生家李经梧先生推广整理.通过太极内功的锻炼,可以使机体内脏活动迅速增强,有形之精化气上行,充养脑神,使精气神全面旺盛,从根本上消除疾病,延缓和逆转衰老.

    作者:李树峻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肥胖治疗的三大手段

    肥胖已成为全球爆发的流行性疾病,2016年一系列针对肥胖的重磅研究和指南出台,提示肥胖的干预和治疗迫在眉睫.2016年5月24日,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发布了主要针对肥胖患者的2型糖尿病代谢手术指南,强调了代谢手术可以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手段.2016年5月27日,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发布了肥胖治疗的指南,正式提出了肥胖干预从以减重为目的治疗转变为以干预伴发疾病为中心的分期(度)治疗.2016年年6月14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5种减肥药物的临床疗效观察,证明这些药物可以很好地减轻体重,但不良反应仍不容轻视,临床上应酌情选用.与此同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批准了负压胃内容物吸出泵作为减重措施进入临床,这种创伤性的治疗方法出台,也反映了当前对肥胖治疗的迫切和无奈之举.

    作者:曲伸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肺心病患者的饮食宜忌

    肺心病有急性与慢性之分,临床上多见慢性肺心病.慢性肺心病是我国严重影响机体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我国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发病年龄多在40~70岁.除了积极做好防治外,日常饮食也应多加注意.

    作者:田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创造快乐,勿寻烦恼

    “快乐自己去创造,烦恼不要自己找”,这句话说得好,很有哲理,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快乐也好,烦恼也好,这完全是靠自己,完全在自己心中.人的一生历程中,不可避免地都会经历无数次的“快乐”和“烦恼”,正因为有了它们,人生才会丰富多彩,所以有人把“快乐”和“烦恼”比喻为上帝赐给每一个人终生享用的“生活调味剂”,而“创造快乐,勿寻烦恼”则是人生的完美修炼.

    作者:段扫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大道至简何乐不为——观舌色知病情

    中医认为,舌好似外表露于口腔的脏器组织,是观察内部脏腑的窗口,舌诊是不可缺少的诊病方法.中老年人若学会观察自己舌质的颜色形态,就可以及时发现舌色的异常变化,交结身体的亚健康变化或疾病的病情变化.观察舌色诊察疾病的方法十分简便,非常易于大众自我保健、自我辅助治疗.

    作者:周一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诗词养生”有奇效

    退休多年来,我并未刻意讲究养生,却始终精神健旺,气色颇佳.除了高血压仍需药物控制外,其他状况基本正常.每当有朋友讨教所谓的“养生秘诀”时,我总会指着桌上的几本唐诗宋词,笑着说:“这就是我的‘本草纲目’”.我不反对老年人适度参加体育锻炼,但觉得必须量力而行,适合自己.对我而言,更觉得“健身先健心”,精神的调养可能比锻炼身体更为重要.刚退休时,我一度情绪很低落,焦虑、厌食、郁闷、失眠,各种症状接踵而至,跑了多家医院,吃了大把药片都无效.

    作者:徐明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点亮生命火花——重视微量元素的抗衰老作用

    作者自1951年从事微量元素研究至今60多年,1975年创立微量元素衰老与发病学说.微量元素及其蛋白质复合物,起着生命活力催化作用,影响着人的生老病死全过程,故有“生命的火花”的美称.微量元素不平衡可导致各种生命过程紊乱失调,是衰老的本源性主因.

    作者:孔祥瑞;孔令晓;孔令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服用维生素C有安全剂量吗?

    维生素C可防治坏血病,因此,又被称为抗坏血酸.维生素C不仅可以帮助中老年人延缓衰老,还能提高免疫力.那么,每天到底该服用多少维生素C?维生素C有安全剂量吗?鲍林博士的摄生法莱纳斯·鲍林博士是美国人,父亲是药剂师,本人是化学家.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又荣获诺贝尔和平奖.一个人能两度单独获得诺贝尔奖殊荣的,可谓凤毛麟角.

    作者:黄建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亦药亦食的蒲公英

    一、药食两用的蒲公英蒲公英入药的记载,首见于公元659年,由唐代医药学家苏敬等主持编写的世界第一部药典《新修本草》中,称其味苦,性平,无毒,全草入药.五代时中药学家韩保升编著《蜀本草》,谓蒲公英“堪生啖”.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指出,“其嫩苗可食”.以上说明,蒲公英是一种亦药亦食之品.无怪乎现今的群众将它生吃、做汤、熬粥、炒肉丝、腌渍、泡酒,还有将它制成牙粉、面膜等等记述,得到广泛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3年,将蒲公英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作者:李春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自创健身功,助我活百岁

    我是一名退休医生,从66岁开始学习养生保健,订阅《健康指南》28年,参加老年学研究会探索长寿之路.80岁时总结出“全面锻炼功”,使自身的衰退性病症逐渐消失,身体进一步增强;90岁时编创“杨氏健身功”.现在的我已98岁,依然身形矫健、大脑思维敏捷.我的秘诀是每天练“杨氏健身功”,推迟了老年病的发生,延缓了衰老的进程.现将部分保健方法介绍如下:一、拍打功放松入静,自然站立,眼平视微闭,舌抵上颚,意守丹田,呼气9下.

    作者:杨生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弹跳锻炼,加固您的骨骼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女性易患的一种病.据英国诺丁汉大学专家观察,弹跳运动可助人一臂之力.他们发现,每天坚持上下跳跃的病人,一年后骨密度可增加,易发生骨折的髋部骨密度增加了3%.有条件的中老年人,每天做做弹跳锻炼,可谓好处多多.

    作者:丹尼斯·福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我用中医舌功治疗吞咽困难

    我今年87岁,人到老年由于身体各个器官功能的衰退,免不了会出现一些所谓老年病的症状.大约在一年前,我发现自己每次吃药时,喝的水要比以前多很多才能把药服下.起初我并未在意,直到有一次我在服用中药软胶囊时,药粒怎么也吞咽不下去,而且还粘在喉咙上,终导致胶囊破裂,使药味溢出,让我非常难受.后,我喝了很多水,又吃了些馒头才将药物顺了下去.这时,我才意识到起码是咽喉出了问题,需要到医院去治疗.可是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我的喉咙没问题,而是吞咽部位的肌肉松弛了,这属于老年生理性衰退,也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办法.可是我并不甘心,又辗转医院各个科室,结果都没有找到能治愈我的方法.终,我还是得找身边的医生——《健康指南》杂志帮忙.

    作者:田俊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得名于病人的尿中有糖排出.尿,本应排泄人体新陈代谢之废物,糖为人体重要营养素,如何将糖也排了出来?研究下来却并非是肾脏的过错,而是血中含糖过多,“满”了出来.又,这糖既是人体营养物质,在血中应属多多益善之物,为何如今人们却又斤斤计较于血糖的高低,凡高出者必欲降之而后快呢?原来人体之营养素有六:糖、蛋白质、脂肪、无机盐(钾、钠、钙、镁之类,或称矿物质)、维生素与水.前三者又称“生能营养素”,即能产生能量之营养素.“能量”为身体活动之“能源”,犹如开汽车之汽油,而身体之活动还不仅是指举手投足或是身体位置之移动,凡心跳、呼吸、消化吸收、思考记忆,乃至新陈代谢皆需能量.

    作者:杨秉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暑日“空调病”,药物巧治疗

    夏季来临,热浪滚滚.室外人们挥汗如雨,室内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则享受着空调带来的凉爽惬意.然而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生活也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调查发现,空调病的发病率与气温高低成正比,如今空调病已成了杀向夏季暑日里享受空调凉爽一族的“冷酷一刀”.

    作者:常怡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健康指南杂志

健康指南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